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万病回春
万病回春
六曰横产:横产者,言儿方转身,产母用力逼之故也。凡产母,当令安然仰卧,稳婆先推儿身顺直,头对产门,以中指探其肩,不令脐带羁扳,方用药催之,继以产母努力儿即生。
七曰倒产:倒产者,言儿未能转身,产母努力故也。当令产母仰卧,稳婆推入,候儿自顺。若良久不生,令稳婆手入产户一边,拨儿转顺近产门,却服催药,并努力即下。
八曰偏产:偏产者,言儿回身未顺生路,产母努力,逼儿头偏一边,产虽露顶非也,乃额角耳。当令产母仰卧,稳婆轻手正其头向产门,却令产母努力,子即下。若儿顶后骨偏在谷道露额,令稳婆以绵衣炙暖裹手于谷道外傍轻手推正,令产母努力,儿即生。
九曰碍产:碍产者,言儿身已顺,门路已正,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绊其肩,以致不能生。令产母仰卧,稳婆轻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
十曰坐产:坐产者,言儿之欲生,当从高处牢系手巾一条,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坐,令儿生下。不可坐抵儿生路。
十一曰盘肠产:赵都运恭人,每临产则子肠先出,然后产子,其肠不收,名曰盘肠。稳婆以醋水半盏,默然产妇面背方收,不可不知。
子死腹中:夫子死腹中者,多因惊动太早,或触犯禁,或抱腰太重,或频探试水胎衣先破,血水先尽而胎干涸故耳。其候产母唇舌青黑者,子母俱死。若舌黑,或胀闷甚者,然其子已死矣。先以平胃散一两,酒水各半煎,却投朴硝半两(即熟皮硝)服;或用硝一两,以童便调下亦妙。
平胃散
苍术(米泔浸) 陈皮 浓朴(姜汁炒) 甘草上锉一剂,酒水煎,加朴硝再煎一二沸,温服。
如因难产,或大寒时,急以大油纸捻,徐徐断其脐带。虽儿已死,令暖气入腹,多得复生。切不可用刀断之。
产生难者,燥涩紧敛也。(催生只用芎归汤,最稳当又效捷。)
催生饮
当归 川芎 大腹皮(洗) 枳壳(麸炒) 白芷(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此五味下胎催生立应。
柞木饮
催生,亦治横生逆产、死胎烂胀不下者,服之立下如神。
柞木生枝如小指大者一握,净洗锉碎,一叶一刺,处处有之 甘草(五寸)。
上锉一大剂,水一碗半,砂锅内纸二重密封,慢火煎至一半。候产母腹痛甚时,温饮一杯,不过一二服,觉下重即生。
催生汤
候产母腹痛腰痛、见胞浆水下方服。
桃仁(炒,去皮) 赤芍 牡丹皮(净) 官桂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热服。
如神散
催生屡效灵妙,于理固难通,于事实殊效。
临产时,令人路上寻草鞋一只,取耳烧灰,温酒调下三钱。如得左足者生男,右足者生女,复者儿死,侧者有惊。此药委是神奇。
催生散
治难产并胞衣不下。
白芷 伏龙肝 百草霜 滑石(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为细末,用芎归汤入酒、童便少许,调前末服之,二次立效。
脱衣散
治胞衣不下。
川牛膝(三钱) 归尾(二钱) 木通(三钱) 滑石(四钱) 冬葵子(二钱半) 加枳壳(二钱)
上锉剂,水煎热服。
有胞衣不下,因产母元气虚薄者,用芎、归倍桂以温之自下。
补遗方
治妇人难产
用蛇蜕一钱,焙存性为末,黄酒调下即生。
治横生逆产
服诸符药不下者,灸右足小指尖头三炷,艾炷如小麦大。
治死胎不出
麝香(五分、另研) 官桂末(三钱) 作一服,黄酒调下,须臾,如手推下效。
治胎死腹中,疼痛不已
鹿角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三钱,温黄酒送下。
一孕妇,交骨不开,产门不闭,皆由元气虚弱,胎前失于调摄,以致血气不能运达而然也。交骨不开,阴气虚也,用加味芎归汤、补中益气汤。产门不闭,气血虚也,用十全大补汤。(加味芎归汤,即芎、归各一两,加自死龟板一个酥炙、妇人头发一握烧存性,为散。每服五钱,水煎服,如人行五里即生。如胎死亦下。灼过龟板亦可。)
卷之六
小产
小产重于大产,将息当过十倍。大产乃栗熟自脱,小产如采生栗,破其皮壳,去其根蒂,非自然者。盖胎脏损伤,胞系腐烂,然后胎堕,岂不过于大产?但多以小产为轻,以致损命。大抵小产宜补血、生肌肉、养脏气、生新血、去瘀血。
补气养血汤
