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门

  安眠散 治上喘欬嗽,久而不愈者。  (艹款)冬花 麦门冬 乌梅肉 佛耳草各二钱半 橘红半两 粟壳七钱半,蜜炙 炙甘草三钱半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黄蜡如枣核许,同煎至八分,去滓,临睡温服。
  秘方烟筒儿 治远年近日,一切咳嗽,妇人胎前产后嗽,皆效。  雄黄半两 人参 艾叶各三钱 (艹款)冬花 佛耳草各二钱半  右为细末,以厚蜡纸阔四寸长八寸卷一筒,装药在内,烧烟熏喉。
  (艹款)花散 治年深日久咳嗽,肺虚寒热。  (艹款)冬花不以多少
  右于密室中,如香焚之,烟起,以笔管引入烟则咽之。或于坐卧处如香焚之,不吸亦妙。病重数日见功,轻者便减。一方咽干口燥,用茶清送下。又歌曰:连年咳嗽人难治,休要胡医枉使钱;细捣(艹款)冬花作末,烧烟口吸奔喉咽。
  三奇散 治一切嗽,不问新旧,喘顿不止,日夜无度。  (艹款)冬花二百文 佛耳草五十文 熟地黄二两  右焙干,碾为末,每用二大钱,装猛火于香炉中烧之,用纸作筒子,一头大,一头小,如粽子样,安在炉上,以口吸,烟尽为度。即以清茶咽下,有涎吐之。《经验方》陈氏云:予家一仆,久苦此疾,医治如水浇石。偶在曲江置得沅州一婢,新制此药,两服而愈。
  越婢加半夏汤 【仲景,下同】  治咳而上气,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 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  石膏二两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艹舌)蒌薤白白酒汤 治胸痹,喘息咳唾。  (艹舌)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九仙散 【《良方》,下同】  治痰嗽。  九尖蓖麻子叶三钱 飞过白矾二钱
  右用猪肉四两,薄批,棋盘割开,掺药二味,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
  止嗽散 治前证。
  半夏一两半,汤洗七次 枯白矾四两  右二味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三才丸 治嗽。
  人参 天门冬去心 熟干地黄各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
  三分茶 治咳喘。
  茶二钱,熟水泡 蜜二两 荞麦面炒,四两  右以新汲水一大碗,合前三味,约打千余数,连饮之,饮毕良久,下气不可停,久喘自止。
  琼玉膏 【《医学正传》,下同】  治虚劳干咳嗽。  人参十二两 茯苓十五两 白蜜五斤,熬去沫 生地黄十斤,洗净,石器内杵烂,取自然汁,忌铁器 沉香 琥珀各五钱  右以人参、茯苓、沉香、琥珀俱为细末,先将地黄汁与白蜜搅匀,绢滤去细滓,入药末搅匀,或好磁瓶或银瓶内,用棉纸十数层,外加箭箬,包封扎瓶口,入砂锅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浸没瓶颈,用桑柴文武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蜡纸数重,包扎瓶口,浸没井中半日,以出火毒,提起,仍入前锅内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前后,取一二匙,用温酒一盏调服。不饮酒人,白汤亦可。
  润肺除嗽饮 治远年咳嗽如神。
  人参 杏仁 生甘草 薄荷各三分 (艹款)冬花 枳壳麸炒 麻黄 橘红 石膏 桔梗 半夏 桑皮蜜炒 紫菀茸 乌梅 粟壳蜜炙,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右细切,加生姜三片,细茶一撮,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服。
  清化丸 治肺郁痰喘嗽,睡不安宁。  贝母 杏仁 青黛
  右为末,沙糖入姜汁炮,蒸饼和如弹大,噙化。  又方 治久嗽风入肺。
  鹅管石 雄黄 郁金 (艹款)冬花  右为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安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
  咳嗽劫药
  五味子五钱 甘草生,二钱五分 五倍子 风化硝各四钱  右为末,蜜丸噙化。
  又方 治风热痰嗽。
  南星 海粉各二两 半夏一两 青黛 黄连 (艹舌)蒌仁研 石碱 萝卜子炒,各半两 皂角灰 防风各三钱  右为细末,神曲糊丸服。
