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方


  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终当不为吾断此根原耳。”操之为是言,殆即郭氏所谓:“贵者处尊高以临臣”之意也。先生之不能根治,即医经所载二语尽之矣。(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一八·华佗治血郁要诀

  黑血聚,盛怒愈。

  按:血郁于上焦,非可剖而出之,惟盛怒则肝之鼓动力足,郁自散。上行则吐,势所必然。先生尝本此以治郡守病,以为使之盛怒则瘥,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无何,弃去,又遗书辱詈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之,不及。因 恚,吐黑血数升而愈。(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一九·华佗治病笃要诀

  帮助寿夭而复治,则不怨冤死。

  医者遇病,宜先审其人之将死与否,若贸然定方与药,药纵无害,及死则必归咎于医者,虽百喙其难辞也。故欲攻医,宜先精相。相者何,望之义也。先生遇病者,先能知其人之寿夭,此非得自仙传,乃缘临症多使然耳。尝有疾者诣先生求治,先生曰:“君病根既深,宜剖脏腑,治之当愈。然君寿不过十年,病不能相杀也。”疾者不堪其苦,必欲除之,先生乃施破术,应时愈。十年后竟亡。(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华佗治咽塞要诀

  中有所壅,吐为便。医法有不宜明言而奏效甚速者。

  仲景治伤寒,以升吐为第一义。先生得医经,亦曾及此。先生尝行道中,见有咽塞者,因语之曰:“向者道隅,有鬻饼人,萍荠甚酸,可取二升饮之,病自当去。”其人如先生言,立吐一蛇,乃悬于车而候先生。时先生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旁悬有物,必系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按:先生治此症,精且玄矣。知其腹中有蛇,未尝明言,恐其惧耳。惧则蛇亦畏缩,不肯随吐而出。医家有以后患,详告病者,致其人不敢服药,令病加剧者,观于先生之治腹蛇,可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一·华佗治内疽要诀

  生腥化虫,虽出有伏。

  按:以鱼腥杂碎和糖与粉,埋土中,经宿成虫如蚯蚓,畜鸡者恒以此饲鸡,较他虫速且繁。盖天道本先生不已,以生物求生物,诚不生而自生也。广陵太守陈登,忽患胸中烦懑,面赤不食,先生脉之曰:“使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服之,至再,有顷即大呕,中有小虫头赤而能动,其半尚为鱼脍,所苦即愈。先生曰:“此病后三期当发,因其中尚有遗种,种难尽绝也。遇良医可救。”及期疾动,佗适他往,登遂死。(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二·华佗治欲产不通要诀

  产以血为主,使血乏者难,宜助。

  李将军妻病,延先生使视之。先生曰:“伤身而胎未去。”将军言顷实伤身,胎已去矣。

  先生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不谓然,越日稍瘥。三月后复动,更召先生,先生曰:“脉象如前,系双胎。先下者耗血多,故后儿不得出,胎既死,血脉不复归,必干附于母脊。”乃为施针,并令进汤,果下死胎,且人形已具,色已黑矣。(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三·华佗治咳嗽要诀

  表里相应,二九复生。脓能化毒,不吐肠瘟。

  军吏李成苦咳,昼夜不宁,先生诊为肠痈,与以散二剂,令服,即吐脓血二升余,病寻愈。先生谓之曰:“后十八年,疾当复发,若不得药,不治。”复分散与之,令宝藏。其后五、六岁,有里人所患,适与成同,诣成乞药甚殷,成悯而与之。乃知如谯,诣先生更乞,适值见收,意不忍言。后十八年,成复发,竟以无药死。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疾则大肠之力不足,故便不畅,或便后失力,上无感,下不应也。若大肠过疾,则肺之鼓动力受阻,故气常不舒,或增咳嗽。干不强,枝亦弱也。先生治咳嗽,而用吐剂,知其化脓毒,侵于腠理耳。视若甚奇,实则无奇也。(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四·华佗治血脉诸病要诀

  身能活脉,何需药石。

  按:先生尝语其门人吴普曰:“人体欲得劳动,第不当极。动摇则谷气则销,血脉流通,疾不得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故古之为导引者,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不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舒,起作禽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体自轻便,而嗜食。

  ”普遵行之,行年九十,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佗之斯术,盖即得自仙传也。(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五·华佗治腹背诸疾要诀

  药不及,针可入,中肯綮,深奚弊。

  世传涪翁善针,着有《针经》,其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郭玉师事程高,亦以针名。惟医贵人,辄或不愈。和帝问其故。对曰:“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乘,神存于心手之间,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又曰:“针有分寸,时有破漏,是可见用针之难矣。”不知先生得仙授,亦精于此。其徒彭城樊阿,亦善针术。凡医皆言,背及胸脏之间,不可妄针,针入不得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胸脏深乃至五、六寸,而病皆疗。

