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长历

  九大  丙寅
  十小  丙申  【经壬午杜氏云壬午月十八日系十一月误则以八月后置一闰也】十一大 乙丑  【壬午十八日】
  十二小 乙未
  杜厯是年闰八月今移下年末説见后
  昭九年【戊辰】
  正大  甲子
  二大  甲午  【庚申二十七日】
  三小  甲子
  四大  癸巳
  五小  癸亥
  六大  壬辰
  七小  壬戌
  八大  辛夘
  九小  辛酉
  十大  庚寅
  十一小  庚申
  十二大  己丑
  闰小【移】 己未
  经书夏四月陈灾言火出而火陈杜氏云火出于周为五月而以四月出者以长厯推上年误置闰闰当在此年三月后
  按杜以上年误置一闰者盖推勘上下日月而知之故于上年闰八月以合于经之十月壬午然合于经之十月壬午而不合于传之十一月壬午及九年之二月庚申十年之七月戊子十二月之甲子不知如何推去愚以上年不必置闰壬午从传在十一月则九年之二月庚申皆合却于九年末置一闰以合于十年之月日则两得之矣今僭易之亦遵杜説也
  大衍厯是年闰三月古厯闰二月知闰当在此年
  昭十年【己巳】
  正大  戊子
  二小  戊午
  三大  丁亥
  四大  丁巳
  五小  丁亥  【庚辰五月无庚辰似误】
  六大  丙辰
  七小  丙戌  【经戊子初三日】
  八大  乙夘
  九小  乙酉
  十大  甲寅
  十一小 甲申
  十二大 癸丑  【经甲子十二日】
  昭十一年【庚午】
  正小  癸未
  二大  壬子
  三小  壬午  【传丙申十五日】
  四大  辛亥  【经丁巳初七日】
  五小  辛巳  【经甲申初四日】
  六大  庚戌
  七小  庚辰
  八大  己酉
  九大  己夘  【经己亥二十一日】
  十小  己酉
  十一大 戊寅  【经丁酉二十日】
  十二小 戊申
  大衍厯是年闰十二月古厯闰十一月杜闰明年
  昭十二年【辛未】
  正大  丁丑
  闰小  丁未
  二大  丙子
  三小  丙午  【经壬申二十七日】
  四大  乙亥
  五小  乙巳
  六大  甲戌
  七小  甲辰
  八大  癸酉  【壬午初十日】
  九小  癸夘
  十大  壬申  【传壬申朔 丙申二十五日丁酉二十六日】
  十一大  壬寅
  十二小  壬申
  昭十三年【壬申】
  正大  辛丑
  二小  辛未
  三大  庚子
  四小  庚午
  五大  己亥  【癸亥二十五日乙夘十七日丙辰十八日】
  六小  己巳
  七大  戊戌  【丙寅二十九日】
  八小  戊辰  【经甲戌初七日辛未初四日壬申初五日】
  九大  丁酉
  十小   丁夘
  十一大  丙申
  十二小  丙寅
  经书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防于干谿传曰夏五月王缢于尹申亥氏乙夘夜国人大惊子干子晳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 杜氏云癸亥五月二十六日【杜以五月为戊戌朔】实在乙夘丙辰之后传先言之者因申亥求王遂言王缢是传终言之也既以五月统癸亥日而乙夘丙辰亦是五月之日虽言有颠倒皆蒙此五月之文也
  昭十四年【癸酉】
  正大  乙未
  二小  乙丑
  三大  甲午
  四大  甲子
  五小  甲午
  六大  癸亥
  七小  癸巳
  八大  壬戌
  九小  壬辰  【传甲午初三日】
  十大  辛酉
  十一小  辛夘
  十二大  庚申
  大衍厯是年闰七月古厯亦同杜闰在明年
  昭十五年【甲戌】
  正小  庚寅
  二大  己未  【经癸酉十五日】
  三小  己丑
  四大  戊午
  五小  戊子
  六大  丁巳  【经丁巳朔日食乙丑初九日】
  七小  丁亥
  八大  丙辰  【戊寅二十二日】
  九大  丙戌
  闰小  丙辰
  十大  乙酉
  十一小  乙夘
  十二大  甲申
  经书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大衍厯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郭氏亦云今厯推之是年五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九千五百六十七分入食限按大衍厯闰在日食之前故日食在五月杜厯闰在日食之后故日食在六月
  昭十六年【乙亥】
  正小  甲寅
  二大  癸未  【丙申十四日】
  三小  癸丑
