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后阴门
后阴门
宽肠丸 治痔大便秘濇痛,用此宽肠。 黄连 枳壳各等分
右为末,面糊和丸梧桐子大,米饮下五十丸。 又方 凡用药枯痔后,大便坚硬难下,宜用此方。 大黄煨 枳壳 当归酒洗,各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服如上法。
血竭散 【《直指方》】 治痔漏痛不可忍。 血竭 牡蛎粉 发灰各等分
右为末,入麝香少许,津唾调敷,或杏仁泥调敷。
清心丸 【《丹溪心法》】 治痔痒痛。《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诸痔受病之源也。此药主之。 黄连一两 茯神 赤茯苓各五钱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百丸。
枯矾散 【《得效方》】 治五痔痒痛。 枯白矾一钱 片脑五分
右为末,先以药汤洗,后掺少许。
水马散 治一切痔。
夏月三伏内,于止水中采婆子,一名水马儿,高脚水面跳走者是也。采取三十个,用三张纸包,每包十个于背阴处悬挂阴干。 右每包作一服,研烂,空心温酒调下,良久,乃吃饭。三日连三服,十日内见效。久患痔脓血者,服,绝根。
黑地黄丸 【《河间六书》】 治久痔痔漏,下脓血虚者,服之神妙。治痔之圣药。 苍朮一斤,米泔浸 熟地黄一斤 五味子八两 干姜秋冬一两,春七钱,夏五钱 右为末,枣肉和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饮,或温酒下百丸。
三神丸 【《东垣十书》】 治僧道流因久坐饱食,发为诸痔。 枳壳 皂角烧 五倍子炒,各等分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温水下五七十丸。
脚毒汤 【《万病回春》】 洗痔漏。 焰硝一两 瓦松 马齿苋 甘草各五钱 五倍子 川椒 防风 侧柏叶 枳壳 葱白 苍朮各三钱 右水五碗,煎至三碗,熏洗,日二次。
熊冰膏 【《医学入门》】 治五十年久痔,及一切痔漏脱肛止痛,绝胜他药。 熊胆二分半 片脑半分,研匀
右以白雄鸡胆三个取汁调匀,以鸡羽蘸涂痔上,先以药水洗净,乃上药,神效。
取痔虫方 【《丹溪心法》】 痔漏有虫,如细丝黑头,取去除根。 瞿麦半升 猪牙皂角一寸
右为末,入猪腰子一只,内用米泔煮,空心食之,少顷,腹痛上厕,虫皆随出,作地坑埋之,薄粥补之。
凉血饮 治痔漏因风热燥归于大肠,故凉血为主 人参 黄芪 黄连 生地黄 当归 川芎 槐角 条芩 枳壳 升麻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空心服或丸服。
莲花蕊散 治痔漏二三十年不愈者,三服效。 莲花蕊 黑乌头末各一两五钱 当归五钱 矾红二钱 右为末,先忌食肉六七日,空心食肉一顿,取温酒下药三钱,取下脓血或虫,是效。
取漏脓法 【《医学入门》】 治内痔久漏,取脓最妙。 焰硝三两 苦参一两五钱
右为末,用布四寸长,二寸阔,缝一袋,入药半袋,以砒三分放药末中间,方入全药。袋满缝袋中两头,安带子如跨马系住。
活龟丸 治肠风痔漏。
大乌龟一个,以火烧地热,盖龟于地,逼出臭屁尽,通身用草包缚,外用黄泥固济,灰火煨熟,取肉研泥 龟壳用牛骨髓涂炙五七次,透心酥干为末黄连一两,九蒸九晒 当归尾三钱三分 右共为末,和龟肉捣丸梧子大,白汤下五七十丸。
豚胃丸 治痔漏。亦治诸瘘。
槐花二两 黄连 牡丹皮各一两 猬皮七钱 羌活六钱 右銼,入猪肚内,缝定煮烂,去药食肚。如硬,再服,以患处软方止。或同上诸药为丸服。亦可。
辰砂膏 【《丹溪心法》】 痔漏塞窍。 信砒一钱 白矾二钱 密陀僧 辰砂各五钱 右,先研信砒细,铺锅底,次用矾末铺砒上,火煅烟尽为度;次将陀僧、辰砂研细,白糕和匀,作尖挺如小麦大,取一粒纳漏孔内,俟败肉尽后,贴生肌散。
田螺膏 治痔疮肿痛,坐卧不得,诸药不效者。 大田螺八九个,以针挑开顶盖,入白矾末少许于内,置地上,尖底埋土中,其顶盖仰天,经一宿,次日取盖上水汁,以鸡羽涂痔上五七次,即消。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十
后阴门
单方
大肠脱肛:乌龙尾同鼠屎,烧烟于桶内,坐上熏之,数次即不脱。乌龙尾,即梁上尘也。【《外台秘要》】
风热脱肛:铁粉研同白蔹末敷上,按入。 【《直指方》】
虚冷脱肛:石灰炒热,故帛裹坐,冷即易之。 【《圣惠方》】
大肠脱肛:磁石半两,火煅酢淬七次,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一钱。 【《直指方》】 又方:用磁石末面糊调涂顖上,入后洗去。 【《简便方》】