  又方 治劳嗽吐红。
  人参 白朮 茯苓 百合 红花 细辛 五味 官桂 阿胶 黄芪 半夏 杏仁 甘草 白芍 天门冬  右剉,水煎。若热去桂芪,用桑白皮、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同煎。
  橘皮半夏汤仁斋 治寒嗽,冷则发。  橘皮 半夏制,各三钱
  右水盏半,姜十片,枣一枚,煎八分,热服。
  痰嗽方
  黄芩 蒙石煅,各半两 半夏二两 白朮一两 茯苓 陈皮各七钱半 风化硝二钱半  右为末,粥丸。
  又方 治咳嗽,气实无虚热者可服,汗多者亦用之。  粟壳四两,蜜炒 人参 (艹款)冬花 桔梗各半两 兜铃 南星姜制 乌梅肉各一两  右为末,蜜丸弹子大,含化。

  人参清肺散 治痰嗽,咽干,声不出。  人参 陈皮 贝母各一钱半 半夏 桔梗 茯苓 甘草 桑白皮 知母 地骨皮 枳壳 杏仁 黄连各一钱 麦冬半钱 五味子十个 (艹款)冬花七分  右,水煎,生姜三片。

  烟筒方 治一切犯寒咳嗽,遇冬便作。  冬花蕊 鹅管石 雄黄 艾叶各等分  右为末,纸卷筒内,用火点,烟入口吞一分,即吞水一口塞烟气,效。
  焚香透膈散 【丹溪,下同】  治一切劳嗽久嗽。  鹅管石 雄黄各一分半,二味另为末 (艹款)冬花 佛耳草各一分半,二味另为末  右用纸一张,方四五寸,以鸡子清涂中央,四旁各悬一寸许不涂,然后入鹅管石、雄黄末,掺于鸡子清上;又以(艹款)冬、佛耳草末掺其上覆之。又用箭箸从不涂纸旁卷起为一纸筒,用糊粘牢,抽出箭着,焙干。用时将纸筒含在口中,一头点火,以口吸烟令满,咽之,咽至烟尽为度,呷茶一二口压之。
  万山观芦吸散 治男妇一切风寒咳嗽喘急。  (艹款)冬花去梗,三钱 鹅管石 佛耳草各二钱 枯矾五分 甘草炙,钱半 官桂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竹筒吸入喉内,日夜三服,即嗽止。
  海藻汤 【《千金方》,下同】  治咳而下利,胸中痞而短气,心中时悸,四肢不欲动,手足烦,不欲食,肩背痛,时恶寒。  海藻四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生姜一两 细辛二两 茯苓六两 杏仁五十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一方无五味子、生姜。
  白前汤 治水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咽中作水鸡鸣。  白前 紫菀 半夏 大戟各二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
  百病方 治九种气嗽欲死。
  干姜 半夏 细辛 紫菀 吴茱萸 茯苓 荛花一作芫花 甘草 甘遂 防葵 人参 乌头 大黄 杏仁各五分 葶苈二分 巴豆去油 厚朴 白薇各三分 五味子 远志 前胡 菖蒲 枳实 蜀椒 皂荚 当归 大戟 桂心各半分  右二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二丸,日二服,以知为度,不知增之。
  百部根汤 治嗽不得卧,两眼突出。  百部根 生姜各一斤 细辛 甘草各一两 贝母 五味子 白朮各二两 桂心四两 麻黄六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蜀椒圆 治上气咳嗽甚良。
  蜀椒五分 乌头 杏仁 菖蒲 礜石一作矾石 猪牙 皂荚各一分 细辛 (艹款)冬花 紫菀茸 干姜各三分 吴茱萸 麻黄各四分  右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暮卧吞二丸。治二十年久咳,不过二十丸。
  通气圆 治久上气咳嗽,咽中腥臭,气搅心痛眼痛,耳中嘈嘈,邪毒疰时气,食不生肌,胸中膈塞,呕逆多唾,恶心,心下坚满,饮多食少,恶疰淋痛。  饴糖三升 蜀椒二升 杏仁一升 蜈蚣五节 大附子五枚 干姜 人参各四钱 桂心六分 乌头七分 天门冬一钱  右十味为末,别治杏仁如脂,稍稍内药末,千杵烊糖,乃内药末中,令调和合,如羊枣一枚,日六七、夜三四服,以胸中温为度。若梦与鬼交通及饮食者,用全蜈蚣。食不消,加杏仁五合。小腹急腰痛,加天门冬、杜仲。有风,加乌头三枚、附子一枚,立夏后勿加也。有留饮,加葶苈三两。
  咳嗽上气方
  蜀椒 桂心 海蛤各四两 昆布 海藻 干姜 细辛各六分 麦门冬一钱  右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三服。有人风虚中冷,胸中满,上气,喉中如吹管声,吸吸气上欲咳,服此丸得瘥。  又方 治咳嗽胸胁支满,多唾上气。  干姜五分 礜石 乌头 菖蒲各一分 细辛 黄环各二分 (艹款)冬花 紫菀 杏仁各三分 吴茱萸四分 蜀椒五合  右十一味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一丸,着牙上咽汁,日五六服,剧者常含不止。一方无礜石、乌头,有矾石。