  四大  壬午
  五小  壬子
  六大  辛巳
  七小  辛亥
  八大  庚辰  【经己亥二十日】
  九小  庚戌
  十大  己夘
  十一大  己酉
  十二小  己夘
  昭十七年【丙子】
  正大  戊申
  二小  戊寅
  三大  丁未
  四小  丁丑
  五大  丙午
  六小  丙子  【经甲戌朔日食】
  七大  乙巳
  八小  乙亥
  九大  甲辰  【传丁夘二十四日】
  十小  甲戌
  十一大  癸夘
  十二小  癸酉
  大衍厯五月大丙午朔闰五月小丙子朔六月小乙己朔九月小甲戌朔 古厯是年闰四月
  经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姜氏云六月乙己朔交分不叶不应食当误大衍厯云六月乙巳朔不应食姜氏是也当在九月甲戌朔日食黄道娄四度郭氏亦云是年九月甲戌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七千六百五十分入食限 徐圃臣曰当是昭十五年六月日食移此而误也
  按昭十五年并无甲戌朔经书六月丁巳与此无渉徐説非也此日食姑阙疑
  昭十八年【丁丑】
  正大  壬寅
  闰小  壬申  【此闰可置上年末】
  二大  辛丑  【传乙夘十五日】
  三大  辛未
  四小  辛丑
  五大  庚午  【经壬午十三日丙子初七日戊寅初九日】
  六小  庚子
  七大  己巳
  八小  己亥
  九大  戊辰
  十小  戊戌
  十一大  丁夘
  十二小  丁酉
  昭十九年【戊寅】
  正大  丙寅
  二小  丙申
  三大  乙丑
  四小  乙未
  五大  甲子  【经戊辰初五日己夘十六日乙亥十二日】
  六大  甲午
  七小  甲子  【丙子十三日】
  八大  癸巳
  九小  癸亥
  十大  壬辰
  十一小  壬戌
  十二大  辛夘
  推古厯是年当闰十二月大衍厯闰明年二月
  昭二十年【己夘】
  正小  辛酉
  二大  庚寅  【己丑日南至不合 己丑在正月二十九日正月误作二】三小  庚申
  四大  己丑
  五小  己未
  六大  戊子  【丙申初九日癸夘十六日丙辰二十九日丁巳晦】
  七小  戊午  【戊午朔】
  八大  丁亥  【辛亥二十五日】
  闰小  丁巳  【传闰月 戊辰十二日】
  九大  丙戌
  十大  丙辰  【戊辰十三日】
  十一小 丙戌  【经辛夘初六日】
  十二大 乙夘
  传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杜氏云是嵗朔旦冬至之嵗也当言正月己丑朔日南至时史失闰闰更在二月后故传于二月记南至日以正厯也 孔氏云厯法十九年为一章章首之嵗必正月朔旦冬至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是章首之年计僖五年至上年昭十九年合一百三十三年是为七章今年复为章首当言正月己丑朔日南至今乃云二月己丑日南至是错名正月为二月也厯之正法章首上年十二月后宜置一闰则此年正月当是上年闰月此年二月乃是正月时史失闰上年错不置闰传于八月之下乃云闰月戊辰杀宣姜是闰在二月后也按古之推厯者皆以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为朔旦冬至是章首之年亦蔀首之年也至今昭二十年一百三十三年共有七章除去四章为一蔀余三章闰余尚畸四分之一则昭之二十年虽为章首而非朔旦冬至之年传言己丑未尝言朔而杜遽加以朔旦何也且此年并非章首也春秋之时厯法章蔀乖次久矣若果为章首之年则此年何得有闰八月乎所以特纪此年南至者原非以正厯之故因此日梓慎望氛预知宋乱蔡丧之故耳若必以己丑为二月朔则下文日月及戊午朔皆推不去矣愚以己丑为正月晦日是日冬至传误书正月为二月不过一字之讹与孔氏错名正月为二月之説同考大衍厯亦云正月二十九日己丑冬至也
  大衍厯是年正月小辛酉朔二十九日己丑冬至二月大庚寅朔闰二月小庚申朔三月己丑朔四月己未朔五月戊子朔六月戊午朔【与此俱同】
  传六月丙辰卫侯在平夀云云丁巳晦公入与北宫喜盟于彭水之上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 孔氏曰丙辰丁巳乃是频日其事既多不应二日之中并为此事今杜不云日误者以误在可知且宣二年壬申朝于武宫注云壬申十月五日有日而无月冬又在壬申下明文无较例又注哀十二年云此事经在二月螽上今倒在下更具列其月以为别者传本不以为义例故不与齐同如杜此言或因简牍之辞不复具显其日月 赵子常曰此説得之而未尽故刘侍读每疑妄説见二十三年
  昭二十一年【庚辰】
