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集成


  产后血晕,生化汤:当归八钱,川芎四钱,桃仁十粒,炮姜、灸草各五分,加人参、焦芥。或佛手散见临产加焦芥,甜酒冲,童便。

  产后气脱,四味回阳饮,加北耆一钱,当归、鹿茸各三钱。或救脱汤:人参、北耆各一两,当归五钱,附子三钱,炮姜二钱。

  产后喘促,姜、附四君加当归。或定喘汤:北耆一两,熟地八钱,人参二钱,当归、阿胶各三钱,附子一钱半。

  产后不语,八珍加勾藤、菖蒲、远志。或七珍散:生地一两,人参、川芎、菖蒲、防风、朱砂各五钱,细辛一钱,研末,每薄荷汤下二钱。

  心慌自汗,参归饮:人参、当归、炮姜、附子、枣仁。或十全加附子、牡蛎、糯米。

  肢体抽搐,十全加炮姜。或黄耆八钱桃仁三钱红花二钱汤。

  产门不闭,举元煎加五味。或大补元煎加耆、姜。

  子肠不收,升肠汤:人参、黄耆各一两,当归、焦术各五钱,川芎三钱,升麻一钱。或补中加附子。

  恶露不行,桃红四物加肉桂。或生化汤倍桃仁,加灵脂、蒲黄俱炒。

  恶露不止,四物去芎加白芷、升麻、发灰。或补中去柴,加续断。

  感冒风寒,熟料五积散除桂、芷、枳、橘,余皆酒炒。或桂、附理阴煎,有汗加桂枝、白芍;无汗加麻黄、柴胡。

  产后咳嗽,四物去地,合二陈,加桂枝、前胡、苏梗、桔梗,姜、枣。

  或生化汤去桃仁,加苓、橘、半夏、杏仁。

  产后血崩,寿脾煎加黄耆、鹿胶、升麻。或归脾汤加续断、乌梅。

  产后腹痛,生化汤加小茴、元胡。或四物加肉桂、小茴。

  产后腰痛,生化汤加杜仲、续断、元胡。或十全去耆,加杜仲、续断。

  补遗

  尿胞脱出,棕根炖猪瘦肉,服三五次。

  阴户脱下,八珍加黄耆、防风、升麻。

  损伤尿胞,异功散加黄耆、桃仁,用猪、羊胞炖服。

  肢体浮肿,五皮饮加参、朮、姜、桂、大枣。

  手足青黑,石室箓(音ù,古代帝王自称其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方:人参、焦术各一两,当归五钱,肉桂一钱半,附子一钱。

  鼻黑鼻衄,参苏饮:人参一两、苏木三钱,加附子褥劳成瘵(音,多指痨病。),八珍汤。

  败血成瘫,生化汤加连翘、银花、乳香、没药。

  灸产后穴道

  血晕:支沟、三里、三阴交血块痛:气海、三阴交、曲泉、三里、丹田、肝俞、复溜。

  五心烦热、头目昏沉:合谷、百劳、心俞、涌泉、曲池。

  恶露不止:气海、关元、水分、三阴交。

  乳证

  清臣曰:乳房属阳明,乳头属厥阴,无论气闭寒闭,须用二经之药以通之。至吹乳、乳痈、乳岩,其证不一,宜按寒热虚实分治。

  乳汁不行,四物汤加花粉、木通、王不留行,用猪蹄熬水煎服,外葱白煎水淋洗,以通其气。

  乳汁过少,加味补血汤:黄耆一两、当归、山药各五钱,木通三钱,炖猪蹄服。或催乳汤:黄耆、熟地各八钱,人参、当归各五钱,川芎、枸杞、通草、王不留行各二钱,炖猪蹄服。

  内外吹乳,消毒散:鹿霜、公英、白芷、苏梗、橘叶煨、丝瓜瓤、葱白、甜酒。或散肿汤:青皮、银花、公英、瓜蒌、归尾、没药、石膏、甘草节、甜酒。

  乳中结核,散结汤:香附五钱,川芎、白芷、浙贝、银花、公英、苏梗各三钱,橘叶、丝瓜瓤、葱白、甜酒渣,敷患处。或八珍加贝母、桔梗、香附酒炒、陈皮。

  乳痈初起,栝蒌汤:瓜蒌、生栀、大力、连翘、柴胡、黄芩、陈皮、青皮、花粉、银花、甘草、皂刺、甜酒。或通气散:陈皮、青皮各八钱,瓜蒌、甲珠各四钱,银花、连翘、灸草、甘草各二钱,研末酒下。

