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碥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当归 白芍 附子 肉桂 延胡索 小茴香 川楝子 泽泻 吴茱萸 白茯苓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川乌 蜂蜜 肉桂 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苍术 黄柏 香附 青皮 益智 甘草 小茴香 南山楂 元胡索 桃仁 附子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茴香 川楝子 五苓散(见伤湿) 盐 葱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大黄 皂刺(各三钱) 酒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吴茱萸(君) 肉桂 泽泻 白茯苓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青木香(五钱,酒、醋浸,炒) 吴茱萸(一两) 香附(一两,醋炒) 荜澄茄 乌药 小茴香(各五钱) 川楝肉(五钱,用巴豆二十一枚,研碎拌炒黄赤,去巴豆) 为末合均,葱涎为小丸,每服三钱,酒、盐任下立效,能治一切疝痛。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川楝肉 小茴香 马兰花 芫花(醋炒变焦色) 山茱萸 吴茱萸 食茱萸 青皮 陈皮(各一两) 为末,醋糊为小丸,酒送二钱。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羊肉(一斤) 姜(五两) 当归(三两) 水八升,煎三升,服七合,日二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杜仲(炒去丝) 芦巴(芝麻炒) 破故纸(炒) 小茴(盐水浸) 萆 (各一钱) 胡桃(一个) 盐(少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肉蔻 木香(各五分) 三棱 马兰花(醋炒) 金铃子 茴香(各一钱) 痛时热酒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川楝(三个) 巴豆(二个,同炒黄赤色,去巴豆) 萆 (五分) 石菖蒲 青木香(各一钱) 荔枝核(二个) 麝香(少许) 茴香(炒,六分) 盐(少许) 水酒各半煎。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猪苓 泽泻 赤苓 赤芍 青皮 小茴 故纸 川楝 木通 车前 石韦 腹皮官桂 槟榔 香附 急性子 红花子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疝

  川楝子四十九个,以斑蝥、巴豆肉各二十四个,莱菔子二钱半,各炒楝子七个,去斑蝥、巴豆、莱菔不用。又以盐一钱,小茴、故纸、黑丑各二钱,各炒楝子七个,盐、小茴、故纸、黑丑留用。外加大茴、青木香、广木香、辣桂各二钱五分,酒糊丸,盐汤下三十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脱肛

  生地黄 当归 芍药(各一钱二分) 防风 升麻 荆芥(各一钱) 黄芩(炒) 黄连 香附(炒)

  川芎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脱肛

  槐花 槐角(炒香黄,各等分) 上为末,用羊血蘸药,炙热食之,以酒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脱肛

  薄荷 骨碎补 金樱根 甘草 上水煎,入酒一匙,空心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脱肛

  白术(炒) 当归 白芍药(炒) 川芎 槐角(炒) 山药 莲肉(各一两) 人参(七钱) 龙骨( )

  五倍子(炒) 赤石脂(各五钱) 上末之,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脱肛

  龙骨 诃子(各二钱半) 没石子(二枚) 粟壳 赤石脂(各二钱) 上末之,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脱肛

  诃子 赤石脂 龙骨(各等分) 上末之,腊茶少许,和药糁肠头上,绢帛揉入,又以鳖头骨 ,少入枯矾为末,入药同上。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脱肛

  磁石(半两,火 ,醋淬七次) 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饮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喜笑不休

  黄连 黄柏 黄芩 山栀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朱砂(二钱半) 黄连(三钱) 炙草 当归(各一钱三分) 生地(八分) 蜜丸,灯心汤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半夏(汤泡) 枳实(麸炒) 陈皮(去白,各二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半) 酸枣仁(炒) 远志(去心,甘草汁煮) 五味子 熟地黄(酒洗,焙) 人参(去芦,各一钱) 粉草(炙,五分) 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钟,不时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黄 茯神 茯苓 半夏 当归 川芎(各一钱半) 远志 枣仁 辣桂 柏仁 五味人参(各一钱) 炙草(五分) 水煎服。如觉胸中有痰,(是停水。)加槟榔、赤茯苓。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寒水石( ) 滑石(水飞,各一两) 生甘草(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则新汲水下,寒则姜、枣汤下,加龙胆少许尤佳。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半夏(姜制,二钱半) 苏叶 茯神(各一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半) 浓朴(姜制,一钱半) 远志(去心,甘草汁煮) 粉草(炙) 石菖蒲(各五分) 生姜二片,红枣一枚,水煎,不时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半夏 枳实 竹茹(各一钱) 陈皮(一钱五分) 炙草(四分) 茯苓(七分) 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柏子仁(另研) 远志(汤浸,去心,酒洒蒸) 酸枣仁(炒香) 紫石英(明亮者) 干熟地黄 当归(酒洗) 白茯苓(去皮) 茯神(去木) 人参(去芦) 黄 (蜜炙) 阿胶(蛤粉炒) 肉桂(去粗皮,各一两) 龙齿(二两) 辰砂(另研,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枣汤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熟地黄 生地黄 山药 天冬 麦冬(去心) 柏子仁 茯神(各四两,一方七两) 辰砂(另研,为衣) 桔梗(炒,各三两) 远志(去心,甘草煮三四沸,七两) 石菖蒲(节密者,十六两) 当归(去芦,六两) 龙骨(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吞下,温酒亦得,渐加至五十丸,宜常服。

