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医案
吉林参须(一钱) 生黄 (三钱) 生地炭(三钱) 浓杜仲(三钱) 生白术(二钱) 白归身(二钱)
阿胶珠(二钱) 炒条芩(一钱) 侧柏炭(一钱五分) 生白芍(二钱) 桑寄生(三钱) 鲜藕(切片入煎,一两)
张右 妊娠九月,便溏旬余,漏红色紫,腰不酸,腹不坠,殊非正产之象。良由肝虚不能藏血,脾虚不能统血,中焦变化之汁,尽随湿浊以下注也。舌苔薄腻,脉象弦滑。当宜培养中土,而化湿浊。俾得健运复常,则生气有权,而胎元易充易熟矣。
生白术(三钱) 云茯苓(三钱) 春砂壳(八分) 桑寄生(二钱) 炒淮药(三钱) 陈广皮(一钱)
焦楂炭(三钱) 藕节炭(二枚) 炒扁豆衣(三钱) 煨木香(五分) 焦麦芽(三钱) 干荷叶(一角)
二诊 孕已足月,腹痛腰酸,谷道坠胀,中指跳动,正产之时已届。气足则易送胎,血足则易滑胎。惟宜大补气血,以充胎元,水足则舟行无碍之意。
炙黄 (五钱) 抱茯神(三钱) 陈广皮(一钱) 大白芍(一钱五分) 大熟地(五钱) 菟丝子(二钱)
炒黑荆芥(八分) 生白术(二钱) 白归身(三钱) 大川芎(五分) 红枣(五枚)
卷七
产后案
赵右 新产五日,陡然痉厥不语,神识时明时昧,脉弦滑,舌薄腻。良由气血亏耗,腠理不固,外风引动内风,入于经络。风性上升,宿瘀随之,蒙蔽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所以痉厥迭发,神糊不语,症势重险!勉拟清魂散加减,和营祛风,清神化痰。
吉林参须(五分) 炙甘草(五分) 琥珀屑(冲,六分) 嫩钩钩(后入,三钱) 紫丹参(二钱)
朱茯神(三钱) 鲜石菖蒲(八分) 泽兰叶(一钱五分) 炒黑荆芥炭(八分) 炙远志(一钱) 童便(炖冲服,一酒盅)
严右 血藏于肝,赖脾元以统之,冲任之气以摄之。肝肾两亏,气不固摄,脉细小,当宜培养肝脾,调摄冲任,八珍汤加减。
潞党参(二钱) 炙甘草(四分) 白归身(二钱) 大白芍(一钱五分) 抱茯神(三钱) 阿胶珠(二钱)
血余炭(二钱) 川断肉(二钱) 炒于术(一钱五分) 生地炭(四钱) 葛氏十灰丸(包煎,二钱)
沈右 新产后去血过多,头眩眼花,神昏气喘,自汗肢冷,脉细如丝。此乃血去阴伤,阴不抱阳,阳不摄阴,正气难以接续,浮阳易于上越,气血有涣散之虑,阴阳有脱离之险,血脱重症,危在顷刻!勉仿经旨血脱益气之义,以冀万一之幸。
吉林参须(一钱) 全当归(三钱) 养正丹(包煎,二钱)
邹右 产后腹痛,小溲淋漓,脉弦紧右濡细,此营血已亏,宿瘀未楚,挟湿下注膀胱,宣化失司。拟和营祛瘀,通利州都。
全当归(二钱) 朱茯神(三钱) 泽兰叶(一钱五分) 荸荠梗(一钱五分) 紫丹参(二钱) 生草梢(八分)
益母草(三钱) 大川芎(八分) 绛通草(八分) 琥珀屑(冲,六分)
金右 产后寒热,汗多不解,大便溏泄,卫气不能外护,营虚失于内守,营卫不和,邪不易达,健运无权。
当拟调和营卫,扶土和中。
川桂枝(三分) 云茯苓(三钱) 炙甘草(五分) 炒白芍(一钱五分) 扁豆衣(三钱) 炒苡仁(三钱)
