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医术名流列传
医术名流列传
陆麟 【陆朝 严汉】
按《嘉兴府志》:陆朝,嘉之世医也。其先有名麟者,景泰间,卫军征沙寇,以医术疗从行将士有功,授医官,子孙遂世善其业。朝尤深于《内经》、《本草》,切脉洞见病源,决死生,一一不爽;治伤寒更随手而瘥。然朝治病,不欲人迟于见功。每治女子及痨瘵不即起者,辄推引严汉,汉用药以和缓取效,不效,不峻为攻补,名亚于朝。称良医者,必曰陆绍泉、严陵坡,盖两人别号也。
钱时用
按《江阴县志》:钱时用,善度金针,残废立起,素为兵宪胡亶礼重。子鼎铉克绍父术,各宪及帅府匾奖盈庭。
刘国符
按《江阴县志》:刘国符,医术工巧,且素性义侠,五控各宪碑禁关蠹,越诈乡镇,造福地方,不仅三指寿民。
邹兆麟
按《西安县志》:邹兆麟,精岐黄术,素行醇谨,性好施予。凡饥民疫疠,兆麟皆捐施赠药,全活甚众。
虞抟
按《金华府志》:虞抟,字天民,义乌人。幼习举子业,博览群书,能诗章。因母病攻医,医道大行,求疗者不责报。尤精于脉理,数年前诊之,生死无不验。韩方伯闻其名来聘,驰驿往见,雅敬重焉。治病余,扣问医道,抟以节嗜欲、戒性气、慎言语、谨服食,乃摄养之要,益加礼敬。义乌以医名者,代不乏人,丹溪之后。惟抟为最。所著有《医学正传》、《方脉发蒙》、《百字吟》、《半斋稿》行于世。
程朋
按《青州府志》:程朋,乐安人,饶资善医。天顺间,发粟济荒,一方赖之。
徐嘉嗣
按《青州府志》:徐嘉嗣,临淄人,善医术,活人甚多。
彭宾
按《太平府志》:彭宾,正之子。天顺壬午,乘传诊疗诸王,获重赏。子辅亦典供御药,授王府医正。
王容
按《太平府志》:王容,字志宏。天顺间,疗边关战士多愈,授王府良医副。
蒋宗武
按《武进县志》:蒋宗武,字季文。曾袓达善,以医名吴越间,所著有《医镜》三十卷。宗武益精其业。明天顺间以明医征入供奉,授太医院御医,升院判院使,进通政使左通政,官至礼部左侍郎。宗武所治,能取捷效。周太后不豫,宗武投药一剂,辄愈。初,上在干清宫病目,亦以宗武药愈。至是召至便殿,将骤迁以酬之。宗武固辞,乃命兵部免其戍籍,籍太医院。一日进药,上问以保身养气之道,宗武对曰:保身莫若寡欲,养气莫若省心。上嘉纳之。宗武谨厚寡言,数荷优异,绝无矜色。出入禁掖数十年,人问以宫中事不答也。既归,虽袯襫褴褛之夫,以病叩无不为尽心者。后子孙业儒。孙亨自有传。
周溥
按《河南通志》:周溥,字文渊。其先浙江会稽人,国初徙居汴城。溥颖敏嗜学,及长患羸,自度弗起,遇南郡高子明疗之而愈。溥遂从子明,传黄帝扁鹊之脉书,及诸秘方。溥受之,且录且读三年。为人诊视疗治多验,于是四方迎谒者,络绎不绝。其赠贻粟帛之外,奇物异玩,悉谢不受。溥病时俗多守《局方》,乃发明《素》、《难》及东垣、丹溪之义,为书一编,名曰《方法考源》。又谓先哲词义微奥,初学之士,莫能尽解,复着《用药歌括》若干首,至今汴之工医者皆宗之。成化中,以耆宿诏赐冠带,年八十七而卒。