  又方

  酸枣仁(去皮,炒,二钱半) 车前子(去土) 白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 茯神(去木) 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一两二钱半) 龙齿 熟地黄(酒浸,蒸) 天门冬(去心) 远志(去心,甘草水煮) 山药(姜汁制,各一两半) 人参(去芦) 朱砂(细研,为衣,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汤、温酒任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惊

  远志(去心,姜汁淹) 石菖蒲(各五钱) 茯神(去皮、木) 茯苓 人参 龙齿(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七十丸,食后、临卧,熟水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悸

  人参(一两五钱) 菖蒲 远志 茯苓 茯神(各一两) 朱砂(一钱) 白术 麦冬(各五钱)

  蜜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恐

  人参 枳壳 五味子 桂心 甘菊花 茯神 山茱萸 枸杞子(各七钱半) 柏子仁熟地黄(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恐

  茯神(一两) 远志 防风 细辛 白术 前胡 人参 桂心 熟地黄 甘菊花(各七钱半) 枳壳(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温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恐

  防风(一钱) 人参(七分) 细辛 芎 甘草 茯苓 独活 前胡(各八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健忘

  茯神(四两) 沉香(香附可代,一两) 蜜丸,人参汤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健忘

  人参(一两五钱) 白术 茯苓 茯神 远志 石菖蒲 枣仁 麦冬(各一两) 牛黄(一钱)

  辰砂(二钱五分) 圆眼(四两) 熬膏,加炼蜜四两为丸,辰砂为衣,每三十丸,日三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健忘

  败龟板(酥炙) 龙骨(研末,入鸡腹煮一宿) 远志 菖蒲(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酒调一钱,日三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健忘

  半夏 陈皮 茯苓 益智 香附 人参(各一钱) 炙草(五分) 乌梅(二个) 竹沥 姜汁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烦躁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烦躁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炙草(二两) 麦冬(一升) 半夏 粳米(各半升) 加姜煎。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烦躁

  淡竹茹(一两) 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烦躁

  朱砂(一钱,研,水飞) 黄连(净酒炒,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生地黄 当归头(各一钱)

  上为极细末,蒸饼为丸,如黄米大,每服十丸,津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烦躁

  麦冬(去心,七升) 甘草(炙,二两) 粳米(三合)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水一斗二升,煎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烦躁

  巴豆(三百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 冰片 牛黄 腻粉 麝香(各三两) 辰砂(飞,九两) 金箔(九十片)各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蜜三分,同炼匀为丸,每重一两,分作三十丸。

  如治潮热积热,伤寒结胸,发黄狂走,躁热口干,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黄、炙甘草汤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黄连汤,调腻粉少许下。酒毒、食毒、茶毒、气毒、风痰、伏痞、吐利等,并用腻粉、龙脑、米饮下。中毒吐血,闷乱,烦躁欲死者,用生人血(即乳汁)下。小儿百病,惊痫涎潮搐搦,用龙脑、腻粉、蜜汤下绿豆大二丸。

  诸积食积热,颊赤烦躁,睡卧不宁,惊哭泻利,并用金银薄荷汤下,更量岁数加减。

  大人及妇人,因病伤寒时疾,阴阳气变,结伏毒瓦斯胃中,喘躁,眼赤潮发不定,七八日以上至半月未安,医所不明,证候脉息交乱者,可服一丸。或分作二丸,并用龙脑、腻粉、米饮调半盏下。下后仍将此丸拾起,水洗净,以油单纸裹,埋入地中,五日取出,可再与。一丸可用三次。如要药速行,用针刺一孔子,冷水浸少时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烦躁

  黄芩(五钱) 苦参(一两) 生地黄(二两) 水四升,煮取一升,温服,多吐下虫。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不得卧

  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 茯苓 川芎(各一两)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狂癫痫

  生铁四十斤,烧红,砧上 之,有花坠地,名铁落。用水二斗,煮取一斗,入后药:石膏(三两) 龙齿(研) 白茯苓(去皮) 防风(去芦,各一两半) 玄参 秦艽(各一两)

  上为粗散,入铁汁中煮取五升,去渣,入竹沥一升和匀,温服二合,无时,日五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狂癫痫

  水银(二两) 朱砂(二两,细研) 黑铅(一两半) 乳香(一两,研细) 上将黑铅入铫子内,下水银结成砂子,次下朱砂、乳香,乘热用柳木槌研匀,丸鸡头大。每服一丸,空心,井花水吞下。病者睡时,切莫惊动,觉来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狂癫痫

  人参 酸枣仁(各一两) 辰砂(五钱) 乳香(二钱半) 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狂癫痫

  用无灰酒二碗,香油四两和匀,用杨柳枝二十条,搅一、二百下,候油与酒相入成膏,煎至八分,灌之熟睡,则醒或吐下即安矣。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狂癫痫

  辰砂(一两,须光明有墙壁者) 酸枣仁(半两,微炒) 乳香(半两,光莹者) 上量所患人饮酒几何,先令恣饮沉醉,但勿令吐。至静室中,以前药都作一服,温酒调一盏,令顿饮。如饮酒素少人,但令随量取醉,服药讫便令卧。病浅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三两日,令家人潜伺之,鼻息调匀,且勿唤觉,亦不可惊触使觉,待其自醒,即神魂定矣。

  万一惊寤,不可复治。吴正肃公少时心病,服此一剂,五日方寤,遂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