  是可见先生之针术,得之仙授,视涪翁等尤胜也。(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六·华佗治脏腑痈疡要诀

  药用麻沸,脏腑可割,既断既截,不难缝合。

  按:痈疡发结于脏腑之内,虽针药亦无所用之。先生治斯类险症,常先令服麻沸散,既昏罔觉,因刳破腹背,抽割聚集。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已而缝合,五六日而创合,月余而平复矣。(孙思邈注)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七·华佗治精神衰颓要诀

  御妇人,得长生;服麻术,亦仙佗。

  襟同御,抵御妇人,即握固不泄,远精补脑之术也。《列仙传》曰:“容成公者,能善补道之,取精于玄牝(即服丹铅也),其要谷神(即肾脏之元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故世言御妇人术者,多推容成公为始祖。其实此术非创自容成公,乃创自先生。先生持假名于容成耳。

  按:后汉时有冷寿光者,与华先生同时,常师事先生,得先生秘授御妇人术。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当屈颈HT 息,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岁。同时又有女生者,长乐人,初饵胡麻及术,绝谷八十余年,日少状,色若 桃,日能行三百里,走及獐鹿。常采药入嵩高山,见女子自言为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岳真形与之,并授以施行法。女生道成,一旦与知交故友别,云入华山,去五十年,先时相识时,逢女生华山庙前,乘白鹿从玉女三十人,并令谢其乡里故人也。

  卷二·华佗临症神方

  二○二八·华佗治发白要诀

  服地节,头不白。

  樊阿从先生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先生授以漆叶青面散。漆叶屑一斗,青面十四两。

  以是为率,云久服,去三虫,利五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之,寿百余岁。

  按:漆叶或谓之漆树之叶,郁脂膏,或谓即黄 ,大补气。青面一名地节,又名黄芝,即今熟地,主理五脏,益精气。昔有游山者,见仙家常服此,因以语先生,试之良效。即以语阿,阿初秘之,旋因酒醉泄于人,其方遂流传于后世云。

  卷三

  华佗神方秘方

  卷三

  三○○一·华佗麻沸散神方

  专治病患腹中症结或成龟蛇鸟兽之类,各药不效,必须割破小腹,将前物取出。或脑内生虫,必须劈开头脑,将虫取出,则头风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忽忽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羊踯躅三钱 茉莉花根一钱 当归一两 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

  卷三

  三○○二·华佗琼酥散神方

  本剂专为痈疽疮疡施用刀圭时,服之能令人不痛。

  蟾酥一钱 半夏六分 羊踯躅六分 胡椒一钱八分 川乌一钱八分 川椒一钱八分 荜茇二钱上为末,每服半分,陈酒调服。如欲大开,加白酒药一丸。

  卷三

  三○○三·华佗整骨麻药神方

  本剂专为开取箭头时,服之令人不痛。

  川乌 草乌 胡茄子 羊踯躅 麻黄上各等分研为末,茶酒任用。甘草水解。

  卷三

  三○○四·华佗外敷麻药神方

  本剂专为施割症时,外部调敷之用,能令人知觉麻木,任割不痛。

  川乌尖 草乌尖 生南星 生半夏各五钱 胡椒一两 蟾酥四钱 荜茇五钱 细辛四钱上研成细末,用烧酒调敷。

  卷三

  三○○五·华佗解麻药神方

  施剂以后,换皮后三日,诸症平服,急宜用药解之使醒。

  人参五钱 生甘草三钱 陈皮五分 半夏一钱 白薇一钱 菖蒲五分 茯苓五钱上药以水煎成一碗,服之即醒。

  卷三

  三○○六·华佗神膏

  凡皮肤溃烂,欲使之去腐生新,及施割后,宜急用此膏敷之。

  乳香 没药 血竭 儿茶 三七各二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热则加黄连一钱;腐则加轻粉一钱;有水则加 龙骨一钱;欲速收口则加珍珠一两,或加蟹黄(法取圆脐螃蟹蒸热取黄晒干收用)二钱;为末掺用。

  或以前七药加豚脂半斤,蜂蜡一两,稍温用棉纸拖膏,贴痈疽破烂处。若系杖伤,则三七须倍之。

  卷三

  三○○七·华佗接骨神方

  本剂专治跌伤、打伤,手足折断。惟必先细心凑合端正后,以杉木板夹持之,不可顾患者之痛楚;再以下方使之服下。最多二服当愈,不必三服也。

  羊踯躅三钱 炒大黄三钱 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二钱 生地五钱 土狗十个(捶碎) 土虱三十个(捣烂)红花三钱先将前药用酒煎成,再加自然铜末一钱,连汤服下。

