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大小便门
大小便门
遗溺不禁论证
遗溺一证,有自遗者,于睡中而遗失也;有不禁者,以气门不固,而频数不能禁也;又有气脱于上,则下焦不约而遗失不觉者,此虚极之候也。总之,三者皆属虚证,但有轻重之辨耳。若梦中自遗者,惟幼稚多有之,俟其气壮而自固,或少加调理可愈,无足疑也。惟水泉不止,膀胱不藏者,必以气虚而然。盖气为水母,水不能蓄,以气始能固也。此失守之兆,大非所宜。甚至气脱而遗,无所知觉,则尤其甚者。此惟非风证及年衰气弱之人,或大病之后多有之。仲景曰:下焦竭则遗溺失禁。此之谓也。 古方书论小便不禁,有属热属虚之辨。不知不禁乃以小水太利者,皆属虚寒,何有热证?若因热而小水频数,其证则淋漓点滴,不能禁止,而小水必不利,且或多痛濇,方是热证,自有淋浊门治法,非遗失也。倘以虚寒误认为热,而妄投泻火之药,无不殆矣。 论治
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濇,此固宜然。然固濇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盖小水虽系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宜以参、芪、归、朮、桂、附、干姜之属为之主,然后相机加以固濇之剂为之佐,庶得治本之道,而源流如度。否则徒障狂澜,终无益也。余制有巩堤丸方治,无论心脾肺肾之属,皆宜以此为主治。 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为不禁者,此其咎在中上二焦,宜补中益气汤、理中汤、温胃饮、归脾汤,或四味回阳饮之类,加固濇等剂主之;如不见效,当责之肾。若肝肾阳气亏败,则膀胱不藏,而水泉不止,此其咎在命门,宜右归饮、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甚者以四维散之类主之,或加固濇为佐亦可。或用集要四神丸,或八味地黄丸去泽泻亦可。 凡睡中遗溺者,此必下元虚寒,所以不固,宜大菟丝子丸、家韭子丸、五子丸、缩泉丸之类主之。其有小儿从幼不加检束,而纵肆常遗者,此惯而无惮,志意之病也。当责其神,非药所及。或因纵以致不固者,亦当治之如前。宜用猪羊溲脬炙脆煎汤,送下前药更妙。凡因恐惧辄遗者,此心气不足,下连肝肾而然,宜大补元煎、归脾汤、五君子煎之类主之。 古方壮阳固濇等剂,如茴香益智丸、二气丹、固脬丸、秘元丹、牡蛎丸、济生菟丝子丸、固真散,皆可随宜择用。
石室秘箓 【清 陈士铎】
大便燥结
干燥火炽,大肠阴尽,遂至粪如羊屎,名为肠结,不治之证也。然而阴尽则宜死。今不死而肠结,是阴犹未尽也。真阴一日不尽则一日不死,一线不绝则一线可生。吾有奇方,专补其阴,使阴生而火息,阴旺则肠宽也。方用生阴开结汤:熟地二两,元参、当归各一两,生地、牛膝、麦冬、山茱萸、肉苁蓉酒洗淡各五钱,山药三钱,水煎服。一连数剂,肠结可开,粪即不如羊屎矣,可望再生。然必须日日一剂,三月终,改用六味地黄汤,或不用汤而用丸,调理岁余,永无结肠之苦也。 大便闭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以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方用熟地、元参各三两,火麻子一钱,升麻二钱,牛乳一碗,水二锺,煎六分,将牛乳同调一碗服之。一剂不解,二剂必大便矣。此方之妙,全在不润大肠而补肾;尤妙不止补肾,而且补肺;更妙不止补肺,而且升肺。盖大肠居于下流,最难独治,必须从肾经以润之,从肺经以清之。气既下行,沉于海底,非用升提之法则水注闭塞而不通,启其上孔则下孔自然流动,此下病治上法,亦腑病脏治之法也。其余治腑之法,可即以此悟之。 凡久病之后,或大便一月不通,不必性急,止补其真阴,使精足以生血,血足以润肠,大便自出。方用熟地、元参、当归各一两,川芎五钱,火麻仁二钱,蜜半瓯,大黄一钱,桃仁十个,红花三分,水煎服。此方妙在用熟地、元参、当归以生阴血,少加麻仁、大黄以润肠下行。此末治法,虽闭结而不亟亟以通之也。 大便不通,亦多实证。此方治实证者,实有奇效。方用大黄五钱,当归尾一两,升麻五分,蜜半瓯,水煎服。大黄泄利,用当归润之,仍以为君,虽泄而不十分过猛,不至有亡阴之弊。况有升麻以提之,则泄中有留,又何必过虑哉!
