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集成


  肾气虚惫,起痿汤:杜仲、故纸、枸杞、兔丝、胡巴、牛膝、萆薢、防风、沙蒺藜。一去枸杞加肉桂。

  足胫枯细,膝大如碗,十全去苓、桂,加羌、防、附子、杜仲、牛膝。

  一去芎、苓加杜仲、枸杞、鹿茸、附子、续断、桂元。

  灸痿证穴道

  公孙、外关、太冲、内庭、三里、阳辅

  脚气

  清臣曰:脚气者,湿热在足,而作气痛也。因内有湿热,外感风寒,相合为病。初起憎寒壮热状,类伤寒。痛似痹证,惟独痛在脚,为有异耳。治此之法,总以除湿行气为主。

  内因湿热,肿而又红,为湿脚气,保元汤:苍朮、黄柏、当归、独活、灵仙、加皮、防己、牛膝、姜、酒。热盛,加芩、连。

  外感风寒,不肿不红,为干脚气,朮附理阴煎加麻黄、细辛、木瓜、吴萸。

  憎寒壮热,防己饮:防己、二朮、生地、川芎、木通、槟榔、黄柏、犀角、甘草。

  脉实证实,加味苍柏散:二朮、黄柏、生地、当归、赤芍、二活、知母、木通、木瓜、防己、槟榔、牛膝、甘草。

  脉虚证虚,当归拈痛汤:当归、人参、二朮、二苓、泽泻、知母、黄芩、羌活、防己、葛根、升麻、苦参、茵陈、炙草。

  嗜酒致痛,脚如火燎,加味二妙丸:苍朮四两、黄柏二两、归尾、苡仁、牛膝、萆薢、防己、龟板各一两,酒丸,姜、盐汤下。

  脚膝肿大,状如鹤膝,十全去芎、苓、加麻黄、桂枝。随用全方加枸杞、巴戟、故纸、附子、吴萸。

  通用艾火灸痛处二三十壮,或雷火针见痹证,导湿气外出,或服药后饮酒以通经散邪。

  淋证

  清臣曰:淋有五种,劳淋、气淋、热淋、血淋、石淋是也。劳淋、气淋属虚;热淋属热;血淋有虚有热;石淋或因热起,或因虚起,久而成沙石者也。

  劳淋者,劳伤即发,小腹急痛,玉锁丹:蚊蛤八两、茯苓二两、龙骨一两、为丸梧子大。每盐汤下七十丸,日三次。或炮姜、百草霜各一两,研末,每酒下二钱。

  气淋者,丹田胀满,气滞难通,理气丹:当归、沉香、滑石、石韦去毛、王不留行各五钱、白芍、冬葵子各七钱半、半陈皮、甘草各二钱半,研末,每大麦汤下二钱。或荆芥、前仁各二钱、白芍、知母各钱半、香薷、黄连、枳壳各一钱、甘草三分。

