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礼经
- 礼记
礼记
若除丧而后归,则之墓,哭成踊,东括发袒绖,拜宾成踊。送宾反位,又哭尽哀,遂除。于家不哭。主人之待之也,无变于服,与之哭不踊。
自齐衰以下,所以异者免麻。
凡为位,非亲丧,齐衰以下,皆即位,哭尽哀,而东免绖即位,袒成踊,袭。拜宾反位,哭成踊。送宾反位,相者告就次。三日五哭卒。主人出送宾,众主人兄弟皆出门,哭止。相者告事毕,成服拜宾,若所为位。家远,则成服而往。
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缌麻即位而哭。
哭父之党于庙,母妻之党于寝,师于庙门外,朋友于寝门外。所识于野,张帷,凡为位不奠。哭,天子九,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大夫哭诸侯,不敢拜宾。诸臣在他国,为位而哭,不敢拜宾。与诸侯为兄弟,亦为位而哭。凡为位者壹袒。
所识者吊,先哭于家而后之墓,皆为之成踊,从主人北面而踊。凡丧,父在,父为主,父没,兄弟同居,各主其丧。亲同,长者主之。不同,亲者主之。
闻远兄弟之丧,既除丧而后闻丧,免袒成踊,拜宾则尚左手。
无服而为位者,唯嫂叔。及妇人降而无服者麻。
凡奔丧,有大夫至,袒拜之,成踊而后袭。于士,袭而后拜之。
《礼记问丧》
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懑气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已矣!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心绝志悲而已矣。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徼幸复反也。
成圹而归,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
或问曰:“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或问曰“冠者不肉袒。何也?”曰:“冠至尊也,不居肉袒之体也,故为之免以代之也。然则秃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锢疾,不可以备礼也。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女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颡触地无容。哀之至也。”
或问曰:“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礼曰:童子不缌,唯当室缌。缌者其免也,当室则免而杖矣。”
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
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堂上不趋,示不遽也。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礼记服问》
传曰:有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有从重而轻,为妻之父母。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有从有服而无服,公子为其妻之父母。
传曰:母出,则为继母之党服。母死,则为其母之党服。为其母之党服,则不为继母之党服。
三年之丧既练矣,有期之丧既葬矣,则带其故葛带,绖期之绖,服其功衰。有大功之丧,亦如之。小功无变也。麻之有本者,变三年之葛。既练,遇麻断本者,于免绖之既,免去绖。每可以绖,必绖。既绖,去之。小功不易丧之练冠。如免,则绖其缌小功之绖。因其初葛带,缌之麻不变小功之葛,小功之麻不变大功之葛。以有本为税。殇长中,变三年之葛。终殇之月,算而反三年之葛。是非重麻,为其无卒哭之税。下殇则否。
君为天子三年,夫人如外宗之为君也,世子不为天子服。
君所主,夫人妻,大子,适妇。
大夫之适子,为君夫人.大子如士服。
君之母非夫人,则群臣无服,唯近臣及仆骖乘从服。唯君所服服也。
公为卿大夫锡衰以居,出亦如之,当事则弁绖。大夫相为亦然。为其妻,往则服之,出则否。
凡见人,无免绖。虽朝于君,无免绖。唯公门有税齐衰。传曰: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
传曰: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上附下附,列也。
《礼记间传》
斩衰何以服苴?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斩衰貌若苴,齐衰貌若枲,大功貌若止,小功缌麻,容貌可也。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于声音者也。
斩衰唯而不对,齐衰对而不言,大功言而不议,小功缌麻,议而不及乐。此哀之发于言语者也。
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缌麻再不食。士与敛焉,则壹不食。故父母之丧,既殡食粥,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齐衰之丧,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大功之丧,不食醯酱,小功缌麻,不饮醴酒。此哀之发于饮食者也。
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醯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干肉。
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齐衰之丧,居垩室,芐翦不纳。大功之丧,寝有席。小功缌麻,床可也。此哀之发于居处者也。
父母之丧,既虞卒哭,柱楣翦屏,芐翦不纳。期而小祥,居垩室,寝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复寝。中月而禫,禫而床。
斩衰三升,齐衰四升,五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此哀之发于衣服者也。
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七升,为母疏衰四升,受以成布七升,冠八升,去麻服葛,葛带三重。期而小祥,练冠縓缘,要绖不除,男子除乎首,妇人除乎带。男子何为除乎首也,妇人何为除乎带也?男子重首,妇人重带,除服者先重者,易服者易轻者。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中月而禫,禫而纤,无所不佩。
易服者,何为易轻者也?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哀之丧,轻者包,重者特。既练,遭大功之丧,麻葛重。
齐衰之丧,既虞卒哭,遭大功之丧,麻葛兼服之。
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大功之麻同,大功之葛与小功之麻同,小功之葛与缌之麻同。麻同则兼服之,兼服之服重者,则易轻者也。
《礼记三年问》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
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焦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
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
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
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然则何以至期也?曰:至亲以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
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礼记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礼记投壶》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
宾再拜受,主人般还曰辟。主人阼阶上拜送,宾盘还曰辟。
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宾就筵。
司射进度壶,间以二矢半,反位,设中东面,执八筭兴。
请宾曰:“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
命弦者曰:“请奏狸首,间若一。”大师曰诺。
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筭焉。宾党于右,主党于左。
卒投,司射执筭曰:“左右卒投,请数。”二筭为纯,一纯以取,一筭为奇,遂以奇筭告,曰:“某贤于某若干纯。”奇则曰奇,均则曰左右钧。
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
正爵既行,请立马,马各直其筭,一马从二马,以庆。庆礼曰:“三马既备,请庆多马。”宾主皆曰诺。正爵既行,请彻马。
筭多少视其坐。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筭长尺二寸,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鲁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踰言,偝立踰言有常爵。”薛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踰言,若是者浮。”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乐人及使者、童子皆属主党。
鼓○□○○□□○□○○□半○□○□○○○□□○□○鲁鼓○□○○○□□○□○○□□○□○○□□○半○□○○○□□○薛鼓,取半以下为投壶礼,尽用之为射礼。鲁鼓○□○○□□○○半○□○○□○○○○□○□○薛鼓○□○○○○□○□○□○○○□○□○○□○半○□○□○○○○□。
《礼记儒行》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哀公曰:“敢问儒行?”
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