生白术(一钱五分) 广陈皮(一钱) 谷麦芽(各三钱) 红枣(二枚) 生姜(二片) 干荷叶(一角)
虞右 产后肺脾两亏,肃运无权,遍体浮肿,咳嗽气逆,难以平卧,脉象濡软而滑。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湿郁生水,水湿泛滥,无所不到。肺为水之上源,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聚水而为肿也。肺病及肾,肾气不纳,肺虚不降,喘不得卧,职是故也,喘肿重症。拟五苓、五皮合苏子降气汤,肃运分消,顺气化痰,以望转机。
生白芍(一钱五分) 肉桂心(三分) 炙白苏子(二钱) 淡姜皮(六分) 连皮苓(四钱) 化橘红(八分)
炙桑皮(三钱) 川椒目(十粒) 粉猪苓(二钱) 光杏仁(三钱) 象贝母(三钱) 济生肾气丸(包煎,三钱)
张右 新产后气血已亏,恶露未楚,感受时气氤氲之邪,引动先天蕴毒,由内达外,天痘已布,尚未灌浆,身热骨楚,苔薄腻,脉濡数。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拟益气托浆,和营祛瘀。
生黄 (三钱) 全当归(二钱) 杜红花(八分) 生甘草(四分) 京赤芍(一钱五分) 益母草(三钱)
桃仁泥(包,一钱五分) 紫丹参(二钱) 净蝉衣(八分) 鲜笋尖(二钱) 生姜(一片) 红束(二枚)
庄右 未产之前,发热咳嗽,风温伏邪,蕴蒸气分,肺胃两经受病。今产后发热不退,更甚于前,恶露未楚,苔黄脉数。良由气血已亏,宿瘀留恋,伏邪不达,邪与虚热相搏,所以身热更甚也。投解肌药不效者,因正虚不能托邪外出也。今宗傅青主先生加参生化汤,养正达邪,去瘀生新,助入宣肺化痰之品。
吉林参须(八分) 大川芎(八分) 荆芥炭(八分) 炙桑叶(三钱) 炙甘草(五分) 炮姜炭(四分)
光杏仁(三钱) 全当归(二钱) 桃仁泥(包,一钱五分) 象贝母(三钱) 童便(炖温冲服,一酒盅)
于右 人身之经络,全赖血液以滋养。产后阴血已亏,不能营养经脉,邪风入络,络有宿瘀,不通则痛,以致手不能举,足不能履,肢节痹痛,脉细涩。当宜养血祛风,去瘀通络。
全当归(二钱) 大川芎(八分) 青防风(八分) 大白芍(一钱五分) 木防己(二钱) 西秦艽(二钱)
陈木瓜(二钱) 茺蔚子(三钱) 紫丹参(二钱) 怀牛膝(二钱) 嫩桑枝(酒炒,四钱)
陈右 产后五朝,腹痛阵作,拒按,甚则泛恶,脉弦细而紧。新产营血已伤,宿瘀交阻,上冲于胃,胃失降和,凝滞于中,气机窒塞,所谓不通则痛也。产后以去瘀为第一要义,当宜和营去瘀,盖瘀血去则新血可生,不治痛而痛自止。
全当归(二钱) 五灵脂(三钱) 延胡索(一钱) 杜红花(八分)
大川芎(八分) 陈广皮(一钱) 台乌药(八分) 桃仁泥(一钱五分) 益母草(三钱) 紫丹参(二钱)
炙没药(一钱) 制香附(一钱五分) 炮姜炭(四分)
俞右 鼻鸣鼻干,干呕,咳嗽不爽,肺有燥邪也。胸闷不舒,口甜时苦,胃有湿热也。胸前板痛,按之更甚,痰滞阻于贲门也。自汗甚多,内热不清,遍体骨楚,正虚阴不足也。病起胎前,延及产后,诸药备尝,时轻时剧,良以体虚邪实,肺燥痰湿,攻既不得,补又不可,清则助湿,燥则伤阴,每有顾此失彼之忧,尤多投鼠忌器之虑。