治小产气虚、下血不止。
人参 黄 (蜜炒) 当归 白术(去芦) 白芍药(酒炒) 艾叶 炙甘草 阿胶(炒) 川芎 青皮(去瓤) 香附(炒) 砂仁(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补血定痛汤
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酒炒,各一钱) 玄胡索(七分) 桃仁(去皮研细) 红花(各三分)
香附 青皮(炒) 泽兰 牡丹皮(各五分)
上锉一剂,用水一盏半,入童便、酒各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若以手按腹愈痛,此是瘀血为患,宜用此药。若按之反不痛,此是血虚,宜用四物汤、参苓白术,若痛而作泻,此是脾虚,宜六君子加破故纸(炒)、肉豆蔻(煨)、姜枣煎服。
卷之六
产后
脉:产后缓滑,沉细亦宜;实大弦牢,涩疾皆危。
妇人产毕,饮热酒、童便共一钟,闭目少坐,上床倚高,立膝仰卧,不时唤醒及以醋涂鼻,或用醋浇炭及烧漆器,更以手从心捍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日,以防血晕、血逆。酒虽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且能昏晕,宜频食白粥少许。一月之后,宜食羊肉、猪蹄少许。
仍慎言语、七情、寒暑、梳头洗足,以百日为度。若气血素弱者,不计日月,否则患手足腰腿酸疼等症、名曰蓐劳,最难治疗。初产时,不可问是男女,恐因言语而泄气,或以爱憎而动气,皆能致病。不可独宿,恐致虚惊。不可刮舌,恐伤心气。不可刷齿,恐致血逆。须血气平复,方可治事。犯时微若秋毫,或病重如山岳,可不戒哉!产后诸疾,以末治之,大补气血为主也。
芎归补血汤
治产后一切诸病,气血虚损,脾胃怯弱,或恶露不行,或去血过多,或饮食失节,或怒气相冲,以致发热恶寒、自汗口干、心烦喘急、心腹疼痛、胁肋胀满、头晕眼花、耳鸣、口噤不语,昏愦等症。
当归 川芎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熟地黄 陈皮 乌药 香附(童便炒) 干姜(炒黑)
益母草 牡丹皮 甘草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温服,看病加减于后:一、产后恶寒发热、头疼体痛、脉大无力者,是气血俱虚也。根据本方加人参、黄 ,去川芎、牡丹皮、益母草。
一、产后早起劳动,发热恶寒,根据本方加人参、黄 。
一、产后恶露不尽,胸腹饱闷疼痛,或腹中有块,恶寒发热,有恶血也。根据本方加桃仁、红花、肉桂、牛膝、枳壳、木香、玄胡索、童便、姜汁少许,去熟地黄。
一、恶血去后,腹不满、不硬、不痛,但虚热不退,根据本方加人参,去牡丹皮、益母草。
一、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上冲,昏迷不醒,腹满硬痛者,当去恶血。根据本方加桃仁、红花、肉桂、玄胡索、牛膝、童便、姜汁少许。
一、产后腹软、满不硬痛者,不是瘀血,乃是脾虚故也。根据本方加人参、砂仁、浓朴,去益母草、牡丹皮。
一、产后恶露不尽,败血流入肝胃二经,或腹胁刺痛,或发肿满。根据本方加远志、红花、浓朴、玄胡、肉桂、青皮、木香,去熟地。久不愈,成血鼓。
一、产后血去不止,是血虚血热。根据本方加人参、黄 、生地黄、炒栀子、荆芥、阿胶、乌梅,去益母草、牡丹皮、乌药。血甚不止,加地榆,次茅根汁、磨墨调。血久不止成血崩,服五灰散(方见血崩。)
一、产后去血过多,大肠干燥无血,大便闭结不通,根据本方加麻黄、生地、桃仁、杏仁、黄芩、枳壳、浓朴、红花,去川芎、白术、茯苓、乌药、干姜、益母草、陈皮。
一、产后气大脱、血虚极,昏晕不醒者,切不可惊哭叫动,则惊散真气乘昏晕死。可用热米汤布按元气复醒。根据本方加人参、黄 ,去牡丹皮、益母、乌药,先将热醋熏即醒。
一、产后泄泻,脾虚发肿,根据本方加人参、苍术、浓朴、砂仁、猪苓、木通、大腹皮、白芍炒,去熟地黄、川芎、乌药、益母草、牡丹皮;泻甚不止,加肉蔻、柯子、乌梅,去浓朴;久不愈,成产后脾泻中满。
一、产后食伤脾胃,饱闷泄泻,后变痢者,难治。根据本方加砂仁、木香、山药、苍术、浓朴,白芍炒,去熟地、川芎、益母草、牡丹皮、乌药。泻甚不止,加肉蔻、诃子(煨)、乌梅,去浓朴、木通。
一、产后恶心、呕哕不止,若去血过多,乃是脾胃虚寒、血少之故。根据本方加人参、半夏、乌梅,去益母草、牡丹皮、香附、乌药。
