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失笑散】 定心气痛不可忍。小肠气痛。

  蒲黄(炒香) 五灵脂(酒研。洗去砂土。各等分为末)

  上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二姜丸】 治心脾疼。温养脾胃。疗冷食所伤。

  干姜(炮) 良姜上二味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陈皮汤下。妊妇不宜服。

   【七气汤】 治七气为病。内结积聚。心腹绞痛。时发时止。

  人参 官桂 炙甘草(各一两) 半夏(五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姜三片。煎七分。稍热服。

   【益智散】 治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

  川乌(四两) 益智(二两) 干姜(半两) 青皮(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姜五片。枣二个。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食前。

   【茱萸丸】 治脾胃虚冷呕逆。醋心腹闷不快。大效。

  官桂(二两) 荜茇 荜澄茄(各一两) 浓朴(姜制)

  胡椒(各一两) 黑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干姜(炮。一两) 吴茱萸(拣净。三两。好酒少许。洗焙)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米饮送下。日三服。

   【高良姜汤】 治心腹 痛如刺。两胁支满而闷不可忍。

  良姜(五钱) 浓朴(姜制) 当归(炒) 官桂(各二钱)

  上 咀。以水一升。煎取四合。强人分作二服。弱人分作三服。一服痛定。止后服。对病增损。

  卷十三

  胃脘当心而痛治验

  两浙江淮都漕运使崔君长男云卿。年二十有五。体本丰肥。奉养膏粱。时有热证。友人劝食寒凉物。及服寒凉药。于至元庚辰秋。病疟久不除。医以砒霜等药治之。新汲水送下。禁食热物。疟病不除。反添吐泻。脾胃复伤。中气愈虚。腹痛肠鸣。时复胃脘当心而痛。不任其苦。屡易医药。未尝有效。至冬还家。

  百般治疗而不瘥。延至四月间。因劳役烦恼过度。前证大作。请予治之。具说其由。诊得脉弦细而微。手足稍冷。面色青黄而不泽。情思不乐。恶人烦冗。饮食减少。微饱则心下痞闷。

  呕吐酸水。发作疼痛。冷汗时出。气促闷乱不安。须人额相抵而坐。少时易之。予思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冤。又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则卒然而痛。得炅则已。炅者、热也。非甘辛大热之剂。则不能愈。遂制此方。

   【扶阳助胃汤】干姜(炮。一钱半) 拣参 草豆蔻仁 甘草(炙)

  官桂 白芍药(各一钱) 陈皮 白术吴茱萸(各五分) 黑附子(炮去皮。二钱) 益智仁(五分。一方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生姜三片。枣子两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三服大势皆去。痛减过半。至秋先灸中脘三七壮。以助胃气。次灸气海百余壮。生发元气。滋荣百脉。以还少丹服之。则喜饮食。添肌肉。润皮肤。明年春。灸三里二七壮。乃胃之合穴也。亦助胃气。又引气下行。春以芳香助脾。复以育气汤加白檀香平治之。戒以惩忿窒欲。慎言语。节饮食。一年而平复。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佐以苦温。附子、干姜大辛热。温中散寒。故以为君。草豆寇仁、益智仁、辛甘大热。治客寒犯胃为佐。脾不足者以甘补之。炙甘草甘温。白术、橘皮苦温。

  补脾养气。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作急痛。桂辛热以退寒水。芍药味酸以泻木克土。吴茱萸苦热。泄厥气上逆于胸中。以为使也。

  卷十四

  腹中积聚

  真定路惠民司令张君。传 砂煎丸、香棱丸、木香 砂煎丸。三方多效。

   【 砂煎丸】 消磨积块 癖。一切凝滞。老人虚人无妨。

  黑附子(两个。各重五钱半以上。正坐妥者。炮去皮脐。剜作瓮子)

  木香(三钱) 破故纸(隔纸微炒) 荜茇(真者。各一两) 砂(三钱)

  上先将 砂用水一盏。续续化开。于瓮内熬干为末。安在附子瓮内。却用剜出附子末盖口。用和成白面裹。约半指浓。慢灰火内烧匀黄色。去面。同木香等药为细末。却用元裹附子熟黄面为末。醋调煮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三十丸。生姜汤送下。此药累有神功。

   【仙方香棱九】 破痰癖。消 块。及冷热积。

  木香 丁香(各五钱) 京三棱(切。酒浸一宿) 青皮(去白)

  枳壳(麸炒) 川楝子 茴香(炒。各一两) 广术(一两切。酒浸一宿。将三棱。广术。用去皮巴豆三十粒。同炒。巴豆黄色。去豆不用)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炒生姜盐汤下。温酒亦得。食后。日进三服。

