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宝要


  灸漏法,葶苈子二合,豉一升,捣令极热,作饼如大钱,浓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

  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一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之。如是头疮不可灸,葶苈气又方:七月七日日未出时取麻花,五月五日取艾,等分,合捣作炷,用灸疮上百壮。亦灸瘰九漏,灸肩井二百壮。

  又方:灸鸠尾骨下宛宛中七十壮。

  又方:绕四畔灸瘥。

  诸恶漏中冷息肉,灸足内踝上三壮,二年六壮。

  瘰 ,白僵蚕治下筛,服五分匕,日三,十日瘥。

  又方:故鞋毡替烧末五匕,和酒一升,平旦向日服之,行须臾吐鼠,三朝服。

  又方:野狼屎末敷之。

  又方:五月五日取一切种种杂草,煮汁洗。

  一切瘰 及触处,但有肉结凝似作 及痈疖者,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随蒜大小贴 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热而已,七壮一易,日日灸之,取消止。

  ,灸两胯里患 处宛宛中,日一壮,七日止,神验。

  又方: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壮。

  又方:灸背两边腋下后纹上,随年壮。

  又方:灸耳后发际直脉上七壮。

  去面 ,成炼松脂为末,温酒服三合,日三服,尽三升,无不瘥。

  又方:白附子末,酒和敷之即落。

  香港脚肿已入 小腹胀,小便涩少,取乌特牛尿一升,一服,日二。取消乃止。又云羸瘦人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乳结服。

  口中疮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疮三年以上不瘥者,浓煎蔷薇根汁含之,又稍稍咽之,日三夜又方:角蒿灰敷之,一宿知,二宿瘥。有汁吐,不得咽也。

  癣,捣刺蓟汁服之。又服地黄汁佳。又烧蛇蜕一具酒服。又服驴尿良。又捣莨菪根,蜜和敷之。(一无根字。)

  又方:热拓煎饼,不限多少,日一,遍薄之良。

  又方:醋煎艾涂之。又捣羊蹄根和乳涂之。

  瘿,昆布二两洗,切如指大,酢渍含咽,汁尽愈。

  又方:海藻一斤,(又云三两)。小麦面一升,以三年酢一升,面末曝干,往反酢尽,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忌努力。

  瘿,上气短气,灸肺 百壮。

  瘿,上气胸满,灸云门五十壮。

  肉瘤勿治,治则杀人。又云不得针灸。

  阴 ,取杨柳枝脚趾大,长三尺,二十枚,水煮令极热,以故布及毡掩肿处,取热柳枝更互柱之,如此取瘥。

  浸淫疮,以煎饼乘热拓之。亦治湿癣。

  又方:猪牙车骨年久者,椎破烧令脂出,热涂之。

  又方:取苦楝皮或枝,烧作灰敷。干者,猪膏涂。并治小儿秃疮,诸恶疮。

  疮:酢一升,温令沸,以生薤一把内酢中,封疮上瘥止。

  又方:炒腊月糟薄之。

  又方:烧故履系末敷之。

  又方:烧松根,取脂涂之。

  燥 疮,酢和灰涂之,又热牛屎涂之。

  疥疮,痒不可堪,羊蹄根净去上,细切,熟熬,以酢和熟捣,净洗疮,敷上一时间,以冷又方:灸足大趾奇间二七壮。灸大趾头亦佳。

  白癜,平旦以手掉取韭头露涂之,极效。

  卷之五

  痔第十七

  痔,以蒲黄水服方寸匕,日三良。又取桑耳作羹,空腹饱食之,三日食佳。

  痔下血及新产漏下,好矾石一两 附子一两,末之,白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丸,日三。

  稍五痔十年者,涂熊胆,取瘥止。一切方皆不及此神良。

  又方:七月七日多采槐子,熟捣取汁,内铜器中,重绵密盖,着宅中高门上曝之二十日以上,煎成如鼠屎大,内谷道中,日三。亦主 及百种疮。

  又方:痔下血及新产漏下,常食 竹叶及煮羹粥大佳。

  又方:虎头、犀角,末之,如鸡子大,和不经水猪脂大如鸡子,涂疮上取瘥。

  五痔,取槐根煮,洗之。

  又方:取桃根煮,洗之。

  痔出脓血,有虫,傍生孔窍,槐白皮一担,锉,内釜中煮,令味极出,置大盆中,适寒温,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壮。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穴在脊穷骨上。

  肛出,女萎一斤,以器中烧,坐上熏之,实时入。

  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敷肛上,内之二三愈。

  肠随肛出者,生栝蒌根取粉,以猪脂为膏,温涂,随手抑按,自得缩入。

  冷痢脱肛,枳实一枚,石上磨令滑泽,钻安柄,蜜涂炙令暖,熨之,冷更易之,取缩入止又方:铁精粉内上按令入即愈。

  又方:生铁三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出铁,以汁洗,日再。

  因寒冷脱肛,灸脐中,随年壮。又灸横骨百壮。

  又方:灸龟尾七壮。即后穷骨是也。

  卷之六

  《千金》论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思以谓知病于未病之前者,此上智之所能也。知病于欲病之初者,此中智之所及也。若夫已病而求医,则常情同然,不必论其智不智也。孙氏曰:圣人设教,欲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尊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斯言可谓切至矣。

