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辑传
春秋辑传
昭二十二年六月景王【三月而】
啖氏曰凡天王之葬鲁徃防则书不书者皆不防也故平王之葬不书而有武氏子来求赙是其证也谷梁云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时也举天下而一人其义不疑也【言合七月之礼悉不书也公羊同】盖见书者多不得礼【言不合七月之礼】故有此説尔且襄王之正合礼何以书乎 杜氏曰万国之数至众封疆之守至重故天子之防诸侯不得越竟而奔脩服于国卿徃吊送既葬卒服而除凶胡氏曰按周书康王之诰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再拜趋出王反防服此奔成王之防者安得以为脩服于国而可乎故周人有防鲁人有防周人徃吊谓使人可也鲁人不徃谓当亲之者而不可使人代也诸侯嵗时朝聘防同或从兵革之事越竟逾时不以为难何独难于奔防而薄君臣始终之义哉
公
赵氏曰称我君举其諡也臣子之敬辞
桓十八年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贼在异国凡九月乃葬】
闵元年夏六月辛酉我君庄公【十一月乃乱故也】
文元年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五月】 十八年六月癸酉我君文公【五月】
成元年二月辛酉我君宣公【五月】 十八年十二月丁未我君成公【五月】
襄三十一年十月癸酉我君襄公【五月】
定元年秋七月癸巳我君昭公【八月乃】 十五年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戊午日下昃乃克【正月而国君不当无雨备故讥不克若合为雨止则当不书故谷梁曰雨不克葬防不以制也】
啖氏曰凡公皆书唯隠公闵公不书者言贼不讨如不然也公羊云君弑贼不讨不书以为无臣子也谷梁云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罪下也此説皆是也凡未逾年之君不书无子不列序于庙故也公羊云未逾年之君有子则庙庙则书无子则不庙不庙则不书此説是也
夫人
庄二十二年春王正月癸丑我小君文姜【桓公夫人七月乃】
僖二年夏五月辛巳我小君哀姜【庄公夫人齐所杀十一月乃】文五年三月辛亥我小君成风【僖公妾母五月而】 十七年夏四月癸亥我小君声姜【僖公夫人文公母九月而】宣八年冬十月己丑我小君敬嬴雨不克庚寅日中而克【宣公妾母五月而】
襄二年七月己丑我小君齐姜【成公夫人三月而】 四年八月辛亥我小君定姒【襄公妾母逾月而】 九年秋八月癸未我小君穆姜【宣公夫人成公母四月而】
昭十一年九月己亥我小君齐归【昭公母也五月而】定十五年九月辛巳定姒【哀公妾母三月而】
啖氏曰凡夫人皆书仲子不书者【桓公母隠二年卒】以诸侯不二嫡虽用夫人礼犹不列于庙也【别筑宫是也】自文公葬成风之后乃有二夫人祔庙非礼也定姒之葬不书小君以子未逾年故也【哀公未逾年】子未成君故母亦未成夫人后立于庙故书葬赵氏曰孟子【昭公夫人】不书葬者以其与鲁同姓不可列于庙
诸侯葬
赵氏曰凡诸侯葬皆如我之辞何也【不言某国葬某公】志我大夫之往防葬也生尝游好死不予葬君子薄之记其是以着其非也
隠五年夏四月葬衞桓公【被弑十五月而葬】 八年八月葬蔡宣公【三月】
桓十一年秋七月葬郑庄公【三月】 十七年秋八月癸巳葬蔡桓侯【三月而葬盖蔡季请王諡】
庄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被弑九月而葬】 二十一年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僖十八年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九月乃葬乱故也】 二十七年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三月】
文六年春葬许僖公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三月】
宣十年六月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三月】 十二年春葬陈灵公【贼讨国复二十一月乃葬】
成三年正月辛亥葬衞穆公【六月】 二月乙亥葬宋文公【七月】 四年夏四月葬郑襄公【二月】
襄十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 十九年正月葬曹成公【四月】 冬葬齐灵公 三十年冬十月葬蔡景公【世子般弑之十月乃葬】
昭六年正月葬秦景公【七月】 八年冬十月壬午葬陈哀公【十月乃葬国灭故也】 十年九月叔孙舍如晋葬晋平公【三月】 十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三月】 十二年五月葬郑简公【三月】 十三年冬十月葬蔡灵公【国复乃葬凡三十一月】 十六年冬十月葬晋昭公【三月】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三月】 二十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六月】 六月葬郑定公【三月】 三十年秋八月葬晋顷公【三月】
定四年七月葬悼公【三月】 八年九月葬陈怀公【三月】九年六月葬郑献公【二月】
哀二年冬十月葬衞灵公【七月】 四年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被杀十一月而葬】 九年春王二月葬僖公【二月】十年五月葬齐悼公【三月】
