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医得效方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漩浊

  家韭子丸治少长遗溺,及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泄精,此药补养元气,进家韭子(六两,炒) 鹿茸(四两,酥炙) 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

  心干姜(各一两)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任下。小儿遗鸡内金散治溺床失禁。

  上以鸡 一具,并肠净洗,烧为灰。男用雌,女用雄者。研细,每服方寸匕,酒、饮调服又方用猪胞洗净,铁铲上炙香熟嚼细,温酒下。

  秘元丹治内虚里寒,自汗时出,小便不禁。

  白龙骨(三两) 诃子(十个,去核) 缩砂(一两,去皮)

  上为末,糯米粥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

  桑螵蛸散治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瘦悴,食减。以女劳得之。

  桑螵蛸(盐水炙) 远志(去心) 菖蒲(盐炒)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鳖甲(醋煮)

  上各等分。每服二钱,夜卧人参汤调下。

  补胞饮治妇人产后伤动胞破,终日不能小便,但漏湿不干。

  黄丝绢(生者,一尺,剪碎) 白牡丹根皮末(千叶者,它无效) 白芨末(一钱)

  上用水一碗,煎至绢烂如饧,空心顿服。服时不得作声,作声不效。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漩浊

  桑螵蛸丸治下焦虚冷,精滑不固,遗沥不断。

  附子(去皮脐) 五味子 龙骨(各半两) 桑螵蛸(七个,切,炒)

  上为末,纯糯米糊丸。每服三十丸,空心,盐、酒吞下。

  仙方固真丹专治精泄不禁。

  禹余粮 石中黄 赤石脂 紫石英 石燕子(五件各一两。碳火 通红,米醋三升,淬干为上以白茯苓四两,人参二两,青盐一两同为末,入无灰酒约量多少,打糊,拌和血药为丸,锁阳丹治脱精泄不禁。

  桑螵蛸(三两,瓦上焙燥) 龙骨(别研) 白茯苓(各一两)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茯苓、盐汤食前服。

  辰砂妙香散治梦中遗精。每服一匕。虚者,温酒调,热者。麦门冬去心浓煎汤调。(方见三仙丸治梦泄。

  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 乌药(一两半,炒)

  上为末,用山药一两为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也,斯疾卫,人参川芎丁香清心丸治经络热而梦泄,心怔怔恍惚。

  大柏皮(一两,去粗皮)

  上为末,入脑子一钱同研,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十九丸,浓煎去心麦门冬汤下。

  猪苓丸治年壮气盛,清欲动中,所原不得,意淫于外,致梦遗白浊。

  半夏(一两) 猪苓(二两)

  上用半夏锉如豆大,用猪苓为末,先将一半炒半夏黄色,不令焦,地上出火毒半日。取半夏心,理脾丸治遗泄,寻常只治心肾,缘脾虚亦有此疾。

  浓朴(去粗皮,切,生姜自然汁拌炒,二两) 羊胫炭(又名火炭,火 通红,别研如粉,一上为末,水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十丸,米汤下。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桂枝栝蒌根汤治伤风,汗下不解,郁于经络,随气涌泄,衄出清血。或清道闭,流入胃管遇寒泣之,血必瘀黑者。

  桂心 白芍药 甘草 川芎 栝蒌根上等分,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头痛,加石膏。

  胃风汤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瘀血,日夜无度。(方见泄泻类。)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麻黄升麻汤治伤寒发热,解利不行,血随气壅,世谓红汗者。

  麻黄(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黄芩 芍药 甘草 石膏( ) 茯苓(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热服,微汗解。

  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内蓄为瘀血。及鼻衄、吐血不尽,余血停留,便黑。

  犀角(一两) 生地黄(八两) 芍药(三两) 牡丹皮(二两)

  上锉散,水煎。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为无热,不小柴胡汤治同上。(方见伤寒类。)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五苓散治伏暑饮热,暑气流入经络,壅溢发衄。或胃气虚,血渗入胃,停留不散,吐出一许。治衄则以茅花煎汤调下。屡用得效。

  枇杷叶散治同上。(方并见伤暑类。)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除湿汤治冒雨着湿,郁于经络,血溢作衄。或脾不和,湿着经络,流入胃,吐血。