小便不通
凡久病后小便点满不出,乃肾气不能行于膀胱也。补肾气,则小便自出。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茯苓二钱,车前子、泽泻、肉桂、丹皮、山药各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不去通小便,而专治肾水肾火。盖肾中有火,而膀胱之气化自行,不通小便而小便自通矣。 小便不通,乃膀胱之气化不行,治膀胱之经而已矣。然而治法,全不在治膀胱也。方用人参、莲子、茯苓、车前子、王不留行各三钱,白果二十个,甘草一钱,肉桂三分,水煎服,一剂即如注。此方之奇妙,全在用人参,其次则用肉桂三分,盖膀胱必得气化而始出。气化者何?心包络之气也。膀胱必得心包络之气下行,而水路始能出。尤妙用白果二十个,人多不识此意。白果通任督之脉,又走膀胱,引参、桂之气,直奔于膀胱之中,而车前、王不留行,尽是泄走之物,各随之趋出于阴器之口。此腑治之妙法也。 燥证干甚,小肠细小,不能出便,胀甚欲死者,亦不治之证也。而吾欲治之者何?盖小肠之开阖,小肠不得而司令,肾操其权也。倘徒治小肠,则小肠益虚,失其传道之官,而胀且益甚。我今不治小肠而专治肾,则肾气开,小肠亦开也。方名治本消水汤:熟地二两,山茱萸、麦冬各一两,车前子、茯苓各五钱,北五味二钱,牛膝、刘寄奴各三钱,水煎服。一剂少通,再剂肠宽,小便如注矣。方用熟地、山茱萸以补肾,麦冬、五味补肺气,以使清肃之气下行于膀胱;茯苓、车前分消水势;牛膝、寄奴借其迅速之气,导其下行而不使上壅,此肾气通水亦顺也。
方
麻仁丸 【《和剂》】 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 厚朴去皮,姜制炒 芍药 枳实麸炒,各半斤 大黄蒸,一斤 麻仁五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半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用温水下,大便通利则止。
麻仁丸 【《宝鉴》】 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令人大便秘难,或闭塞不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人大便秘濇,尤宜服之。 枳壳去瓤麸炒 白槟榔煨半生 山药 山萸 菟丝酒浸研 防风 肉桂 车前子各一两半 木香 羌活各一两 麻仁研 (木郁)李仁去皮研 大黄半蒸半生,各四两 右为细末,入研药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汤下,临卧时服。
皂角丸 【《得效方》】 专治有风人脏腑秘濇,大效。 猪牙臭角 枳壳去瓤 羌活 桑白皮 槟榔 杏仁研 麻仁研 防风 白芷 橘红各等分 右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送下,蜜汤亦可。一方只皂角、枳壳二味等分。
疏风散 治风毒秘结。
枳壳半两 防风 羌活 独活 槟榔 白芷 威灵仙 蒺藜炒赤去刺 大麻仁炒,另研 杏仁汤泡,去皮尖,炒另研 甘草炙,各一两 右銼散,每服二钱半,生姜五片,蜜一匙,水一盏半,煎服。
枳壳丸 治肠胃气壅风盛,大便秘实。 皂角去皮弦子,炙 枳壳炒 生大黄 羌活 木香 橘红 桑白皮 香白芷各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又方只用枳实、皂角等分,饭饮丸亦妙。
二仁丸 专治虚人、老人风秘,不可服大黄者。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色 枳壳去瓤麸,炒赤 麻仁另研 诃子慢火炒,捶去核,各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汤下。
半硫丸 【《和剂》,下同】 治年高冷秘、虚秘,及痃癖冷气。 制半夏为细末 明硫黄研极细,用柳木槌杀过 右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未,搅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无灰温酒或生姜汤任下,妇人酢汤下,俱空心。
六磨汤 治急滞腹急,大便秘濇。
沉香 木香 槟榔 乌药 枳壳 大黄各等分 右各件,热汤磨服。
活血润肠丸 【东垣】 治大便风秘、血秘,时常结燥。 归梢一钱 防风二钱 羌活 大黄煨,各一两 麻子仁二两半 皂角仁炮存性去皮,称,一两 桃仁二两,研如泥 右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二三服后,须以苏子麻子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日久再不结燥。余药以磁器盛之,纸密封,勿使见风。
橘杏丸 【《得效方》】 治气秘,老人、虚弱人皆可服。 橘红取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另研,各等分 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汤送下。
苏麻粥 顺气,滑大便。
紫苏子 麻子仁不拘多少
右二味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小通气散 治虚人忧怒伤肺,肺与大肠为传送,致令秘濇。服燥药太过,大便秘亦可用。 苏叶 枳壳 橘红 木通各等分
