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期之丧,三不食食,疏食水饮,不食菜果。三月既葬,食肉饮酒。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父在,为母,为妻,九月之丧,食饮犹期之丧也。食肉饮酒,不与人乐之。
  
  五月三月之丧,壹不食,再不食,可也。比葬,食肉饮酒,不与人乐之。叔母,世母故主,宗子食肉饮酒,不能食粥,羹之以菜可也。有疾,食肉饮酒可也。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麻在身。
  
  既葬,若君食之,则食之。大夫父之友食之,则食之矣。不辟粱肉,若有酒醴则辞。
  
  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苇席。
  
  小敛布绞,缩者一,横者三。君锦衾,大夫缟衾,士缁衾皆一。衣十有九称,君陈衣于序东,大夫士陈衣于房中,皆西领北上,绞紟不在列。
  
  《礼记丧服大记》
  大敛布绞,缩者三,横者五,布紟二衾,君大夫士一也。君陈衣于庭,百称,北领西上。大夫陈衣于序东,五十称,西领南上。士陈衣于序东,三十称,西领南上。绞紟如朝服,绞一幅为三,不辟紟五幅,无紞。
  
  小敛之衣,祭服不倒,君无襚,大夫士毕主人之祭服,亲戚之衣受之,不以即陈。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大敛,君大夫士祭服无筭,君褶衣褶衾,大夫士犹小敛也。
  
  袍必有表,不禅。衣必有裳,谓之一称。
  
  凡陈衣者实之箧,取衣者亦以箧,升降者自西阶。凡陈衣不诎,非列采不入,絺绤纻不入。
  
  凡敛者袒,迁尸者袭。君之丧,大胥是敛,众胥佐之。大夫之丧,大胥侍之,众胥是敛。士之丧,胥为侍,士是敛。
  
  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敛者,既敛必哭,士与其执事则敛,敛焉则为之壹不食。凡敛者六人。
  
  君锦冒黼杀,缀旁七。大夫玄冒黼杀,缀旁五。士缁冒赪杀,缀旁三。凡冒,质长与手齐,杀三尺。自小敛以往用夷衾,夷衾质杀之,裁犹冒也。
  
  君将大敛,子弁绖即位于序端,卿大夫即位于堂廉楹西,北面东上,父兄堂下北面,夫人命妇尸西东面,外宗房中南面,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紟衾衣,士盥于盘上,士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夫人东面亦如之。
  
  大夫之丧,将大敛,既铺绞紟衾衣,君至,主人迎先入门右,巫止于门外。君释菜,祝先入升堂。君即位于序端,卿大夫即位于堂廉楹西,北面东上,主人房外南面,主妇尸西东面。迁尸卒敛,宰告,主人降,北面于堂下,君抚之,主人拜稽颡。君降,升主人冯之,命主妇冯之。
  
  士之丧,将大敛,君不在,其余礼犹大夫也。
  
  铺绞紟踊,铺衾踊,铺衣踊,迁尸踊,敛衣踊,敛衾踊,敛绞紟踊。
  
  君抚大夫,抚内命妇,大夫抚室老,抚侄娣,君大夫冯父母妻长子,不冯庶子,士冯父母妻长子庶子。庶子有子,则父母不冯其尸。凡冯尸者,父母先,妻子后。君于臣抚之,父母于子执之,子于父母冯之,妇于舅姑奉之,舅姑于妇抚之,妻于夫拘之,夫于妻于昆弟执之。冯尸不当君所。凡冯尸,兴必踊。
  
  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由,非丧事不言。君为庐宫之,大夫士襢之。
  
  既葬,柱楣涂庐,不于显者,君大夫士皆宫之。
  
  凡非适子者,自未葬,以于隐者为庐。
  
  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家事。
  
  君既葬,王政入于国,既卒哭,而服王事。大夫士既葬,公政入于家,既卒哭,弁绖带,金革之事无辟也。
  
  既练,居垩室,不与人居。君谋国政,大大士谋家事。既祥,黝垩。祥而外无哭者。禫而内无哭者,乐作矣故也。
  
  禫而从御,吉祭而复寝。期,居庐,终丧不御于内者。父在,为母为妻齐衰期者,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于内。妇人不居庐,不寝苫。丧父母,既练而归。期九月者,既葬而归。
  
