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心方
医心方
卷第三
治中风癞病方第二十
《病源论》云:凡癞病,皆是恶风及犯触忌害得之。初觉皮肤不仁,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最又有乌癞、白癞,论诸癞(诸癞,或本无此字)形状在本书依繁不载。
又云:酒醉露卧,不幸生癞。
《录验方》云:有人五癞八风之法:一木癞、二石癞、三风癞、四水癞、五沸癞。
《葛氏方》云:癞病乃有八种云云。
治白癞乌癞方:苦参根皮干之粗捣,以好酒三斗,渍二十一日,去滓,服三合,日三。
又方:干艾叶随多少,浓煮以渍面及饭酿如常法,酒熟随意饮,恒使熏。
又方:取马薪蒿,一名马矢蒿,一名烂石草,捣末,末服方寸匕。日三,百日更赤起,一年又方:捣好雌黄末,苦酒和,鸡羽染以涂疮上,干复涂之。
《僧深方》治癞方:水中荷浓煮以自渍半日,用此方多愈。
又方:水中浮青萍浓煮,自渍之。
《范汪方》治大风癞疮方:取 (音律)草一担,二石水,煮取一石汁,以渍疮,不过三渍愈。
《集要方》治癞方:留黄,苦酒和涂之。
卷第三
治中风言语错乱方第二十一
《病源论》云:风邪者,谓风气伤于人也。人以身内血气为正,外风气为邪。若其居处失宜暑,悲《僧深方》五邪汤,治风邪入人体中,鬼语妄有所说,闷乱,恍惚不足,意志不定,发来往人参(三两) 茯苓(三两) 茯神(三两) 白术(三两) 菖蒲(三两)
凡五物,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先食,服八合,日三。
《范汪方》茯神汤,五邪气入体中,鬼语妄言,有所见闻说,心悸恸,恍惚不定,发作有时茯神(三两) 菖蒲(三两) 赤小豆(三十枚) 人参(三两) 茯苓(三两)
凡五物,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经心方》葱利汤,治邪发无常,骂詈与鬼语方:乌头(一分,炮) 恒山(一分) 甘草(一分) 葱利(一分) 桃花(一分)
五味,好酒四升,煎取一升,顿服,大吐。
卷第三
治中风癫病方第二十二
《病源论》云:五癫者,一阳癫,二阴癫,三风癫,四湿癫,五马癫也。人有血气少则心虚气并《千金方》云:治癫疾者,视之,有过者即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范汪方》治五癫方:铁精(一合) 芎 (一两) 蛇床子(五合) 防风(一两)
凡四物,合和,捣下筛,日三服,日用一钱,有验即愈。
又方:灸尺泽穴,在肘中动脉。
《效验方》高风散治癫劳方:蜀天雄(一分,炮) 山茱萸(一分) 薯蓣(十四分) 独活(八两,一方八分) 石南草(二分(十二分) 干姜(八凡十二物,冶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短剧方》治癫疾发作,僵仆不知人,言语妄见鬼方:野狼HT 子三升,清酒五升,渍出曝干。复纳汁尽,曝干,捣冶末,空腹服四分匕,日三。
《葛氏方》云癫病方: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通便愈。
又方:灸足大指丛毛中七壮。
又断鸡冠血,沥口中。
《千金方》云:风癫:灸天窗,百会各三百壮狂癫吐舌:灸胃脘百壮狂走癫疾:灸大幽百壮。
狂走癫痫:灸季肋三十壮。
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
狂走喜怒悲泣:灸巨揽随年壮。
卷第三
治中风狂病方第二十三
《病源论》云:狂病者,由风邪入并于阳所为也,风邪入人血脉使人阴阳二气虚实不调,若一实一虚,则令血气相并。并于阳则为狂发,则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是也。
《千金方》云:狂发少卧,不饥,自高贤,自辨知,自贵,大善骂詈,目夜不休。
《短剧方》治卒发狂方:用其人着地,以冷水淋其面,终日淋之。
又云:卒狂言鬼语方:以甑带急合缚两手父指,便灸左右胁下对屈肘头,两火俱起,灸七壮。须臾鬼语,自云姓名又云:狂骂詈掷打人方:灸口两吻边燕丸处赤白际各一壮,并灸。
背胛间名臣揽三壮,三日一报之。
又方:灸阴囊下缝三十壮,女人者灸阴会也。
