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
上二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酒服十五丸,日再,增至四十丸,以知为度,亦可增至五十丸。慎猪鸡蒜生冷醋滑驴马等肉,觉有娠则止。秘之,勿妄敷也。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求子第一
庆云散
主丈夫阳气不足,不能施化,施化无成方: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求子第一
覆盆子
五味子(各二升) 菟丝子(一升) 白术(熬令色变) 石斛(各三两) 天雄(一两,炮去皮) 天门冬(九两,去心) 紫石英(二两) 桑寄生(四两)
上九味,捣筛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细辛四两;阳气不少而无子者,去石斛,加槟榔十五枚,良。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求子第一
承泽丸
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方梅核仁 辛夷(各一升) 葛上亭长(七枚) 泽兰子(五合) 溲疏 本(各一两)
上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先食酒服二丸,日三,不知,稍增之。若腹中无积坚者,去亭长,加通草一两;恶甘者,和药先以苦酒搜散,乃纳少蜜,和为丸。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方一十三首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牡蒙丸
主男子疝瘕,女子血瘕,心腹坚,积聚,产乳余疾,小腹坚满贯脐痛,热中,腰背痛,小便不利,大便难,不下食,有伏蛊胪胀肿,久寒热胃管有邪气方:牡蒙 苁蓉 乌喙(炮去皮) 石膏(研) 藜芦(各三分) 巴豆(六十枚,去心皮,熬)
干姜 桂心(各二两) 半夏(五分,洗)
上九味,捣筛为末,别捣巴豆如膏,合诸药,令调和,捣至熟。以饮服如小豆二丸,日三。如不相得,入少蜜。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乌头丸
主心腹积聚,膈中气闷胀满,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众病及诸不足方:乌头(炮去皮) 巴豆(去心皮,熬,各半两) 人参 硝石(各一两) 大黄(二两)
戎盐(一两半) 苦参 黄芩 虫(熬) 半夏(洗) 桂心(各三分)
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末,纳蜜、青牛胆汁拌和,捣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宿不食,酒服五丸。卧须臾当下,黄者心腹积也,青如粥汁者,膈上邪气也,下崩血如腐肉者,内伤也。
赤如血者,乳余疾也。如蛊刺者,虫也,下已必渴,渴饮粥,饥食苏糜,三日后当温食,食必肥浓,四十日平复。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干姜丸
治妇人瘕结胁肋下疾干姜(一两半) 芎 芍药(各二两) 前胡(熬) 干地黄(熬) 桃仁(熬,去皮尖两仁者) 茯苓(各一两) 人参 当归(各三两) 杏仁(熬,去皮尖,两仁者) 朴硝 蜀椒(汗)
蛴螬上二十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未食以饮服三丸,可增至十丸。(《千金》用大黄柴胡各二两,无前胡地黄。)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生地黄丸
主妇人脐下结坚,大如杯升,月经不通,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气瘕也。若生肉症不可瘥,未生症者可疗方。
生地黄(三十斤,捣绞取汁) 干漆(一斤,熬,捣节为末)
上二味,相和微火煎,令可丸药成丸,如梧桐子,食后以酒服五丸。(《千金》云)服三丸,《集验方》至七八丸止。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辽东都尉所上丸
主脐下坚癖,无所不疗。
恒山 巴豆(去心皮,熬) 大黄(各一分) 天雄(二枚,大者炮) 芦(一两半,一方二两) 干姜 人参 苦参 丹参 沙参 玄参 细辛 白薇(各三分) 龙胆 牡蒙(各一两) 芍上二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宿勿食,酒服五丸,日三。主大羸瘦而黄,月水不调,当十五日服之,下长虫,或下种种病出。二十五日腹中所苦悉愈,肌肤充盛,五十日万病除矣,断绪者,皆有子也。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五京丸
主妇人腹中积聚,九痛七害,久寒腰中冷引小腹,害食苦下,或热痢,得冷便干姜(三两) 黄芩(一两) 吴茱萸(一升) 附子(炮去皮) 野狼毒 当归 牡蛎(各二两,熬)
上七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日服五丸,加至十丸。此出京氏五君,故名五京丸。久患冷困,当服之。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鸡鸣紫丸
