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门

  右二味,共研细末,柏油调擦敷盖之,三日一换。
  神灯照法 治年久紫黑血风顽疮,流水作痒不绝,先用葱汤洗净患上,点火以灯焰熏之,每熏以三捻为度。  雄黄 朱砂 血竭 没药各二钱 麝香四分  右研为细末,每用三分,绵纸裹药为捻,长约尺许,以真麻油润透,灯火离疮半寸许,自外而内,周围徐徐照之。火头向上,药气入内,疮毒随火解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条,渐加至四五条,候疮势渐消渐减。
  如意金黄散 治证同前。
  天花粉上白十斤 黄蘗色重者 姜黄各五斤 白芷三斤 紫厚朴 陈皮 甘草 苍朮 天南星各二斤  右(口父)咀,晒极干,为细末,磁坛收贮,勿令泄气。用时以公猪胆汁调稠,敷患上,油纸盖托,勿动,待其自脱。脱后色红,再傅之,以色白为度。
  枯矾散 治妇人脚丫作痒。
  枯矾五钱 石膏煅 轻粉 黄丹各三钱  右为末,温汤洗净,擦药即愈。

  牛角散 治牛程(足蹇)。
  牛角尖烧灰 水龙骨 松香 轻粉各等分 共为末,牛骨髓调擦。虚弱者,兼服十全大补汤。
  解毒泻脾汤 治田螺泡。
  防风 牛蒡子 山栀石膏 黄芩 苍朮 甘草 木通各一钱 水二锺,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量病食前后服之。
  生肌玉红膏 脱腐肉,生新肉,收敛之神药也。  白芷五钱 甘草一两二钱 紫草二钱 白蜡 归身各二两 血竭 轻粉各四钱 麻油一斤  右先用当归、甘草、紫草、白芷四味,入油内浸三日,大杓内慢火熬药微枯色,细绢滤清,将油复入杓内煎滚,下整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微火亦化。先用茶锺四枚,预顿水中,将膏分作四处,倾入锺内,候片时方下研极细轻粉,每锺内投和一钱,搅匀,候至一伏时取起。不得加减,致取不效。
  枳壳汤 【《疮疡全书》,下同】  治训疽。  枳壳 射干 升麻 生地 黄芩 金银花 前胡 连翘 大黄炒 甘草节 犀角汁临服加入 水二锺 煎一锺,日三服。
  苦参丸 专治脚背发。
  苦参四两,酒拌炒 羌活 独活 茯苓 赤芍 蔓荆子 川芎 何首乌 当归 荆芥 甘草 白芷 防风 白蒺藜 山栀仁 山药 黄芪 牙皂 川乌生,去皮炮,各三钱 酒糊为丸,每服二钱,或酒或盐汤下,茶清亦可。
  清毒流气饮 治发臂毒。
  人参 木香 当归 川芎 槟榔 黄芪 芍药 防风 甘草 厚朴 桔梗 枳壳 乌药 白芷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定痛流气饮 治天蛇头发臂毒。
  人参 当归 蝉蜕 黄连 桔梗 防风 甘草 白芷 乳香 青皮 白芍 山栀仁 乌药 水煎服。
  清毒流气饮 治臂面毒。
  紫苏 桔梗 枳壳 甘草 乌药 白芷 腹皮 黄芩 当归 芍药 川芎 防风 柴胡 羌活 白芨 连翘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定痛内托饮 治证同上。
  人参 当归 芍药 厚朴 桔梗 川芎 甘草 防风 白芷 黄芪 茯苓 羌活 乌药 官桂 紫苏 香附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定痛解毒方 治手心毒。
  紫苏 芍药 甘草 桔梗 枳壳 乌药 白芷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黄芩 薄桂 乳香 威灵仙 姜三片,水煎服。
