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诗经
- 诗总闻
诗总闻
二章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言自此以徃至老不可忘王恩也
闻音曰裘渠之切哉将黎切
总闻曰陆氏以条为槄柚也以梅为柟荆曰柟杨曰梅柚渡淮成枳梅成杏今终南之所生有条有梅而材实皆成此终南被美化也终南有此无此固未可知要不必及此也
黄鸟
一章
交交黄鸟止于棘
【注阙】
谁从穆公子车息惟此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殱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二章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惟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殱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三章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殱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闻音曰穴户橘切天鐡因切行户郎切
总闻曰圣人终书以秦誓观其辞知其人也顾岂収其良以从其死何等所为秦人尚义重恩不胜所感而忘其躯亦未可知或谓如晋眀之杀王彧吾不能独死请子先之三人者百夫之特之防之御虑不肯事少主致后患也识者更详但寻诗止见三人从穆公之迹不见穆公収三人之状所以不敢尽信左氏所传也
晨风
一章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此贤人居北林者也当是有旧劳以间见弃而遂相忘者也欲见其君吐其情又不得见所以懐忧乆而至于如醉者也
二章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三章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如何如何甚忧疑之辞虽疏而亦未安也见晨风飞空栖树自恨不如也
闻音曰风孚愔切栎歴各切
闻物曰晨风鹯也大率鹰鹯之属喜侵晨乗风盖所禀俊健恐以此得名晨或从鸟佳省文駮毛氏如马锯牙食虎豹集韵广韵皆同广韵直指为六駮兽而能食虎豹岂是与人相近之物又以六言何故其数拘此假使有此之数则北林岂可居之地六当作陆駮当作駮杂之駮言陆地树色交杂也此诗皆引常木而此独引异兽不伦孔氏疑此以駮为梓榆也其皮青白大率树花叶皮实杂色甚多不独梓榆也集韵校枋也枋木也可以为车马恐当为木字从交者多音角较字铰字是也駮恐为校未可知六为陆则无疑也王氏言氏防所见言之或可从
总闻曰此必北林之贤者与人相逢问何如也大率居山林逺市朝所谓理乱不知黜陟不闻故有所逢则有所问盖其心之所抱而不能自已者也如何继以如何急问之欲急知也此人当是操心危虑患深未能忘懐于世者也
无衣
一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与此天子之使所言者也当是其君受终南命服而其臣未得以为不足吾君势力如此岂无此服能与子同适王命徴师旅愿整戎从事与子俱匹俱起俱徃盖欲结知于使者致辞于王也此与晋无衣岂曰无衣六兮同意
二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脩我矛防与子偕作
三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闻音曰袍歩谋切泽徒洛切礼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宅泽皆铎音防讫约切释名防觡也汉儒之学大概如此音各兵晡茫切行户郎切
总闻曰秦之君臣如此虽借王命以张国势实以机钩致其权而反以力操窃其命也古者擅国而他有所图大率多师此法故秦晋两无衣事同辞亦同但彼辞差婉而此辞又健也
渭阳
一章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乗黄
二章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闻音曰思新赍切佩蒲枚切
总闻曰秦康公在位晋文公出亡自文公下世秦晋交恶当是有感其夙好而恨其不终也秦自秦仲庄公襄公文公宁公出子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穆公康公以终南可归襄公以三良可归穆公以渭阳可归康公其他以车邻归秦仲以驷铁小戎蒹葭归襄公以晨风权舆归康公而无衣又无所归其余八君皆不在有诗之数当是亦以诗附事或无所附而强为辞者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是也有可附而误附者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是也后之观诗者于文既无所考于序又不可全慿惟精思细推至无可奈何而后已然事实虽亡物情犹在则亦未至于甚无可奈何也
权舆
一章