主妇人腹中症瘕积聚。
大黄(二两) 前胡 人参(各四两) 皂荚(炙去皮子) 藜芦 巴豆 (去皮心熬)
石(炼) 乌喙(炮去皮,各半两) 代赭(五分) 阿胶(一两半,炙) 桂心(一分) 杏仁(去皮尖,熬) 干姜 甘草(各三分)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鸡鸣时饮服一丸,如梧桐子,日益一丸,至五丸止仍从一丸起。下白者风也,赤者症瘕也,青者疝也,黄者心腹病也,如白泔烂腐者水也。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炭皮丸
主妇人忧恚,心下支满,膈气腹热,月经不利,血气上抢心,欲呕不可眠,懈炭皮 芎 (各一分) 桂心 干姜 干漆(熬) 白术(各一分半) 蜀椒(汗) 黄芩芍药土瓜根 大黄(炙令烟出) 虻虫(各半两,去翅足,熬)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之。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七气丸
主妇人劳气、食气、胸满气、吐逆大下气,其病短气,胸胁满,气结痛,小便赤黄,头重方:葶苈子(熬) 半夏(各一两,洗) 大黄 玄参 人参 苦参 麦门冬(去心) 黄芩干姜芎 远志(去心,各一两半) 硝石(一两) 瞿麦(一两半)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以酒服六丸,日一服,亦理呕逆,破积聚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半夏汤
主妇人胸满心下坚,咽中贴贴,如有炙腐,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方:半夏(一升,洗) 生姜(五两) 茯苓 浓朴(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有苏叶二两)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浓朴汤
主妇人下焦劳冷,膀胱肾气损弱,白汁与小便俱出。
浓朴如手大四寸,去皮炙,削,以酒五升煮两沸,去滓,取桂心一尺绢筛,纳汁中调和。
宿勿食,晓顿服之。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温经汤
主妇人小腹痛方茯苓(六两) 芍药 土瓜根(各三两) 薏苡仁(半升)
上四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晓加三升,水煎取二升,分再服之。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积聚第二
大补内黄汤
主妇人七伤,骨髓疼,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食饮,并诸虚不足,黄 半夏(各三两,洗) 大枣(三十枚) 干地黄 桂心 人参 茯苓 远志(去心)
芍药 泽泻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干姜(四两)
上一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二升,一服五合,日三夜一。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乳疾第三
方六首
治乳坚方:当归 芍药 黄 蒺藜子 鸡骨 附子(炮去皮) 枳实(各二两,炙) 桂心(三两)
人参 薏苡仁(各一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乳痈始作方:大黄 楝实 芍药 马蹄(炙)
上四味,等分,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取汗出瘥。(《广济方》云,治乳痈大坚硬,赤紫色,衣不得近,痛不可忍,经宿乃消。)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乳疾第三
排脓散
主乳痈方:铁粉 细辛 芎 人参 防风 干姜 黄芩 桂心 芍药 苁蓉(各一两) 当归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加至一匕半,服十日。脓血出多,勿怪,是恶物除。
生鱼薄乳痈方:生鲫鱼(长五寸) 伏龙肝 大黄 莽草(各六两)
上四味,别捣鱼如膏,下筛,三物更捣令调,以生地黄汁,和如粥敷肿上,日五六,夜二三。
治乳痈,初有异则行此汤,并将丸补之即愈,方:麦门冬(一升,去心) 黄芩 黄 芍药 茯苓 甘草(炙) 通草(各二两) 桑寄生防风 人参(各三两) 糖(八两) 大枣(十枚)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糖,分四服。
次服天门冬丸:天门冬(五两,去心) 通草 黄 防风 干地黄 桑寄生 人参(各二两) 羌活(三两) 大黄(二两半) 白芷(一两半) 升麻(一两半) 泽兰 茯神 天雄(炮去皮) 黄芩枳实(炙) 五味子(各一两)
上一十七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酒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三十丸。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杂病第四
