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方集宜
医方集宜
水二钟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诸疝门
治方
治血疝乳香末(三钱) 川楝子(五钱火 存性为末) 僵蚕(炒为末五钱)
上三味各为末和匀每服二钱用温酒调服
卷之四 诸疝门
治方
治气疝檀香 木香 乳香 川乌 延玄胡索 沉香 丁香 藿香 桔梗 甘草 姜黄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四 诸疝门
治方
乌头 山栀子(各等分)
为末用长流水同姜汁调服一方治阴囊肿痛大小便不通白牵牛(二两) 桑皮 白术 木通 陈皮(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姜汁调服
卷之四 诸疝门
治方
橘核 栀子(炒) 山楂 吴茱萸 荔枝核(炒) 川楝子肉上为末空心长流水调服
卷之四
五叶汤
枇杷叶 野紫苏叶 椒叶 苍耳子叶 水晶蒲桃叶上五味不拘多少量水煎浴洗
卷之四 五叶汤
治方
治狐疝真川椒(一斤去梗除闭口者炒令人出汗) 白茯苓(十斤去皮)
共为末蜜和千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盐汤酒任下
卷之四 五叶汤
治方
方见中湿门
卷之四 痰门
病源
夫痰者湿土所生津液所化痰之在身如水之流贵乎顺则流通而肢节活利随气往来或为风寒湿热所感或因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津化成痰或留结于胸或凝滞于经络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为害百端丹溪云诸病生痰火痰火生异症若留于脏腑为饮为嗽为胀为呕为眩晕为癫痫为吞酸为嘈杂为怔忡滞于经络为疼痛为麻木为结核为肿块为寒热皆是物也嗟夫痰本生于脾胃治当以调脾胃燥湿为先以治之大略言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又有五饮一曰悬饮饮水流于胁下咳唾则痛二曰溢饮饮水流于四肢当汗不汗身体肿痛三曰支饮KT 逆倚息短气难卧其形如肿四曰痰饮其人素虚肠间沥沥有声五曰留饮背恶寒或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胁下痛引缺盆咳嗽转甚此五饮为病之不同也或有中痰若风症者手足瘫 口眼歪斜不能言语一边身不遂或手足身中一点钓痛多睡口中流涎亦痰候也不可误用风药临此者尚宜斟酌行之
卷之四 痰门
形证
丹溪云有热痰有寒痰有食积痰有风痰有酒痰有老痰热痰者其状烦渴涕粘色黄寒痰者其状心头冷痛如停冰雪遇寒则嗽食积痰者其状食后则喉中有物如絮或清晨唾痰如核而滑风痰者其状咽中有声吐出如丸沫酒痰者其状呕吐酸涎绿水醋心眩晕老痰者其状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如桃胶蚬肉王隐君云痰症为患非止一端或梦奇怪鬼魅之物或足腕酸软肢节烦痛手麻背疼口眼蠕动状若闷挫或脊中每有一掌如冰冻之寒痛者或身习习如虫行者或项有结核喉闭怔忡如人将捕之或癫狂失志皆痰之所致也痰饮者有五一曰悬饮二曰溢饮三曰支饮四曰痰饮五曰留饮悬饮者谓饮水流于胁下咳唾则痛溢饮者谓饮水流于四肢当汗不汗身重疼痛○支饮者谓饭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痰饮者谓其人素虚肠间沥沥有声留饮者谓背恶寒或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疼痛胁下痛引缺盆咳嗽转甚
卷之四 痰门
脉法
脉诀云痰脉多弦滑热则多浮寒则多沉陈无择云痰饮之脉弦微沉滑丹溪云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塞也
卷之四 痰门
治法
一二陈汤 总治一身之痰随症加减用一热痰宜用 黄芩利膈丸 滚痰丸一寒痰宜用 半夏汤 丁香半夏丸 星香散一食积痰宜用 曲术茯苓汤 化痰丸一风痰宜用 千缗汤 导痰汤一酒痰宜用 葛根解酲汤 逐水枳实汤一老痰宜用 化痰汤 活痰汤一痰饮有五宜用 海藏五饮汤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一切痰饮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此方半夏豁痰燥湿 橘红消痰利气茯苓渗湿 甘草补脾 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则不生痰利气则痰消可谓体用不失标本两尽之药也寒痰加附子姜桂 湿痰加苍术白术 热痰加黄连栀子 食积痰加神曲山楂 风痰加南星皂角 燥痰加蒌实青黛 郁痰加香附枳实 老痰加海石朴硝王隐君礞石滚痰丸 括曰甑里翻身甲挂金 于今头在草堂深 相逢二八求斤正 硝 青礞倍若沉 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桐子意常斟 千般怪病如神效 水泻只身却不任大黄(酒蒸) 黄芩(酒洗各八两) 沉香(五钱) 礞石( 过一两)