  乳岩初起,丹栀逍遥散、柴栀归脾汤,俱加鹿胶,轮服。

  补遗

  乳肿:蒲公英、泽兰、银花、白芷、木瓜、甘草为末,每二钱酒下。

  乳痈:大瓜蒌、当归、甘草、没药、乳香为末,酒下。外豆窖水一桶熬膏,浓搽数次,自消。

  吹乳:白芷、细辛、牙皂,酒煎服,捣渣贴患处,立愈。

  吹乳咒法

  先问病乳左右,在左,以右手虚摄乳样,在右亦如之,令来人去,云好了。然后依法念咒七遍,对去吹七口,即愈。

  咒曰:赫赫阳阳,日出东方,东上方,西上方,方上圆,圆上方。禁天天崩,禁地地裂。禁吹乳,自消灭。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勅。

  咒簪消乳法,咒云:青头娘子有患,揭起江山十万。普陀落迦山下古佛,一口吹散。

  灸乳证穴道

  无乳,灸膻中、少泽、合谷。

  乳痈,灸委中、三里、鱼际、少泽、足临泣。

  乳岩,灸顶心,或隔蒜灸患处,痛至不痛,不痛至痛为止。

  乳肿,灸足临泣。

  妇人隐疾

  清臣曰:妇人有难言之疾,如阴肿、阴痒、阴疮、阴蚀之类,患者羞对人言,医者不得其实。染病日深,殊甚悯念。今谨采各方,随其取用,不必延医调治,无不应手而愈。

  阴户翻肿,大分清饮见耳证,加黄芩、胆草,外捣菊花苗、叶,开水淋洗。

  阴中奇痒,芍药蒺藜煎:蒺藜七钱,赤芍、生地各二钱,黄芩、炒栀、木通、泽泻、胆草各一钱半,外蛇床、苦参、五倍(原文为「棓」)、白矾、花椒、葱白煎洗。

  阴痒生虫,芦荟丸:芦荟五钱,当归、白芍、川芎、胡连、无荑各一两,木香、甘草各二钱,研末,糊丸,每开水下钱半。外桃叶、白果捣烂,绵裹纳阴中,日三易。

  阴户生疮,芍药蒺藜煎上加土茯苓一两。无火去炒栀、胆草,加归、苓、苡仁。外雄黄、白矾、杏仁各五钱,麝香一分,研敷。

  阴中挺出如蛇,龙胆泻肝汤见口证。外水杨汤:水杨、柳髻、鱼腥草、黄连、枯矾、文(原文为「蚊」)蛤、狗脊各一两,研末,入有紫砂罐煎汤,竹筒引气入内熏洗。

  阴中出物如茄,八珍去苓加陈皮、沉香、枳壳、吴萸、肉桂。外茄杆烧存性,研末,香油调搽。

  大小便易位,幼女五苓散加黄连、木香、甘草,产后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莪朮、炒栀各三钱,肉桂一钱。

  交接出血,柴苓四物加炒栀、胆草。或引精止血汤:熟地、焦术各一两,人参、枣皮各五钱,茯神、焦芥、前仁各三钱,炮姜一钱,黄柏五分。

  足后跟痛,加减四物汤:生地、白芍、归尾、二朮、黄芩、黄柏、陈皮、牛膝、甘草梢。或知柏四物加木通、淮通、花通、血通、血藤、牛膝。

  灸隐疾穴道

  阴挺,灸曲泉、照海、大敦

  阴肿,灸会阴、三阴交

  小儿

  清臣曰:小儿号为哑科,治之最难。景岳独谓其易,盖以小儿之病,不过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及惊风吐泻,并无七情六欲之扰。用药只宜轻剂,不可过为克伐,损伤元气,此为至要。