右銼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温服,立通。
大承气汤 【仲景,下同】 治大实大满,大便不通者。 大黄 芒硝 厚朴去粗皮 枳实各半两 右銼如麻豆大,分半用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内硝煎,去滓服。
小承气汤
大黄半两 厚朴去粗皮 枳实各三钱 右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半盏,绞汁服。未利再服。
大黄饮子河间 治身热烦躁,大便不通。 升麻一钱 大黄煨,二钱 杏仁炒 枳壳炒 栀子仁 生地各一钱半 人参 黄芩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姜五片,豆豉二十一粒,乌梅一枚,煎一锺,不拘时服。
威灵仙丸 【《得效方》】 治年高气衰,津液枯燥,大便秘结。 黄芪蜜炙 枳实 威灵仙各等分
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姜汤白汤任下。忌茶。一方有防风无黄芪。
苁蓉润肠丸 【《济生方》】 治发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腑秘,老人、虚人皆可服。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 沉香另研,一两 右为末,麻子仁汁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导滞通幽汤 【东垣】 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脾胃初受热中多有此证,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当归身 升麻梢 桃仁泥 甘草炙,各一钱 红花少许 熟地黄 生地黄各五分 水二盏,煎至一盏,调槟榔细末五分,稍热服。一方加麻仁、大黄各等分,红花少许,名润燥汤。
益血丹海藏 治大便燥,久虚亡血。 当归酒浸焙 熟地黄各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细嚼,酒下一丸。
五仁丸 【《得效方》】 治津液枯竭,大肠秘濇,传导艰难。 桃仁 杏仁炒去皮,各一两 柏子仁半两 松子仁一钱二分半 (木郁)李仁炒去皮,一钱 陈皮四两,另为末 右将五仁另研如膏,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黄芪汤 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涩 。 绵黄芪 陈皮去白,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三钱,用大麻仁一合,烂研以水投,取浆水一盏,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心食前服。秘甚者不过两服即愈。常服即无秘濇之患。此药不冷不燥,其效如神。
益血润肠丸 治大便秘。
枳壳麸炒 橘红各二两五钱 阿胶蛤粉炒珠 肉苁蓉各一两半 苏子 荆芥各一两 当归 杏仁炒去皮尖 麻仁各三两 熟地黄六两 右为末,以熟地、杏仁、麻仁三味杵为膏,入末,同杵千余下,仍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木香和中丸 治同上。
木香 沉香 白豆蔻 枳实炒 槟榔 蓬朮 青皮 陈皮 当归酒洗 黄芩 木通 黄连 缩砂仁 猪牙皂角去皮弦并子,蜜水润炙干 涩 李仁汤泡去皮 三棱末各一两 大黄四两 香附 牵牛头末各三两 黄蘗二两 右末,水丸,每服三钱,重白汤下,或姜汤下。
神功丸 【《宝鉴》】 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大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疼,头昏面热,口苦咽干,心胸烦躁,睡卧不安;及治脚气,并素有风人,大便结燥。 火麻仁另捣如膏 人参各二两 诃黎勒皮 大黄锦纹者,面裹煨,各四两 右为细末,入麻仁捣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汤下。温酒米饮皆可服,食后临卧。如大便不通,可倍丸数,以利为度。
润肠丸 【东垣】 治胃中伏火,大便秘濇,或干燥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血秘,须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矣。 羌活 归梢 大黄煨,各半两 桃仁泡去皮尖 麻仁各一两 右为末,除麻仁、桃仁另研如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三白散 治阴囊肿胀,大小便不通。 白牵牛二两 桑皮 白朮 木通 陈皮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心服。未觉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