一、产后恶露去少、呕哕恶心、胸胀、或胸膈疼痛,是恶血冲胃。根据本方加肉桂、砂仁、浓朴、红花,去熟地、白术、茯苓。
一、产后因怒伤肝,胸胁刺痛、饱胀、不进饮食、发热,根据本方加砂仁、木香、浓朴、青皮、玄胡索、茴香,去熟地黄、白术、茯苓、益母草、牡丹皮。
一、产后血虚,发烦躁、虚惊、睡卧不宁、错语失神,根据本方加人参、酸枣仁、竹茹、炒山栀、麦门冬、辰砂,去乌药、牡丹皮、益母草、干姜。
一、产后口眼 斜、手足牵引,或筋惕肉 ,或惊悸、战掉不止,或作寒热,脉或大无力,或虚细,皆是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脉。根据本方加人参、黄 、辰砂,去乌药、干姜、益母草、牡丹皮。若脉来浮紧有力,恐血虚中风,本方去黄 、辰砂,加防风、荆芥、羌活。不可全作风治,以风散气,误矣。有痰加竹沥、姜汁少许、半夏姜炒,去黄 ,二三服药除防风、荆芥、羌活,根据本方加减调理。
一、产后心血空虚、神无所根据,或因悲思郁结、怒气忧惊。惊则神舍空,舍空则生痰,是神不守舍,使人惊狂烦乱、时骂欲走、悲歌妄笑,头摇手战。根据本方加人参、竹茹、酸枣仁、麦门冬、山栀、贝母、枳实、辰砂、竹沥、姜汁,去川芎、乌药、干姜、益母草、牡丹皮。
产后血少,脾虚生痰,痰迷心窍,使人昏迷,不能言语。根据本方加栝蒌、贝母、枳实、人参、菖蒲、桔梗、竹沥、姜汁少许,去香附、乌药、干姜、益母草、牡丹皮。
一、产后心血空虚,心无血养,口不能言,精神短少,根据本方加人参、酸枣仁、石菖蒲、远志、茯神、生地、桔梗、麦门、竹沥、姜汁少许,去牡丹、益母、乌药、干姜、香附。
一、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发肿者,根据本方加砂仁、大腹皮、浓朴、猪苓、木通,去牡丹皮、益母草、乌药、干姜。
一、产后恶血去不止,流入脾经,发肿满者,根据本方加红花、大腹皮、浓朴、砂仁、木香、猪苓、木通,去益母草、乌药、白术、茯苓。
一、产后脾虚,饱闷不进饮食,根据本方加砂仁、白豆蔻、浓朴、益智、木香,去川芎、益母、牡丹皮、乌药、干姜。
一、产后血虚,烦渴不止,津液枯竭,根据本方加人参、麦门、五味子、天花粉、葛根、莲肉、乌梅、白芍,去川芎、干姜、牡丹皮、益母草、乌药、香附。
一、产后脾虚,发痰喘气急。根据本方加沉香、木香、苏子、浓朴、白芍、砂仁、枳实、贝母、竹沥、姜汁少许,去益母草、牡丹皮、干姜、白术、香附、乌药。
一、产后因去血过多,遍身骨节痛难转侧,是血虚不能荣养筋骨。根据本方加生地黄、白芍、红花、人参、牛膝、乳香、薄桂少许,去益母草、牡丹皮、乌药、干姜。
一、产后因去血过多,血虚发 者,根据本方加黄 、人参、生地、白芍,去益母、牡丹皮、姜汁、乌药。
发热加柴胡、黄芩少许;有痰加栝蒌、贝母、枳实、竹沥、姜汁少许,去熟地黄。
一、产后形体壮盛,手足瘫痪,遍身疼痛,难以动缩者,是血虚有风痰也。根据本方加贝母、枳实、薄桂、牛膝、炒黄芩、羌活、苍术、白芍、竹沥、姜汁少许,去益母草、牡丹皮、干姜、乌药、白术。
一、产后初起腹中有块,升举作痛,无寒热者,俗云儿枕,七日痛自已。或腹痛、块痛、作寒热者,痛不移处,是死血痛,当去恶血,痛自止矣。
一、产后初起蒸乳发寒热者,根据本方加枳实、通草。
益母丸
治妇人胎前产后,或难产、胎肥不下,血晕不醒,或恶露不尽,俱可服之。五月五日午时取益母草阴干,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圆眼大。每服一丸,童便、好酒各半研化服之。不饮酒,姜汤化下。
回生丹
(长葛孙奎亭经验)
大黄(一斤,为末) 苏木(二两,锉,用河水五碗,煎汁三碗,去渣不用,存汁) 红花(三两,炒黄色,入好酒一大壶,同煮三五滚,去红花不用,存汁用) 黑豆(三升,煮熟取汁三碗,去豆不用、只用豆汁) 先将大黄末以好米醋三四碗搅匀,以文武火熬成膏,如此二遍。次下红花酒、苏木汤、黑豆汁,搅开,大黄膏入内,又熬成膏取出。如有锅粑再焙干,入后药: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茯苓(去皮)、苍术(米泔浸)、香附米、乌药、玄胡索、桃仁(另研)。蒲黄、牛膝(去芦,各一两)、白芍(酒炒)、甘草、陈皮、木香、三棱、五灵脂、羌活、地榆、山萸(酒浸去核。各五钱)、人参、白术(去芦)、青皮(去穣)、木瓜(各三钱)、良姜(四钱)、乳香、没药(各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