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上用香白芷,零陵者,甘松,滑石四味,并不见火,等分为末,掺发上梳篦。
得法染须方上用针砂,以井水淘净,滤干,醋浸,炒黑为末,入百药煎少许。先一日将荞麦粉、针砂各诃子黑如又方针砂不以多少,用水淘洗,以水清为度。用柳枝半寸长数根,于铜铫内炒过,却用好米醋浸一宿,次日再炒,以柳枝成炭为度,于地上摊冷。
另放八件打和为末:当归 甘松 石膏 滑石(各一钱) 橡斗子(一两) 酸榴皮(三钱)
檀香(各一钱)
另收,各包为末。
生麝(少许) 没石子(二个) 诃子(四个,去核) 百药煎(三钱) 白芨(一钱)
上用针砂一匙,白芨二匙,八件末半匙,余者皆少许,一处合和,好米醋调成膏子,涂于髭则光软又方汉防己 绿矾(各一两) 桑椹子(一百个,须大紫黑者) 当归(去芦尾,二两)
上以瓷罐盛,用香油十二两浸,以纸数重紧扎定罐口,于饭甑上蒸,饭熟为度。取出,埋又方酸石榴(一个) 水银(半两)
上先将石榴去顶,作一窍,入水银在内,仍用顶子盖定,再用黄蜡封固,放留一月,石榴内然后以鸡内金蘸药,染于须上,随手黑。
又方用黑桑椹一升,蝌蚪子一升,(即蛤蟆子。)以瓶盛,密封,于东屋角百日。尽化为黑染须发如漆。又用桑椹二七枚,和胡桃研如泥,拔去白者,点孔中则生黑者。
洗面药治面上黑 风疮。
黑牵牛(半斤) 甘松 香附(炒,去毛。各四两)
上为末,作面药逐日洗之。
卷第十 大方脉杂医科
头痛
秘传降气汤加石菖蒲,治气壅耳聋,大有神效。(方见诸气类。)
小清肺饮治上膈有热,耳聋。(方见咳嗽类。)
排风汤治风虚耳聋。(方见风科通治类。)
塞耳丹治气道壅塞,两耳大聋聩。
石菖蒲(一寸) 巴豆(一粒) 全蝎(一个,去毒)
上为末,葱涎丸如枣核大。每用一丸,绵裹塞耳内。
治耳卒风肿毒起:上用柳木蛀虫粪,水化取清汁,调白矾末少许,点入耳内效!蜡弹丸治耳虚聋。
白茯苓(二两) 山药(炒,三两) 杏仁(去皮尖,炒半两) 黄蜡(二两)
上为末,熔蜡丸如弹子大。盐汤嚼下。亦有以黄蜡细切嚼,点好茶送下,亦效。
干蝎散治耳聋,因肾虚所致,十年内一服效。
干蝎(黄色小者,并头尾用四十九个,生姜切如蝎大四十九片,二味于银石器内炒令至干,上向晚勿食,初夜以酒调作一服,至二更以来,徐徐尽量饮,五更耳中闻百十攒笙响,便自解仓饮子治气虚热壅,或失饥冒暑,风热上壅,耳内聋闭,彻痛,脓血流出。
赤芍药 白芍药(各半两) 当归 甘草(炙) 大黄(蒸) 木鳖子(去壳。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煎,食后,临卧服。
羊肾丸治肾虚耳聋,或劳顿伤气,中风虚损,肾气升而不降,或耳虚鸣。
山茱萸 干姜 川巴戟 芍药 泽泻 北细辛 菟丝子(酒浸) 远志(去心) 桂心 黄蒲(上为末,以羊肾一双研细,以酒煮面糊丸,梧桐子大。食前,盐、酒下三十丸至五十丸,立安肾丸治虚弱耳聋。
大安肾丸(四两) 磁石(半两,醋 ) 石菖蒲 羌活(各半两)
上三件为末混合,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盐汤、温酒任下。(方见虚损类)
黄 丸治肾虚耳鸣,夜间睡着如打战鼓。耳内风吹,更四肢抽制痛。
黄 (一两) 白蒺藜(炒) 羌活(各半两) 附子(一枚) 羯羊肾(一对,焙干)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日午空心,煨葱、盐汤下。
清神散治气壅于上,头目不清,耳常重听。
干菊花 白僵蚕(炒,去丝角。各半两) 荆芥穗 羌活 木通 川芎 防风(各四两)
木香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苁蓉丸治肾虚耳聋。或风邪入于经络,耳内虚鸣。
苁蓉(切片、酒浸、焙) 山茱萸(去核) 石龙芮 石菖蒲 菟丝子(淘净,酒浸,蒸,焙)
醋淬七次,水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百丸,空心,盐、酒汤任下。
犀角饮子治风热上壅,耳内聋闭, 肿掣痛,脓血流出。