   【木香 砂煎丸】 治妇人消 癖积聚。血块刺痛。脾胃虚寒。宿食不消。久不瘥者。

  木香 砂 官桂 附子(炮)

  干漆(炒。去烟) 猪牙皂角 细辛 乳香(研)

  京三棱(炮) 广术(炮) 大黄(炒。令为末) 没药(研)

  干姜(炮) 青皮(各一两) 巴豆霜(半两)

  上除研药外。同为末。以好醋一升。化开 砂。去渣。纳银石器中。慢火熬。次下巴豆霜、大黄末。熬成膏。将前药末膏内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温酒送下。

   【温白丸】 治心腹积聚。久 癖块。大如杯碗。黄胆宿食。朝起呕吐。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上来抢心。傍攻两胁。十种水病。八种痞塞。翻胃吐逆。饮食噎塞。五种淋疾。九种心痛。积年食不消化。或疟疾连年不瘥。及疗一切诸风。身体顽麻不知痛庠。或半身不遂。或眉发堕落。及疗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及癫痫。或妇人诸疾。断续不生。带下淋沥。五邪失心。愁忧思虑。意思不乐。饮食无味。月水不调。及腹中一切诸疾。有似怀孕。连年累月。羸瘦困惫。或歌或哭。如鬼所使。但服此药。无不除愈。

  川乌(炮。去皮。二两半) 柴胡(去芦) 吴茱萸(汤泡七次。拣净) 桔梗菖蒲 紫菀(去苗叶及土) 黄连(去须) 干姜(炮)

  肉桂(去粗皮) 茯苓(去皮) 人参 蜀椒(去目及闭口。炒用)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 皂荚(去皮子炙)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炒研。各半两。

  )

  上为细末。入巴豆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生姜汤下。食后或临卧服。渐加至五七丸。

   【鸡爪三棱丸】 治五脏 癖气块。年深者一月取效。

  木香 石三棱 京三棱 青皮陈皮(去白) 鸡爪三棱(各五钱) 槟榔 肉豆蔻(各一两)

  砂(三钱)

  上九味为末。姜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空心临卧各一服。忌一切生冷硬粘物。

   【青盐丸】 治一切冷积。作痛无时。宿食不消。及治一切酒食所伤。神效。

  青盐 砂(各一钱) 细曲末(三钱) 盐豉(四十个)

  大椒(三十粒) 巴豆(三十个。去皮心膜。出油)

  上入拣枣三十个。同末入巴豆和匀。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姜汤下。积在上。食后。

   【玄胡丸】 解化伤滞。内消饮食。治吐利 瘕气结。虫烦不安。心腹胀痛。顺三焦。和脾胃。

  木香 当归 玄胡索 青皮(去白)

  雄黄(飞。另研) 广术(炮) 槟榔(各四两) 京三棱(炮。六两)

  上八味为末。入雄黄匀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

   【破积导饮丸】 治有积块坚硬。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槟榔 陈皮(去白) 广木香 青皮(去白)

  枳壳(麸炒) 枳实(麸炒) 广术(炮) 半夏(泡七次)

  京三棱(炮) 神曲(炒) 麦 (炒) 干生姜茯苓(去皮) 甘草(炙) 泽泻(各五钱) 牵牛(头末二钱。一方六钱)

  巴豆(去心膜。三个。取霜)

  上为末。入巴豆匀。生姜汁打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姜汤下。食前。

   【木香三棱汤】 和脾胃。进饮食。消化生冷物。治心腹刺痛。霍乱吐利。胸膈胀闷。

  木香 神曲(炒。各一两) 京三棱(炮) 甘草(炙。各二两)

  陈皮(去白) 益智(各四两) 广术(六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一捻。沸汤点服。空心食前。

   【干柿丸】 取虚实积。下膈。甚妙。

  朱砂(研为衣) 没药(研) 猪牙皂角(去皮弦子。为末)

  干漆(碎炒烟尽为末) 京三棱(炮。为末) 青礞石(为末) 干姜(炮。为末)

  水银沙子(各一钱) 轻粉(二钱) 巴豆(三十个。去皮膜。醋煮十沸)

  上件各研匀。软饭和丸如绿豆大。煎柿蒂汤冷下三五丸。加减用。妇人有胎勿用。

   【神效五食汤丸】 取虚实积食。气蛊胀满。积块水气。年深癖 。并皆治之。

  大戟(刮去皮) 甘遂(生。各半两) 猪牙皂角(去皮子弦。生用)

  胡椒(生。各一两) 芫花(米酷浸一宿。炒黄。一两) 巴豆(去心膜。醋煮。二十沸。研。半两)