  热淋者,膀胱热痛,小便短赤,二阴煎加炒栀、牛膝,或六一散。

  血淋者,瘀血停茎,不时作痛,化瘀煎:生地、归尾、赤芍、木通、牛膝、前仁、泽兰、侧柏、散血草、抽鬒红、笔管草根。或牛膝一两、乳香一钱、甜酒。

  石淋者,湿热蓄久,溲如沙石,六一散加石韦、木通、牛膝、前仁、海金沙。或石燕火煅,醋焠七次石韦、𧄒;麦、滑石各一两,糊丸,灯心汤下。

  统治五淋,银硝隔纸焙研末,每用二钱。劳淋,葵子汤下。气淋,木香汤下。热淋、血淋,冷水下。石淋,滑石汤下。

  灸淋证穴道

  气海、石门、关元、间使、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浊证

  清臣曰:赤多属热,白多属寒,赤白,多属水火不分。主治之法,热者宜凉,寒者宜温,兼以分清降浊,无不随手而愈矣。

  赤浊,导赤散,加石莲,次服六味丸。

  白浊,补中汤,加苓、夏,次服八味丸。

  赤白浊,五苓散,加滑石、甘草,次服归脾汤。

  小儿尿浊,有火,导赤散,加知母、黄柏;无火,四君,倍苓,加香、砂、升、柴。

  灸浊证穴道

  章门、气海、关元、中极、脾俞、肾俞、小肠俞

  疝气

  清臣曰:疝气者,凡小肠睾丸,为肿为痛,止作无时,皆是也。疝证多因于气,故曰疝气。不独男子有之,而女子亦有之。女子少腹胀痛,即㿗;疝、冲疝之类。然惟睾丸之病,独在男子,而他则,均当详察也。主治之法,气实破气,气虚补气,证不同而气药不可少。

  寒疝,囊冷硬如石,吴萸附子细辛汤,加小茴、胡巴、橘核。或孙氏方:沙参一两、白芍五钱、柴胡、橘核各三钱、广皮二钱、吴萸、肉桂各一钱。

  气疝,虚肿原无物,上冲者,荔枝、橘核、茯苓、沉香、小茴、槟榔;下地(原文做「墬」,古同「地」。)者,补中汤加茯苓、小茴。

  水疝,囊肿如水晶,五苓散加通、前、滑、草。或禹功散:黑丑四两、小茴、广香各一两、研末,每卧时,姜汁下一钱。

  血疝,瓜形藏小腹,五苓散,加归尾、红花。或桃仁汤:桃仁、归尾、赤芍、大黄、牙皂、研末,每葱酒下二钱。

  㿗;疝,顽肿不痒痛,五苓散,加羌、防、苍朮、川楝、生姜。或守效丸:苍朮盐炒、南星、川芎、白芷、山查、青皮、橘核、荔核、半夏,研末,姜汁为丸,盐汤下。寒加吴萸,热加栀子。

  冲疝,便闭气上冲,奔豚丸:茯苓、橘核各三钱、川楝二钱、荔核、小茴、广香各钱半、吴萸一钱。寒加桂、附各一钱。或逐疝汤:人参、茯苓、泽泻各四钱、丹皮、沉香各三钱、花椒、吴萸、桂、附各一钱。

  狐疝,昼出而夜入,逐狐汤:人参一钱、焦朮、茯苓各五钱、荆芥三钱、半夏二钱、白薇、橘核、甘草各一钱、肉桂三分。或仲景方:沙参一两、焦术五钱、白芍、柴胡、王不留行各三钱。

  肾肿不痛,为木肾,化木汤:焦术二两、杜若根一两,野蓝菊花根也、肉桂、附子、柴胡各一钱。或卫睾丸:焦术二两、黄耆一两、肉桂三钱、附子、元胡、柴胡、甘草各一钱。

  灸疝气穴道

  会阴、阑门、外陵、大敦、气海、关元

  遗精

  清臣曰: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君火动于上,则相火必炽于下,故少年多有此证。然有因梦而遗者,有无梦亦遗者。因梦而遗者,其病浅;无梦亦遗,其病深。治此之法,暴起者,宜清心,久滑者,宜固肾,且各求所因调治,何患不愈。

  因梦而遗,相火炽盛也,坎离既济汤:生地一两、黄柏、知母盐炒、各五钱。或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甘草三钱。

  无梦亦遗,心肾虚弱也,龙骨远志丸:龙骨、远志、茯苓、人参、茯神、菖蒲,蜜丸,朱砂为衣。或济川饮:熟地八钱、人参四钱、茯神、山药、杜仲、枸杞各三钱、枣仁二钱、五味一钱半、煨姜、灯心,用金樱膏冲服。