上为末清水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六十丸用滚白汤下此药用黄芩大黄大泻阴阳之湿热 礞石以坠痰 沉香则引诸气上而至天下而至泉为使也青礞石法用青礞石四两焰硝四两入砂罐内用瓦片盖之将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 红过夜候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湿痰壅盛半夏(二钱汤泡七次) 细辛(五分) 陈皮(一钱二分) 茯苓(一钱) 甘草(四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一切痰并风痰半夏(二钱汤泡) 南星(一钱汤泡) 枳实(炒一钱) 赤茯苓(一钱) 橘红(二钱) 甘草(五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胸膈停痰橘皮 茯苓 甘草 半夏 旋复花 青皮 桔梗 枳壳 细辛 人参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胃虚身肿有痰恶心欲吐是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白茯苓 半夏 白术 天麻 陈皮 神曲 麦芽水二钟姜五片煎八分食远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食积痰神曲 苍术 半夏 浓朴 陈皮 甘草 枳实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清嗽化痰茯苓 人参 半夏 南星 薄荷 生姜 白矾 寒水石 蛤粉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送下○一方加 黄芩 黄柏 治酒痰甚效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五饮旋复花 人参 陈皮 枳实 茯苓 甘草 白术 浓朴 猪苓 泽泻 前胡 桂心 芍药水二钟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南星 半夏 青皮 陈皮 赤茯苓 草果 甘草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寒痰丁香 茯苓 木香 干姜 半夏 附子 肉桂 陈皮 砂仁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辰砂化痰丸辰砂(另研为衣) 白矾(五钱炙 枯) 天南星(一两汤泡) 半夏曲(三两)
上为末姜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清气化痰丸南星 半夏 黄连 黄芩 栝蒌仁 茯苓 杏仁 陈皮 枳实 甘草上为末姜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寒痰半夏(三两) 陈皮 干姜(炮) 白术(各二两)
上为末姜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利膈化痰丸南星(汤泡) 半夏(姜制) 蛤粉 香附(童便煮) 蒌实 贝母(去心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姜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方见伤饮门 治酒痰逐水枳实丸 消痰导滞逐饮枳实 半夏 陈皮(各二两) 黑牵牛(头末三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脾胃宿冷停痰呕吐肉豆蔻 木香 丁香 人参 陈皮(各二钱五分) 藿香(五钱) 半夏(汤泡三钱)
上为末姜汁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送下清气化痰丸 清头目凉膈化痰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上为末姜汁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姜汤送下黄芩利膈丸 除胸中之热利膈上之痰煮黄芩(二两) 半夏 泽泻 黄连(各五钱) 南星(煨) 枳壳 陈皮(各三钱) 白术(二钱)
上为末姜汁浸蒸饼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姜汤送下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方见中风门 治寒痰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喉中壅碍咯不出咽不下结塞不利桔梗 寒水石 香附 蒌仁 杏仁 陈皮 茯苓 半夏 青皮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痰气紫苏子 白芥子 萝卜子上三味每用一两碾碎用绢袋盛煎汤不拘时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胯臂重疼脉沉呕吐南星 橘皮 半夏 甘草 茯苓 白芥子 苍术 竹茹 黄芩(酒炒)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四 痰门
治方
治风痰半夏(汤泡七次) 皂角(一寸) 甘草(炙)
水二钟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咳嗽门
病源
有风寒 有痰饮 有火郁 有劳嗽 有肺胀夫咳者伤于肺气有声而无痰嗽者动于脾湿无声而有痰咳嗽谓有声有痰因伤肺气而动于脾湿以致之也夫肺为五脏之华盖声音之所出合于皮毛而司乎腠理故风寒先能伤之若腠理不密外为四气所感则令人咳嗽伤于风者则脉浮鼻塞声重清涕恶寒发热自汗伤于寒者则脉紧无汗恶寒烦躁不渴伤于热者则脉数烦渴引饮咽干唾涕伤于湿者则脉细四肢沉重骨节烦痛此四气之所伤也或有七情干于五脏六腑传于肺经亦能令人咳嗽弗独肺经也治疗之法审其寒热辨其虚实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至如停饮咳嗽则当清而逐之其或不谨日久多成劳瘵虚损之病凡此诸症在于临时消息则了然无不瘳矣