大肠脱肛: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之,以木贼末敷之。 【《医方摘要》】
痔痢脱肛:冷水调黄连末涂之,良。 【《经验方》,下同】
大肠脱肛:蛇床子、甘草各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三服,并以蛇床末敷之。
老小脱肛: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一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洗之。 【《三因方》】
下血脱肛: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 又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永类钤方》】
肛门肿痛:生苎根捣烂坐之,良。 【《集简方》】
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熏洗之。 【《圣惠方》】
大肠脱肛:木贼烧存性为末掺之,按入即止。一方加龙骨。 【《三因方》】
脱肛不收:莨菪子炒研敷之。 【《圣惠方》】
大肠脱肛: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子十六个,同銼,水煎三五沸,入(石卜)硝少许,洗之。
大肠脱肛:生(艹舌)蒌捣汁温服之,以猪肉汁洗手,按之令暖,自入。【《肘后方》】
久痢脱肛:女萎切一升烧熏之。 【《杨氏产乳方》】
大肠脱下:木馒头连皮子切炒、茯苓、猪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亦治梦遗,名销阳丹。【《普济方》】
脱肛不收:蒲黄和猪脂敷,日三五度。 【《子母秘录》】
大肠脱肛:用紫浮萍为末,干贴之。 【《危氏得效方》】
脱肛不收,生韭一斤切,以酥拌炒热,绵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为度。 【《圣惠方》】
大肠脱肛:生莱菔捣,实脐中,束,觉有痛即除。 【《摘元方》】
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良。 【《普济方》】
痔漏脱肛:胡荽子一升、粟糠一升、乳香少许,以小口瓶烧烟熏之。 【《儒门事亲》】
凡大人小儿脱肛,每天冷及吃冷食,即暴痢不止,肛则下脱,久疗不瘥者:春间收紫堇花二斤,曝干为散,加磁毛末七两相和,研细涂肛上,纳入,即使人噀冷水于面上,即吸入肠中。每日一涂药噀面,不过六七度,即瘥。又以热酒半升,和散一方寸匕,空腹服之,日再,渐加至二方寸匕,以瘥为度。若五岁以下小儿,即以半杏子许和酒服之。忌生冷陈仓米。【《天宝单方》】
谷道生疮:荇叶捣烂,棉裹纳之下部,日三次。 【《范汪方》】
脱肛泻血不止:用桑黄一两,熟附子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圣惠方》】
大肠脱肛,久积虚冷:以鳖头炙研,米饮服方寸匕,日二服,仍以末油调涂肠头上托入。【《千金方》】
大肠脱肛:蜣螂烧存性为末,入冰片研匀,掺肛上,托之即入。 【《医学集成》】
痔漏脱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钱,凉水送下,二三次即收。 【《救急方》】
大肠脱肛,脱下三五寸者:用大田螺二三枚,将井水养三四日,去泥,用鸡爪黄连研细末,入厣内,待化成水,以浓茶洗净肛门,将鸡翎蘸扫之,以软帛托上,自然不再复发也。【《德生堂经验方》】
肠头挺出:蟾蜍皮一片,瓶内烧烟熏之,并敷之。 【《千金方》】
阳证脱肛:以荆芥、生姜煎汤洗之,用地龙蟠如钱样者,去土,一两,(石卜)硝三钱,为末,油调敷之。 【《全幼心鉴》】
大肠脱肛:狗涎抹之,自上也。 【《扶寿精方》】
大肠脱肛:蜗牛壳去土研末,羊脂镕化调涂,送入即愈。 【李延寿方】
大肠脱肛:炙麻鞋底频按入,仍以故麻鞋底、鳖头各一枚,烧研敷之,按入,即不出也。【《千金方》】
脱肛不收:贴水荷叶,焙研,酒服二钱,仍以荷叶盛末坐之 【《经验良方》】
大肠脱肛:猬皮一斤烧,磁石煅五钱,桂心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叶氏摘元方》】
脱肛痔疾:五倍子半斤烧烟熏之,或水煮极烂,盛坐桶上熏之,待温,以手轻托上,内服参芪升麻药。【《简便方》】 又方:用五倍子、百草霜等分为末,酢熬成膏,鹅翎扫敷上,即入。 【《普济方》,下同】
泻血脱肛: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下痢脱肛:橡斗子烧存性研末,猪脂和敷。 【《直指方》】 又方:橡斗壳烧存性研末,猪脂和擦,并煎汁洗之。