  脾虚不摄,补中汤,倍耆、朮、加鹿茸、故纸。或归脾丸,加鹿茸、故纸。

  肾虚不固,左归饮,加故纸、益智、金樱。或长寿丸,加人参、龟胶。

  脾肾两虚:理脾涤丸,加故纸、益智。或苍朮菟丝丸:茯苓、焦朮、菟丝、杜仲、山药、莲米、五味、灸草。

  心经火盛,导赤散加黄连,或二阴煎。

  思虑劳心,寿脾煎。或四君,加当归、山药、菟丝、鹿霜、枣仁、远志。

  历久不止:石莲六两、甘草一两,研末,每灯心汤下二钱。或笔管草炖猪蹄服。

  补遗

  心虚梦遗,断遗丹:人参一两、山药、芡实、麦冬各五钱、五味一钱。

  肾虚梦遗,添精丹:熟地一两、山药、芡实、麦冬各五钱、五味五分。

  肝燥梦遗,润木汤:当归、白芍各一两、焦朮、茯苓各五钱、金樱、菊花各三钱,炒枙一钱、五味、甘草各五分。

  心包火动,清火汤:山药、芡实、麦冬各一两、元参、生地各五钱、丹参三钱、莲心二钱、天冬一钱、五味五分。

  心肾不交,两宁汤:熟地、麦冬各二两、山药、芡实各二两、黄莲一钱、肉桂三分。

  色欲过度,四君加黄耆、山药、巴戟、枸杞、鹿茸、龟板、远志、五味。

  灸遗精穴道

  丹田、关元、中极、肾俞、精宫、三阴交

  小便闭

  清臣曰:溺闭一证,有热结膀胱,有热结小肠,有阴虚,有阳虚,有气虚,有血虚,有屡次下利,其胀更甚,务须分辩明白,治乃无误。

  热结膀胱,四苓散加滑石、甘草。或导水汤:王不留行一两焦朮、泽泻各六钱。

  热结小肠,导赤散。或六一散加木通、通草、前仁、灯心。

  阴虚溺闭,六味丸,倍苓、泽,加前仁。或化阳汤:元参二两、熟地一两、前仁三钱、肉桂二分。

  阳虚溺闭,八味丸加前仁、火药。或附子理中丸,冲琥珀末服。

  气虚溺闭,五苓散加人参一两,或补中汤倍升、柴,加苓、泽、肉桂。

  血虚溺闭,四物汤加二苓、泽泻、前仁。或四物汤加前仁、肉桂。

  愈利愈胀,四物加陈皮、升麻。或砂、半、白蔻、桔梗、肉桂、生姜。

  诸药不效,菊花根捣汁,酒冲服。或蚯蚓捣烂,冷水调,滤汁服。

  灸小便闭穴道

  三焦俞、气海、膀胱俞、小肠俞

  大便闭

  清臣曰:便闭一证,有阳结,有阴结,有虚结。阳结,宜凉下;阴结,宜热下;虚结则当辩气血、阴阳,补下兼施,方为合法。至产后便结,老人便结,专以润燥为主,此一定不移之法也。