  撮口脐风:附子理中加竹黄、姜蚕、全蝎,外焠元宵灯火。元宵灯火本十五,囟门眉心两合骨,脐轮脐心共七焦(原文为「燋」),鞋带四焦救儿苦。

  急慢惊风:急惊为实证,龙胆泻肝汤方见口证。痰甚加胆星、竹黄。慢惊为虚证,四味回阳饮加白蔻、丁香,用灶心土,水煎服。

  夜啼,属脾寒,异功散加炮姜;属心热,人参、黄连、炙草、生姜、竹叶。

  吐乳,属虚寒,异功散加炮姜;属虚热,异功散加柴栀。

  吐泻,属虚寒,温胃饮;属实热,二陈去草加猪、泽、车前。

  溺白,属虚寒,香砂六君加柴胡;属实热,龙胆泻肝汤见口证。

  腹胀,因脾虚,砂蔻六君加炮姜;因食滞,枳朮丸加砂、半、藿、橘、麦曲。

  囟肿囟陷,肿为实证,大连翘饮:连翘、归尾、赤芍、荆芥、防风、木通、甘草;陷为虚证,桂、附理中加黄耆一两。

  弄舌吐舌:弄舌为心脾亏损,八珍去地加耆、橘。吐舌为心脾积热,导赤散加黄连、菖蒲。

  龟胸龟背:龟胸为肺热胀满,贝母煎:贝母、桑皮、苏子、花粉、沙参、百合、前胡、射干、薄荷、枇杷叶。龟背为风入脊髓,保元丸:当归、枳壳、独活、防风各一两,前胡、麻黄、大黄各五钱,蜜丸,米汤下。

  灸急惊风穴道

  印堂、百会、人中、中冲、大敦、太冲

  灸慢惊风穴道

  百会、上星、人中、脾俞、大敦、列缺

  痘证

  清臣曰:痘乃胎毒,有寒有热,有实有虚,不可偏执为虚寒而纯用温补;也不可偏执为实热而纯用寒凉,总宜按证立方,乃可无误。

  初起发热,人参败毒散酌加荆、防。

  毒火太盛,归宗汤:大黄、生地、赤芍、山楂、青皮、木通、大力、荆芥、灯心。

  已出复隐,苏解散:羌活、防风、荆芥、前胡、苏叶、葛根、升麻、川芎、木通、大力、桔梗、甘草、芫荽。

  惊搐发狂,羌活汤:羌活、防风、当归、川芎、炒栀、薄荷、胆草、甘草、灯心。

  痘多成片,归宗汤上。

  顶平不起,三豆饮:黄豆、绿豆、赤小豆加参、耆、归、朮。

  灰陷白陷,参归鹿茸汤:人参、黄耆、当归、鹿茸、炙草、糯米。

  紫陷黑陷,归宗汤上。

  紫黑无浆,归宗汤加归尾、红花、紫草、犀角、黄连、甲珠、地丁。

  空壳无浆,内托散:黄耆、人参、当归、川芎、防风、白芷、肉桂、炙草、糯米。

  皮薄浆清,参归鹿茸汤。

  寒战咬牙,桂、附理阴煎加参、耆、丁香、生姜。

  当靥不靥(音è,面颊上的微涡),回浆饮:黄耆、人参、焦朮、茯苓、首乌、白芍、炙草、生姜。

  痘烂不靥,黄连解毒汤加连翘、大力、苦参、升麻、蝉蜕、木通、甜酒。

  痘子落眼,黄丹、冰片研末,左吹右耳,右吹左耳。

  痘子抓烂,黄豆黑豆壳,烧存性,加人中白,研末,麻油调搽,愈无疤。

  余毒成痈,化毒丹:生地、当归、赤芍、荆芥、防风、大力、连翘、黄芩、犀角、薄荷、桔梗、甘草。

  保婴稀痘方:银花、红花、桃仁、荆芥各一钱,生地、赤芍、当归各二钱,甘草五分,此药八味,用水二杯,煎至一杯,尽一日,令小儿服完,次日出痘,三日收功,不灌脓,不结痂,只见些须红点。先以小儿脐带瓦上焙干,研末,同煎。此方在半月内服之神验,过十八日则不验矣。