同拟两法并进,先投苦温合化,开其中隔之痰湿,继进甘凉生津,润其上焦之烦躁,是否有当,尚希高明裁政。
(先服)水炒川雅连(四分) 竹沥半夏(二钱) 枳实炭(一钱) 淡干姜(三分) 橘白络(各八分)
生蛤壳(六钱) 薤白头(酒炒,一钱五分) 川贝母(三钱) 白残花(五分,后服) 鳖血炒银柴胡(一钱)
天花粉(三钱) 鲜竹叶茹(各一钱五分) 炒地骨皮(一钱五分) 冬桑叶(三钱) 活芦根(去节,一尺)
鲜枇杷叶(去毛、包,五张)
张右 新产后营阴亏耗,恶露未楚,旧患便溏,脾土薄弱,胃呆纳少,舌苔薄腻,脉象濡缓,新邪旧恙,治宜兼顾。姑拟和营生新,扶土和中。
全当归(二钱) 云茯苓(三钱) 生白术(一钱五分) 益母草(三钱) 紫丹参(三钱) 杜红花(五分) 焦楂炭(二钱) 大川芎(五分) 炮姜炭(四分) 炒谷芽(三钱)
炒赤砂糖(三钱) 干荷叶(一角)
二诊 新产三朝,咋起寒热,至今未退,头痛骨楚,胸闷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象弦滑带数,此营血已亏,恶露未楚,氤氲之邪乘隙而入,营卫循序失常。姑拟清魂散合生化汤加味,一以疏邪外达,一以祛瘀生新。
紫丹参(二钱) 大川芎(四分) 炮姜炭(三分) 炒黑荆芥炭(一钱五分) 益母草(二钱)
杜红花(六分) 清水豆卷(三钱) 炒赤砂糖(三钱) 全当归(二钱) 焦楂炭(三钱) 炒谷芽(四钱)
炒白薇(一钱) 干荷叶(一角)
三诊 新产五朝,寒热轻而复重,头痛骨楚,胸闷不思饮食,舌苔腻布,恶露未止,脉象弦滑带数,宿瘀留恋,氤氲之邪挟痰滞交阻阳明为病。再拟清魂散合生化汤,复入疏散消滞之品。
紫丹参(二钱) 杜红花(八分) 枳实炭(一钱) 炒白薇(一钱五分) 炒黑荆芥(一钱五分)
全当归(一钱五分) 焦楂炭(三钱) 益母草(二钱) 淡豆豉(三钱) 大川芎(五分) 炒谷芽(四钱)
保和丸(包煎,三钱)
四诊 新产八朝,形寒身热,有汗不解,胸闷,饥不思纳,渴不多饮,舌苔薄腻而黄,脉象弦滑带数。客邪移于少阳,宿瘀未楚,营卫失常,有转疟之机括,还虑缠绵增剧。再拟小柴胡汤合清魂散、生化汤复方图治。
吉林参须(五分) 杜红花(八分) 清水豆卷(四钱) 嫩白薇(一钱五分) 软柴胡(五分) 全当归(二钱)
紫丹参(二钱) 大川芎(四分) 炒黑荆芥(一钱) 全栝蒌(切,三钱) 炒谷芽(三钱) 益母草(二钱)
通草(八分)
五诊 新产十二朝,寒热得退,胸闷不纳如故,小溲短赤,舌苔薄腻,阴血己亏,蕴湿未楚,脾胃运化无权。再拟养正祛瘀,和胃化湿。
吉林参须(五分) 赤茯苓(朱砂拌,三钱) 全当归(二钱) 清水豆卷(三钱) 炒黑荆芥(五分)
福泽泻(一钱五分) 谷麦芽(各三钱) 益母草(二钱) 陈广皮(一钱) 紫丹参(二钱) 通草(八分)
佩兰梗(一钱五分) 大砂仁(研,五分) 干荷叶(一角)
张右 产后两月,营阴未复,重感新邪,内停宿滞,肺胃为病,形寒身热,有汗不解,脘痞作痛,纳少泛恶,且又咳嗽,经行色紫,舌苔白腻,脉象左弦右濡。标邪正在鸱张,不能见虚投补,姑拟疏邪消滞,和中祛瘀,病去则虚自复。
