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咳嗽门
咳嗽门
九仙散 【丹溪】 治一切欬嗽不已。 人参 (艹款)冬花 桔梗 桑白皮 五味子 阿胶 贝母 乌梅各五分 御米壳二钱,蜜炙 右,水盏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后服。
三妙汤 【《集成》】 治久嗽。 罂粟壳蜜炙,四个 乌梅 北枣各三枚 右,水二盏,煎八分。
虀汤煎秘方 治诸般咳嗽不已。
粟壳 乌梅肉 陈皮 人参 木香 五味子 桔梗 杏仁 石膏 甘草炙,各等分 右,每服八钱,韲水二盏,煎服。
五味子丸 【《集成》】 劫欬嗽如神。 五味子五钱 生甘草二钱五分 五倍子 风化硝各一钱 右为末,炼蜜丸芡实大,噙化。
百药煎 【丹溪】 劫嗽立止。
百药煎 诃子 荆芥穗各等分
右为末,蜜丸噙化。
法制杏仁河间 治一切气嗽。
杏仁半斤,去皮尖
右童便浸,一日一换,夏一日三换,浸半月,控洗焙干,研极细末。每服一枣大,薄荷汤点蜜,食后调服,数剂全愈。
败毒散 【《局方》】 治痰嗽身热鼻塞。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人参 茯苓 枳壳 川芎 桔梗各八分 甘草四分 右,水二盏,葱一根,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桑皮散 【《医林》】 治上焦热壅,咳嗽血腥,连声并气不得透。 桑皮炒 前胡 柴胡 紫苏 薄荷 枳壳 桔梗 赤茯苓 黄芩 甘草炙,各等分 右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七分,食远温服。
泻白散 济生方 治肺壅实烦热,咳嗽喘闷,大便不利。 桔梗 甘草 桑白皮 陈皮 半夏 杏仁 (艹舌)蒌子 地骨皮各等分 右咀,每服八钱,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服。
双玉散 【《易老》】 治痰热咳嗽喘涌痰涎。 寒水石 石膏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人参煎汤调下,食后临卧服。
大补元煎 【《景岳全书》,下同】 治男妇血气大坏,精神失守,咳嗽危剧等证。 人参少则二三钱,多则一二两 枸杞二三钱 熟地少则二三钱,多则二三两 炙甘草一二钱 当归二三钱,泄泻勿用 山茱萸一钱,畏酸吞酸勿用 杜仲 山药炒,各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温服。
左归饮 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之阴衰阳胜而咳嗽者,宜此方加减主之。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炙甘草一钱 山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 茯苓一钱半 山药 枸杞各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右归饮 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而咳嗽者,宜此方加减主之。 熟地如前 山药炒 杜仲姜制 枸杞各二钱 山茱萸肉一钱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钱 制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左归丸 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荣卫,渐至衰弱咳嗽,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熟地八两 山药炒 枸杞 山萸 菟丝子制 鹿胶炒珠,各四两 牛膝好酒洗蒸,三两,精滑者勿用 龟板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用 右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下百余丸。如火铄肺,加百合三两。
右归丸 治元气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肢不收,或眼见邪祟,或阳衰无子,咳嗽等证,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熟地八两 制附子二两,渐加至五六两 肉桂二两,渐加至四两 当归便溏勿用 山萸肉炒,各三两 山药炒 枸杞微炒 菟丝子制 鹿角胶炒珠 杜仲姜汁炒,各四两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
五福饮 凡五脏气虚,亏损咳嗽者,此皆能治之。 人参 熟地各随宜 当归三钱 炙甘草一钱 白朮炒,一钱半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
一阴煎 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火发热,及阴虚火痰咳嗽等证,皆宜用此加减主之。 生地 芍药 麦冬 丹参各二钱 甘草一钱 熟地三五钱 牛膝一钱半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加减一阴煎 治证如前,而火之甚者,宜用此方。 生地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水二锺,煎服。