  内托流气饮 治证同上。
  木香 乳香 当归 川芎 黄芪 芍药 防风 甘草 厚朴 枳壳 桔梗 乌药 白芷 槟榔 紫苏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定痛败毒散 治手腕毒。
  白芍 白芷 桔梗 枳壳 乳香末 威灵仙 防风 当归 羌活 茯苓 金银花 甘草 薄桂 木通  右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夏天加黄芩。
  内托清气饮 治证同上。
  人参 黄芪 紫苏 桔梗 枳壳 金银花 青皮 甘草 厚朴 川芎 防风 天花粉 木香 羌活 当归 芍药 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铁粉散 治冷疔。
  黄丹一两 生铁粉即针砂,二两,炒 松香五钱 麝香 轻粉各五分  右为末,清油调贴疮口上,立愈。

  败毒流气饮 治委中毒。
  紫苏 厚朴 枳壳 桔梗 陈皮 乌药 白芍 白芷 香附 槟榔 木香 木瓜 牛膝 杜仲 防风 甘草 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紫苏流气饮 治委中毒。
  紫苏 厚朴 甘草 香附 乌药 槟榔 杜仲 木瓜 枳壳 桔梗 川芎 防风 当归 姜三片,枣一枚,空心服。排脓,加人参、黄芪。
  搽药 治腿游风。
  轻粉 枯矾各二钱 黄连 韶粉各三钱 孩儿茶 黄蘗 白芷 荆芥 鸡子黄各一钱 冰片二分  右为细末,和匀,先用温苦茶洗净,再用纸挹干掺上。
  追风除湿围药 治鹤膝风。
  多年陈小粉四两,炒焦色 干姜 官桂 白芷 五倍子 龟板酥炙 当归 防风 乌药 乳香各一两 白芨三两  右为细末,用老姜汁、酽酢各半盏,葱汁一分,蜜少许,火上熬熟调药,乘热通手擦膝四面,空其中出毒,时用余汁热润之,以助药力。
  木香流气饮 治膝毒。
  苍朮 当归 白芍 白朮 白芷 川芎 木香 牛膝 木瓜 乌药 泽泻 薄桂 红花 茯苓 五加皮 威灵仙 水二锺,姜七片,葱白二根,煎服。  又方 治膝肿。
  归尾 赤芍 桃仁 苍朮各一钱 黄蘗七分 连翘 羌活 黄芩各五分 金银藤二钱 木通 红花 生甘草各三分水煎服。
  加味流气饮 治足发背。
  川芎 麻黄 甘草 肉桂 干姜 半夏 茯苓 枳壳 白芷 厚朴 芍药 陈皮 苍朮 姜三片,水煎服。
  木瓜槟榔散 治足发背。
  槟榔 木瓜 紫苏 陈皮 甘草 木香 当归 赤芍 服后,再服槟榔丸。
  羌活散 治手发背。
  羌活 独活 前胡 甘草 荆芥 威灵仙 乌药 桔梗 薄桂 升麻 当归 水调服。
  阴阳二气丹 【《外科正宗》,下同】  治脱疽,久服丹石补药,致亏肾水,多成口燥咽干,至饮冰雪不知其冷,此孤阳独旺,宜服此解之。  天冬捣膏 麦冬捣膏 五味子炒研 黄蘗 人中白小儿溺者生,研 元参汤泡,捣膏,各一两 青黛 甘草 枯矾 泽泻各二钱 冰片一钱 各为细末,同元参二冬膏子,加炼蜜少许,再捣千余下,软硬得中,丸如桐子大,辰砂二钱为衣,每服六十丸,童便乳汁各一杯,空心送下,安睡一时,其效如神。
  清神散 治脱疽疔疮,发背毒积,甚者腠理发越不尽,多致烦躁闷乱,睡则谵言,呕吐不食者,并宜服之。  甘草节五钱 真豆粉一两 大朱砂三钱 梅花冰片五分 牛黄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淡竹叶灯心汤调服。
