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
卷第六·妇人二 虚损第七
当归芍药汤
治产后虚损,逆害饮食方:当归(一两半) 芍药 人参 桂心 生姜(切) 甘草(炙,各一两) 干地黄(二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
卷第六·妇人二 虚损第七
鲍鱼汤
主产后腹中虚极,水道闭绝,逆胀,咽喉短气方:鲍鱼(一斤半) 麻子仁 细辛 茯苓 生姜(切) 五味子(各一两) 地黄(五两)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鲍鱼如食法,取汁七升,纳药煎取三升,分为三服,大有神验。
卷第六·妇人二 虚损第七
浓朴汤
主产后四日之中血气虚,口中干嘘吸方:浓朴(炙) 枳实(炙) 生姜(各三两) 芍药 五味子 茯苓 前胡(各一两) 人参(半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九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为三服,适寒温服,禁冷物。
卷第六·妇人二 虚损第七
生地黄汤
主产后虚损少气方:生地黄 人参 知母 桂心 浓朴(炙) 甘草(炙,各二两) 赤小豆(三升)
上七味, 咀,以水二斗五升煮地黄取一斗,去滓,纳药,煎取三升,分为三服。
卷第六·妇人二 虚损第七
气奔汤
主妇人奔豚气,积劳,脏气不足,胸中烦躁,关元以下如怀五千钱状方:浓朴(炙) 当归 细辛 芍药 桔梗 石膏(碎) 桂心(各三两) 大黄(五两) 干地黄(四两) 干姜 泽泻 黄芩 甘草(炙,各五两)
上一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服三剂,佳。(《千金》有吴茱萸,无大黄。)
卷第六·妇人二 虚损第七
杏仁汤
治产后虚气方:杏仁(去皮尖,双仁者) 苏叶(各一升) 半夏(一两,洗) 生姜(十两) 桂心(四两)
人参 橘皮 麦门冬(去心) 白前(各三两)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方十二首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柏子仁丸
主妇人五劳七伤,羸弱瘦削,面无颜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半身枯悴,伤坠断绝,无子,令人肥白。能久服夫妇不相识。神方:柏子仁 白石英 钟乳 干姜 黄 (各二两) 泽兰(九分,取叶熬) 本 芜荑(各三两) 芎 (二两半) 防风(五分) 蜀椒(一两半,去目及闭口者,汗) 人参 紫石英 石斛赤石脂 干地黄 芍药 五味子 秦艽 肉苁蓉 浓朴(炙) 龙骨 防葵 细辛 独活杜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肚暖酒服十丸,不知,稍增至三十丸,以知为度,禁食生鱼肥猪肉生冷。(《千金》有乌头,无秦艽、龙骨、防葵、茯苓。)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小泽兰丸
治妇人产后虚损补益方:泽兰(九分,取叶熬) 芜荑(熬) 本 浓朴(炙) 细辛 人参 柏子仁 白术(各三分)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白芷 干姜 食茱萸 防风(各一两) 石膏(二两) 桂心(半两) 当归 芎 甘草(炙,各七分)
一方有芍药一两上一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梧子大,温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服,忌食生鱼肥猪肉。(《千金》无干姜,有茯苓。)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大五石泽兰丸
主妇人产后虚损,寒中,腹中雷鸣,缓急风,头痛寒热,月经不调,绕脐恻恻痛,或心下石坚,逆害饮食,手足常冷,多梦纷纭,身体痹痛,荣卫不和,虚弱不能动摇方:泽兰(九分,取叶熬) 石膏 干姜 白石英 阳起石(各二两) 芎 当归(各七两)
人参 石斛 乌头(炮去皮) 白术 续断 远志(去心) 防风(各五分) 紫石英 禹余粮浓朴(炙) 柏子仁 干地黄 五味子 细辛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龙骨 桂心 茯苓(各一两半) 紫菀 山茱萸(各一两) 白芷 本 芜荑(各三两) 钟乳 黄 甘草(炙,各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千金》无阳起石。)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小五石泽兰丸