  卷三

  三○○八·华佗愈风神方

  本方凡四时诸风,俱可用之。

  防风 羌活 五加皮 芍药 人参 丹参 薏苡仁 玄参 麦门冬(去心) 干地黄 大黄青木香各六分 松子仁 磁石各八分 槟榔子一钱 枳实(炙) 牛膝 茯神 桂心各八分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子,以酒服十五丸,日再服,稍稍加至三十丸为度。忌猪肉、鱼、蒜、生葱、酢、芜荑。

  卷三

  三○○九·华佗通便神方

  久病之后,大便一月不通,毋庸着急。止补其真阴,使精足以生血,血足以润肠,大便自出。方用:熟地 玄参 当归各一两 川芎五钱 火麻仁一钱 大黄一钱 桃仁十个 红花三分蜜一碗和水煎服。

  卷三

  三○一○·华佗灌肠神方

  大便闭结,常用之法,为用下剂。惟久用则成习性,故兼用本法。

  豚胆一具,取汁入醋少许,取竹筒长三四寸者,以半纳谷道中,将汁灌入。一食顷,当便。又以花椒、豆豉水煎,用 根汁、麻油、泔淀三味合灌之,亦下;又以桃白皮、苦参、艾、大枣煎灌亦下;兼疗疳痢,及生恶疮者。待施术时,药须微温,勿过热勿过冷。

  卷三

  三○一一·华佗利小便神方

  利小便药常品为车前、泽泻等。其效濡缓,不及用探尿管术之便。

  以葱叶末端锐部,纳玉茎孔中,深达三寸许,以口微吹,便自通;又以盐末入葱吹之,令盐入孔茎中亦通。或以豚膀胱一具,于开孔处缚鹅羽管,吹之胀满,以丝缚扎上孔,即以羽管锐端入马口,手压膀胱,令气自尿管透入膀胱中,便自通。

  卷三

  三○一二·华佗按摩神术

  凡人肢节腑脏,郁积而不宣,易成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饱;七曰劳;八曰逸。凡斯诸疾,当未成时,当导而宣之,使内体巩固,外邪无目而入。

  迨既感受,宜相其机官,循其腠理,用手术按摩疏散之。其奏效视汤液丸散神速。述如下:(一) 两手相捉纽捩如洗手法。(二) 两手浅相差翻复向胸。(三) 两手相捉共按 ,左右同。(四) 以手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五) 两手相重按 徐徐捩身,左右同。

  (六) 作拳向前筑,左右同。(七) 作拳却顿,此是开胸法,左右同。(八)如拓石法,左右同。(九)以手反捶背,左右同。(十)双手据地,缩身曲背,向上三举。(十一) 两手抱头宛转 上,此是抽胁。(十二) 大坐斜身,偏欹如排山,左右同。(十三) 大坐伸两脚,即以一脚向前虚掣,左右同。(十四) 两手拒地回头,此虎视法。左右同。(十五) 立地反勾身三举。(十六) 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足,左右同。(十七)起立以脚前后虚踏,左右同。(十八) 大坐伸两脚,用当相手勾所伸脚着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

  上十八法不问老幼,日则能根据此三遍者。一月后百病悉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

  卷三

  三○一三·华佗曼应丸神方

  本方功用甚大,百疾可知。如遇结胸,油浆水下七丸,未动再服;积 食症,水下三丸;水气通身肿,茯苓汤下五丸;隔噎,丁香汤下三丸;因积成劳,鳖鱼汤下两丸;腹中一切痛,醋汤下七丸;小肠 癖,茴香汤下三丸;大小便不通,蜜汤下五丸;心痛,茱萸汤下五丸;猝死,以小便下七丸;白痛,干姜汤下一丸;赤痢,甘草汤下一丸;胃冷吐食,丁香汤下二丸。

  甘遂三两 芫花三两 大戟二两 巴豆二两(去皮) 干漆二两 皂角七挺(去皮) 大黄三两(煨) 三棱三两 蓬莪术二两 槟榔一两 木通一两 当归五两 雷丸一两 黑牵牛五两桑白皮二两 五灵脂二两 砂三两 诃子一两(面裹、煨熟去面) 泽泻二两 栀子仁二两上药各细锉成末,入米醋二升,浸三日。入银石器中,慢火熬令醋尽,焙干再炒黄黑色,存性,入下药:木香 肉桂 陈皮(去白) 丁香 青皮(去皮) 肉豆蔻 黄 白术 没药 附子(泡裂去皮脐)以上各一两 芍药 川芎 白牵牛(炒) 天南星(水煮) 鳖甲(裂浸醋,炙令黄) 熟地黄(酒浸一宿) 牡丹皮 赤茯苓 芸苔子(炒) 干姜(泡裂去皮)以上各二两上同为末,与前药相合,醋糊丸,绿豆大。修合时须在净室中,运以至诚方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