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上字又作表字看。则以能制在上邪之品以攻之,邪去自然正复。推之在中,在下,在内,在外,在脏,在脏,在经,在络,药品皆有定主,内含生化之机,调燮之妙。总在学者留心讨理,明阴阳消长之变化,达顺逆吉凶之趋向。便知得天地即我身,我身即万物之身。万物、我身、天地,原本一气也。服食与服药,皆保生之要也。
一气分为六气图
气寒阳太
气燥明阳
气暑阳少
气湿阴太
气火阴少
气风阴厥
一气分为六气图说
今以一圈分为六层,是将一元真气分为六气。六气,即六经也。气机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真气充满周身,布护一定不易。外邪入内,先季外之第一层。第一层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故畏风恶寒,法宜宣散。治之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二层。二层乃阳明所主,阳明主燥,外邪至此,化为燥邪,故恶热,法宜清凉,不可妄用温燥。治之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三层。三层乃少阳所主,居半表半里之间,法宜和解。治之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四层。四层乃太阴所主,太阴主湿,邪与湿合,化成湿邪,湿多成泻,故吐泻病居多,法宜温中。治这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五层。五层乃少阴所主。少阴有两法,一邪从少阴心火为病,则火症居多,法宜清润。一邪从少阴肾水为病,则阴寒为重,法宜温经散寒。治之不当,邪不即云,渐至第六层。六层乃厥阴所主。厥阴有两法,一邪从风化为病,风为阳邪,故曰热深厥深,下攻而便脓血,上攻而为喉痹,法宜养阴清热。一从阴化为病,多见爪甲青黑,腹痛,法宜回阳。
仲景分配六经,标出六经,提纲病情,为认邪之法。又立出六经主方,为治邪之法。其间随邪变化,亦难尽举。学者细读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便得步步规矩之道。兹再将六经主方,圆通活泼之妙,略言一二。庶学者不执于方,明理为要,则得矣。
太阳用药图
风为阳邪,善动,从毛窍而入。风动于中,血液不藏,毛窍疏而不实,故见自汗出,恶风。
桂枝汤圆通应用法
按桂枝汤一方,乃调和阴阳,彻上彻下,能内能外之方,非仅治仲景原文所论病条而已。想仲景立法之日,当是邪在太阳卫分时说法,就未言及别证皆可以用得。今人不明圣意,死守陈法,不敢变通,由其不识阴阳之妙,变化之机也,予亦粗知医,常于临症时多用此方,应手辄效。因思仲景之方,原不仅治伤风证,凡属太阳经地面之病,皆可用得。兹特将经验病形略举一二于左,以便参究。
一治胸腹痛背亦彻痛者。盖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于太阳,则气机不畅,故胸腹痛而背亦彻痛。太阳行
身之背,因腹中之气不畅,而背亦受之,故桂枝汤治之而愈,
一治通身寒冷。寒为太阳之本气,今见通体恶寒,是邪犯太阳之本气也。桂枝汤能扶太阳之气,故治之而愈。
一治小儿角弓反张,手足抽掣。太阳行身之背,因风中于背,太阳之经气不舒,经气卒闭,故见角弓反张。桂枝汤力能宣太阳之风邪,故治之而愈。
一治脑后生疮。脑后者,太阳经脉之所贯注者也。风寒之邪逆于脑后,抑郁而成疮。桂枝汤宣散太阳之邪,故治之而愈。
一治周身皮肤作痒,时而恶风。周身毛窍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风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于皮肤,抑郁生热,故周身作痒。桂枝汤能宣太阳抑郁之气,故治之而愈。
一治足跟痛,痛彻腰股。足跟与腰背,皆太阳经循行之道,因寒客[]之,邪闭之,故见以上病形。桂枝汤力能输太阳之气,故治之而愈。
一治小儿两腮肿,发热恶风。夫两腮近耳下,乃少阳阳明地面,似不可与桂枝汤,今竟以此方治之而愈者,因其发热恶风,知太阳之邪逆于此也。