主妇人劳冷虚损,饮食减少,面失光色,腹中冷痛,月候不调,吸吸少气无力,补益温中方:泽兰(九分,取叶熬) 本 柏子仁 浓朴(炙) 白术(各一两) 芍药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山茱萸 人参(各五分) 紫石英 钟乳 白石英 肉苁蓉 矾石(烧) 龙骨桂心(各一两半) 石膏 干姜 阳起石(各二两) 芜荑(三分,熬) 赤石脂 当归 甘草(各七分,炙)
上二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大补益当归丸
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少气,腹中拘急疼痛,或引腰背痛,或产后所下过多不止,虚竭乏气,腹中痛,昼夜不得眠,及崩中,面目失色,唇口干燥。亦主男子伤绝,或从高堕下,内有所伤之处,或损血吐下及金疮等方:当归 芎 续断 干姜 阿胶(炙) 甘草(炙,各四两) 附子(炮去皮) 白芷 吴茱萸白术(各三两) 干地黄(十两) 桂心(二两) 赤芍药(二两)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三夜一,渐加至五十丸,若有真蒲黄,可加一升为善。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白芷丸
治妇人产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失色,腹中痛方:白芷 续断 干姜 当归(各三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 干地黄(五两) 阿胶(三两,炙)
上七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四五服,无当归,用芎 代之。
亦可加蒲黄一两为善,无续断,用大蓟根代之。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甘草丸
主妇人产后心虚不足,虚悸少气,心神不安,或若恍恍惚惚不自觉方:甘草(三两,炙) 人参 泽泻 桂心(各一两) 大枣(五枚) 远志(去心) 茯苓麦门冬(去心) 菖蒲 干姜(各二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大豆许,酒服二十丸,日四五服,夜二服,不知稍增,若无泽泻,用术代之,若胸中冷增干姜。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大远志丸
主妇人产后心虚不足,心下虚悸,志意不安,时复愦愦,腹中拘急痛,夜卧不安,胸中吸吸少气。药内补伤损,益气,安志定心,主诸虚损方:远志(去心) 茯苓 桂心 麦门冬(去心) 泽泻 干姜 人参 当归 独活 阿胶(炙)
菖蒲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干地黄(五两) 薯蓣(二两)
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温酒服二十丸,日三服,不知稍加至三十丸。大虚身体冷少津液,加钟乳三两为善,钟乳益精气,安心镇志,令人颜色美,至良。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人参丸
主产后大虚,心悸,志意不安,恍惚不自觉,心中畏恐,夜不得眠,虚烦少气人参 茯苓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三两) 桂心(一两) 大枣(五十枚,作膏)
菖蒲 泽泻 薯蓣 干姜(各二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枣膏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酒下二十丸,日三夜一服,不知稍增至三十丸。若有远志得二两纳之为善。气绝纳当归独活各三两更善。此方亦治男子虚心悸不定,至良。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生地黄煎
治妇人产后虚羸短气,胸胁逆满风寒方:生地黄(八两) 茯苓 麦门冬(各一斤,去心) 桃仁(半升,去皮尖) 甘草(一尺,炙)
上九味,合捣筛,以生地黄汁八升,淳清酒八升,合调铜器中炭火上,纳鹿角胶一斤,数搅之得一升,次纳饴三升,白蜜三升,于铜器中釜汤上煎令调药成。先食服如弹丸一枚,日三,不知稍加至二丸。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地黄羊脂煎
治产后诸病,羸瘦欲令肥白,食饮平调方:生地黄汁(一斗) 生姜汁 白蜜(各五升) 羊脂(二斤)
上四味,先煎地黄汁令得五升,次纳羊脂煎令减半,纳姜汁复煎令减,纳蜜着铜器中重汤煎如饴状。取煎如鸡子大一枚,投温酒中,饮,日三服。
卷第七·妇人三 虚乏第一
生饮白草汁
治产后劳复及肾劳方:白草一把上一味,捣绞取汁。顿服,瘥。劳复生虫,去滓取汁,洗眼中虫出。又屋漏水洗赤虫出
卷第七·妇人三
盗汗第二
方四首
卷第七·妇人三 盗汗第二
鲤鱼汤
主妇人体虚流汗不止,或眠中盗汗方:鲤鱼(二斤) 葱白(切,一升) 豉(一升) 干姜 桂心(一两)