  雌雄霹雳火 治脱疽,及一切发背初起不疼痛者,并宜灸之。  蕲艾茸二钱 丁香 雌黄 雄黄各二分 麝香一分  右下四味,共研极细,搓入艾中,作豌豆大丸,放于患上灸之,毋论痛痒,以内焦为度。如毒已经走散,就红晕尽处,排炷灸之,痛则至痒,痒则至痛为妙。灸后,仍用提疔麦子贴上膏盖,次服蟾酥丸及解毒济生汤兼治,转回活色,有脓为妙。
  金液戊土丹 治脱疽及疔疮发背,纵食膏粱厚味法酒,又或丹石补药,勉力房劳,多致积毒脏腑,久则胃汁中干,肾水枯竭,不能上制心火,以致消渴消中消肾,饶饮多干,能食多瘦,九窍不通,惊悸健忘。此证若出,后必发疽,多难治疗,宜预服此,亦可转重就轻,移深就浅。又解五金八石之毒药也。  人中黄研 茯神 胡黄连 生地酒蒸,捣膏 乌梅肉捣膏 五味子各一两 石菖蒲 远志 雄黄研 辰砂飞 硝石研,各三钱 牛黄另研 冰片各一钱 金箔二十张为衣 各为净末,配准前数,共入乳钵内,再研千转,于端午、七夕或二至、二分吉辰,在净室中,先将乌梅、地黄二膏,捣极烂和药,渐加炼蜜少许,徐徐添捣,软硬得中。每药二两,分作十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用人乳、童便共一大杯,化药,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此药最解膏粱金石药毒,杀三尸,除劳热,极有奇功。又治烦热颠狂,安神志,辟瘴瘟,及诸邪魅,谵语妄情,失心丧志者,俱效。修合之时,服药之际,俱忌妇人僧尼孝服鸡犬等见之。此药用蜡封固收藏,不泄药味,愈久愈效。
  保安万灵丹 治痈疽疔毒,对口发颐,风湿风温,湿痰流注,附骨阴疽,鹤膝风证,左瘫右痪,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气血凝滞,遍身走痛,步履艰辛,偏坠疝气,偏正头风,破伤风,牙关紧闭,感冒风寒,无不应效。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甘草炙 麻黄 当归 羌活 荆芥 防风 细辛 草乌汤泡,去皮尖 何首乌 川芎 川乌汤泡、去皮尖,各一两 雄黄六钱 茅朮八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药,一两分作四丸,一两作六丸,一两作九丸,三等做下,以备年岁老壮,病势缓急。朱砂六钱,研细为衣,磁罐收贮。用时以连须大葱白九枝,煎汤一茶锺,化开一丸,服尽,被盖出汗为效。如汗迟,再用葱汤催之。得汗渐渐退下衣物,其汗自敛。未成者随消,已成者随即高肿。服后避风,当食稀粥。忌冷物房事。孕妇勿服。
  圣愈汤 治溃疡脓水出多,气血虚极,脉细空而无力,以致心烦不安,眠睡不宁,或五心烦躁等证并服。  熟地黄 生地黄 川芎 人参各五钱 归身 黄芪盐水炒,各一钱  右作一剂,水二茶锺,煎八分,食远服。
  蟾酥丸 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臀腿等疽,一切恶证歹疮,不痛或麻木,或呕吐病重者,必多昏愦。此药服之,不起发者即发,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昏愦者即苏,呕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真有回生之功,乃恶证中至宝丹也。  蟾酥二钱,酒化 轻粉五分 枯矾 寒水石煅 铜绿 乳香 没药 胆矾 麝香另研,各一钱 雄黄二钱 蜗牛二十一个朱砂二钱 以上各为末,称准,于端午日午时,在净室中,先将蜗牛研烂,再同蟾酥和研稠粘,方入各药,共捣极匀,丸如菉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患者自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包药在内,用无灰热酒一茶杯送下,被盖如人行五六里,出汗为效。甚者,再进一服。修合时,妇人鸡犬等忌见。