  气不调,百病自生。众病积聚,皆起于虚。又曰:虚生百病。药石有相欺者,入人腹中,遂相门争,力甚刀剑。言不知性气者,不可服也。凡服食药饵,须量自己性理所宜,不可见彼得力我便服之。

  人患疮痍未瘳,不得合阴阳。

  妇人妊娠,食羊肝,令子多厄。食山羊肉,令子多病。食驴肉,延月。食兔、犬肉,令子无音声并缺唇。食骡肉,产难。食鸡子及干鲤鱼,令子多疮。食椹并鸭子,令子倒出。食雀肉并豆酱,令子面多 黑子。食雀肉饮酒,令子心淫情乱,不畏廉耻。食鳖,令子短项。

  食冰酱,绝胎。多经大惊者,生子患癫。向非常地大小便,必半产杀人。秽污、死丧家人来看视产妇,则难产伤儿。不根据产图,令子母多妨。产乳若在反支月者,浣濯水以器盛,出此忌月方覆之。产妇人众看则难产,临产忧悒则难产。儿已生,不得自视秽污。便利干悬厕之上,成十二痼疾。产后百日内勿行房。大忌上厕,只室中上盆佳。暑月产卧,忌取凉。百日忌服转泻药。月经不去,大忌合阴阳,生十二疾。卧湿冷地,大忌合阴阳,生十二疾。大忌以冷水洗浴,合阴阳生十二疾。

  小儿初生,不以绵裹指拭口中青泥恶血,则入腹生百病。初生举之迟则中寒。脐带隔衣咬断之,不得以刀子截。脐带留至足趺,短则中寒下痢。断脐后浴者,水入脐令儿腹痛。脐带中多有虫,不去之,则入腹成疾。脐留六寸,长则伤肌,短则伤脏。脐不以时截及 汁不尽,则寒生脐风。儿生,男以父、女以母故衣裹之,过浓伤皮肤,害血脉,发杂疮而黄。新生儿衣暖太浓,令筋骨缓弱。解脱儿脐及换衣,如冬月须闭户生火。三日,朱蜜食多则脾胃冷,腹胀,喜阴痫,气急变噤而乖。脐带疮未愈,数洗浴,令儿患阴颓。儿太饱则吐及风中脐。夏不去热乳,令儿呕逆;冬不去寒乳,令儿咳痢。母新房以乳儿,令儿羸瘦,交胫不能行。母有热以乳儿,令变黄,不能食。母怒以乳儿,令喜惊,发气疝,又令上气癫狂。母新吐下以乳儿,令儿虚羸。母醉以乳儿,令儿身热腹满。乳儿当极 ,散其热气,勿令奔出。

  乳儿不得用宿乳。母欲寐,则不得乳儿,恐失饥饱及填儿口鼻也。

  浴儿水不冷热得所,则令儿惊,亦致五脏病。儿冬不可久浴,久浴则伤寒;夏不可久浴,久浴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痫。小儿不浴,又令儿毛落。

  风痫者,衣暖至汗出,却外风入腹为病因。惊痫者,惊怖大啼,多为病因。先不哺乳,吐而变热者为食痫。

  新生无病,惧不可逆针灸。

  衣甚薄,则乳食不消,大便醋臭,此欲为癖也,乳哺食即作疾。

  新生一岁儿,外人来气息忤之,则为客忤病。虽是家人,或别房异户从外还者,不避之为客忤。虽是乳母及父母从外来,亦能令儿为客忤。一应亲戚及外来人,有衣服经履鬼神粗恶暴气或牛马之气,并能令儿为客忤。一应人执作喘息及乳母乳气未定者,并能为客忤。乳母遇醉及房劳喘后,乳儿最剧,能杀儿。凡诸乘马行,得马汗气息,未盥洗易衣装而便向儿边者,令儿中马客忤。一岁儿勿见马来及闻马鸣惊,能令小儿作客忤。儿衣布帛绵中及履中不得有头发。白衣不得用青带,青衣不得用白带,皆能为客忤。凡非常人及诸物从外来,亦惊小儿致病,欲防之法,当将儿避之。若不避者,当烧牛屎,令常有烟气置户前则善。