  正小  乙酉
  二大  甲寅
  三小  甲申
  四大  癸丑
  五小  癸未  【传丙申十四日壬寅二十日】
  六大  壬子  【传庚午十九日】
  七小  壬午  【经壬午朔日食】
  八大  辛亥  【经乙亥二十五日】
  九小  辛巳
  十大  庚戌  【传丙寅十七日】
  十一小 庚辰  【癸未初四日丙戌初七日】
  十二大 己酉
  经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大衍厯同郭氏亦云是月壬午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七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昭二十二年【辛巳】
  正小  己夘
  二大  戊申  【传甲子十七日己巳二十二日】
  三小  戊寅
  四大  丁未  【经乙丑十九日戊辰二十二日】
  五小  丁丑  【传庚辰初四日】
  六大  丙午  【传丁巳十二日壬戌十七日癸亥十八日乙丑二十日辛未二十六日乙亥三十日】七小  丙子  【戊寅初三日辛夘十六日壬辰十七日】
  八大  乙巳  【辛酉十七日己巳二十五日庚午二十六日辛未二十七日】九小  乙亥
  十大  甲辰  【丁巳十四日庚申十七日】
  十一小 甲戊  【乙酉十二日己丑十六日】
  十二大 癸夘  【经癸酉朔日食庚戌初八日】
  闰小  癸酉  【闰月 辛丑二十九日】
  大衍厯七月小丙子朔十月大甲辰朔闰十月大甲戌朔十一月小甲辰朔十二月大癸丑朔 古厯闰九月
  经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杜氏云以长厯推校前后当为癸夘朔书癸酉误 孔氏云庚戌上去癸酉三十七日若此月癸酉朔其月不得有庚戌又传十二月下有闰月辛丑辛丑是壬寅之前日也二十三年传正月壬寅朔则辛丑是闰月之晦日也又计明年正月之朔与今年十二月朔中有一闰相去五十九日此年十二月当为癸夘朔经书癸酉明是误也 大衍厯十二月癸酉朔日食黄道箕四度半强郭氏亦云是月癸酉朔交分十四日一千八百入食限杜预以长厯推得癸夘非是
  按大衍授时二厯推是年日食皆得癸酉而杜氏以为癸夘则以闰月前后之不同也二厯闰在日食前故十二月即癸酉杜厯闰在日食后故十二月得癸夘杜之不复移闰在前者以闰十二月见不可改移故以癸酉为癸夘之误不知日食自有一定之交分相距之定日非可差一月也杜不晓推日食而但以经之日月校之则失之矣经当书闰十二月癸酉朔日食失一闰字非夘误为酉且校之前年七月壬午朔日食与二十四年之五月乙未朔日食无不与大衍合则十二月之为癸酉无疑
  昭二十三年【壬午】
  正大  壬寅  【传壬寅朔经癸丑十二日癸夘初二日丁未初六日庚戌初九日】二大  壬申
  三小  壬寅
  四大  辛未  【乙酉十五日】
  五小  辛丑
  六大  庚午  【壬午十三日癸未十四日丙戌十七日己丑二十日庚寅二十一日甲午二十五日】七小  庚子  【经戊辰晦二十九日传戊中初九日丙辰十七日甲子二十五日丙寅二十七日】八大  己巳  【经乙末二十七日丁酉二十九日】
  九小  己亥
  十大  戊辰  【甲申十七日】
  十一小  戊戌
  十二大  丁夘
  经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 传春王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癸夘郊鄩溃丁未晋师在平隂王师在泽邑王使告间庚戌还 邾人城翼还自离姑武城人取邾师邾人愬于晋晋人来讨 经癸丑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 刘氏云是年正月有壬寅朔有庚戌有癸丑传叙邾事在庚戌之后经记叔孙如晋在癸丑之前夫庚戌癸丑四日耳邾人已能防于晋晋人已能来讨何其神速也故曰不然 赵子常云按左氏采众记以释经其附丽断截皆以经为主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则所记之事各有本末自不容以日月次其先后如此年自壬寅朔至庚戌还是记晋人围郊本末自邾人城翼至晋人来讨是原叔孙如晋之由非谓邾人城翼以后之事皆在庚戌后也如刘侍读所难则作传者必如近代所修日厯而后可
  昭二十四年【癸未】
  正小  丁酉  【辛丑初五日戊午二十二日】
  二大  丙寅  【经丙戌二十一日】
  三小  丙申  【庚戌十五日】
  四大  乙丑
  五小  乙未  【经乙未朔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