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方


  卷三目疾

  甘石膏

  点眼昏花,视物不明,(乌马儿监司经验方。

  炉甘石(研) 代赭石谷(醋淬七次,研) 黄丹(各四两,水飞) 白沙蜜(半斤)

  上将二石,研为极细末,次与黄丹和合,用铜锅将蜜炼去白沫,更添水五六碗,熬沸,下煎药,以文武火熬,用一碗,用铜器搅,试将药滴水中,沉下为度,方可住火,熬成用夹纸四重,滤过,用净瓷器盛贮,密封,不要透下尘土,恐点时瘾眼,如眼昏花,不时点之有验。

  卷三目疾

  食膏

  治眼目昏花。

  井盐(五钱,无,以青盐代之) 诃子(一个,去核) 黄连(去须,五钱) 乌贼鱼骨(二钱半,去甲) 黄丹(三两,水飞上为细末,用好蜜一十两,熬去白沫滤净,入前药末,于银铜器内,用文武火慢熬,用槐柳条搅成膏,紫色为度,用净瓷器盛贮于地内,埋一伏时,去其火毒,取出,每用豆大一块,温水化开,洗眼。

  卷三耳病

  烧肾散

  治肾虚上攻耳内生疮,虚鸣及聋者。

  磁石(一两,烧赤,醋淬十遍,细研,水飞过) 附子(一两,炮制,去皮脐) 巴戟(一两 川椒一两,去目,及开口者,微炒去汗)

  上四味,捣罗为末,每服用 猪石子一个,去筋膜,细切,葱白薤白各一分,细切,入药末一钱,盐一字,搅和令匀,以十重湿纸裹,于 灰内烧熟,空心,细嚼,酒解,粥下,十日内见效。

  卷三耳病

  如圣散

  治水入耳内,脓出,疼痛,日夜不止。

  箭竿内蛀(末如有虫子,一处同研,令细,用三钱) 麝香(一钱) 腻粉(一钱上三味,一处同研细,每用先以绵杖子榐净,然后可三剜耳子深送,以棉塞定,如觉放扎,即是恶物也。要出去棉,侧耳,令汗流出,依前,肿痛甚者三服瘥。

  卷三耳病

  小膏子

  治冻耳,兼疗湿癣。

  丹参(一两) 黄蜡(半两) 豉(一合) 葱白(五茎) 清油(三两)

  上先将油煎三两沸,次入参豉,煎令焦,即滤出,然后入蜡,匀搅,入瓷合子内盛,每患即涂之,三两上,即瘥。

  卷三耳病

  治油蜒入耳

  川乌头(三个) 木鳖子(七个) 白矾(五文) 猪牙皂(角一挺) 夜明砂(一文)

  白丁香(一撮) 小儿文)

  上九味,一处细捣为末,每服一字,酽醋调,灌入耳内,少时虫尽出。

  卷三

  齿须发

  齿牙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阳明脉虚,则不能营于齿牙,为风冷所伤,故多疼痛,既不营盛,因结为虫,食于齿牙,则有孔,虫居其间,又相传受,余齿牵连疼痛,阳明既虚,则生壅热,热则血气妄行,故令牙齿宣露。

  卷三齿须发

  香脐散

  治牙齿动摇,解骨槽毒瓦斯,却令坚牢。

  香脐(十个,无香者,皮子是,细切) 牛膝(一斤,去芦,细切) 木 (四两) 郁李仁(二两)

  上五味,入铁臼内,捣成相着,握作团子,后入罐子内,上用瓦子盖口,留一小窍,用盐泥固济,烧罐子通红,候烟白色,即住,去火,以新土罨一伏时,取出,入麝香一钱,再同研细,每日早晨,揩痛处牙齿,候须臾温水漱口,临卧,更贴少许,咽津亦无妨,和剂局方名麝脐散,无麝香,有升麻,细辛,用法并同。

  卷三齿须发

  渫牙散

  治齿牙浮动,宣露疼痛。

  荆芥(去梗) 细辛 莽草 升麻(各一两) 木 (半两上同杵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入槐枝十数茎,盐二钱,同煎令浓,热含,冷吐。

  卷三齿须发

  麝香散

  治大人小儿齿龈损烂,及走马疳。

  麝香(一分,研) 猪牙皂(角三挺,烧存性用) 腻粉(十两) 密陀僧(一两) 白矾(二两) 苦楝根白皮(一两) 绿矾(一两半,同白矾杵碎,入铫子内,枯了用) 水银(十两) 黄柏(一两)