陈公贤
按《吴县志》:陈公贤,字公尚,元季良炳之后也。良炳孙道,为孟景旸馆甥,得传其业,公贤因以颅囟 页鸣。成化中征为医士,一诣都,念母老即归。已复召入御药房,旋授御医,累奏奇效。进院判。孝宗即位,授迪功郎,上章乞归。帝曰:如公贤何可使去左右?而请益坚,遂得致仕。卒,诏葬祭。子宪、宠,皆能世其业。宠,宏治间召入禁典药,历官院使,加秩右通政。
武鸣冈
按《介休县志》:武鸣冈,瓛孙。赵郡伯召视妇疾,帷数妇试之,至后一人曰:余都无病,惟此一人始受胎耳。其夫未知也,曰:以药验之必动。然须小损,更一剂疗之,亦不至后患。已而果然。郡人何三泉亦业医,患怔忡头晕,四肢无力,久不愈。鸣冈诊曰:汝躬炮炙,坐卧药室中乎?脏腑弱,毒气所侵也。饮甘草汤数碗而止。着效甚多,不具述。其父武惟真亦能医,疗疾不计利,鸣冈实家传也。
刘琮
按《六合县志》:刘琮,应明医荐,待宪庙,并疗郑世子,授太医院御医,勑进迪功郎。
黄(王扁)
按《仪真县志》:黄(王扁),字楚祥。少孤,母教之业儒,刻苦问学。既而曰:医,仁术也,苟精之,亦足以济人,岂必官可行志乎?于是从事《素》、《难》诸家,遂精其业,有名淮扬间。正统初,征为太医。景泰间选入朝,日侍禁近。院使董肃荐于上,召见便殿,上问(王扁)邑里年数及所业药性寒温诸类,(王扁)敷奏详明,数荷宠遇焉。自是掖庭有疾,率召王 扁治辄效,数赐白金文绮。英宗复辟,益承眷顾,迁御医,寻奉诏采药,勑阶修职郎,益感激,务以保和圣躬为己任。上益嘉之,赉以珍膳金帛。是时招集名医阙下,咸命统之。成化中,迁南京院判,至则兴滞警贪,僚属敬惮。三载抗疏乞引年,诏可。既归,日与士友昆季为真率会,事母抚弟,笃恩谊,赒族睦邻,乡人善之。后以子用贵,赠奉训大夫,南京兵部职方员外郎。卒年七十九。后孙应夏绍其业,亦以医名世。
何钦
按《怀远县志》:何钦,字大敬,先世濮人,元季迁居怀远。世业医,邃其术,凡经诊视,生死不爽。学者请究其术,钦曰:李明之、朱彦修,皆通经学古士也。汝必欲究其术,盍先读《易》以察时变,读《禹贡》以识九州山川风景,博极方书,归约于《内经》,庶可与汝言耳。闻者知其术之有自也。王文庄公鸿儒使凤阳,采辑宪宗实录,疾作,更数医不愈,闻钦名延之,试脉知其病源,遂一剂而愈。文庄喜甚,因为文纪之。钦从孙推官森,载之家乘。
任滐
按《旌德县志》:任滐,十八都人,本县以明医举,成化年任太医院。
叶伯清
按《天台县志》:叶伯清,太坊人,号橘泉。永乐进士颖孙,习儒未就,业精岐黄,时有半仙之谣。延今五代,其后万春制行淳庞,医学愈神。
张福兴 【张荣】
按《建昌府志》:张荣,号继川,新城人。四世袓福兴,成化中,以幼科荐,医孝宗,获殊宠,官太医院使。致政之日,大学士刘诩等赋诗以赠。荣能世其业。崇祯丙子壬午,复出米赈饥,邓澄作仁寿扁赠之。
方叔和