犀角(镑) 菖蒲 木通 玄参 赤芍药 赤小豆(炒) 甘菊花(去枝梗。各半两) 甘草(炙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不拘时温服。
八味丸治耳聩及虚鸣。
上用好全蝎四十九枚,炒微黄为末。每服三钱,以温酒调,仍下八味丸百粒,空心,只三两小柴胡汤治发热耳暴聋,颊肿胁痛,肚不可以运。由少阳之气厥,而热留其经也。(方见证类。)
雄黄丸壮实人积热上攻,耳出脓水,不瘥,服雄黄丸,泻三五行,即效!(方见积热类。)
地黄丸治劳损耳聋。
大熟地黄(洗,焙) 当归 川芎 辣桂 菟丝子(酒浸三日,炒干,捣末) 大川椒(出汗)
菖蒲(各一分) 磁石(火烧,醋淬七次,研细水飞,一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葱白、温酒空心吞下。晚食前又服。
芷芎散治风入耳虚鸣。
白芷 石菖蒲(炒) 苍术 陈皮 细辛 浓朴(制) 半夏(制) 辣桂 木通 紫苏茎叶甘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五片,葱白二根煎,食后临卧服。
芍药散治热壅生风,耳内痛与头相连,脓血流出。
赤芍药 白芍药 川芎 当归 甘草 大黄 木鳖子(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煎,食后临卧服。
治耳久聩,以九节菖蒲末、蓖麻子为膏,绵包塞之。
耳鸣方草乌头(烧,带生) 生菖蒲上等分,为末。绵裹塞耳,一日三度。
耳热出汁方硝石 烂石膏 天花粉 防风(各半钱) 脑子(少许)
上为末,掺耳立止。
久聋方萆麻子(二十一个、去油用) 远志(去心) 乳香 磁石( 如前。各一钱) 皂角(煨,取肉上为末,入蜡捣丸,柱入耳。
又方甘遂半寸,绵裹,插放两耳中,却将甘草口中嚼,自然通听。极效。
耳痛方上用白盐炒热,重帛包熨。
又方上以杏仁炒焦研细,用帛裹,塞耳。
驴膏治积年耳聋。
以驴生脂和生姜捣,帛裹塞耳,妙不可言。有人耳痒,一日一作,可畏,直挑剔出血稍愈。
猪立效散治 耳、底耳,有脓不止。
真陈皮(灯上烧黑、一钱、为末) 麝香(少许,别研)
上和匀,每用少许,以绵蘸耳内浓净,即上药。
麝香散治 耳、底耳,耳内脓出。
桑螵蛸(一个,慢火炙八分熟,存性) 麝香(一字,别研)
上为末,研令匀。每用半字,掺耳内。如有脓,先用绵捻纸以药掺之。一法,用染坯、枯矾治耳内痛方。以鳝鱼血滴数点入耳内,便愈。
百虫入耳,用麻油灌之,即出。
耳中出血,以龙骨末吹入,即止。
苍蝇入耳,最害人速。皂角子虫研烂,用生鳝鱼血调,灌入耳中。
通耳法:治耳聋无所闻。
紧磁石(一块,如豆大,研细) 穿山甲(一大片,烧存性,为末)
上用新绵裹了,塞所患耳内,口中衔一片生铁,以线系住,觉耳内如风雨声即愈。
透耳筒治耳聋,及由肾气虚,耳中如风水声,或如钟鼓声。
椒目 巴豆 菖蒲 松脂上各半钱,为末,更以蜡摊令薄,候冷,卷作筒子,塞耳内,一日一易。神效。
恶虫入耳,桃叶 细,塞耳自出。或以蓝青研汁滴入耳。又,葱涕灌耳中,虫即出,亦治耳蚁入耳:猪精肉一指许,炙令香,置耳孔边,即出。
蜈蚣入耳:生姜取汁灌耳中自出。或以韭汁灌耳中,即自出。
治耳中有物不可出:上以麻绳剪令头散,付好胶着耳内,使其物粘之,徐徐引出效。用弓弦尤妙。水入耳,薄荷
卷第十 大方脉杂医科
头痛
茶调散治伤风,鼻塞声重。兼治肺热涕浊。(方见头痛类。)
辛夷散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辛夷仁 细辛(洗去土叶) 蒿本(去芦) 升麻 川芎 木通(去节) 防风(去芦)
羌活甘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热者,茶调散合和服。
川椒散治流涕。
大红开口椒(微炒出汗) 诃子(煨,取肉) 川白姜(生者) 辣桂 川芎 细辛 净白术(等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南星饮治风邪入脑,宿冷不消,鼻内结硬物窒塞,脑气不宣,遂流髓涕。
上等大白南星,切成片,用沸汤荡两次,焙干。每服二钱,用枣七枚,甘草少许煎,食后服炙热细辛膏治鼻塞脑冷,清涕出不已。
细辛 川椒 干姜 川芎 吴茱萸 附子(去皮脐。各三分) 皂角(屑,半两) 桂心(一两)