方一十三首
治妇人断产方:故蚕子布一尺,烧一味,末酒下,终身不复怀孕也。
治妇人无故尿血方:龙骨(五两)。
上一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空腹服,日三,久者二十服愈。
又方:鹿角(屑) 大豆黄卷 桂心(各一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舡故茹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亦主遗尿。
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方:白薇 芍药(各二两半)
上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矾石(熬) 牡蛎(熬,各三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亦治丈夫。
治妊娠得热病五六日,小便不利,热入五脏方:葵子(一升) 榆白皮(一把,切)
上二味,水五升煮五沸,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葵子 茯苓(各一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利则止。
治妇人小便不通方:葵子(二升) 朴硝(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治妇人卒不得小便方:杏仁七枚,熬令变色,去皮尖。
上一味,捣筛为散。以水服之,立下。
又方:紫菀为末,井花水服三指撮,立通。
治丈夫妇人转胞不得小便八九日方:滑石(一两,碎) 寒水石(一两,碎) 葵子(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服一升,即利。
妇人经服硫黄丸,忽患头痛项冷,冷歇又心胸烦热,眉骨眼 痒痛,有时生疮,喉中干燥,四肢痛痒方:栝蒌根 麦门冬(去心) 龙胆(各三两) 土瓜根(八两) 大黄(二两) 杏仁(一升,去尖皮两仁,熬)
上六味,捣筛为末,别捣杏仁如泥,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下十丸,日三,稍加至二十丸。
卷第五·妇人一
妇人面药第五
论一首 方三十九首
论曰:面脂手膏,衣香藻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泻漏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然圣人立法,欲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岂使愚于天下,令至道不行?拥蔽圣人之意,甚可怪也。
面脂主面及皴靥黑 ,凡是面上之病悉皆主之方:丁香(十分) 零陵香 桃仁(去皮) 土瓜根 白蔹 白芨 栀子花 沉香 防风 当归辛夷 麝香(研) 芎 商陆(各三两) 白芷 葳蕤 菟丝子 甘松香 藿香(各十五分)
蜀水花 青木香(各二两) 茯苓(十四分) 木兰皮 本 白僵蚕(各二两半) 冬瓜仁(四两) 鹅脂 羊髓 (各一升半) 羊肾脂(一升) 猪胰(六具) 清酒(五升) 生猪肪脂(三大升)
上三十二味,切,以上件 猪胰汁,渍药一宿于脂中,以炭火煎三上三下,白芷黄绵滤贮器中,以涂面。
面脂方:防风 芎 白芷 白僵蚕 本 葳蕤 茯苓 白蔹 细辛 土瓜根 栝蒌仁 桃仁(去皮尖) 蜀水花 青木香 当归 辛夷(各半两) 鹅脂(一升) 羊脂肾(一升) 猪脂(二升)
上一十九味,细切,绵裹,酒二升,渍一日一夜,纳脂中,急火煎之,三上三下,然后缓火一夜,药成去滓。以寒水石粉半两纳脂中,以柳木篦熟搅,任用之。
又方:杏仁(二升,去皮尖) 白附子(三两) 密陀僧(二两,研如粉) 生白羊髓(二升半) 真珠(十四枚,研如粉) 白藓皮(一两) 鸡子白(七枚) 胡粉(二两,以帛四重裹一石米,下蒸之,熟下阴干)
上八味,以清酒二升半,先取杏仁盆中研之如膏。又下鸡子白研二百遍。又下羊髓研二百遍,捣筛诸药纳之,研五百遍至千遍,弥佳。初研杏仁,即少少下酒薄,渐渐下使尽药成,以又方:当归 芎 细辛(各五分) 蜀水花 密陀僧 商陆 辛夷 木兰皮 栝蒌 白僵蚕 本 桃花 香附子 杜蘅 鹰屎 零陵香 葳蕤 土瓜根(各三分) 麝香 丁香(各半两) 白术(二两) 白芷(七分) 白附子 玉屑(各一两) 鹅脂(在合) 鹿髓(一升)
白蜡(四两) 猪膏(二两) 羊髓(一升)
上二十九味,细切,醋浸密封一宿。明晓以猪膏煎三上三下,以白芷黄为药成,去滓,搅数万遍,令色白,敷面,慎风,日良。
面膏方:杜蘅 牡蛎(熬,一云杜苦) 防风 本 细辛 白附子 白芷 当归 木兰皮 白术独活 葳蕤 天雄 茯苓 玉屑(各一两) 菟丝子 防己 商陆 栀子花 橘皮(一云橘仁) 白蔹 人参(各三两) 甘松香 青木香 藿香 零陵香 丁香(各二两) 麝香(半两)
白犬上三十二味,以水浸膏髓等五日,日别再易水;又五日,日别一易水;又十日,二日一易水。凡二十日止,以酒浸一升。 羊胰令消尽去脉,乃细切香于磁器中浸之,密封一宿,晓以诸脂等合煎三上三下,以酒水气尽为候。即以绵布绞去滓研之千遍,待凝乃止,使白如雪,每夜涂面,昼则洗却,更涂新者,十日以后色等桃花。(《外台》有冬瓜仁、蘼芜花,无白蔹、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