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览经史讲义

  监察御史【臣】西 成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讐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惟善故能举其类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左氏传襄公三年】
  编修【臣】杨开鼎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防公九年】
  监察御史【臣】沈懋华
  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左氏传襄公二十有五年】
  编修【臣】万年茂
  郑子产谓子太叔曰唯有徳者能以寛服民其次莫如猛仲尼曰善哉政寛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寛寛以济猛猛以济寛政是以和【左氏传昭公二十年】
  编修【臣】周玉章
  政寛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寛寛以济猛猛以济寛政是以和【左氏传昭公二十年】
  编修【臣】白 瀛
  检讨【臣】周孔从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一目録
  礼记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监察御史【臣】刘方蔼
  监察御史【臣】柴潮生
  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
  给事中【臣】程盛修
  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
  编修【臣】丁一焘
  冡宰制国用必于歳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给事中【臣】马宏
  冡宰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侍讲学士【臣】任启运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编修【臣】蔡 新
  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左谕徳【臣】嵇 璜
  无游民
  编修【臣】林枝春
  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敎以兴民徳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徳以同俗
  给事中【臣】邹一桂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检讨【臣】张鹏翀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编修【臣】冯秉仁
  监察御史【臣】钟 衡
  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
  监察御史【臣】孙 灏
  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鼈不中杀不粥于市
  给事中【臣】吴元安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二目録
  礼记
  盛徳在木
  编修【臣】陆嘉頴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耤
  监察御史【臣】马 燝
  聘名士礼贤者
  编修【臣】任端书
  命野虞毋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监察御史【臣】胡寳瑔
  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
  给事中【臣】钟 衡
  命农勉作毋休于都
  监察御史【臣】胡寳瑔
  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隂之所成
  侍讲学士【臣】任启运
  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隂之所成
  检讨【臣】程 恂
  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嵗之宜
  编修【臣】罗暹春
  圣人参于天地并于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监察御史【臣】周祖荣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侍讲【臣】彭啓丰
  【铭】        编修【臣】程景伊
  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逺者懐之
  编修【臣】邱 柱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检讨【臣】李金台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编修【臣】宋邦绥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三目録
  礼记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检讨【臣】吴 泰
  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监察御史【臣】霍 备
  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监察御史【臣】傅为詝
  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徳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歌诗颂此之谓徳音徳音之谓乐
  右庶子【臣】金 相
  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賛善【臣】罗源汉
  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
  检讨【臣】韩彦曽
  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覇
  监察御史【臣】沈懋华
  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敎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敎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编修【臣】佟 保
  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
  给事中【臣】宫焕文
  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编修【臣】窦光鼐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监察御史【臣】葛徳润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侍读【臣】涂逢震
  子云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
  监察御史【臣】刘方蔼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四目録
  礼记
  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编修【臣】龚学海
  君子庄敬日强
  监察御史【臣】孙宗溥
  子言之事君先资其言拜自献其身以成其信
  给事中【臣】刘方蔼
  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
  监察御史【臣】邹一桂
  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
  监察御史【臣】张 湄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
  编修【臣】蔡 新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焉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监察御史【臣】熊学鹏
  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敎尊仁以子爱百姓民致行已以说其上矣
  编修【臣】张为仪
  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矣
  修撰【臣】庄有恭
  子曰有国家者章善瘅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给事中【臣】马宏
  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
  监察御史【臣】张 湄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侍讲学士【臣】蒋 溥
  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监察御史【臣】刘方蔼
  近文章砥厉亷隅
  编修【臣】张九镒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侍讲学士【臣】熊晖吉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五目録
  周礼
  乃立天官冡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
  检讨【臣】周长发
  以九式均节财用
  监察御史【臣】周祖荣
  以官府之六叙正羣吏一曰以叙正其位二曰以叙进其治三曰以叙作其事四曰以叙制其食五曰以叙受其会六曰以叙听其情
  编修【臣】王会汾
  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灋六曰廉辨
  编修【臣】储晋观
  检讨【臣】兴 泰
  【箴】        检讨【臣】徳 保
  监察御史【臣】胡寳瑔
  监察御史【臣】刘方蔼
  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敎焉一曰以祀礼敎敬则民不茍二曰以阳礼敎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隂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七曰以刑敎中则民不虣八曰以誓敎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敎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敎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徳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
  编修【臣】庄存与
  周礼大司徒之职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神十有二曰除盗贼
  侍读【臣】惠士竒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
  编修【臣】于 振
  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县敎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挟日而敛之乃施教灋于邦国都鄙使之各以敎其所治民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敎禁令正月之吉受教灋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徳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考其徳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
  检讨【臣】张鹏翀
  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县敎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敎象挟日而敛之乃施教灋于邦国都鄙使之各以教其所治民
  编修【臣】刘 纶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监察御史【臣】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六目録
  周礼
  大司徒以乡三物敎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徳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检讨【臣】廖鸿章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以乡三物敎万民而宾兴之
  监察御史【臣】刘方蔼
  遂人掌邦之野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稻人掌稼下地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防水以渉其芟作田
  编修【臣】官献瑶
  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编修【臣】赵青藜
  仓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若谷不足则止余灋用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
  监察御史【臣】葛徳润
  太师掌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编修【臣】杨述曽
  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编修【臣】王际华
  论语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侍讲学士【臣】任启运
  孟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少詹事【臣】裘曰修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编修【臣】荘存与
  孝经
  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
  编修【臣】任端书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七目録
  史
  魏文侯与羣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身徃自罢之
  编修【臣】周 煌
  文帝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
  监察御史【臣】胡 定
  上登虎圏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圏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是耶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两人言事曽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防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髙其敝徒文具亡恻隠之实故不闻其过陵夷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且上之化下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帝曰善廼止不拜啬夫
  修撰【臣】荘有恭
  汉文帝前三年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乗舆马惊捕属廷尉张释之奏以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盗髙庙坐前玉环得下廷尉释之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无道盗先帝器吾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杜稷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帝乃白太后许之唐太宗贞观元年上以选人多诈冒资防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戴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既而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