上五味,先以水一斗煮鱼取六升,去鱼纳诸药,微火煮取二升,分再服,取微汗即愈。
卷第七·妇人三 盗汗第二
竹皮汤
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
竹皮(三升) 干地黄(四两) 人参(半两) 芍药 当归 桔梗 桂心(各二两) 芎甘草(炙,各二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卷第七·妇人三 盗汗第二
吴茱萸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盗汗,时涩涩恶寒。
吴茱萸(三两)
上一味,以清酒三升渍之半日,所煮令蚁鼻沸减得二升。分服一升,日再,间日饮。
卷第七·妇人三 盗汗第二
猪膏煎
治妇人产后体虚,寒热自汗出。
猪膏 生姜汁 白蜜(各一升) 清酒(五合)
上四味,合煎令调和,五上五下,膏成。随意以酒服,瘥。当用炭火上煎。
卷第七·妇人三
下乳第三
方一十六首
卷第七·妇人三 下乳第三
钟乳汤
治妇人乳无汁。
钟乳 白石脂 硝石(各一分) 通草 生桔梗(各二分)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三上三下,余一升,去滓,纳硝石令烊,绞服无多少,若小儿不能乳,大人嗍之。
卷第七·妇人三 下乳第三
漏芦汤
治妇人乳无汁。
漏芦 通草(各二两) 钟乳(一两) 黍米(一升)
上四味, 咀,黍米宿渍,揩挞取汁三升,煮药三沸。去滓饮之,日三服。
卷第七·妇人三 下乳第三
鲫鱼汤
妇人下乳汁。
鲫鱼(长七寸) 猪肪(半斤) 漏芦 钟乳(各二两)
上四味, 咀,药切,猪脂鱼不须洗,清酒一斗二升合煮,鱼熟药成,去滓。适寒温,分五服,即乳下,良。饮其间相去须臾一饮,令药力相及。
又方:通草 钟乳 栝蒌实 漏芦(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饮一升,日三服。
又方:通草 钟乳(各四两)
上二味,切,以酒五升渍一宿,明旦煮沸,去滓。服一升,日三服,夏冷服,冬温服之又方:石膏四两,碎。以水二升煮三沸。稍稍服一日,令尽。
又方:栝蒌实一枚青色大者,无大者用小者两枚,无青色者黄色者亦好。
上一味,熟捣,以白酒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鬼箭(五两)
上一味,切,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八合,日三服。亦可烧灰,水服方寸匕。
卷第七·妇人三 下乳第三
鼠肉方
治妇人乳无汁。
鼠肉(五两) 羊肉(六两) 獐肉(半斤)
上三味,作 ,勿令疾者知之。
卷第七·妇人三 下乳第三
鲍鱼大麻子羹
治妇人产后下乳。
鲍鱼肉(三斤) 麻子仁(一升)
上二味,与盐豉葱作羹,任意食之。
又方:通草 钟乳上二味等分,捣筛,作面粥。服方寸匕,日三服。百日后,可兼养两儿。通草横心白者是,勿取羊桃根,色黄者无益。
又方:麦门冬(去心) 钟乳 通草 理石上四味,等分捣筛。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漏芦(三分) 钟乳 栝蒌根(合五分) 蛴螬(三合)
上四味,捣筛。先食糖水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栝蒌根(三两) 钟乳(四两) 漏芦 滑石 通草(各二两) 白头翁(一两)
上六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又方:钟乳 通草(各五分) 云母(二两半) 屋上败草(二把,烧作灰) 甘草(一两,炙)
上五味,捣筛为散。食后以温漏芦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乳下为度。
又方:麦门冬(去心) 钟乳 通草 理石 干地黄 土瓜根 蛴螬(并等分)
上七味,捣筛为散。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卷第七·妇人三
中风第四
方一十一首
卷第七·妇人三 中风第四
甘草汤
治产后在褥,中风背强,不能转动,名曰风 。
甘草(炙) 干地黄 麦门冬(去心) 前胡 黄芩 麻黄(去节) 栝蒌根(各二升)
芎(一两) 葛根(半斤) 杏仁(五十枚,去心皮尖双仁)
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酒五升,合煮葛根,取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分再服。一剂不瘥,更作之,大良。(《千金》无前胡。)
卷第七·妇人三 中风第四
羌活汤
治产后中风,身体痹疼痛。
羌活 防风 乌头(炮去皮) 桂心 芍药 干地黄(各三两) 防己 女萎 麻黄(去节,各一两) 葛根(半斤) 生姜(各六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三夜一服,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