按《严州府志》:方叔和,建德人,精通医术,兼读儒书。成化间,礼部列名,钦取赴京,授御医。适岐阳构疾,叔和诊疗有效,累受白金文绮之赐。八年,陈乞归田,赐之勑命:有曰:御医方叔和早有医名,旋登仕籍,岁年滋久,劳效良多,用进尔阶,锡之勑命,益精乃术,毋旷攸司。后卒于家。子百寿,国子生,早卒。侄孙应元承继,领嘉靖乙卯浙江乡荐。
王观
按《苏州府志》:王观,字惟颙。初金华朱彦修既得河间真传,以授戴原礼,原礼授王仲光,观曾袓也。观为人高简自爱,其医操远识,集奇效,先后不可胜算。自成化以来,江之南北,达乎京师,称上医者,观为之冠。
周济广
按《无锡县志》:周济广,名纮,以字行。读书于外家金氏,攻医,遂精其术,疡疹妇人诸科,无不通晓,名满吴中。成化中,以明医征至京师,引疾还。每诊人脉,豫知人生死之期。子敷牧,孙萃,皆世其学。
刘毓
按《苏州府志》:刘毓,字德美,其先南都人,高袓季德徙吴。毓少孤,鞠于外家徐氏,徐故医药为业,遣学于盛寅,得其源委。成化间,征为御医,蒙眷久之乞归,上犹问前日白须老人安在?其赏识如此。
李懋
按《苏州府志》:李懋,字思勉,与刘毓同受学于盛寅,得其传。成化间亦征为御医。
刘川
按《安福县志》:刘川,成化间以医闻,尤善疗奇疾,笃尚谊行。其先冒凤林罗姓,凡九世。川感罗一峰言,物无二本,遂复姓,士论韪之。子述文益深《素问》、《难经》,起诸疴废,罗太史念庵,赠之叙。
陈光远
按《苏州府志》:陈光远,不知何许人。成化中侨居安亭望仙墩,医术神异。所善客子死痘,携槥将之野,道遇光远,视之曰:而子不死,吾当活之。取沙遍壅其体,命众罗击钲铙之属,观者如堵,以为诞也。有顷,儿忽动,旋活矣。客问所以,曰:儿所苦水痘,无力自达,得土气,乃疏金为水,母鸣则应而出矣。御史行部而病,召视,长揖不拜,且索坐,既诊脉,曰:大人无疾。往时病中服补中汤二十剂,灸膻中二十壮,乃瘥,皆中半而止,所以复发,满之自愈。御史惊以为神,改容礼之。他日就访其庐,茅舍三楹,不蔽风雨,欲为缮修,固辞不受。鹿城富人某,父病且死,延致之。方为疗治,闻鼓吹声,问知纳妾。语其子:吾意不在金帛,脱幸活君父,愿以新姬相赠。子唯唯,夕即出令侍寝。光远笑举所佩金牌示之,有不近女色四字,文且漫灭,不知年所。曰:吾以试子,父与妾孰重,子无吝情,可谓孝矣。卒活之。所至有奇效,遗以金辄不受,后去不知所终。
郑谊
按《开封府志》:郑谊,字尚宜,业医,疗病多神异。年逾七十,著述不辍。有《续医说》、《医书百朋》、《杏花春晓堂方》、《方法考》诸书行于世。子名河,号星源,亦以国手名。
郑疆
按《开封府志》:郑疆,字无疆,祥符人,侍御公之弟也。幼聪颖,弱冠入庠,孝父恭兄,族党无间言。汴城水淹,后寓居淮阴,及归里,以善医闻公卿间。不计利,以济人为心,人比之范文正公云。
李信
按《祥符县志》:李信,字用诚。其先世业小儿医,赵宋时有医皇子胫疡者,予之官不受,赐以金钟,悬诸门,故号金钟李氏。 按《开封府志》,李信,字用诚,祥符人。坦易忱悫,孚于乡里。世居汴城,精医术,专疗治婴孩。每有请治者,无远近晦明风雨,信皆身亲历之,一视则生死立决。当正统、景泰、天顺、成化间,缙绅先生迎致无虚日,其所报贻,腆薄不较也。郡守括苍金文雅重之,尝赋安幼堂诗以赠。门悬金钟为号,至今汴人犹称为金钟李氏云。子敬世其业,亦精于医。