  秋初夏末,晨夕暴冷,不避之,多患壮热下痢。小儿解着伤风,亦作伤寒病。寻常晚夜及阴雨夜,小儿衣物不得在露地,有钓星鬼禽,喜落毛羽于人中庭,置儿衣中,便令儿作痫病,必死,七八月尤忌。儿生未能行,而母再有娠,使儿饮此乳,作 病。小儿饮食过度,不知自止,作疾。小儿夏月积冷,洗浴过度,及乳母亦将冷水洗浴,以冷乳饮儿,儿壮热,忽值豪雨凉,即令儿病痢等。夏月暴寒,小儿不避之,入胃则暴病。中客忤,心腹胀满刺痛,口人失明之本,有十六件事:生食五辛,接热饮食,热食面食,饮酒不已,房室无节,极目远视,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奕不休,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刺头出血过多。又由驰骋田猎,冒涉风霜,迎风追兽,日夜不息之所致也。地因寒暑风湿,皆作蒸气,人足履之,谓之风毒,名为香港脚。妇人产后尤宜慎此。四时之中,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令人作香港脚病。酒醉汗出,脱衣靴袜,当风取凉,皆成脚气。患香港脚人忌大怒,忌房室,忌牛羊肉、蒜、蕺菜、菘菜、蔓菁、瓠子、酒、面、酥油、乳糜、猪、鸡、鹅、鸭,不得犯之。一方用鲤鱼外,鱼亦忌。又忌生果酸酢之食。宜食生牛乳与生栗子,及粳、粱、粟、米、酱、豉、葱、韭、薤、椒、姜、橘皮。

  病有三患:一患觉之晚,二患骄狠恣傲,三患狐疑不决。犯之多枉伤性命。故曰:法为信者施,不为疑者设。

  欲临近亡人,宜将少金牙散涂鼻孔、耳门,及视疾者亦然。亦宜带绛囊一方寸匕,男左女右。

  新食毕取风者,令人患胃风。因醉取风者,令人患漏风。新沐浴毕取风者,令人首风。

  新房室毕取风者,令人患内风。尊贵人骨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偃卧不时动摇,被微风所及,得血痹疾。凡常之日,忽然暴热,顿取凉快意,生病亦然,暴寒亦然。

  冬时严寒,最宜周密,若触冒之者,为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其伤寒尤重,以其杀厉时行之气,犯之多病。所谓时行之气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凡热病、大病新瘥之后,食猪肉及羊血、肥鱼、油腻等物,必大下痢,医所不能治。

  食饼饵、粢黍、饴脯、 炙、枣栗诸果物,脯修及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下之则大痢难禁,不下之必死。下之复危,皆难治也,不可不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勿饱,不得他有所食。引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

  不可食猪、狗肉。当静卧,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不可体劳,虽言语亦不得多,亦不得生心用意烦劳。凡上气事并令人劳复,女劳当舌吐数寸而死。凡瘥未满百日,气力未平复而以房室者,略无不死。未满五日,食一切肉面,病更发,大困。食生鱼 ,下痢必不止。食生菜,令人颜色终身不平复。病新汗解,饮冷水者,损心胞,令人虚,补不复。食生枣及羊肉者,必膈上作热蒸。食犬羊等肉者,骨中蒸热。食鱼肉与瓜、生菜,令人身热。食 者,病发必大困。早起劳多及美饮食过多,致发欲死。

  谷疸者,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酒疸者,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女劳疸者,由大劳大热而交接毕入水所致。黄胆,有人以竹筒使人极吹病患鼻中者,无不死,大慎之。

  夏伤暑,至秋作 疟。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中,至暑有所用力,腠理开,又中邪气,能交接损,令人卵缩筋挛。

  食生物,令虫卵生。入腹者,成虫蛇及鱼鳖。

  劳倦或饮食过常,作吐血。

  服药吐利后,常须闭口少语,于无风处温床暖食将息。

  凡人执作汗出当风,因以房室过度,醉饮饱满行事,令心气逼迫,短气脉悸,得风癫病。

  热沐发而湿结之脑,汗未止,得湿癫病。

  因大惊及当风从高坠下,致喜悲善恐怖,如有鬼物患。

  有所击仆,若醉饱入房,汗出当风,则必伤脾。

  凡患痢服止药,初服痢须转剧,愚人不解,便不服其药,此误也。但服不过,再三服之。

  痢大熟烂为佳。亦不得伤饱。

  凡疳,盐、酱、酢、酥、油、枣皆忌,惟白饭、豉、苜蓿、苦苣、芜菁不在禁限。

  凡日月蚀时忌食饮,腹中生 虫,及房室生子不具足,必患月蚀疮。日月蚀不得与儿乳,(饮酒当风入肺,胆气妄泄,即令人目青气喘。酒客劳倦当风,喜怒气舍于肺,面目黄肿,起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此七种气积聚,坚大如杯,若拌在心腹中,疾痛不能饮食,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祟。

  尸疰鬼疰者,即五尸之中尸疰也。又挟诸鬼邪为害者也。其大略令人寒热、淋沥、沉沉嘿嘿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注易傍人,乃至灭门。觉如此候,宜急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