一治小儿发热痘出。盖痘本胎毒,欲出于外,必得太阳真气鼓动,方能引痘外出。桂枝汤扶助太阳之气,气伸而毒尽越于外,不遗于内,故此方又能治痘也。
一治妇人妊娠恶阻。妇人初妊,经气卒然不舒,营卫之气不畅,故见恶阻。桂枝汤能宣营卫,协和阴阳,故治之而愈。
一治发热恶风、下痢,日数十次。风邪犯于太阳,则表气不通,表气不通,则里气不顺,邪陷于下,故见下痢。桂
[] 客 原本作"容",据文义改。
枝汤宣风外出,表气顺则太阳之气升而不陷,故痢可愈。
按此方,伤寒门尚有数症可用,至于加减变通,实多奇异,仲景已言之矣。学者细读仲景《伤寒》书,明其理而通其变,则得活泼之妙,内外兼备之道也。
太阳经腑用药图
寒为阴邪,从毛窍而入,寒主静而不动,毛窍密而不疏,故见无汗恶寒。
邪不传经而传腑,故见口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功专利水,水道利则太阳气舒,邪亦从此而解。
桂麻二方,是祛邪从上出者也。五苓散是祛邪从下出者。惟此三方,可称太阳首尾专主之方也。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就用法
一治痘初出而忽隐,壮热,无汗者。盖痘之初出,全借
太阳一点真气鼓动,运毒外出,今壮热而痘忽隐,是因其感受外寒,闭束气机,抑郁生热。麻黄汤能开腠理,祛寒外出,邪云则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壮热太热,烦躁饮冷者,又可于方内加石膏。
一治肩背沉重,觉内冷者。盖肩背之沉重,寒之滞也。寒滞于内,故觉内冷。麻黄汤轻清属阳,力能祛寒外出,肩背正属太阳所主,故治之而愈。
一治两脚弯发起红块痛甚。脚弯地面,乃太阳经循行之道,今为寒邪闭束,阻其气机,遏郁而起红块痛甚。麻黄汤力能散太阳之寒,故治之而愈。
一治大便泻水,而小便全无者。此病夏月居多,由暑邪拂郁,扰乱正气,以致阑[]门失职,津液不行于膀胱,而直趋大肠。五苓散力能化膀胱之气,故治之而愈。
一治头晕咳嗽,呕吐腹胀,小便短。病形虽现头晕、咳嗽、呕吐,总缘膀胱气化不运,水湿之气不得下降,气机必返于上,上干清道,故现以上病形。五苓散功专利水,水气下降,气机自顺,故病自愈。
一治霍乱吐泻,思饮冷水者。此病上吐下泻,理应着重太阴,其所以用五苓者,盖以吐泻之病,无小便也。又见渴而思水,正是太阳腑症提纲,故五苓为要药。其所以致吐泻者,皆由太阳气化失运。中宫失职,此刻先治太阳,然后理中,庶为正治,亦经权之道也。
二方伤寒门尚有数症当用,至于加减变通,仲景言之甚详,兹不赘。
[] 阑 原本作"闻",据文义改。
阳明经证用药图
盖太阳主开,阳明主阖。今阳明为太阳之邪所逼,不从本经之阖,而从太阳之开,开于下,故下利也。
葛根汤圆通应用法
一治周身发热,发现斑点,呕吐。夫周身肌肉皆属阳明,阳明主发热,不恶寒,今为外邪抑郁,壅于阳明,故发热而现斑、呕吐者,皆邪毒上壅外出之故。葛根汤力能祛邪外出,随其邪之所向而祛之,故愈。
一治两眼皮红肿痛甚。眼皮上下皆阳明所主,今为风热所闭,抑郁而为红肿痛甚。葛根汤力能解阳明风热,故治之而愈。
一治两乳红肿发热。两乳地面,乃阳明所主。今外感之
邪,伏于两乳间,故见红肿痛甚。葛根汤专祛阳明之邪,治之故愈。
一治小儿痘初现点。夫痘毒自内出外,既在现点,此刻毒邪尽在肌肉之间,肌肉属阳明,葛根汤力能宣通肌肉之邪,不使痘毒遗留于内,发透为佳。然后另行养浆之法。若已发透,即不可用此。
此方功用颇多,加减法亦多,仲景《伤寒》书言之甚详,兹不复赘。
阳明经用药图
此方本列于太阳篇中,而又曰治阳明腑症者,盖以太阳之邪,服桂枝汤大发汗,表邪既解,而阳明之血液已伤。阳明乃气多血多之腑。今血液骤伤,阳明之内热立作。若不急用白虎以清热,人参以养血液,邪火益盛,即有不要扑灭之势,故白虎又是阳阴之腑方也。
白虎汤圆通应用法
一治上消证。夫上消者,渴而多饮也。由邪火在胃,血液大伤。血为阴,阴伤而引水以救者,阴与阴相亲也。白虎汤力能灭火以有阴,故治之而愈。
一治心下一寸间发生疮疾,红肿痛甚。按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也。因邪热结于胃之上口间,故发生疮疾。白虎汤专清胃热,故治之而愈。
一治牙龈红肿痛甚,饮冷。夫牙龈乃阳明所主,今胃火聚于上,故见红肿痛甚,又见饮冷,知其邪火伤阴。白虎汤力能清胃热,故治之而愈。