  射干煎 治咳嗽上气。
  生射干 (艹款)冬花各三两 紫菀 细辛 附子 桑皮 甘草各二分 饴糖五两 白蜜 竹沥 生姜汁各一升  右十一味,以射干先内白蜜并竹沥中,煎五六沸去之。口 父咀六物,以水一分,合浸一宿,煎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饴姜汁煎如餔,服如酸枣一丸,日三。剧者夜二,不止加之,以止为度。一方无生姜汁,有干姜五两。
  杏仁煎 治冷嗽上气,鼻中不利。
  杏仁五合 五味子 (艹款)冬花各三合 紫菀 干姜各二两 桂心三两 甘草四两 麻黄一斤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麻黄四升,治诸药为末,又内胶饴半斤,白蜜一斤,合内汁中,搅令相得,煎如饴,先食,服如半枣许,日三服,不知加之,以知为度。  又方 治忽暴咳失声,语不出。
  杏仁另研 姜汁 砂糖 蜜各一升 五味子 紫菀各三两 通草 贝母各四两 桑白皮五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内杏仁脂姜汁蜜糖和搅,微火煎取四升,初服三合,日再,夜一,后稍加。
  杏仁饮子 治暴热咳。
  杏仁四十枚 苏子一升 橘皮一两 柴胡四两  右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常作饮服。
  芫花煎 治新久欬。
  芫花 干姜各二两 白蜜二升
  右二味为末,内蜜中,令相和,微火煎令如糜,每服如枣核大一枚,日三夜一,以知为度,欲利者多服。深师以治冷饮嗽。又治三十年久嗽者,以水五升,煮芫花,取三升,去滓内姜加蜜,合煎如糜,服之。
  (艹款)冬煎 治前证。
  (艹款)冬花 干姜末 紫菀各三两 五味子二两 芫花一两,熬令赤  右五味(口父)咀,先以水一斗,煮三味,取二升半,去滓,内芫花、干姜末,加蜜三升,合投汤中令调,于铜器中,微火煎令如糖,每服半枣许,日三。  又方 治三十年咳嗽,或饮或咳,寒气嗽,虽不同,悉主之。  细辛 (艹款)冬花 防风 紫菀茸各三两 藜芦 蜀椒各二两  右六味(口父)咀,取藜芦先着铜器中,次紫菀、次细辛、次(艹款)冬花、次椒,以大枣百枚,间着诸药,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令汁尽,出枣曝令燥,鸡鸣时服半枣,不知,明旦服一枚,以胸中温温为度。若强人欲嗽吐者,可小增,服之后吐脓囊裹结,吐后勿冷饮食,咳愈止药。药势静乃食,不尔令人吐不已。  又方 治积年咳嗽,喉中呀声一发,不得坐卧。  紫菀茸 贝母 半夏 桑根白皮 五味子 射干 百部各五分 (艹款)冬花 皂荚 干姜 陈皮去白 鬼督邮 细辛各四分 白石英 杏仁各八分 蜈蚣二枚  右十六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丸。崔氏无半夏、射干、干姜、陈皮、鬼督邮、细辛、白石英。用麻黄二两、芫根白皮一两半,以煮枣汤送下。
  (艹款)冬圆 治三十年上气咳嗽,唾脓血,喘息不得卧。  (艹款)冬花 干姜 蜀椒 吴茱萸 桂心 菖蒲各五分 人参 茯苓 细辛 荛花 紫菀 甘草 桔梗 防风 芫花 皂荚各三分  右十六味为末,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三服。  又方 治前证。
  独活二两 冬花 紫菀 细辛 石斛 防风 芎藭 人参 当归 槁本 甘草 蜀椒 白朮 半夏 天雄菖蒲 锺乳粉 桂心 麻黄各三两 乌头 芫花 附子各一两 桃仁二十枚 大枣二十五枚  右二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不止加之。酒渍服亦得。  又方 治前证。
  (艹款)冬花 干姜 桂心 紫菀各三分 杏仁 皂荚 礜石 菖浦 乌头各一分 细辛二分 蜀椒五合 吴茱萸六合  右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夜一。二十年嗽,不过五十日愈。患咳嗽喉鸣上气,服一剂永瘥。一方无礜石,有矾石。  又方 治肺伤,咳唾脓血,肠濇背气不能食,恶风,目暗(目巟)(目巟),足胫寒冷。  大麦三升 白胶 生姜各五两 桂心 人参 紫菀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干地黄切半升 桑白皮切二升 芎藭 大麻仁 饴糖各一升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大麦,取一斗,去麦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