于我乎【止】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止】不承权舆
二章
于我乎【止】每食四簋今也毎食不饱于嗟乎【止】不承权舆
夏屋设食之地四簋设食之器也
闻音曰簋已有切饱补掫切
总闻曰秦自秦仲以来皆以致礼招才屈已下士为事自武公从死至六十六人而穆公尤髙髙以待覆师者三帅食马者三百余軰推之可见其从死至有七十五人后人信难继也康公得随防而纵使归其异于穆公用百里奚抑亦逺矣前人所举过絶而后人所举不继无怪人情兴彼此感始末故曰君子之行为可传也为可继也
诗总闻卷六
<经部,诗类,诗总闻>
钦定四库全书
诗总闻卷七
宋 王质 撰
陈风
宛丘
一章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宛丘在陈郡陈县说文丘上有丘为宛丘欧阳氏今地形则然説文又谓宛中为宛丘毛氏四方髙中央下郭氏中央隆髙一丘而背驰如此恐止是宛转之状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我于君信有情者望其为良也终无望者度其必不能如愿也此士大夫之辞
二章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三章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闻音曰汤徒伉切毛氏训荡音亦当然下后五切闻字曰汤当作荡字转亦可通用
闻用曰此羽不专用以为翳凡仪仗皆可易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翿则为翳舞者所执也毛氏皆以为翳未当
总闻曰冬夏极寒暑之时人所鲜出而常相值无时而不出也幽公之事无见徒以恶諡故归以大过亦犹僖公之事无见徒以常諡故归以小过事不眀人不的徒以一时之諡遂着为一时之实考古如此恐未免多误也
东门之枌
一章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宛丘之东门也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子仲子之仲也之子又仲之子也必指一人而其姓氏无考徘徊东门树下待所期妇人也
二章
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差择也选善日而择所适之地惟南原为吉故废女事而徘徊东门市中待所期男子也呉氏此章第一第三第四句用韵第二句不用韵他未有此例固不必以例求然原今人犹呼衢靴切未尝不叶也世传杜诗不读万卷书不行一万里不可以观而况古诗包罗万宇上下数千年诚未易轻易也
三章
谷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既善日至期则逝言相随而遁也鬷釡属言越境携釡而行也荍紫葵也椒颗椒也皆道旁所有言用相娱悦男指女色如葵女指男芬如椒也
闻音曰下后五切差七何切麻谟波切迈力制切闻物曰谷或作楮木也言男女指树为志有谷者所聚之地所行之途也如此则旦作且当从徐氏
闻人曰毛氏以击鼓有从孙子仲遂以此子仲为陈大夫以击鼓序为公孙文仲故以此原为子仲之氏不知何所见而言春秋鲁庄二十七年公子友如陈原仲恐是因此杜氏原仲陈大夫也原氏仲字也杜氏则可用诸春秋毛氏则不可用诸诗也
总闻曰此诗多及期防之地草木如枌如栩如麻如荍如椒谷作木名之谷恐是
衡门
一章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此贤者穷处而自解者也
二章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位重则享珍品势隆则援名族虽穷处无此下鱼亦可味卑族亦可昏也
三章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闻迹曰泌在南阳泌阳县斯人当是居此
总闻曰当是或劝贤者设人爵贤者设辞情以酬之言不必也
东门之池
一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可与晤歌
言随分可以取足也当是与衡门同懐共处之人其意皆同
二章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可与晤语
三章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可与晤言
女别名不必言周姓王
闻音曰麻谟波切纻真吕切菅居贤切
闻用曰沤麻沤纻可缉为野服沤菅可缉为野具皆女事也言穷妻能同野趣作野工自见其为淑也谚云是眼有西施
总闻曰皆言可者如是即可何必他求此安分君子之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过涪陵见古寺题谯可翁三字必谯定也其详见祠堂记
东门之杨
一章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杨黄杨木也叶盛春深之时
昏以为期眀星煌煌
言饮酒无度也约昏而罢逮晓而未巳明星啓明晓星也
二章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眀星晢晢
在暗不认树叶认树叶必眀也可见其饮酒达旦也此与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同意认树实亦必眀也闻音曰晢之世切