一治两乳红肿痛甚。两乳乃阳明脉过之所,今见红肿痛甚,是胃中之邪热壅滞所致也。白虎汤专清胃热,热邪去而肿自消,故治之而愈。
一治谵语遗尿,口不仁而面垢,三阳并病。谵语者,邪热入于阳明之府也;遗尿者,邪热合于太阳之府也;口不仁而面垢者,邪热合于少阳之腑也。白虎汤力能清热,一热清而三病立解,故治之而愈。
此方功用颇多,加减变通亦多,《伤寒》书言之甚详,其中尚有背寒一证,亦用之。学者当辩而明之。
阳明里症用药图
凡用此方,必须审察的确,总要知道胃家实三字提纲。何谓胃家实?如大小便不通是也;大便硬,腹满是也;狂妄奔走,叫骂不避亲疏是也;潮热谵语是也。种种不一,务宜
斟酌,不可猛浪。
大承气汤圆通就用法
一治咳嗽,声如洪钟。夫咳嗽之病,似不可以与此方。其所以必用此方者,诚以咳嗽声洪,乃邪火旺极之征,火刑于肺。若不亟用此方,以扑灭其火,肺有立坏之势,故不得不用之也。
一治食入即吐。夫食入而出,亦非可下之候,其所以可下者,疬以吐则为逆,非寒即火。今食入而出,是胃中之火逆行于上,其食故不得下降也。但寒与火虽辩明,方可用此。
一治头晕,人昏乱无主,三五日一发,夫头晕之症,原非应下之候。其所以应下者,盖以阴血虚极,不能制其亢龙,龙奔于上,则浊火乱其神明,故昏昏无主。大承气汤力能制其亢龙,故治之而愈。
此方吴又可《温疫论》条中,可用此方有三十余症,《伤
寒》阳明本篇可用六七症,少阴篇急下可用有三症,兹不备举。学者务宜熟读仲景《伤寒》书,但得圆通应用变化之道,切不可死守原文,当以明理为要。
少阳经用药图
此方虽名为少阳方,究意总是太阳经所感受的这一占点邪气种子,不能从胸出去,逆于胸胁之间,阻其少阳升降之机,故少阳之经症作。其方治少阳,实是治太阳也。
小柴胡汤圆通应用法
一治两胁胀痛。夫两胁乃少阳所主,今见胀痛,是少阳之气抑郁不舒也。柴胡汤力能舒少阳之气,故治之而愈。
一治头响两侧胀。夫头之两侧,乃少阳所主。今见胀而响,是少阳之火浮于上也。柴胡汤力能治少阳之经,倍黄芩
力能清少阳之火,故治之而愈。
一治两耳红肿痛甚。夫两耳前后。俱属少阳所主。今见红肿痛甚,是风热之邪,聚于少阳也。柴胡汤力能治少阳之风热,故治之而愈。
一治疟疾。夫疟之为病,多缘外邪伏于少阳,不能从转输而出,少阳居半表半里,邪欲从阳明而出则热,欲从太阴而入则寒。诸书云疟不离少阳,皆是明少阳之经气不舒,转枢失职,邪故伏而不去。小柴胡汤力能伸少阳之气,少阳之气伸,转枢复运,邪自从此而出,病自愈而人自安也。
一治吐酸不食。夫不食而吐之症,属于太阴,理宜温中健脾,今见不食吐酸,明是木气不舒,上克脾土,土畏木克,故不食。酸属木,乃是禀少阳热气所化,土木相凌,故见以上症形。小柴胡力能舒少阳之气,少阳之气舒,即不克制脾土,两经之气平,而病自不作矣。
一治妇女热入血室谵语。夫肝乃藏血之所,肝与胆相为表里,胆移热于肝,热入血室,故见谵语。柴胡汤力能治肝胆邪热,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颇多,加减变化亦无穷,《伤寒》书言之甚详,兹不赘。
太阴经用药图
太阴篇内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皆是太阳误治,邪陷于太阴而设,不得谓为太阴主方。学者须知。
理中汤圆通应用法
一治吐血。夫吐血之症,多由中州答失运,阴血遂不归经,瘀滞闭塞清道,以致清阳不升,阳血僭上,便成血逆。理中汤才能调中州之气,中州健运,血自归经,其病自己。
一治四肢浮肿。夫四肢属土,土虚则元气发泄,不能潜藏,故见四肢浮肿。理中汤力能温暖脾胃,脾胃有权,元气不致漫散,故治之而愈。
一治心下嘈杂吐水。夫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胃主纳,而脾主运。脾气衰而不运,津液上逆于胃口,以致心气不宁,故嘈杂吐水,即是明验。理中汤力能温暖中宫,脾土健运,水气下行,嘈杂、吐水自己。
一治咳嗽吐清水。夫咳唾之病,属于肺经,理应从肺于治。今独用理中者,原由中州失运,水聚于上,肺气欲下降而不能,故咳唾清水。理中汤力能健脾,脾土健而水湿下趋,
肺气降而咳唾自己。
一治唾水不休。夫唾水之病,多属胃冷。理中汤能温暖中宫,土暖而水湿自消 病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