《葛氏方》治卒发狂方:烧虾蟆捣末,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煮三年陈蒲,去滓,服之。
又云:狂言鬼语方:针其足大拇指爪甲下,入小许即止。
卷第三
治虚热方第二十四
《病源论》云:虚劳而生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之《极要方》疗一切虚热气壅滞结不通三黄丸方:黄连(二两) 大黄(二两) 黄芩(三两)
上件三物,捣蜜,和丸如梧子,食后服三丸,日三。
又云:疗心膈间虚热气上迫咽喉口干方:茯苓(五两) 麦门冬(三升二合,去心) 乌梅肉(二两)。
上,蜜丸如酸枣大,含消咽之。日夜含六七枚。若因食即口若者,加升麻三两。
《广济方》疗虚热呕逆不下食即烦闷地黄饮方:生地黄汁(六合) 芦根(一掘) 生麦门冬(一升) 人参(八分) 橘皮(六分) 生姜(八分) 白蜜(三合)
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下地黄汁,蜜,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不痢。
《经心方》大黄丸,治虚热食饮不消化,头眩引胸胁,喉仲介介口中烂伤,不嗜食方:大黄(一两) 黄芩(一两) 黄连(三两) 苦参(二两) 龙胆(二两)
五味,蜜丸如梧子,服五丸,日三。
又云:生地黄煎治虚热及血利方:生地黄汁三升。上,纳汁铜器中,于微火上煎令如饴服二合。
《效验方》龙胆丸,治朝寒暮热,手足烦,鼻张血青,不能饮食方:龙胆(二分) 黄连(二分) 黄芩(二分) 人参(二分) 芒硝(二两) 大黄(二分)
凡六物,冶下筛,蜜丸如梧子,服五丸,日三。不知可至七丸。
《葛氏方》云:若胸中热结,烦满闷乱,狂言起走者方:以芫(音元)花一升,水三升,煮取升半,以布渍汤中,拓胸中上,燥复易。
卷第三
治客热方第二十五
《病源论》云:客热者由人腑脏不调,生于虚热。热客于上焦,则胸膈生痰实,口苦舌干;《耆婆方》治人客热方:生地黄根一握,净洗,捣绞取汁,纳少许蜜,少少服之。
又方:以竹沥待冷,少少饮之。
又云:治季夏月客热方:升麻(一两) 甘草(一分,灸) 蓝(二分) 人参(一分) 粟米(一升,一方一合)
以水五升,煮取半升,去滓,夜露之,平旦一服之。
又云,治人舌涩不能食方:荠 (十二分) 人参(二分) 防己(二分)
切,捣筛为散,以饮服一方寸匕,日二。服此方至夏月。恒须早服之,无此病之。
《录验方》竹茹汤,治胸中客热,口生疮烂,不得食方:生竹茹(四两,去上青) 生姜(四两) 甘草(二两) 前胡(二两) 茯苓(二两)
橘皮(一两)
凡六物,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半日尽。
《范汪方》阳逆汤,治胸中有热,喘逆肩息方:半夏(半升) 人参(一两) 石膏(如鸡子者一枚) 生姜(四两) 饴(四两)
凡五物,以水一斗五升,煮得七升,服一升,日三夜二。
医心方卷第三背记忘多:(《病源论》曰:多忘者,心虚也。心神虚损而多忘。《养生方》云:丈夫头勿北首:(《病源论》云:风 喉者,风邪之气先中于阴。病发于五脏者,其状奄忽不知人,喉(《病源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血气与脉并上,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卷第四
治发令生长方第一
《病源论》云:发是足少阴之经血所荣也,血气盛,则发长美;若血虚少,则发不长,故须《僧深方》生发泽兰膏方:细辛(二两) 蜀椒(三升) 续断(二两) 杏仁(三升) 乌头(二两) 皂荚(二两) 泽兰(二凡十一物, 咀,以淳苦酒三升渍铜器中一宿,以不中水猪肪成煎四斤,铜器中东向灶炊以生发膏生长发,白黄者令黑,魏文帝秘方:黄 (二两) 当归(二两) 独活 芎 白芷 夕药 草 辛夷 防风 生地黄 大黄凡十六物,切,微火煎三上三下,白芷黄,膏成,去滓,敷头。(一方加麝香二分。)
《千金方》治发令生长方:麻子一升,熬令黑,压。取脂,敷头。
又方:麻叶、桑叶。泔煮去滓,沐发七遍,长六尺。
又方:多取乌麻花,瓷瓮盛,密盖,埋之,百八十日出,用涂发,长而黑。
《葛氏方》治发令长方:术一升,锉之,水五升,煮以沐,不过三即长。