  上除巴豆外。杵为末入巴豆再研匀。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气实者十丸。夜卧。水一盏。用白米、白面、黑豆、生菜、猪肉各少许。煎至半盏。去渣。用汤温下。药取下病。忌油腻粘滑物。妇人有胎。不可服之。

   【磨积三棱九】 治远年近日诸般积聚。癖 气块。或气积酒积诸般所伤。无问男子妇人老幼。并宜服之。常服进饮食。

  木香 麦 京三棱(炮) 广术枳壳(麸炒) 石三棱(去皮) 杏仁(麸炒。各半两) 干漆(炒烟尽。三钱)

  鸡爪三棱(半两) 葛根(三钱) 官桂(二钱半) 黑牵牛(半两。半生半熟)

  丁香 槟榔 香附子 青皮(去白。各二钱)

  缩砂(三钱) 白牵牛(半两。半生半熟) 陈皮(去白。三钱)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日二服。病大者四十日消。温水送下。亦得。

   【圣散子】 治远年积块。及妇人干血气。

  砂 川大黄(各八钱) 麦 (六两) 干漆(三两。炒烟尽)

  蓄 茴香(炒) 槟榔 瞿麦(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临睡温酒调下。仰卧此药只在心头。至明大便如烂鱼。小便赤为验。取去。药无毒性如君子。有神效。小儿用一钱。十五以上五钱或七钱。空心服之更效。如治妇人干血气。加穿山甲二两炮。

   【荆蓬煎丸】 破痰癖。消 块。及冷热积聚。胃膈疰闷。通利三焦。升降阴阳。顺一切气。消化宿食。

  木香 青皮(去白) 川茴香(微炒) 枳壳(麸炒)

  槟榔(各一两) 京三棱(二两。酒浸。冬三日。夏一日) 广术(二两。醋浸。冬三日。夏一日。同三棱以去皮巴豆二十个。银器内同炒。令干黄色为度。去巴豆不用)

  上七味修事毕。为末。水糊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温生姜汤送下。食后。

   【醋煮三棱丸】 治一切积聚。远年近日。皆治之。如神效。

  川芎(二两。醋煮微软。切作片子) 京三棱(四两。醋煮软。竹刀切作片子。晒干)

  大黄(半两。醋纸裹。火煨过。切)

  上三味为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无时。病甚者一月效。小者半月效。

   【流气丸】 治五积六聚。 瘕块癖留饮。以上之疾。皆系寒气客搏于肠胃之间。久而停留。变成诸疾。此药能消导滞气。通和阴阳。消旧饮。虽年高气弱。亦宜服之。

  木香 川茴香(焙) 红橘皮(去白) 菖蒲青皮(去白) 萝卜子(炒) 广术(炮) 槟榔补骨脂(炒) 神曲(炒) 枳壳(麸炒去穣) 荜澄茄缩砂 麦 曲(各一两。炒) 牵牛(炒。一两半)

  上为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细嚼白豆蔻仁一枚。白汤送下。食后。

   【广术溃坚汤】 治中满腹胀。内有积块。坚硬如石。令人坐卧不安。

  半夏(泡七次) 黄连(各六分) 当归梢 浓朴黄芩(各五分) 广术 曲(各三分) 甘草(生。三分)

  益智仁(七分) 红花 橘皮(去白) 升麻(各二分)

  柴胡 泽泻 吴茱萸(各三分) 青皮(二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先浸药少时。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前。忌酒湿面。如虚渴。加葛根(二分)

  卷十四 腹中积聚

  治积要法

  许学士云。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或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如 砂、阿魏治肉积。神曲、麦 治酒积。

  水蛭、虻虫治血积。木香、槟榔治气积。牵牛、甘遂治水积。雄黄、腻粉治涎积。礞石、巴豆治食积。各从其类也。若用群队之药分其势。则难取效。须是认得分明是何积聚。兼见何证。然后增减酌量用药。不尔反有所损。要在临时通变也。

  卷十四 腹中积聚

  养正积自除

  真定王君用。年一十九岁。病积。脐左连胁如覆杯。腹胀如鼓。多青络脉。喘不能卧。时值暑雨。加之自利完谷。日哺潮热。夜有盗汗。以危急来求。予往视之。脉得浮数。按之有力。谓病家曰。凡治积非有毒之剂攻之则不可。今脉虚弱如此。岂敢以常法治之。遂投分渗益胃之剂。数服而清便自调。杂以升降阴阳。进食和气。而腹大减。胃气稍平。间以削之。不月余良愈。先师尝曰。

  洁古老人有云。养正积自除。犹之满坐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今令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洁古之言。岂欺我哉。内经云。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满实中有积气。大毒之剂尚不可过。况虚中有积者乎。此亦治积之一端也。邪正虚实。宜精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