  茯苓 干姜(各二两) 甘草(炙) 白术(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煎服。头痛,加川芎二钱。最止浴室发衄。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木香匀气散治气逆呕血、衄血。用侧柏叶、白茅花煎汤下。(方见诸疝类。)

  苏合香丸治因气作衄,或吐呕血。浓煎白茅花汤化。(方见中气类。)

  止衄散治气郁发衄。无比神方。

  黄 (六钱) 赤茯苓 白芍药(各三钱) 当归 生干地黄 阿胶(炙,各三钱)

  上为末,煎黄 汤调下。为锉散,煎亦可。

  归脾汤治思虑伤脾,心多健忘,为脾不能统摄心血,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

  白术 茯神 黄 酸枣仁(炒,去壳) 龙眼肉(各一两) 人参 木香(各半两) 甘草(二上锉散。每服水一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不拘时候,温服。

  天门冬汤治思虑伤心,吐衄不止。

  远志(去心,甘草水煮) 白芍药 天门冬(去心) 藕节 麦门冬(去心) 黄 (去芦) 阿胶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拘时服。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加味理中汤治饮食过度,伤胃不化。致呕吐,其色鲜红,或心腹绞痛,自汗,名曰伤胃呕人参 干姜(炮) 白术(各一两) 干葛 甘草(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不拘时候,温服。去干葛,加川芎,治鼻衄。理中脘,分又方治暴吐血,桂末二钱,水汤各半盏调,猛吃。甚者只两服效。

  桂附汤治吐血自汗。大效。(方见痼冷类。)

  加味四物汤治咯血。用毛头白纸烧灰,入麝香煎,调二钱,服之如神。(方见妇人崩漏类汤二钱,加蒲黄、藕节灰少许,人乳汁调服,效。)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大蓟散治饮啖辛热,热邪伤肺,呕吐出血一合或半升许,名曰肺疽。

  大蓟根(洗) 犀角(镑) 升麻 桑白皮(炙) 蒲黄(炒) 杏仁(去皮尖) 桔梗(去芦,炒。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拘时,温服。

  犀角地黄汤治同上。(方见前。)

  茜根散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

  茜根 黄芩 阿胶(蚌粉炒) 侧柏叶 生地黄(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不拘时温服。

  万金散治咯血。

  上用槐花不以多少,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热酒调服。

  龙脑鸡苏丸治肺热咳嗽,鼻衄,吐血,血崩下血,血淋、热淋、劳淋、气淋。止渴除惊,解酒毒、口臭、喉腥、口甜、口苦。

  柴胡(二两,锉,同木通以沸汤大半升浸一二宿,绞取汁后入膏) 麦门冬(去心,四两) 黄苏(净叶,一斤)

  上除别研药后入外,为末,用好蜜二斤,先炼一二沸,然后入生干地黄末,不住手搅,时时门冬三黄丸治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黄连(去须) 黄芩 大黄(各十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熟水吞下。

  白术散治积热吐血、咳血。若因饮食过度,负重伤胃而吐血者,最易服之,禁食热面煎锉发风之物。

  白术(二两) 人参 白茯苓 黄 (蜜炙。各一两) 山药 百合(去心。各三分) 甘草(半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钱,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温服。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鸡苏散治劳伤肺经,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鸡苏叶 黄 (去芦) 生地黄(洗) 阿胶(蛤粉炒) 白茅根(各一两) 桔梗(去芦) 麦门冬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三片,水一盏半,枣一枚煎,温服。

  莲心散治劳心吐血上以莲子心五十个,糯米五十粒,为末,酒调服,效。

  大阿胶丸治肺虚客热,咳嗽咽干,多唾涎沫,或有鲜血。并劳伤肺胃,吐血、呕血,并宜麦门冬(去心,半两) 干山药 熟干地黄 五味子(各一两) 远志(去心,一分) 丹参贝部根 杜仲(炒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水一盏,煎六分,和滓服。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夺命散治金疮打损,及从高坠下,木石所压,内损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红蛭(用锻石慢火炒令微黄色,半两) 大黄 黑牵牛(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脏腑转下花蕊石散治一切金疮,打扑伤损,猫犬咬伤,并于伤处掺敷。或内损,血入脏腑,壅溢作妇人产后,败血不散。

  花蕊石(研细一斤) 上色硫黄(研细,四两)