  阳结,承气汤加牙皂、蜣螂。或凉膈散加千金子。

  阴结,备急丸:大黄、干姜各二钱,巴豆一钱,研末,蜜丸,酒下一钱。或理中附子,加巴豆。

  气虚结,四物加黄耆、大黄、牙皂。或补中汤加大黄、千金子。

  血虚结,四物加桃仁、大黄。或孙氏方:熟地、当归各一两、大黄三钱、升麻五分,蜂蜜冲。

  阴虚结,六味丸加油归、从蓉。或通幽汤:二地、当归、桃仁、红花、大黄、升麻、香油,蜂蜜冲。

  阳虚结,八味丸加油归、从蓉。或六味回阳饮,加大黄、枳壳、升麻。

  产后便结,润肠丸:熟地、油归、丛蓉各一两、人参五钱。或加味济川煎:熟地、油归各五钱,川芎、丛蓉各三钱、牛膝二钱、泽泻一钱半、枳壳一钱、升麻七分。

  老人便结,濡肠饮:生地、熟地、油归各一两、丛蓉五钱。或润燥丸:二地、当归、阿胶各一两、麻仁、杏仁各五钱、枳壳三钱,蜜丸服。

  一切大便燥结,蜜脂膏:当归一两、杏仁五钱,浓煎,冲蜂蜜、猪油、香油服。

  附二便闭

  实证,只解散:大黄、滑石、牙皂、甘草各一钱。

  虚证,八味丸,加丛蓉、前仁。

  诸药不效,猪胆一枚,入酒、醋少许,竹管入口缠紧,纳肛门内寸八,手捻苦胆,使汁射入,即通。或炼蜜如饴,捻如指大,长二寸许,醮皂角末,和葱涎,纳入肛门,即通。

  酒病大便不通,绞通异常,宜鹅眼、枳实、大戟、芫花、白芥、千金子、牙皂、大黄。

  灸大便闭穴道

  阴交、气海、石门、照海、大敦、足三里

  痔漏

  清臣曰:痔漏多由酒色过度,未破为痔,已破为漏,痔轻而漏重,痔实而漏虚。冶痔之法,不过凉血解热。至于治漏,当峻补气血,兼以温散,方可奏功。

  痔疮初起,祛风避毒汤:黄连、黄芩、黄柏、苦参、槐花、连翘、赤芍、酒军。或赤芍四物汤加黄连、连翘、槐花、桃仁、枳壳、灯心。外枯痔散:乌梅煅,存性、枯矾各二钱、红砒煅、一钱,朱砂三分,研末,口津调搽。或冰片研末,羊胆调搽。

  日久成漏,大补丸:黄耆、人参、焦朮、熟地、当归、文蛤。或十全大补汤,加白蔹、白芨。外附子研末,口津作饼,如钱厚,贴患处,灸至微热。又另换饼,直至肉平为度,随用补药作膏贴。

  痔疮简便方:莫娘藤,炖酒服。或胡黄连炖猪脏头服。外蚊蛤、核桃叶煎洗。或朴硝、苦参、马齿苋、鱼腥草、无花果叶煎洗,随用烟油搽,或鹅管眼药搽。

  灸痔漏穴道

  太白、命门、十四椎下各旁开一寸更效。

  脱肛

  清臣曰:脱肛者,肛门翻出也,有脾虚,有胃虚,有血虚,有血热,有湿热,有因痔痛,有因强挣,有因痢后,有因产后,种种不同,而施治之法,总以升提为主。

  脾虚,补中汤加乌梅,五味。腹痛加黄芩、炒栀。

  肾虚,六味丸。无火,加桂、附。

  血虚,苓朮四物加升麻。

  血热,芩槐四物加升麻、甘草。

  湿热,黄连解毒汤加槐花、木通、枳壳、泽泻、甘草稍。

  兼痔痛,苓朮四物加槐花、黄连,升麻。

  因强挣,四物加麻仁、木耳、升麻,冲香油、蜂蜜服。

  因痢后,胃关煎加乌梅、五棓、木香。

  因产后,四物加人参、升麻、灸草。

  通用五棓、白矾煎洗。或桑叶、桃叶、白矾煎洗。外鳖甲、元明粉研搽。

  或冰片入田螺化水搽。或熊胆、冰片、儿茶研末,人乳调搽。

  灸脱肛穴道

  神阙、命门、尾胝、百会、长强

  调经

  清臣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一月一行为常经,一年一行为大经,终身不行为暗经。期前为血热,期后为血寒。至色紫、色黑、色淡、色黄,五脏为患,各有所因,当逐一辩明,治乃无误。总之调经和血,理气解郁,是女病要着。

  先期因血热有火,芩连四物汤加丹皮、骨皮。因心脾气虚,大营煎。

  后期因血热多火,丹桅四物汤加柴胡。因血寒多滞,桂、附理阴煎加牛膝。

  先后无定期,因血虚火盛,四物加黄芩,寒盛四物加肉桂。因肾虚、水虚,六味丸。火虚,八味丸。

  忽断忽续,因血热,生地四物加阿胶、荆芥、续断、黄芩,地榆、蒲黄俱炒、棕灰,日久加升、柴。因血虚,八珍加香附、益母草。

  将行腹痛为血滞,桃红四物加元胡、木通、牛膝、泽兰。或香附四物加吴萸、小茴、红花、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