卷之四
脉法
脉诀云浮而缓者为伤风 浮而紧者为伤寒咳脉浮濡者生紧涩者死 肺脉沉数者咳血沉滑者多痰
卷之四
治法
一伤风咳嗽声重恶寒宜用 华盖散 参苏饮一感冒咳嗽头疼宜用 金沸草散 人参荆芥散一痰饮咳嗽宜用 二陈汤 随症加减以治之一火郁生痰面赤作嗽宜用 降火化痰丸一劳瘵咳嗽宜用 滋阴降火之药治在本门一肺胀动则喘满气急息重宜用 收敛之药诃子 五味子 杏仁 青黛之类一肺胀抑遏不得眠者难治一上半日嗽多是胃中有火宜用 知母 石膏之药降之一下半日嗽多者是阴虚宜滋阴降火宜用 四物汤加 知母 黄柏之类一黄昏时咳嗽多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以五味子敛之一咳嗽胁痛者宜用 二陈汤加 青皮 青黛 以疏肝气或加 白芥子一肺受虚寒久嗽不止宜用 人参清肺散一冷嗽吐痰沫宜用 温肺汤一肺萎咳嗽有痰胸旁肿痛午后热声飒者宜用 人参养肺汤一咳嗽声哑便不可用凉药宜用 半夏 细辛 生姜之类以散之一咳嗽咽干不可用 半夏 南星之药 宜用 贝母 蒌仁以润之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肺伤风寒麻黄 紫苏 杏仁 桑皮 赤茯苓 橘红 甘草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肺感风邪荆芥 麻黄 前胡 甘草 赤芍药 半夏 金沸草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肺受风邪咳嗽声重有痰头疼人参 紫苏 枳壳 茯苓 陈皮 前胡 桔梗 干葛 甘草 半夏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肺受风邪伏热头痛咳嗽鼻塞声重人参 荆芥 麻黄 细辛 桔梗 陈皮 半夏 杏仁 甘草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肺受虚热久嗽不止人参 阿胶 杏仁 桑皮 地骨皮 知母 乌梅 粟壳 甘草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冷嗽吐痰沫半夏 陈皮 五味子 干姜 薄桂 杏仁 细辛 阿胶 甘草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火郁生痰面赤作嗽黄芩 海石 蒌实 青黛 桔梗 甘草 半夏 青皮 炒栀子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姜汤送下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肺痰咳嗽人参 甘草 阿胶 茯苓 柴胡 五味子 贝母 杏仁 桔梗 枳实 桑皮水二钟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久嗽润肺款冬花 人参 五味子 紫菀 桑皮上为末蜜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细嚼姜汤送下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无痰嗽久不愈者贝母 桑皮 五味子 甘草 知母 杏仁 款花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久嗽不止人参 款冬花 五味子 知母 贝母 粟壳 乌梅姜三片煎服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治郁痰喘嗽不止贝母 杏仁 青黛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一丸噙化附肺痿 肺痈
卷之四 治方
病源
咳嗽有浊痰腥气或咳唾中有红丝脓血者名曰肺痿此因热在上焦也如口中燥咳胸中隐隐而痛名曰肺痈此因咳伤肺叶而成也
卷之四 治方
脉法
脉法曰肺痈之脉寸数而实肺痿之脉寸数虚涩浮大者生短涩者死
卷之四 治方
治法
治肺痈咳嗽脓血咽喉多渴大小便赤涩桔梗 贝母 当归 栝蒌子 枳壳 薏苡仁 桑白皮 防己 黄 杏仁 百合 甘草节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卷之四 治方
治法
治肺痈贝母 知母 白芷 阿胶 白芨 甘草 射干 生地黄 桔梗 薄荷 杏仁 乌梅 桑皮天门冬姜三片食远服
卷之四 治方
治法
治肺痿人参(去芦) 青皮 天门冬(去心) 茯苓 陈皮(去白) 地骨皮 甘草(炙各一钱) 五味子(三十粒) 知母(一钱五分) 桑白皮(二钱)
水二钟姜三片食远服
卷之四 治方
治法
治肺痿知母 白术 茯苓 五味子 人参 半夏 柴胡 甘草 薄荷 川芎 阿胶 款冬花桔梗 黄芩 麦门冬姜三片食远服
卷之四 喘门
病源
有寒 有火 有痰 阴虚 气虚人之五脏肺最居上专主乎气喜清而恶浊经曰清阳出上窍或为四气外感所干或因七情内郁郁而生痰则为喘喘则气急促而不能定息焉然喘有不同有因痰而致者有因火而致者有因气而致者有因痰而喘者发则有声因火而喘者肺属金而恶火邪火来乘肺而为之也因气而喘者七情之气干于肺气逆上冲而为之也大抵喘皆属肺治法宜降火清金豁痰抑气或曰喘有利下而愈之者亦有因下而殂之者盖视其虚实察其寒温若汗出发润而喘者为肺绝汗出如油而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皆不治其或风邪浸肺久而不散盐酸伤肺因而不解而为 喘者亦有之呜呼可不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