  上和匀。入藏瓶中,以纸筋捣黄泥固济,候干,焙令热透,以砖盛,用白炭一称,顶上发火二钱鸡鸣散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推陈致新,折伤,神效。

  大黄(一两,酒蒸) 杏仁(三七粒,去皮尖)

  上研细,用酒一碗,煎到六分 去滓,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取药加味芎 汤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或如豆羹汁。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百合(水浸半日) 荆芥穗(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不拘时候。

  茯苓补心汤治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黄瘁,五心烦热,咳嗽,唾血。及妇人怀娠吐,亦宜服之。

  白茯苓(去皮) 人参(去芦) 前胡(去芦须) 半夏 川芎(各三分) 陈皮 枳壳(去穣) 紫两) 熟地黄(酒炒,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卷第七 大方脉杂医科

  失血

  立效散治吐血。侧柏叶焙干,如仓卒难干,新瓦焙为末。每服三钱,米饮调,食后服。一柏叶加赤土拌匀,炼蜜为饼子服。

  单方治鼻衄不止或吐血。萝卜擂汁入盐,服一盏,立效。或萝卜汁、藕汁滴入鼻中。

  麝香散治鼻衄不止。

  白矾(枯过,别研) 白龙骨(粘舌者,别研。各半两) 麝香(别研,半字)

  上和匀。每用一字,先将冷水洗净鼻内血涕,然后吹药入鼻中。或以湿纸蘸药于鼻内,尤妙黑神散治大吐血,及伤酒食饱,低头掬损,吐血至多,并血妄行,口鼻中俱出,但声未失有不效。

  百草霜(村中烧草锅底煤最妙)

  不拘多少,罗细为末,每服一钱,糯米饮调下,鼻衄搐一字。皮破血出,灸疮出血,掺上止川芎三黄散治实热衄血。

  大黄(湿纸裹蒸) 川芎 黄连(净) 黄芩(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井水调服。

  败毒散加桑白皮、麦门冬,煎吞鸡苏丸,治肺热,胸中郁热衄血。兼治血淋、吐血,口臭。

  苏子降气汤治虚壅鼻血。(方见诸气类)

  衄血方川郁金末,井水调下。亦治吐血。又,茅花煎汤,通口服。

  又方血余散,用头发烧存性研,米汤调下。仍吹少许入鼻中。曾服烧炼药致鼻血者,山栀煎汤解之。仍烧山栀子存性为末,入鼻。

  又方乌贼鱼骨、槐花等末入鼻。

  又方槐花半生、半炒,为末入鼻。

  又方成片人中白,烧去秽,为末,入麝香少许,入鼻,或加油发灰。

  又方大蒜煨香,取三瓣研敷脚底,鼻中有蒜气即去之。

  天门冬丸治吐血、咯血,大能润肺止咳。

  天门冬(一两) 甘草 杏仁(炒) 贝母 茯苓 阿胶(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一丸,咽津噙化。日夜可十丸。

  龙骨散治鼻衄过多。

  上以龙骨不拘多少,研为末,用少许吹入鼻中。凡九窍出血皆可用。一方,用栀子如前法。

  白芨散治鼻衄,呕血,咯血,肺损,或食饱负重得者,服之愈。

  白芨(不拘多少)

  上为末,米饮调,或用井水调一匕。用纸花贴鼻洼中。一方,用阿胶末调贴。

  黄 建中汤治汗出污衣,甚如坯染。皆由大喜伤心,喜则气散,血随气行。兼服妙香散。

  金银器、麦子、麦门冬煎汤下。病名红汗。(方见虚损、心恙类。)

   草汁治产妇大喜,汗出污衣赤色。及膏淋,尿血。

  草(不以多少)

  上捣取汁二升,醋二合和,空腹饮一杯。或煮浓汁饮。亦治淋沥、尿血。

  侧柏散治内损,吐血,下血。或因酒太过,劳伤于内,血气妄行,其出如涌泉,口鼻皆流臾不救则死,服此即安。

  柏叶(一两半,蒸干) 人参 荆芥穗(烧灰。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入飞罗面二钱拌和,新汲水调,如稀糊相似,啜服立效。又方,用百草特效方治鼻衄不止。

  上以蒲黄、血竭为末,吹入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