大肠脱肛:不蛀皂角五挺,搥碎水浸,取汁二升浸之,自收上。收后以汤荡其腰肚上下,令皂角气行,则不再作,仍以皂角去皮,酥炙为末,枣肉和丸,米饮下三十丸。【《圣惠方》】
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带温罨贮之。 【《直指方》】
坐板疮疥:丝瓜皮焙干为末,烧酒调擦之。 【《摄生众妙方》】
脱肛不收:五花构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兼涂肠头。 【《圣惠方》,下同】
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立缩。 又方:治上证及痢后脱肛,用干蜗牛一百枚,炒研,每用一钱,以飞过赤汁磁石末五钱,水一盏,煎半盏,调服,日三。
泄痢脱肛已久者,黑圣散主之。大蜘蛛一个,匏叶两重,包扎定,烧存性,入黄丹少许为末,先以白矾葱椒煎汤洗拭干,以前药末置软帛上,托入收之,甚是有效也。【《乘闭方》】
鹰嘴爪炙,入麝香煎酥为末,酒一盏服之,治痔漏有验。 【王右军鹰嘴帖】
肛门肿痛,欲作痔疮:急取屠刀磨水服之,甚效。 【《集简方》】
臀生湿疮:日以新砖坐之,能去湿气。 【《集元方》】
痔疮肿痛:鉛白霜、白片脑各半字,酒调涂之,随手见效。 【《婴童百问》】
外痔肿痛:黄丹、滑石等分为末,新汲水调,日五上之。
漏疮不合:童尿制炉甘石、牡蛎粉,外塞之,内服滋补药。 【《杂病治秘》】
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煅红,米酢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数次愈。【《简便方》】
痔疮有虫并漏:古矿石灰、川乌炮等分为末,烧饭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酒或米饮下。【《活法机要》】
痔疮热肿:用鸭嘴青胆矾煅研蜜水调敷,可以消脱。 【《直指方》】
一切漏疮有孔:用信石新瓦火煅研末,以津调少许于纸捻上,插入蚀去恶管,漏多勿齐上,最妙。【《救急易方》】
一切漏疮:故布裹盐烧赤为末,每服一钱。 【《外台秘要》】
痔疮漏疮:白矾青盐各四两为末,猪尿脬一个盛之,阴干,每服五钱,空心温水下。 【《经验方》】
冷疮成漏:明矾半生半熟,熟者生肉,生者追脓,五灵脂水飞各五分为末,以皮纸裁条,唾和末作小捻子,香油捏湿,于末上拖过,剪作大小捻,安入漏内,早安午换,候脓出尽后,有些少血出,方得干水住药,自然生肉痊好。
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一名野丈人,以根捣涂之,逐血止痛。 【《卫生易简方》】
鸡冠痔疾:黄连末敷之,加赤小豆末,尤良。 【《斗门方》】
痔病秘结,用此宽肠:黄连、枳壳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医方大成》】
脱肛:取东壁土汤泡,先熏后洗。亦治小儿脱肛。
痔疮疼肿不可忍者:胡黄连末鹅胆汁调擦之。 【《集效方》】
下部漏疮:苦参煎汤,日日洗之。 【《直指方》】
痔疮肿痛不可忍:蛇床子煎汤熏洗。 【《简便方》】
痔漏出血:香白芷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并煎汤熏洗,神效。 【《直指方》】
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即消。 【《医方精要》】
痔疮肿痛:郁金末水调涂之,即消。 【《医方摘要》】
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 【《简易方》】
野鸡痔病:先以槐柳汤洗过,以艾灸上七壮,取效。 【《经验良方》】
酒痔便血:青蒿用叶不用茎,用茎不用叶,为末,粪前冷水,粪后酒水调服。 【《永类钤方》】
痔疾下血:益母草叶捣汁饮之。 【《食医心镜》】
五痔肛肿久不愈,变成漏疮:用鸡冠花、凤眼草各一两,水二碗,煎汤频洗。 【《卫生宝鉴》】
肠痔下血,多年不止:用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二钱半,并于铫内炒黑存性为末,每粟米饮服二钱,甚效也。【《图经本草》】
痔漏疮发:旱莲草一把,连根须洗净,用石臼擂如泥,以极热酒一盏冲入,取汁饮之,滓敷患处,重者不过三服,即安。累治有效。【《保寿堂方》】
痔疮肿痛:连翘煎汤熏洗后,以刀上飞过绿矾,入麝香贴之。 【《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