  上杵为末,用无灰酒三升,熬成膏,患者先净漱口,涂之,久患者,取药一匙,砒霜粉霜末各一钱,拌,和匀使,妙。

  卷三齿须发

  黑散子

  治牙疳及宣露。

  本 升麻 皂角(不蛀者,烧灰存性,各半两) 石膏(一两半上四味,杵罗为末,临卧时,以手指蘸,揩擦齿上,微漱,存药气,此散大能牢牙去疳

  卷三齿须发

  黑金散

  乌髭鬓,兼治牙齿一切疾。

  麻 (二斤,细杵,不用罗) 地黄(三斤,拣择匀停好者,然后晒干) 皂角(六挺,不蛀肥好者,每挺截作三段) 青盐(三两,杵碎,不用罗) 东引桃枝 柳枝 桑枝(各十五截,如大指大,各长一握) 墙头豆(生者) 马齿(及盛时,采一斤,采时不得令妇人鸡犬见,采到,即于净上药用一斗三升瓦罐子新好者,将前件药物,逐味分作三处,逐一味一重重下于罐子内,药绝。用一新瓦片,可罐子口盖覆,仍于盖子中心开一窍子,出烟罐子周回,以好黄土纸,筋泥固济,候干,于净房内,用炭火四向,慢慢烧之,须是用火得所,烟尽,拨却火,塞眼子,却黄土焙,一两宿,候冷,取出药,其色如鸦羽。于瓷器内研细,切勿犯铁,更入升麻白芷各一两,细研罗,入于末内,令匀,以瓷器内,收密封闭,逐渐取出一匙头许,亦以小瓷器内收,每日,不以旦暮或食后,揩齿,表里精细耐烦揩之。悉令周回,即合口须臾,若不倦,久长用之,髭鬓自然黑润异常,牙齿坚白无脱落,口气香洁,合时切忌见妇人鸡犬

  卷三齿须发

  揩齿七圣散

  牢牙益齿。

  白面(四两) 皂角(二挺,不去皮子,锉碎) 诃子(一两) 盐(一两上件一处,以面裹用槐枝子烧,烟尽为度,后次入升麻细辛各一两,同杵为末,每日早揩,须臾,漱口。

  卷三齿须发

  揩牙乌髭地黄散

  歌曰:野客自仙乡。来呈变发方,南方采 草,丙地取生姜,筒漆猪牙皂,乌麻及地黄,菟丝都七味。固济入瓷缸,火 须连日,黄乌终夜长。药成将揩齿,功效实难量,不惟髭发黑,兼亦寿延长。

  K 草 生姜(切片,焙干) 筒子漆 乌麻子(如无,胡麻子代之) 地黄 猪牙皂角 菟丝子上各四两,入瓶内,以黄泥固脐,火 一日后,入地一尺二寸深窖,却三伏时取出,合子盛,露三夜,不得着日气,罗为末,如齿药用之。

  卷三齿须发

  乌髭鬓揩齿法

  生干地黄(十二分好者细切) 升麻(一两,碎) 诃子(二枚,研末) 白盐花(半分) 麻 (末,沙牛粪调之,免飞上)

  上件,都拌令匀,于一净沙瓶中盛,密封头,通身遍泥,阴干,七八日,待泥干,入炉中,坐之,瓶四畔,以炭火周回烧,其炭续续添,尽七斤即住。其药以为黑灰,收之,并细为末,每日夜用之揩齿。一如后法,揩齿法,欲使药时,用生姜一块,如杏仁大,烂嚼,须臾即吐,却滓,以左手指揩三五遍,就湿指,点药末,更揩十数遍,含汁不得吐,以两手取津,涂髭发。待辛辣定,即细细咽之。此药即兼治脚风、肠风、下气、驻颜益齿,若能勤用,一生不白髭发,一百日却黑,赤者五十日黑,用药二十日即便见效也,若能空心三遍用,更饭后用之,见效即速矣。

  卷三

  眩晕

  头风眩晕者,由血气虚,为风邪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因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疏,而受风邪,头风之上头面多汗,恶风,甚则头疼心烦闷,或因新浴发,中外风,亦为此病,久不瘥,眩晕,由风邪流入于脑,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晕也。其脉寸口洪大而长。是也,服大效香砂丸,必愈。

  卷三眩晕

  大效香砂丸

  巴豆(生,出油,去皮) 生朱 乳香 细辛 当归(去苗) 丁香(少许) 官桂(少许,去皮) 龙脑(五十文) 麝香(五十文) 槟榔(少许)

  上各等分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为丸,如桐子大。发日,用好茶下一丸,须是当门齿,与冷茶嚼下,十年只用一粒,额上汗出,即瘥。

  卷三眩晕

  独活丸治风毒瓦斯上攻,头目疼痛,昏眩不快,利膈化痰。

  独活 川芎 甘菊(各一两) 干蝎(一分,炒) 防风(一两) 半夏汤(洗去滑,作饼子,炙二两)

  至十丸,荆芥薄荷汤下。

  卷三眩晕

  伊芳祁丸

  治肝肾虚、风上攻、头旋、项筋急、眼有黑花、耳内虚鸣。

  伊芳祁(半两,点醋微炒) 穿心巴戟(糯米炒,候赤黄色,米不用) 黑附子(炮,去皮脐) 羌活 沙苑白蒺藜慢火(微炒,各一两)