胡廷寅
按《会稽县志》:胡廷寅,名諲,以字行,幼业儒,长遇异人,遂精医术。宪宗朝征至京师,授御医,加左通政,出入禁闼,恩宠罕俪。
黄武
按《山阴县志》:黄武,字惟周,少颖敏,有志康济,尤善古诗文。事举子业不就,遂精岐黄术。先是越人疗伤寒,辄用麻黄耗剂,武独曰:南人质本弱,且风气渐漓,情欲日溢,本实已拨,而攻其表,杀人多矣。乃投以参、芪,辄取奇效。自是越之医,咸袓述之。一时名医,如陈淮、何鉴,咸出其门。所著有《医学纲目》数百卷、《脉诀》若干篇行于世。
葛林
按《杭州府志》:葛林,字茂林,钱塘人,攻小儿科,名闻京师。成化年,命内臣徐来杭驿致之,充太医院官。时武庙方在婴稚,皇太后保护甚周,每召供御。一夕,武庙癎疾作,中外惶怖,夜分召林,一匕而安。明日使与宴,有白金彩币之赐。汪比部有子年二十五矣,忽患痘,而汪知医,以为无恙也。林视之,怫然。迨五日而足,七日而靥,至十四日而痂落。林曰:灾其在弥月乎!至期而其子晏然,汪置酒高会,若以诮林者。林视其子之足底有泡,结瘢肤内,曰:吁!其百日哉!迨是日而暴殁。汪以为神,问其故。林曰:痘者,构形之余秽也。苟有纤芒未尽,亦无生理。是疾初发自肾而不能畅,是以必死,既而流着于足底焉,以故发之缓也。汪叹服。少师杨公子当暑而惊眩,已绝,且移之木矣。林趋入曰:无伤也,亟出之!公曰:儿已噤矣,奈何剂也?林曰:予无剂也,所恃者天上云耳。云生而凄凄欲雨,阴气舒而阳郁消。吾以清利物煮水,而蒸于其下,其可瘳乎!如其法而疾愈,迨暮而儿戏于庭矣。林貌清癯骨削,而目睛烱然,其视疾得其声色,洞若烛照,既而切脉以决死生,莫一遁也。善制方剂,其应若响。累官太医院判。寿八十八。所著有《杏坞秘诀》一卷。
费杰
按《山阴县志》:费杰,字世彦。曾大父子明为元世医宗,杰故以医承其家。性古悫淳笃,邑人患剧疾,虽百里外必迎候,杰至,投一二剂辄效。尝设药饵以周邑之茕独,葬疏远无归者数十人,嫁外姓之孤者五人。郡守戴琥尤重其雅谊,加宾礼焉。所著有《畏斋诗稿》、《名医抄》、《经验良方》,为世所宗。杰子愚,登进士,官大理评事,历守名郡,秉节不阿。孝宗朝以贞谅闻,司空刘麟尝为愚着传,称愚刚方清介云。 按《绍兴府志》:费杰,字世彦,山阴人。时刘宪使患热证,或误投以桂、附,濒死,杰亟疏治之,乃苏,竟不居其功,宪使甚贤之。
胡新
按《舒城县志》:胡新,字日新,宏治间任太医院医官,能诗,士林重之。
孙复吉
按《嘉善县志》:孙复吉,字见心,世习岐黄,精《内经》、《素问》、《脉诀》诸书,与薛立斋、王肯堂往复参究,互相赞叹。复吉古貌古心,乡士大夫订为素心交。求疗者虽极贫,寒暑昼晦无倦,郡邑慕之,登堂旌奖,寿八十余。次子文锋,岁贡昌化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