四阴煎 此保肺清金之剂,故曰四阴。治阴虚劳损,相火炽盛,津液枯竭,咳嗽吐衄多热等证。 生地二三钱 生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麦冬 白芍药 百合 沙参各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金水不能相滋而干燥喘嗽者,加熟地三五钱。
金水六君煎 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 当归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
六安煎 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 陈皮钱半 半夏二三钱 杏仁 甘草各一钱 白芥子五七分,老弱不用 茯苓二钱 水一锺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服。凡外感风邪咳嗽,而寒气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细辛七八分或一钱。若风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黄芩一二钱。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姜,止用一片。凡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当归二三钱。老年者尤宜。若气血不足者,当以金水六君煎,与此参用。
贝母丸 消痰清热,润肺止咳。
贝母一两
右为末,用沙糖或蜜和丸龙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欲劫止久嗽,每贝母一两,宜加百药煎、蓬砂、天竺黄各一钱佐之,尤妙。如无百药煎,即酢炒文蛤一钱亦可,或粟壳亦可酌用。
柴陈煎 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等证。 柴胡二三钱 陈皮一钱半 甘草一钱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生姜三五七片 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温服。气逆多嗽者,加杏仁一钱。
六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 据《景岳全书》,此方当有制附子。治阴阳将脱咳喘等证。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 熟地黄五钱或一两 炮干姜各二三钱 当归身三钱,泄泻或动血者,以冬朮代之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武火煎七分,温服。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四十七
咳嗽门
单方
卒暴欬嗽:用白墡土粉白矾一两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临卧姜汤服二十丸。 【《普济方》】
老嗽不止:故茅屋上尘,年久着烟火者,和石黄、(艹款)冬花、妇人月经衣带为末,水和涂茅上,待干,入竹筒中烧烟吸咽,无不瘥也。 【《藏器》】
卒然欬嗽:炉中铅屑、桂心、皂荚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米饮下十五丸。忌葱。【《备急方》】
三十年呷嗽:熏黄、木香、莨菪子等分为末,羊脂涂青纸上,以末铺之,作筒烧烟吸也。【《崔氏方》】
欬嗽熏法:熏黄一两,以蜡纸调卷作筒十枚,烧烟吸咽取吐,止一日一熏。惟食白粥,七日后,以羊肉羹补之。【《千金方》】
水肿上气,咳嗽腹胀:熏黄一两,(艹款)冬花二分,熟艾一分,以蜡纸铺艾,酒二末于上,荻管卷成筒,烧煨吸咽,三十日则瘥。三日尽一剂,百日断盐酢。【《外台》】
肺劳咳嗽:雌黄一两,入瓦盒内,不固济,坐地上,以火焙之,厚二寸,以炭一斤,簇定顶火煅三分去一,退火出毒为末,糖酥和丸粟米大,每日空心杏仁汤下三丸。【《斗门方》】
咳嗽涎喘,不问年深日久:用经霜枇杷叶、经霜桑叶、御米壳蜜炒,各一两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日一服,名无忧丸
风痰咳嗽:大天南星一枚,炮裂研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五分,温服。每早午晚各一服。【《博济方》】
肺热痰嗽:制半夏、(艹舌)蒌仁各一两为末,姜汁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或以(艹舌)蒌瓤煮熟丸。【《济生方》】
老小暴嗽:石灰一两,蛤粉四钱为末,蒸饼丸豌豆大,焙干,每服三十丸,温虀汁下。【《普济方》】
欬嗽不止:浮石末汤服,或蜜丸服。 【《肘后方》】
化痰治嗽:明矾二两,生参末一两,苦酒二升,熬为膏子,以油纸包收,旋丸豌豆大。每用一丸放舌下,其嗽立止,痰即消。 又方:明矾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睡时茶下二三十丸。 又方:用明矾半生半烧,山栀子炒黑,等分为末,姜汁糊为丸,如上服。 又方:用白明矾建茶等分为末,糊服。