上煎猪脂成油。先一宿苦酒浸煎八味,取入油煎,附子黄色止,以绵惹塞鼻孔。
治久患鼻脓,极臭者。
上以百草霜末,冷水调服。
芎 散治鼻中涕清出,脑冷所致。
通草 辛夷仁(各半两) 北细辛(去苗) 甘遂 桂心 芎 附子(各半两)
上为末,蜜丸,绵裹纳鼻中,密封塞,勿令气泄。丸如大麻子,渐稍大。微觉小痛,捣姜为脑,人参顺气散治鼻痛。(方见风科虚证类。又用通气祛风汤。)
白芷散治同上。
杏仁(水浸去皮,焙) 细辛 白芷(各一钱) 全蝎(两个,焙)
上为末,麻油调敷。
白龙丸治酒渣鼻,面上肺风疮。
每用白龙丸洗面。如用澡豆法,更须略罨少时,方以汤洗去。食后用龙虚丹一贴,只作一服大风油治肺风,面赤,鼻赤。
草乌尖(七个) 大风油(五十文) 真麝香(五十文)
上以草乌尖为末,入麝研匀,次用大风子油,瓷合子盛,于火上调匀。先以生姜擦患处,次又方兼服之,即除根本。
何首乌(一两半) 防风 黑豆(去皮) 荆芥穗 地骨皮(净洗。各一两) 桑白皮 天仙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茶清下。
凌霄花散治酒渣鼻,不三次可去根。但药差寒,量虚实用。
凌霄花 山栀子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调下,日进二服。
又方南番没石子有窍者,水研成膏,手指蘸涂。甚妙。
硫黄散治酒渣鼻,及妇人鼻上生黑粉刺。
生硫黄(一钱) 轻粉(一钱匕) 杏仁(二七个,去皮)
上为末,生饼药调,临卧时涂,早则洗去。
白丸散治肺风、酒渣等疾。
生硫黄 乳香 生白矾上同研如粉,每用手微爪动患处,以药擦之,日月必愈。
栀子仁丸治肺热病发赤 ,即酒渣。
上以老山栀子仁为末,熔黄蜡等分,丸如弹子大,空心,茶清嚼下。忌酒炙爆半月。立效。
治酒渣:白盐常擦为妙。
卷第十 大方脉杂医科
头痛
细辛散治鼻 ,不闻香臭。
瓜蒂 北细辛等分,为末。绵裹如豆大,塞鼻中。
通草膏治鼻塞清涕,脑冷所致。
通草 辛夷 细辛 甘遂 桂心 川芎 附子上等分,为末,炼蜜丸。绵裹纳鼻中,密封闭,勿令气泄,丸如麻子大。稍加,微觉。
捣姜雄黄散治鼻 。
雄黄(半钱) 瓜蒂(二个) 绿矾(一钱) 麝(少许)
上为末。搐些子入鼻,亦治息肉。
卷第十 大方脉杂医科
头痛
甘露饮、黄连阿胶丸(方见积热类及伤寒通治类。)
又方敷药上用杏仁研,乳汁敷之。或以乌牛耳垢敷。或黄柏、苦参、槟榔为末,以猪脂研敷。或青黛,槐花,杏仁研敷。
瓜丁散治鼻 ,有息肉,不闻香臭。此药敷之,即化黄水,点滴至尽,不三四日遂愈,不瓜丁(即瓜蒂也) 细辛上等分,为末。以绵裹,如豆许,塞鼻中,须臾即通。鼻中息肉,俗谓之鼻痔,无不效。
消鼻痔方瓜蒂 甘遂(各二钱) 白矾(枯) 螺青 草乌尖(各二分半)
上为末,麻油搜令硬,不可烂,旋丸如鼻孔大。用药入鼻内令达痔肉上,其痔化为水,肉皆灸法:囟会在鼻心直上入发际二寸,再容豆是穴,灸七壮。又灸通天,在囟会上一寸两傍各一寸,灸七壮,左臭灸左,右鼻灸右,俱臭俱灸。曾用此法灸数人,皆于鼻中去臭积一块如朽骨,臭不可言,去此全愈。
凡鼻头微白者,亡血也。赤者,血热也,酒客多有之。若时行衄血,不宜断之,或出至一二
卷第十 大方脉杂医科
头痛
蜘蛛散治狐臭熏人,不可响迩者。
大蜘蛛(一个,以黄泥入少赤石脂捣细,入盐少许,杵炼为一窠,蜘蛛在内以火近烧通红,上一味为末,临卧,入轻粉一字,用酽醋调成膏,敷腋下,明早登厕,必泻下黑汁,臭秽不六物散治漏腋。腋下、手掌、足心、阴下、股里常如汗湿污衣。
干枸杞根 干蔷薇根 甘草(各二两) 胡粉 商陆根 滑石(各一两)
上为末。以苦酒少许和涂,当微汗出,易衣,更涂之,不过三着便愈。或一岁复发,又涂之
卷第十 大方脉杂医科
头痛
石刻方治虫毒。无论年代近远,但煮一鸭卵,插银钗于内,并噙之,约一食顷取视,钗卵俱黑,即中毒也。
五倍子(二两) 硫黄末(一钱) 甘草(三寸,半生,半炙) 丁香 木香 麝香 轻粉(各少上用水十分,于瓶内煎取七分,候药面生皱皮为熟,绢滤去滓,通口服。病患平正仰卧,令罢解毒丸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救人于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