《新录方》治发令长方:乌麻花末之,以生油和泥,涂之。
又方:每暮好蜜涂如上,七日亦生。
《本草经》云:鳢肠汁涂发眉,生速而繁。(注云:一名莲子草。)
《如意方》云:长发术:东行枣根直者,长三尺,以中央当甑饭蒸之。承两头汁以涂头,发长七尺。
又方:白芷四两,煮沐头,长发。
又方:麻子仁(三升) 白桐叶(一把) 米汁煮,去滓,适寒温以沐,二十日发长。
又方:麻子仁(三升) 秦椒(二升) 合研,渍之一宿以沐头,日一,长发二尺。
又方:乙卯丙辰日沐浴,令人发长。
卷第四
治发令光软方第二
《如意方》软发术:沐头竟,以酒更濯,日一,发即软。
又方:新生乌鸡子三枚,先作五升麻沸汤,出扬之令温,破鸡子悉纳汤中,搅令和,复煮令又云:光发术:捣大麻子蒸令熟,以汁润发,令发不断生光泽,大良。
卷第四
治发令竖方第三
《延寿赤书》云:《太极经》曰:理发宜向壬地,当数易栉,栉处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如意方》云竖发术:马蔺灰(一升) 紫宁灰(五升) 胡麻灰(七升)
凡三灰,各各淋之,先用马蔺灰汁,次用紫宁灰汁,后用胡麻灰汁。
卷第四
治白发令黑方第四
《病源论》云: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
又云:千过梳发发不白。
又云:正月一日取五香煮作汤,沐头不白。
《隋炀帝后宫香药方》染白发大豆煎:酢浆 大豆上二物,以浆煮大豆以染之,黑便如漆。
《葛氏方》治白发方:先沐头发令净,取白灰,胡粉分等,浆和温之,夕卧涂敷讫,油衣抱裹。明旦洗去,便黑。
又方:拔白毛,仍以好蜜敷孔处,即生黑。
《千金方》治发白方:正月四日,二月八日,三月十三日,四月二十日,五月二十日,六月二十四日,七月二十八上日拔之,不复白。
又方:乌麻九蒸九曝,末,以枣膏丸,久服之。
又方:生油渍乌梅,当用敷头良。
《灵奇方》令白发还黑术方:陇西白芷(一升) 旋复(一升) 秦椒(一升) 好桂心(一尺)
合捣筛,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三十日白发悉黑,禁房内。以此药食白犬子,二十日皆变为《僧深方》欲令发黑方:八角附子一枚,淳苦酒半升,于铜器中煎令再沸,纳好矾石大如博其石一枚;矾石消尽,纳《极要方》染鬓发白方:数用大麻子泔浴之,极佳。
《龙门方》治发白方:用皂荚汤净洗,干拭,以陈久油滓涂之,日三。(《千金方》同之。)
《孟诜食经》治白发方:胡桃烧令烟尽,研为泥,和胡粉。拔白发毛敷之,即生毛。(今按《本草拾遗》为泥拔白发《如意方》染发白术:取谷实捣取汁,和水银以拭发,皆黑。
又方:熟桑椹以水渍,服之,令发黑。
又云:反白发术:以五八午日烧白发。
又方:癸亥日除白发,甲子日烧之,自断。
卷第四
治须发黄方第五
《病源论》云:足太阳之经血外荣于发,血气盛,则须发美而长。若虚少不足,不能荣润于《葛氏方》治须发黄方:烧梧桐作灰,乳汁和,以涂其肤及须发,即黑。
《如意方》治须黄术:胡粉,白灰分等以水和,涂须。
一方:浆和,夕涂,明日洗去,便黑。
《录验方》染须发神验如柒方:胡粉(三两) 锻石(三升)
以泔和粉灰等煮一两沸,及暖,揩洗发令遍,急痛水以濯之,经宿旦还直暖涂泔洗濯。
又以
卷第四
治须发秃落方第六
《病源论》云: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不能荣润,故鬓发秃落也。
《经心方》治中风发落不生方:铁生衣下筛,腊月猪脂合,煎三沸,涂,日三良。亦治眉落。
《葛氏方》治鬓发秃落不生长方:麻子(三升) 秦椒(二升)
合研置沈汁中一宿,去滓,日一沐,一月长二尺。
又方:生柏叶一斗,附子四枚,捣末,以猪肪三斤合和为三十丸。布裹一丸,着沐汁中,间日《医门方》治发落方:油磨铁衣,涂之即生。
又方:桑根白皮(二升) 大麻子(二升) 白桐叶(切,一升半)
上,以米或泔九升,浸经一宿,煮五六沸,去滓,以沐浴发。
《千金方》治鬓发堕落方:麻子(三升碎) 白桐叶(切,一把)
二味,以米泔汁二升,煮五六沸,去滓以洗沐,则头鬓发不落,二十日验。(《葛氏方》同《如意方》治鬓发秃落术:桑树皮,削去黄黑取白,锉二三升,以水淹煮五沸,去滓,以洗沐鬓发,数为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