炒黑荆芥(一钱五分) 清水豆卷(四钱) 赤茯苓(三钱) 金铃子(二钱) 光杏仁(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延胡索(一钱) 嫩前胡(一钱五分) 象贝母(三钱)
枳实炭(一钱) 茺蔚子(二钱) 带壳砂仁(八分) 炒谷麦芽(各三钱) 佛手(八分)
二诊 形寒身热渐解,脘痞作痛,咳嗽则痛辄剧,纳少泛恶,小溲短赤,经行色紫,舌质红,苔薄腻,脉左弦右濡。产后营阴未复,外邪宿滞,挟肝气横逆,肺胃肃降失司。投剂合度,仍拟宣肺化痰,理气畅中。
嫩前胡(一钱五分) 赤茯苓(三钱) 川楝子(二钱) 象贝母(三钱) 仙半夏(二钱) 炒枳壳(一钱)
延胡索(一钱) 茺蔚子(三钱) 川郁金(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春砂壳(八分) 绛通草(八分)
台乌药(八分) 炒谷麦芽(各三钱)
马右 未产之前,已有痛风,产后二十一天,肢节痹痛,痛处浮肿,痛甚于夜,不能举动,形寒内热,咳嗽痰多,风湿痰瘀,羁留络道,营卫痹塞不通,肺失清肃,胃失降和,病情夹杂,非易图治。姑拟和营祛风,化痰通络。
紫丹参(二钱) 朱茯神(三钱) 光杏仁(三钱) 木防己(二钱) 炒黑荆芥(一钱) 远志肉(一钱)
象贝母(三钱) 夜交藤(四钱) 炒白薇(二钱) 西秦艽(二钱) 藏红花(八分) 甜瓜子(三钱)
嫩桑枝(四钱) 泽兰叶(二钱)
李右 产后二十四天,营血已虚,恶露未楚,腹痛隐隐,纳谷减少,畏风怯冷,有汗不解,旬日未更衣,舌无苔,脉象濡细。卫虚失于外护,营虚失于内守,肠中津液枯槁,腑垢不得下达也。仿傅青主加参生化汤意,养营祛瘀,和胃润肠。
吉林参须(一钱) 紫丹参(三钱) 春砂壳(八分) 生熟谷芽(各三钱) 全当归(三钱) 藏红花(四分)
全栝蒌(切,四钱) 益母草(一钱五分) 大川芎(四分) 炮姜炭(三分) 大麻仁(研,四钱)
朱右 产后八旬,寒热匝月,痰多纳减,脉象虚弦而数。气虚则寒,营虚则热,胃虚纳减,脾弱痰多,势成蓐痨。姑拟八珍汤加减,以望转机。
炒潞党参(三钱) 全当归(二钱) 银州柴胡(八分) 云茯苓(三钱) 大白芍(二钱) 嫩白薇(一钱五分)
米炒于术(一钱五分) 广橘白(一钱) 大熟地(三钱) 炮姜炭(三分) 生熟谷芽(各三钱)
张右 新产十一天,恶露不止,少腹作痛,咳嗽声音不扬,风寒包热于肺,宿瘀留恋下焦,脉象浮濡带滑。
姑拟祛瘀生新,开胃化痰。
全当归(二钱) 抱茯神(三钱) 光杏仁(三钱) 嫩射干(五分) 紫丹参(二钱) 金铃子(二钱)
象贝母(三钱) 春砂壳(八分) 净蝉衣(八分) 延胡索(一钱) 藏红花(八分) 冬瓜子(三钱)
卷八 外科案
脑疽
张左 正脑疽两候,疮口虽大,而深陷不起,疮根散漫不收,色红疼痛,舌质光红,脉象濡缓。气虚血亏,不能托毒外出,痰湿蕴结,营卫不从,症势重险!再拟益气托毒,和营化湿,冀其疮顶高起,根脚收缩,始有出险之幸。
生黄 (八钱) 全当归(三钱) 抱茯神(三钱) 生首乌(四钱) 生潞党参(三钱) 京赤芍(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