-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妇人产后门
妇人产后门
茅根汤 【《三因方》】 治产后淋。 白茅根四两 石首鱼头中石十六个 婴麦 甘草各五钱 白茯苓二两 紫贝五个 右为末,每二钱木通汤调下,或为粗末,三钱,灯心同煎服,方可。
桑螵蛸散云岐 治产后淋及遗尿。
桑螵蛸十五个,炒 鹿茸酥炙 黄芪各一两半 牡蛎粉 人参 赤石脂 厚朴各一两 右为末,空心,以米饮调下二钱。
黄芪芍药汤 【《三因方》】 治产后遗尿不禁。 黄芪 当归尾 白芍药各一钱半 白朮一钱 人参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空心服。
的奇散 【《得效方》】 治产后泄泻,恶露不行。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泻,下青黑色物是验。 大荆芥穗于盏内然火烧存性,不得犯油火 麝香少许 右研为末,每取一钱,沸汤一二呷调服,神效。
滋肠五仁丸 【《正传》】 治产后阴血虚耗,大便闭濇。 橘红四两 杏仁 桃仁各一两 柏子仁五钱 松子仁二钱半 (木郁)李仁一钱 右各另研为膏,橘红为末,蜜和丸梧子大,米饮下五六十丸。
五味白朮散 【丹溪】 治产后肿,宜补中导水行气。 白朮三钱 陈皮去白一钱半 木通 川芎 赤茯苓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吞下,与点丸二十五丸。
补虚汤 【《入门》】 胎前产后虚热,用此加减。 人参 白朮各一钱半 当归 川芎 黄芪 陈皮各一钱 甘草七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水煎服。如热轻,倍加茯苓。如热重,加酒芩。如热甚,加干姜炒黑,引诸药入肝经生血。
保安丸 【《局方》】 治产前产后诸疾。 生干地黄另为末 蚕退纸炙,各一两 赤茯苓 丹皮 白芍药各七钱半 川芎 细辛 人参 肉桂 当归 牛膝 寒水石煅 白芷 木香 附子炮 槁本 麻黄 泽兰 甘草炙 防风 桔梗 蝉蜕各五钱 吴茱萸 沉香各二钱半 右为末,蜜丸弹子大,酒下一丸。
当归须散 【《入门》,下同】 治产后瘀血,心腹作痛,兼有寒热。 红花 桃仁各八分 甘草五分 桂六分 赤芍 乌药 香附 苏木各一钱 水酒煎服。
熟料五积散 治产后食滞寒热,心腹作痛。 枳壳五分 白芷 川芎 甘草 茯苓 芍药 当归 桂各三分 陈皮六分 乌药一钱,酢炒 厚朴 干姜各四分 桔梗一分半 半夏二分 苍朮七分半 右除白芷、桂二味外,余十二味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桂、芷、乌药和匀煎服。
理中汤 治产后感寒心痛。
人参 白朮 干姜各二钱 甘草一钱半 水煎温服。
木槟汤 治产后七情感伤,血与气并,心痛。 木香 槟榔 延胡索 金铃子 三棱 莪朮 厚朴 桔梗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黄芩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桂心汤 治素有宿寒,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散,上冲心之络脉,故作心痛。 桂心 小草 吴茱萸 干姜 独活 熟地 当归 白芍各一钱 甘草 细辛各三分 水煎服。
四君子汤 产后挟寒,肠鸣腹痛,用此加减。 人参 茯苓 甘草 白朮
姜枣煎服。
三白汤 【《医鉴》,下同】 治产后脾脉弦腹胀。 白砂糖一两 鸡子清一个 烧酒一锺半 煎八分,温服。
生脉散 治产后气虚烦渴。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各味分两随宜 右为末。
黄雌鸡汤 【《景岳全书》,下同】 治产后虚羸腹痛。 当归 白朮炒 熟地 黄芪炒 桂心各半两 小黄雌鸡一只,去头足肠翅细切 右,先用水七碗,煮鸡至三碗,每用汁一碗,药四钱,煎,日三服。
九宝煎 治产后阳气虚寒,或阴邪入脏,心腹疼痛,呕吐不食,四肢厥冷。 当归 熟地各三钱 芍药酒炒 茯苓各钱半 炙甘草 干姜炒黑 肉桂 北细辛各一钱 吴茱萸制五分 水二锺,煎服。
胃关煎 治产后肾气虚寒,泻痢腹痛。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炙甘草一二钱 山药炒 白扁豆炒,各二钱 焦干姜一二钱或三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白朮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排气饮 治产后气逆食滞胀痛等证。 陈皮 藿香 枳壳各一钱五分 厚朴一钱 泽泻 乌药 香附各二钱 木香七分或一钱 水一锺半,煎七分,热服。