  公之丧,大夫俟练,士卒哭而归。
  
  大夫士,父母之丧,既练而归。朔月忌日,则归哭于宗室。诸父兄弟之丧,既卒哭而归。
  
  父不次于子,兄不次于弟。
  
  君于大夫世妇,大敛焉。为之赐,则小敛焉。
  
  于外命妇既加盖而君至,于士既殡而往,为之赐,大敛焉。夫人于世妇,大敛焉。为之赐,小敛焉。于诸妻,为之赐,大敛焉。于大夫外命妇,既殡而往。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使人戒之,主人具殷奠之礼,俟于门外。见马首,先入门右,巫止于门外,祝代之先。君释菜于门内,祝先升自阼阶,负墉南面。君即位于阼,小臣二人执戈立于前,二人立于后。摈者进,主人拜稽颡。君称言,视祝而踊,主人踊。
  
  大夫则奠可也,士则出俟于门外,命之反奠,乃反奠。卒奠,主人先俟于门外,君退,主人送于门外,拜稽颡。君于大夫疾,三问之。在殡,三往焉。士疾,壹问之。在殡,壹往焉。
  
  君吊则复殡服。
  
  夫人吊于大夫士,主人出迎于门外。见马首,先入门右。夫人入升堂即位,主妇降自西阶,拜稽颡于下。夫人视世子而踊,奠如君至之礼。夫人退,主妇送于门内,拜稽颡。主人送于大门之外,不拜。
  
  大夫君,不迎于门外。入即位于堂下,主人北面,众主人南面,妇人即位于房中。若有君命,命夫命妇之命,四邻宾客,其君后主人而拜。
  
  君吊,见尸柩而后踊。
  
  大夫士,若君不戒而往,不具殷奠。君退必奠。
  
  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
  
  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鐕。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鐕。士不绿。
  
  君盖用漆,三衽三束。大夫盖用漆,二衽二束。士盖不用漆,二衽二束。
  
  君大夫鬊爪,实于绿中。士埋之。
  
  君殡用輴,攒至于上,毕涂屋。大夫殡以帱,攒置于西序,涂不暨于棺。士殡见衽,涂上帷之。
  
  熬君四种八筐,大夫三种六筐,士二种四筐,加鱼腊焉。
  
  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火三列,黼三列。素锦褚,加伪荒,纁纽六。齐,五采,五贝,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皆戴圭。鱼跃拂池,君纁戴六,纁披六。大夫画帷,二池,不振容。画荒,火三列,黻三列。素锦褚,纁纽二,玄纽二。齐,三采,三贝,黻翣二,画翣二,皆戴绥,鱼跃拂池,大夫戴,前纁后玄,披亦如之。士布帷布荒,一池。揄绞,纁纽二,缁纽二。齐,三采,一贝。画翣二,皆戴绥,士戴,前纁后缁,二披用纁。
  
  君葬用輴,四綍二碑,御棺用羽葆。大夫葬用輴,二綍二碑,御棺用茅。士葬用国车,二綍无碑。比出宫,御棺用功布。
  
  凡封,用綍去碑负引。君封以衡,大夫士以咸。君命毋哗,以鼓封。大夫命毋哭,士哭者相止也。
  
  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
  
  棺椁之间,君容柷,大夫容壶,士容甒。
  
  君里椁虞筐,大夫不里椁,士不虞筐。
  
  《礼记祭法》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
  
  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其余不变也。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去祖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大夫立三庙二坛,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适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考庙。享尝乃止,显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官师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去王考为鬼。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王下祭殇五: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诸侯下祭三,大夫下祭二,适士及庶人祭子而止。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帝喾能序星辰以着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众事而野死,鲧鄣鸿水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礼记祭义》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
  
  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
  
  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着。着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
  
  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飨者乡也,乡之然后能飨焉。是故孝子临尸而不怍。君牵牲,夫人奠盎。君献尸,夫人荐豆。卿大夫相君,命妇相夫人,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
  
  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如见亲之所爱,如欲色然,其文王与?诗云:“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文王之诗也。祭之明日,明发不寐,飨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
  
  仲尼尝,奉荐而进,其亲也悫,其行也趋趋以数。已祭,子赣问曰:“子之言祭,济济漆漆然。今子之祭无济济漆漆,何也?”子曰:“济济者,容也,远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远,若容以自反也。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济济漆漆之有乎?反馈乐成,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君子致其济济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
  
  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
  
  宫室既修,墙屋既设,百物既备,夫妇齐戒,沐浴盛服,奉承而进之。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如将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与!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而进之。于是谕其志意,以其慌惚以与神明交。庶或飨之,庶或飨之,孝子之志也。
  
  孝子之祭也,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
  
  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诎,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受命。已彻而退,敬齐之色不绝于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诎,固也。进而不愉,疏也。荐而不欲,不爱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彻而退,无敬齐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何为也?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虽诸侯有必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