  上五味同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盐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临卧米饮下

  卷三眩晕

  芎术汤

  治冒雨中湿,眩晕,呕逆,头重不食。

  川芎 半夏汤(泡七次) 白术(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卷三嗽喘

  华盖散

  治咳嗽,解表,滋润皮肤,调理,自然汗出。

  麻黄(三两,不去节) 甘草(一两) 杏仁(二两,汤浸去皮尖)

  上三味,先以前二味为粗末,后入杏仁,研细,同拌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服,日三服,即愈。

  卷三嗽喘

  紫苏饮

  治咳嗽,坠痰涎,润肺。

  紫苏 贝母 款冬花 汉防己(各一分上四味,研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茶碗,煎七分,温服。

  卷三嗽喘

  款肺散

  治寒壅相交,咳嗽不止,胸膈闷乱,痰涎并多。

  麻黄(二两,去根节,炒) 贝母 桑白皮(各一两锉,炒) 柴胡 杏仁(一两,去皮尖,炒)

  上七味,新好者,杵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卷三嗽喘

  阿胶散

  治久患咳嗽及劳嗽。

  阿胶(二两,炒过,如无,以黄明胶四两代,亦可炒过用) 人参(半两) 杏仁(二十个,去皮尖) 黄蜀(葵花一分) 甘草(半分) 款冬花(一分)

  上六味,同杵为末,每服二钱,早晨用糯米粥一盂子,入末,热吃,晚食前再服,如只用糯米浓饮调下亦可。

  卷三嗽喘

  黑灵丸

  治咳嗽不已,日久年深,皆效。

  羌活 独活(各一分) 巴豆(三十粒,不去皮,半夏三十个,同入瓶子内,盐、泥固济,炭火三斤 ,取出,入前二味)

  上同杵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以后味药煎汤下。

  马兜铃(半两) 官桂(一分) 甜葶苈(半两,微炒上三味,同杵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八分,下丸子,其余饮子,时时呷,令药香常在咽喉中。

  卷三嗽喘

  华盖散

  治上喘咳嗽,兼治膈热。

  桑白皮 神曲(炒) 桔梗(各一两) 人参(三分) 百合(三分)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各半两上七味同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卷三痰饮

  辰砂丸

  治上膈风壅有痰,结实如梅核,及稠浊者。

  辰砂(半两,要真) 天南星(半两) 白矾(半两) 半夏(三两,姜汁捣作饼,炙令黄)

  上四味,杵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合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以姜汤下,食后服。

  卷三痰饮

  坏涎丸

  治痰涎壅盛,服药未退,头重心烦,饮食不下。

  砂(二分) 寒水石(半两,猛火烧透红,好酒内淬五七遍取出) 密陀僧(一大分)

  定粉(一大乳住用) 半夏(半两,上七味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研好朱砂度过,每服一丸至二丸,生姜龙脑水下,勿嚼。

  卷三痰饮

  人参半夏丸

  坠痰化涎。

  半夏(一两) 生姜(四两,取汁,先以汤洗半夏七遍,浸三日后,于日内煎干,切作片子,焙干用) 北矾(一两,研) 人参(一两) 赤茯苓(去皮) 天南星(半两,生用)

  上六味,同杵为细末,筛罗,以蒸饼水浸过,却用纸裹煨热,为丸如绿豆大。每日空心夜卧,用淡生姜汤下十五丸,开胃,生姜枣汤下。风涎,皂角一寸,姜三片,萝卜三片,同煎汤下。

  卷三痰饮

  旋复花散

  清头目,利胸膈,化痰涎,解上焦风壅,咽喉热疼,唾如胶粘。

  菊花 旋复花 桑白皮(各三分) 地骨(皮一两) 石膏(一两一分) 甘草(半两)

  蒺藜(一两,去刺上七味杵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七分,食后温服,此药兼治头风有效。

  卷三痰饮

  中金丸

  治金化痰,辟邪养正,益津液,润肌肤,大进饮食,延年补气。

  用苍术不计多少,以长流水浸七日,逐日一度换,仍以竹刀旋削去粗皮,切作片,别用无灰酒浸一宿,浸可以于术上仄二指许,候渗酒尽,焙干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早晨,茶酒任下三二十丸,忌桃李雀鸽。

  卷三痰饮

  丁香丸

  治胃冷有痰。

  半夏(二两,以水浸一七日,每日早晨换水,足取出令自干) 白矾(半两) 丁香(一分)

  上三味,同为末,用姜汁合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盐汤下,膈上有痰涎。只用三服,坠下,立效。

  卷三痰饮

  半夏煮散

  治胃冷有痰,呕逆,不思饮食,及中酒后,大宜服此。

  半夏(十六分,汤洗十度) 木通(十六分) 前胡(六分,去头) 旋复花(五分,去萼秤) 陈皮(六分,去粗皮 枳壳五分,面上一十味,锉罗为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一大盏,同煎八分,去滓,空心服,余滓再煎,日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