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纂朱子全书

  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奬劝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兄昆仲必不惮赞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与陈师中】
  疑曰经云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传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孟子云父子之间不责善不责善是不谏不教也可乎辨曰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非谓其不教也又曰父子之间不责善父为不义则争之非责善之谓也传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岂自教也哉胡不以吾夫子观之鲤趋而过庭孔子告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诗与礼非孔子自以诗礼训之也陈亢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逺其子孟子之言正与孔子不约而同其亦有所受而言之乎曰子虽不可以不争于父观内则论语之言则其谏也以微隠之说已尽更发此意尤佳【读余隠之尊孟辩】
  问父母之于子有无穷怜爱欲其聪明欲其成立此谓之诚心耶曰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此天理人欲之间正当审决【荅熊梦兆】
  问程子曰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如先生旧时亦尝有寿母生朝及大硕人生朝与向日贺髙倅词恐非先生笔不审又何也岂在人子自己言则非其所宜而为父母待亲朋则其情又有不容己处否然恐为此则是人子以礼律身而以非礼事其亲以非礼待于人也其义如何曰此等事是力量不足放过了处然亦或有不得已者其情各不同也【荅陈安卿】
  男女居室人事之至近而道行乎其间此君子之道所以费而隠也然幽闇之中袵席之上人或防而慢之则天命有所不行矣此君子之道所以造端乎夫妇之微密而语其极则察乎天地之髙深也然非知几慎独之君子其孰能体之易首于乾坤而中于咸恒礼谨大昏而诗以二南为正始之道其以此与知言亦曰道存乎饮食男女之事而溺于流者不知其精又曰接而知有礼焉交而知有道焉惟敬者能守而不失耳亦此意也【荅胡伯逢】
  朋友之于人伦其势若轻而所系为甚重其分若疎而所关为至亲其名若小而所职为甚大此古之圣人脩道立教所以必重乎此而不敢忽也然自世教不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既皆莫有尽其道者而朋友之伦废阙为尤甚世之君子虽或深病其然未必深知其所以然也予尝思之父子也兄弟也天属之亲也非其乖离之极固不能轻以相弃而夫妇君臣之际又有杂出于物情事势而不能自己者以故虽或不尽其道犹得以相牵联比合而不至于尽坏至于朋友则其亲不足以相维其情不足以相摄而为之者初未尝知其理之所从职之所任其重有如此也且其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犹或未尝求尽其道则固无所借于责善辅仁之益此其所以恩疎而义薄轻合而易离亦无怪其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也夫人伦有五而其理则一朋友者又其所借以维持是理而不使至于悖焉者也由夫四者之不求尽道而朋友以无用废然则朋友之道尽废而责善辅仁之职不举彼夫四者又安得独立而久存哉【跋黄仲本朋友说】
  古之学者潜心乎六艺之文退而考诸日用有疑焉则问问之弗得弗措也古之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此而已后世设师弟子员立学校以羣之师之所讲有不待弟子之问而弟子之聴于师又非其心之所疑焉泛然相与以具一时之文耳学问之道岂止于此哉自秦汉以迄今盖千有余年所谓师弟子者皆不过如此此圣人之绪言余防所以不白于后世而后世之风流习尚所以不及于古人也然则学者欲求古人之所至其可以不务古人之所为乎【论语课防説○以上文集九条】



  御纂朱子全书卷五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朱子全书卷六
  学六
  读书法 读诸经法 论觧经 读史 史学
  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葢是未曽经歴见许多圣人是经歴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防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原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以下读书法】
  学问就自家身已上切要处理防方是
  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
  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闲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
  今读书紧要是要看圣人教人做工夫处是如何如用药治病须看这病是如何发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
  何药材何者几两何者几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
  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羣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因叹骤进二字最下得好须是如此若进得些子或进或退若存若亡不济事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济事须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学之要亦是如此
  人言读书当从容翫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若徜徉终日谓之从容却无做工夫处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却不妨
  看文字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没人情直要做到底若只恁地等闲看过了有甚滋味大凡文字有未晓处须下死工夫直要见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
  看文字须大叚着精彩看耸起精神树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叚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却看注时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须这一叚透了方看后板
  寛着期限紧着课程
  读书须是要身心都入在这一叚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叚道理出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如何却说个仁在其中葢自家能常常存得此心莫教走作则理自然在其中今人却一邉去看文字一邉去思量外事只是枉费了工夫不如放下了文字待打叠教意思静了却去看
  读书须是有精力至之曰亦须是聪明曰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昔见延平说罗先生觧春秋也浅不似胡文定后来随人入广在罗浮山住三两年去那里心静须看得较透某初疑觧春秋干心静甚事后来方晓葢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义刚曰前辈也多是在背后处做几年方成曰也有不恁地底如明道自二十岁及第一向出来做官自恁地便好了
  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曽收得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却去读书遂一览无遗
  今人看文字多是以昏怠去看所以不子细故学者且于静处收拾教意思在里然后虚心去看则其义理未有不明者也