总闻曰多称东门此必宛丘交防之地也楚向陈自南之东轘徴舒于栗门疑即东门也于交防之所戮之示众悉覩也
墓门
一章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墓门之草木樵斧而无人禁之鸮集而无人逐之言凋落荒芜也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是中之人不良其谁不知言甚着也人皆知而所为不已谁从昔而然言自取如此也悲墓中者也
二章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方其告汝于我不相顾及精神颠倒当思我言谓将死之时也所谓虽悔可追
闻音曰斯所宜切徐氏凡斯皆读作西讯息谇切顾果五切予演女切
闻字曰谁当作维讯当作谇之当作止谇止见手鉴正引此诗
闻迹曰左氏郑有墓门城门也古人朴城门之外有塜即曰墓门此恐亦是城门
总闻曰夫恐当作父佗五父也若以为佗须此字以证之当是陈佗之存已有知厉公之为蔡出而蔡人必不欲佗立者或以警之而佗不以为虞故曰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防有鹊巢
一章
防有鹊巢卭有防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二章
中唐有甓卭有防鹝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中唐中塘也塘字之转通用亦可甓防也水鸟鸊□也甓字之转今行隄之上有鹊巢行邱之上见苕则动念曰谁欺我所美之人也行塘之上见防□行邱之上见绶草则又动念曰谁欺我所美之人也言木上水中之禽邱上之草各适其性何人欺上聴以害贤者使我懐忧不安也
闻用曰甓今防甎也杂于山水禽草之间无谓此等物亦难以起兴
闻迹曰南阳有上唐后改为下溠当亦有中唐地名以中为名极多如鲁中邱楚中州大率陈蔡之间呼大为唐故唐州唐县之名出此审尔防卭亦地名毛氏但云防地名杜氏西防故城在唐州卭未知所在
闻人曰序以为宣公亦是以事相附司马氏宣公嬖生子欵欲立之而杀其太子御冦御冦素爱公子完完惧及祸乃奔齐此信谗何以异于晋献故以此归于宣公要亦可从公子完之贤见左氏甚眀是诚可美也
总闻曰毎章一水隄一山邱一水塘而以庙中路间之无谓一禽一草而以甓间之亦无谓此适野而懐贤覩境而生情者也
月出
一章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二章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三章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舒谓徴舒也佼人谓夏也当是灵公孔宁仪行父与夏宣滛至夜徴舒不无所慙内扰不安病行父似君之言可见僚懰燎皆是妍美貌窈纠懮受夭绍皆徴舒缭绕貌悄慅惨皆徴舒忧悒貌也
闻音曰僚虚皎切纠已小切皓胡老切懰殷鸟切受侍倒切慅七老切惨七到切开元经文以惨为懆引白华念子懆懆説文懆愁不安也
总闻曰佼人以为灵公孔宁仪行父亦可妇人慕男子亦犹男子慕妇人圣人存之者着徴舒君臣之分虽恶母子之义甚正也
株林
一章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何为徃株林与夏南相从非徃株林与夏南相从也当是徃株林也数而同夏南也频故人疑之盖有与徴舒适野通谋者知人有觉而诡言之非之株林之他所也非同夏南同他人也意谓此言可以欺人而不知已觉也灵公之弑不自似女似君之时盖已乆也
二章
驾我乗马説于株野乗我乗驹朝食于株
人犹初意其非真之株者迹其所徃则之株也当是有觉者隂察而不肯发亦嫉灵公孔宁仪行父之事未必不幸其兴戕而成事也
闻音曰南尼心切马满补切野上与切
闻迹曰毛氏株林夏氏邑也此特以意推之朝食甚近也当是林峦蔽密之所谓谋于野者也
总闻曰灵公夏姬之事固有而此诗止曰夏南夏南者徴舒也孔氏妇人夫死从子故以夏南言之识者更详
泽陂
一章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有美一人恐谓泄冶于孔宁仪行父虽不甚逊于灵公可谓甚忠已死将如之何痛其亡欲其存也
二章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三章
彼泽之陂有蒲菡蓞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寤寐无为言终夕无可为者惟伤悲而已
闻音曰卷其员切悁鸟切蓞徒畎切枕知辇切闻物曰郑氏以蕳作莲恐是三章皆同类同时之物蕳兰也生陆生春皆不同
总闻曰每章必举二物初章蒲荷次章蒲莲三章蒲菡蓞殆是孔宁仪行父所谓二子者也二子得地得时竞秀争鲜而泄冶亡矣彼二子之美不若泄冶之美二子之美美于男女泄冶之美美于君臣孔子盖亦怜之曰民之多辟无自立辟灵公君臣固邪僻也泄冶又自与立邪僻言揭而扬之也为泄冶者隂为之术可也此孔子之意也杜氏以上辟邪也下辟法也一字不应作两义并载于此
桧风
羔裘
一章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者当是人所敬而去狐裘者当是人所鄙而留去者人情非不思而不能留当是有所不可言而弗得已者徒忧劳伤悼而不能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