肺虚久嗽:人参末二两,鹿角胶炙研一两,每服三钱,用薄荷豉汤一盏,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二沸,倾入盏内,遇咳时温呷三五口,甚妙。【《食疗本草》】
止嗽化痰:人参末一两,明矾二两,以酽酢二升熬矾成膏,入参末,炼蜜和收,每以豌豆大一丸放舌下,其嗽即止,痰自消。【《简便方》】
肺热咳嗽:沙参半两,水煎服之。 【《易简方》】
痰嗽喘急:桔梗一两半为末,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四合,去滓温服。 【《济众方》】
久近痰嗽,自胸膈下塞,停饮至于脏腑:用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服一字,用姜三片,二面蘸药,细嚼咽下便睡。次早必泻一行,其嗽立止。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医学集成》】
久嗽气急:知母去毛切五钱隔纸炒,杏仁姜水泡去皮尖焙五钱,以水一锺半,煎一锺,食远温服。次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米糊丸服五十丸,姜汤下,以绝病根。【《杂兴方》】
三焦咳嗽,腹满不饮食,气不顺:仙灵脾、覆盆子、五味子炒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姜茶下二十丸。【《圣济录》】
老小欬嗽:延胡索一两,枯矾二钱半为末,每服二钱,软饧一块和含之。
化痰降气,止咳解郁,消食除胀,有奇效。用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笔峰方》】
久嗽唾血:白前、桔梗、桑白皮三两炒,甘草一两炙,水六升,煮一升,分三服。忌猪肉菘菜。【《外台》】
久患呷嗽,喉中作声,不得眠:取白前焙捣为末,每温酒服二钱。 【《深师方》】
咳嗽短气:紫苏二钱,人参一钱,水一锺煎服。 【《普济方》】
上气咳逆:紫苏子入水研,滤汁同粳米煮粥食。 【《简便方》】
痰哮欬嗽:苎根煅存性为末,生豆腐蘸三五钱食,即效。如未痊,以肥猪肉二三斤,蘸食甚妙。【《医学正传》】
肺伤咳嗽:紫菀五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三。 【《易简方》】
久嗽不止:紫菀、(艹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捣罗为末,每服三钱,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下,日二,甚佳。【《图经》】
久嗽不止:每旦取(艹款)冬花如鸡子许,少蜜拌花使润,纳一升铁铛中,又用一瓦盆钻一孔,孔内安一小笔管,以面泥封,勿冷漏气,铛下着炭火,少时烟从筒出,以口含吸咽之。如胸中少闷,须举头,即将指头按住筒口勿使漏,至烟尽乃止。如是五日一为之,待至六日,饱食羊肉馎饦一顿,永瘥。 又方:病嗽多日,然(艹款)冬花三两于无风处,以笔管吸其烟,满口即咽之,数日效。
痰嗽带血:(艹款)冬花、百合蒸焙等分为末,蜜丸龙眼大,每卧时嚼一丸,姜汤下。【《济生方》】
痰饮咳嗽:含奇丸。用葶苈子纸衬炒令黑,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枣肉半两,沙糖一两半,和丸弹丸大,每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咽津,甚者不过三丸。【《箧中方》】
咳嗽上气不得卧,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足肿:葶苈子三升,微火熬研,以绢袋盛,浸清酒五升中,冬七日,夏三日。初服如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月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一次为度。如患急者,不待日满,亦可绞服。【《崔知悌方》】
上气咳嗽,呷呀气息,喉中作声,唾粘:以蓝叶水浸捣汁一升,空腹频服,须臾以杏仁研汁煮粥食之,一两日将息,依前法更服,吐痰尽方瘥。【《梅师方》】
久嗽不止,有脓血:莨菪子五钱,淘去浮者,煮令芽出,炒研,真酥一鸡子大,大枣七枚同煎,令酥尽取枣,日食三枚。 又方:莨菪子,三撮吞之,日五六度。光禄李丞服之神验。 【《必效方》】
齁喘欬嗽:蓖麻子去壳炒熟,拣甜者食之,须多服见效,终身不可食炒豆。 【《易简方》】
卒得欬嗽:芫花一升,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煮汁干,日食五枚愈。 【《肘后方》】
卒嗽有痰:芫花一两炒,水一升,煮四五沸,去滓,白糖入半斤,每服枣许。勿食酸咸物。
喘嗽失音,暴伤寒冷所致:取芫花连根一虎口切暴干,令病人以荐自裹舂,令灰飞扬,入其七孔中,当眼泪出,口鼻皆辣,待芫根尽乃止,病即愈。 久嗽肺胀:五味二两,粟壳白饧炒过半两为末,白饧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 【《卫生家宝方》】
久嗽不止:五味子一两,真茶四钱,晒研为末,以甘草五钱煎膏,丸菉豆大,每二十丸,沸汤下,数日即愈。
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蘸末细嚼白汤下。汉阳库兵黄六病此,百药不效,于岳阳遇一道人传此,两服病遂不发。【《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