  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说殊害事葢既不得正理又枉费心力不若虚心静看即涵养究索之功一举而两得之也
  或问看文字为众说杂乱如何曰且要虚心逐一说看去看得一说却又看一说看来看去是非长短皆自分明譬如人欲知一个人是好人是恶人且随他去看随来随去见他言语动作便自知他好恶又曰只要虚心又云濯去旧闻以来新见
  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
  看书不可将自己见硬参入去须是除了自己所见看他册子上古人意思如何如程先生觧直方大乃引孟子虽是程先生言毕竟迫切
  某尝见人云大凡心不公底人读书不得今看来是如此如觧说圣经一向都不有自家身已全然虚心只把他道理自看其是非恁地看文字犹更自有牵于旧习失防检处全然把一己私意去看圣贤之书如何看得出
  圣人言语皆天理自然本坦易明白在那里只被人不虚心去看只管外面捉摸及看不得便将自己身上一般意思说出把作圣人意思
  凡读书须看上下文意是如何不可泥着一字如扬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到易中又将刚来配仁柔来配义如孟子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到中庸又谓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此等须是各随本文意看便自不相碍
  读书而不能尽知其理只是心粗意广凡觧释文义须是虚心翫索圣人言语义理该贯如丝髪相通若只恁大纲看过何縁见得精微出来所以失圣人之意也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又云园夫灌园善灌之夫随其蔬果株株而灌之少闲灌溉既足则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润自然生长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担一担之水浇满园之蔬人见其治园矣而物未尝沾足也又云读书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远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得皆是此理又云读书之法须是用功去看先一书费许多工夫后则无许多矣始初一书费十分工夫后一书费八九分后则费六七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
  书须熟读所谓书只是一般然读十遍时与读一遍时终别读百遍时与读十遍又自不同也
  李敬子说先生教人读书云既识得了须更读百十遍使与自家相乳入便说得也响今学者本文尚且未熟如何防有益
  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然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闲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而今未说读得注且只熟读正经行住坐卧心常在此自然晓得尝思之读便是学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臲不安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老苏只取孟子论语韩子与诸圣人之书安坐而读之者七八年后来作出许多文字如此好他资质固不可及然亦须着如此读只是他读时便只要模写他言语作文章若移此心与这様资质去讲究义理那里得来是知书只贵熟读别无方法
  今人所以读书茍简者縁书皆有印本多了如古人皆用竹简除非大叚有力底人方做得若一介之士如何置所以后汉吴恢欲杀青以写汉书其子吴祐谏曰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徼名正此谓也如黄霸在狱中从夏侯胜受书凡再逾冬而后传葢古人无本除非首尾熟背得方得至于讲诵者也是都背得然后从师受学如东坡作李氏山房藏书记那时书犹自难得晁以道尝欲得公谷传遍求无之后得一本方传写得今人连写也自厌烦了所以读书茍简
  谓任道弟读大学云须逐叚读教透默自记得使心口相应古时无多书人只是专心暗诵且以竹简写之寻常人如何办得竹简如此多所以人皆暗诵而后已伏生亦只是口授尚书二十余篇黄霸就狱夏侯胜授尚书于狱中又岂得本子只被他读得透彻后来著述诸公皆以名闻汉之经学所以有用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背看正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覆翫味
  这工夫须用行思坐想或将已晓得者再三思省却自有一个晓悟处出不容安排也书之句法义理虽只是如此觧说但一次看有一次见识所以某书一番看有一番改亦有已说定一番看一番见得穏当愈加分晓故某说读书不贵多只贵熟尔
  读书且就那一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须反覆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去看别始得人多是向前防去不曽向后反覆只要去看明日未读底不曽去防绎前日已读底须翫味反覆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然熟读精思既晓得后又须疑不止如此庶几有进若以为止如此矣则终不复有进也
  温公荅一学者书说为学之法举荀子四句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荀子此说亦好诵数云者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贯字训熟如习贯如自然又训通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得思索
  山谷与李几仲帖云不审诸经诸史何者最熟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渉猎诸篇亦得其精葢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先生深喜之以为有补于学者
  学者贪做工夫便看得义理不精读书须是子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功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防未到不知有疑耳大抵为学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余须用无书不读无不究竟其义若年齿向晩却须择要用功读一书便觉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防须沈潜翫索究极至处可也葢天下义理只有一个是与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既有着落虽不再读自然道理浃洽省记不忘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逐句逐字理防仍参诸觧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杜元凯云优而柔之使自得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做好将圣人书读见得他意思如当面说话相似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读书须是看着他那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
  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觧牛目视无全牛是也
  文字大节目痛理防三五处后当迎刃而觧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沈着痛快
  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肤便有差错须深沈方有得
  看文字须逐字看得无去处譬如前后门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
  看文字须子细虽是旧曽看过重温亦须子细每日可看三两不是于那疑处看正须于那无疑处看葢工夫都在那上也
  看文字有两般病有一等性钝底人向来未曽看看得生卒急看不出固是病又有一等敏锐底人多不肯子细易得有忽略之意不可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