大和中饮 治同上。
陈皮一二钱 山栀 麦芽各二钱 枳实一钱 砂仁五分 厚朴 泽泻各一钱五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三柴胡饮 治产后感邪,气不甚虚者。 柴胡二三钱 芍药一钱半 生姜三五片 炙甘草 陈皮各一钱 当归二钱,溏泄代以生地 水一锺半,煎七分温服。
四柴胡饮 治产后气虚脾弱而感邪者。 柴胡一二钱 当归二三钱,泻者少用 炙甘草一钱 人参二三钱或五七钱 生姜三五七片 水二锺,煎七分,温服。
五柴胡饮 治产后气虚脾弱而感寒者。 柴胡一二三钱 当归 白朮炒,各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芍药钱半,炒 炙甘草一钱 陈皮酌用或不用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热服。
正柴胡饮 治产妇强壮气实而感寒者。 柴胡一二钱 防风 甘草各一钱 芍药二钱 陈皮一钱半 生姜三五片 水一锺半,煎七分、热服。
补阴益气煎 治产后三阴不足而感寒者。 人参一二三钱 当归 山药酒炒,各二三钱 陈皮 炙甘草各一钱 熟地三五钱或一二两 升麻三五分,火浮于上者去之 柴胡一二钱 水二锺,加生姜三五七片,煎八分,食远温服。如无外邪者,不必用柴胡。
徙薪饮 治产妇体实火甚,便实尿赤,无表证而发热者;亦治姙娠火盛,迫血妄行。 陈皮八分 黄芩二钱 麦冬 芍药 黄蘗 茯苓 牡丹皮各一钱半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抽薪饮 治同上。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黄蘗各一二钱 枳壳 泽泻各一钱半 细甘草三分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一阴煎 治同上。
生地 芍药 麦冬 丹参各二钱 甘草一钱 熟地三五钱 牛膝一钱半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加减一阴煎 治阴虚兼火甚而大热者。 生地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炙甘草五七分 水二钟,煎服。
三阴煎 治产后阴虚发热,怔忡恍惚。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一钱 芍药酒炒 枣仁各二钱 人参随宜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大营煎 治产后虚火不归源而发热者。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炙甘草 肉桂各一二钱 枸杞 杜仲各二钱 牛膝一钱半 熟地随宜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猪腰汤 治产后蓐劳,寒热如疟,自汗无力,咳嗽头痛。 猪腰一对 当归 白芍药酒炒,各一两 右以药二味、用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滓,将猪腰切如骰子块,同晚米一合,香豉一钱,加葱椒盐煮稀粥,空心,日服一次,神效。或加人参更妙。
白茯苓散 治产后蓐劳,头目肢体疼痛,寒热如疟。 白茯苓一两 人参 当归 黄芪 川芎 白芍药 熟地 桂心各半两 猪腰一对 水三盏,入猪腰,并姜枣各三事,煎二盏,去渣,入前药半两,煎一盏服。
母鸡汤 治产后蓐劳,虚汗不止。
人参 黄芪炙 白朮炒 白茯苓 麻黄根 牡蛎煅,各三钱 右用母鸡一只,去毛杂,净水六七碗,同药煮至三碗,任意服之。
贞元饮 治产后虚喘。
熟地黄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八分,温服。
大补元煎 治产后发痉,及气虚兼寒,或气血俱虚,淡血津津不已。 人参少则一二钱,多则一二两 炙甘草一二钱 熟地少则二三钱,多则二三两 山茱萸一钱 山药炒 杜仲各二钱 当归 枸杞各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金水六君煎 治产后外感作喘。
当归 茯苓 半夏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六安煎 治产后寒邪入脉,气实气壅而本无虚者。 陈皮一钱半 杏仁去皮尖切 甘草各一钱 半夏二三钱 白芥子五七分,老弱不用 茯苓二钱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服。
通瘀煎 治产后瘀血实痛。