  除湿木瓜汤 治跟疽。
  苍朮 白茯苓 白朮 甘草 木瓜 薄桂 泽泻 薏苡仁 柴胡 青皮 蝉蜕 当归 白芍 生地黄 乌药 牛膝 黄蘗 知母 防风 服后待其将溃,用针挑破,出脓水,贴金丝、紫金二膏药。如痛加乳香,虚加人参、黄芪,冬加附子。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九十六

四肢门

    单方

  石村刘大尹治臁疮膏药:用芝麻油四两,铜锅内煎,葱白三根,煮黑色取出;入川椒去目一两,煮黑色,滤去;入铜青末一两,以槐枝十根,各长一尺合搅,焦一节截去一节,以尽为度;后入白矾一两,黄蜡五钱,煎良久,倾碗内成膏。每以油单纸夹膏一匙于中,以银针刺之,密密多孔。先以浓茶洗疮口,贴膏于上,反复转换,时得痛为佳。止用一二贴立效。年深者,不过五七贴。其膏存久益效。
  刘川州治臁疮方:用香油一两,铁杓煎,入黄蜡五钱化开;用铜绿三钱,研极细末,徐徐入铁杓内,作五十余次入;将铜钱判末,另放碗里,将药倾入碗内,冷定。将疮洗净,用毡一块如疮大,摊药于上,勒放患处,一日一换。换时先要洗净疮上。
  足上转筋:以故绵浸酢中,甑蒸热裹之,冷即易,勿停,取瘥止。 【《外台秘要》】
  凡脚心肿痛,或因久行久立致者,以水和蚯蚓粪厚敷,一夕即愈。 【《永类钤方》】
  寒湿脚气:用古砖烧红,以陈臭米泔水焠之,乘热布包三块,用膝夹住,绵被覆之,三五次愈。【《扶寿方》】
  风湿脚痛:用针砂、川乌头为末,和匀炒热,绵包熨之。 【《摘元方》】
  脚腿红肿,热如火炙,俗名赤游风,用铁锈水涂解之。 【《惠济方》】
  脚气痛楚:无名异末化牛皮胶调涂之,频换。 【《易简方》】
  风气脚弱:孔公孽二斤,石斛五两,酒二斗,浸服。 【《肘后方》】
  风冷脚气:白矾石煅三斤,酒三斗,渍三日,稍稍饮之。 【《肘后方》】
  脚缝出水:好黄丹入花乳石末掺之。 【《试效方》】
  一切脚气:盐三升蒸热,分裹近壁,以脚踏之,令脚心热。又和槐白皮蒸之尤良,夜夜用之。【《食疗本草》】
  脚气疼痛:每夜用盐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时,以热汤泡洗。有一人病此,曾用验。 【《救急方》】
  风毒脚气痹弱:硫黄末三两,锺乳五升,煮沸,入水煎至三升,每服三合。  又方:牛乳三升,煎一升半,以五合调硫黄末一两服。厚盖取汗,勿见风。未汗再服。将息调理数日,更服。北人用此多效。亦可煎,或为丸服。【《肘后方》】
  风湿脚气:石亭脂生用一两,川乌头生一两,无名异二两,为末,葱白自然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淡茶生葱吞下,日一服。【《瑞竹堂方》】
  脚气冲心:白矾三两,水一斗五升,煎沸浸洗。 【《千金方》】
  脚气风湿虚汗,少力多痛:烧矾末一匙头,投沸汤,淋洗痛处。
  南方地卑湿,人多患足疮,岁久生虫如蛭,乃风毒攻注而然。
  用牛肚或羊肚或猪肚,去粪不洗,研如泥,看疮大小,入煅过枯矾半两,共研匀涂帛上贴之,须臾痒入心徐徐连帛取下,火上炙之,虫出如丝发马尾千万,或青白赤黑,以汤洗之,三日一作,不过数次,虫尽疮愈。【《岣嵝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