  种牛痘法:于两臂中消泺、清冷渊二穴上下交连处,银针刺破,种牛痘于肤内,随即灌水成浆,结痂后,不再出,屡试不误。

  麻疹

  清臣曰:凡人咳嗽喷嚏,面肿腮赤,眼泪鼻涕,呵欠闷烦,乍凉乍热,手足稍冷,恶心呕吐,即为麻疹之候。主治之法,初宜解散,次宜养阴清火,始终忌用燥药。

  时令温暖,荆、防、连翘、大力、石膏、知母、枳壳、木通、薄荷、桔梗、甘草。

  时令暄热,黄连解毒汤加荆、防、膏、知、元参、大青、桔梗、甘草。

  时暖时寒,加减葛根汤:葛根、荆芥、防风、羌活、柴胡、前胡、大力、沙参、白芍、桔梗、甘草。

  时令大寒,加减麻黄汤: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大力、沙参、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姜。

  毒盛难出,黄连解毒汤加石膏、连翘、大力、麻黄、蝉蜕、炒军。

  已出复没,解毒汤:荆芥、防风、黄芩、黄连、连翘、大力、犀角、薄荷、大青、人中黄、灯心、芦根。

  色红,人参白虎汤加连翘、大力、骨皮。

  色白,养荣汤:人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甘草、甜酒。

  色紫色黑,大青汤:大青、石膏、知母、元参、炒栀、木通、桔梗、人中黄。

  麻兼疫疠,人参白虎汤,加芩、连、栀、力、连翘、红花、桔梗、竹心。

  麻后咳嗽,清金散:沙参、赤苓、石膏、知母、麦冬、元参、黄芩、炒栀、骨皮、杏仁、瓜蒌、大力、桔梗、竹心。

  通用,清金一贯饮:黄芩五钱,前胡三钱,荆芥钱半,炒芍、青皮、大力、淮通、桔梗各二钱,甘草六分。寒闭加麻黄;便闭加大黄;血热加生地;口渴加石膏;气喘加桑皮、杏仁;日久不散加生地、丹参、元参、蝉蜕。

  疮证

  清臣曰:疮毒有阳证、有阴证。阳证宜清凉解毒,阴证宜温中回阳。七日前宜散,七日后宜攻,溃后宜托补元气,此为外科枢要。

  阳证者,疮势红肿,焮(音ì,使受到灼热)痛异常,六脉洪数,清凉饮:银花一两,当归五钱,公英、花粉、连翘各三钱,荆芥、防风、甘草各二钱。便闭加大黄。外如意金黄散:花粉一两,白芷、黄柏、大黄、姜黄各五钱,苍朮、厚朴、陈皮、南星、甘草各二钱,研末,葱蜜调敷,加芙蓉花叶,有子蜂房尤效。

  阴证者,疮势平塌,顽麻少痛,六脉沉迟,温中饮:生耆一两,当归五钱,陈皮二钱,肉桂、炮姜、麻绒、炙草各一钱,甜酒。外回阳玉龙膏:姜黄、草乌、赤芍各两半,白芷、南星各五钱,肉桂二钱半,研末,酒调敷。

  已成不溃,透脓散:黄耆一两,当归、川芎、银花各五钱,白芷、大力、甲珠、皂刺各一钱,甜酒。外胡桃咬涂顶上,麻雀粪拣立者一锭插其中,即破。

  既溃不敛,十全去地加香附、陈皮。外鳖甲,瓦焙研撒。

  愈后复起,千金内托散:黄耆、人参、当归、川芎、炒芍、白芷、防风、银花、厚朴、瓜蒌、官桂、桔梗、甘草节、甜酒,痛甚倍归、芍加乳香、没药。

  六经见证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