归尾三五钱 山栀 香附 红花炒黄,各二钱 乌药一二钱 泽泻 青皮各钱半 木香七分 水二锺,煎七分,加酒一二小锺,食前服。
回生丹 治妇人产后诸疾,污秽未净,及一切实邪疼痛,死胎瘀血,冲逆等证。 人参 白朮 青皮 木瓜各三钱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苍朮 香附童便炒 赤茯苓 蒲黄 桃仁泥 熟地各一两 牛膝 山茱萸 三棱 五灵脂 地榆 甘草 羌活 陈皮 白芍各五钱 良姜四钱 乌药二两半 木香 乳香 没药各一钱 右为末,用大黄膏为丸弹子大,金箔为衣,不拘时,随证择用汤引送下一丸。
大黄膏法
苏木三两,河水五碗煎,去滓 红花三两,炒黄色,用好酒一大壶,煮十余滚,去滓 黑豆三升,煮熟,存汁三碗,去豆皮晒干为末 大黄一斤 为末,用好酢八碗,熬成膏,次下红花酒、苏木汤、黑豆汁搅匀,又熬成膏,盆内收盛候用,将锅焦焙干为末,同豆皮末俱入之。
断产方 神效不伤人。
四物汤五钱 芸薹子二钱
右于经行后,空心温服。
单方
产后血运风痉,身强直,口目喎斜,不知人:鸡子三个取清,调荆芥末二钱,日二服,或一枚亦可。
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成块:大黄一两为末,酢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子大,以温酢化五丸服之,良久,血下即愈。
产后血运:用松烟墨二钱,烧通红,窨灭为末,酢汤或温酒调服半匕。 【《准绳》,下同】
产后血运,全不省人事,极危殆者:用韭菜入有嘴磁瓶内煎热,酢沃之,便密扎瓶口,以瓶嘴向产妇鼻孔,令酢气透人,妙。 又方:用半夏为末,丸如大豆,内鼻中即苏。亦疗五绝。 又方:恶血服少许良。
恶露不下,用好墨酢淬末,以童便酒下,妙。
产后泄血不止,及腹痛胸膈闷:以姜黄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产后血块痛,用山楂浓煎汁,入沙糖少许,再煎热服。
儿枕痛:用真蒲黄研细,酒调服二钱;如燥渴者新汲水调下。 又方:用隔年蟹壳烧灰酒调下。
产后恶露不尽,腹胀痛;用乱发如鸡子大,灰水洗垢净,烧存性,末之,酒调服二钱。 又方:用铁秤锤烧赤,投五升酒中,用此酒煮当归三两,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产后肠中痒不可忍,以针线袋安所卧褥下,勿令人知。 又方:取箭干及镞,安所卧席下,勿令产妇知。
产后余血冲心,烦闷腹痛:同蒲黄不拘多少,隔纸炒,每服一钱,东流水煎汤调下。 又方:用陈白梅捶碎煎汤饮。
产后中风烦渴:用莲心生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效。
产后血气暴虚汗出:淡竹叶煎汤服之,一服三合,须臾再服。 又方:用马齿苋研取汁三大合,煮一沸,投蜜匙许,停冷顿服。无新者用干,煮汁入蜜服。
产后发热烦渴:生藕汁一升,合生地汁妙。 【《本草》】 又方:竹沥饮一杯,甚妙。 【丹溪】 又方:妇人月经水饮之甚妙。 【俗方】
妇人产后腹痛:取户限下土,热酒服一钱。 【《本草》】
产后忽昏闷不省人事者,暴虚故也:生鸡卵三枚吞之。若未醒,童便一升饮之。又不醒,竹沥五合,日三五次即苏。因以半夏末或皂角末吹鼻中令嚏。【《良方》】
产后衄血血崩:取木耳一斤或半斤,烧灰存性为末,入麝香末一钱,熄枳壳末二钱和匀,每取一钱,以乌梅煎汤调下即止。【丹溪】 又方:急取绯线一条,并产母顶心发两条,紧系产母手中指节即止。 【《良方》】
产肠不收:以大纸捻蘸香油点灯吹灭,以烟熏产母鼻中,肠即上矣。 又方:肠出,盛以洁净漆器,浓煎黄芪汤浸之,肠即上。
产肠不收:用油五斤炼熟盆盛,令妇坐盆中,约一食时,先用皂角炙去皮研末,吹少许入鼻,作嚏立上。【《斗门方》】 又方:五灵脂烧烟熏之,先以盐汤洗净。 【危氏方】
产后血冲,心胸满喘,命在须臾:用血竭、没药各一钱,研细末,童便和,酒调服。 【《集要》】
产后肠出不收:枳壳煎汤浸之,良久即入也。 【《袖珍方》】
产肠脱出:羌活二两煎,酒服。 【《子母秘录》】 又方:樗枝取皮焙干一握,水五升,连根葱五茎,汉椒一撮,同煎至三升,去滓,倾盆内,乘热熏洗,冷则再热。一服可作五次用。洗后睡少时。忌盐酢酱面发风毒物,及用心劳力等事。年深者亦治之。【《妇人良方》】 又方:用石蒜 【即酸头草】 一把,以水三碗,煎一碗半,去滓熏洗,神效。 【《得效方》】 又方:用皂角树皮半斤,皂角核一合,川楝树皮半斤,石莲子炒去心一合为粗末,以水煎汤乘热,以物围之,坐熏洗之,挹干,便吃补气丸药一服,仰睡。【《本草》】 又方:五倍子末掺之,或以五倍子、白矾煎汤熏洗。 【《妇人良方》】 又方:全蝎炒研末,口噙水鼻中(口畜)之,立效。【《卫生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