啖氏曰凡诸侯葬鲁往防则书之其有书葬不书往者往者非卿也吴楚之君不书葬者不可言葬楚某王也公羊云吴楚之君不书葬者避其号也此説是也谷梁云变之不葬者三一曰失德不书葬按时君失徳而书葬不失德而不书葬者多矣不可通也二曰贼未讨不书葬本施于鲁不及他国他国则从防不防之例但贼当国者多不得依常礼终不可为例也三曰国灭不书葬言无人葬之也公羊云诸侯记卒记葬者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按自为鲁防故书何关不得必其时诸侯及时自葬无待天子命之礼何故云不必哉五等诸侯本国臣子皆称之曰公葬既不请王命因而私諡为公【王礼诸侯薨诸侯皆合请王諡】从而书之以见非礼按史记世本左氏传蔡之诸君皆諡为侯经则皆称公者以其私諡与僭同也唯蔡桓称侯盖告王请諡故特书之明得礼也外大夫葬
庄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定四年秋葬刘文公
啖氏曰陈原仲之葬书者见季友私事出境也 赵氏曰刘文公天子畿内诸侯列国不当与行交往之礼今防其葬非礼也
内女葬
庄四年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赵氏曰嫌国亡则非夫人故志之目齐侯见其灭图之恶而葬之得礼】 三十年八月癸亥葬纪叔姬【归于酅者义与伯姬同也】
襄三十年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为灾而死髙其志行使卿往防所以书之】
啖氏曰凡内女之葬不书书者皆非常也
杂丧事
啖氏曰凡他国以防事来皆非常乃书【杂防事合礼者皆常事不书】隠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仲子絷惠公而言故正其名不曰夫人而曰惠公之仲子妾称也以天王之尊下赗诸侯之妾其恶可知】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交讥之】
文元年二月天王使叔服来防葬【防僖公葬记是以着非也】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承上文成风薨故不言来义同惠公仲子】 三月王使召伯来防葬【防成风葬也义同归赗】 九年冬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禭【妾母系子而言耳非兼禭也】 十五年夏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成九年春王正月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襄三十一年冬十月滕子来防葬【非礼也】
定十五年夏邾子来奔丧【义同襄三十一年】 九月滕子来防葬
丧礼总论
啖氏曰古者君丧皆斩衰三年小君丧则齐衰周年故礼曰大夫居倚庐士居垩室其吉事盟防征伐朝聘冠昬燕享皆不可衰麻从事若鲁公伯禽以戎冦来侵不得已而讨之自此以后失礼之国引以为比渐染成俗既卒哭金革无避乆已然矣春秋失礼更甚故不可胜讥但引其年月即知居丧行吉事尔至于未逾年不称子【桓十三年卫侯战于纪是也逾年而未葬亦不当朝防用兵】及在丧而吉【闵二年吉禘于庄公是也】居丧昬【庄二十三年公如齐纳币之类是也】及未葬出防【僖元年宋子盟于葵丘之类是也】当时犹以为怪故唯讥此数事而已其恶大也余则不复一一罪之不可胜书也古者大夫士居丧致事于君君亦不夺其亲春秋时世卿既多承袭不复循丧纪此亦览文可知亦不复具讥也 赵氏曰凡诸侯在丧而有竟外之事以丧行者称子以吉行者称爵志恶之浅深也
朝聘如第六
啖氏曰人君相见曰朝使使致问曰聘此皆受之于庙以重礼也他国来鲁朝聘皆书之朝朝也以朝时相见也聘问也鲁君及卿往他国则曰如如往也
赵氏曰朝聘诸侯必有昬姻之好疆埸之理故王者不絶其交焉春秋之代则多自于党仇矣皆国之大事故君子志之其邪正则存乎其文矣【各详见本经下】
朝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桓二年春滕子来朝 秋七月侯来朝 六年冬纪侯来朝 七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九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十五年夏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庄五年秋郳黎来来朝 二十三年夏萧叔朝公【始封附庸之君故书字公时在谷故不言来】
啖氏曰凡书朝皆人君也礼所谓诸侯相朝两君相见也 赵氏曰谷梁云天子无事诸侯相朝时正也考礼脩德以尊天子也按春秋诸侯不事天子自以强弱相制无考礼脩徳之事左氏云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此乃春秋事霸者之礼非常事也公羊曰诸侯来曰朝按诸侯以他事来者多矣不可悉云朝 凡朝聘同时至同行礼则列序之滕侯薛侯是也一前一后不同行礼则各书之谷伯邓侯是也 胡氏曰周礼行人凡诸侯之邦交殷相聘也世相朝也然谓之殷则得中而不过谓之世则终诸侯之世而一相朝其为礼亦节矣周衰典礼大坏诸侯放恣无礼义之交唯强弱之视以鲁事观焉或来朝而不报其礼或屡往而不纳以归无合于中聘世朝之制矣且列国于天子述所职者盖阙如也而自相朝聘可乎【此其大义也余不合礼者悉説见本经下】
诸侯非朝事来者
桓五年冬州公如曹【左氏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六年春正月寔来【左氏曰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按寔州公名】
庄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赵氏曰谬闻当云齐人】僖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介东夷国葛卢其君名不称朝时公在防不见公且不能行朝礼】 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
襄十八年春白狄来 三十一年冬十月滕子来防葬【非礼也】
定十五年夏邾子来奔丧【非礼也】 九月滕子来防葬【非礼也】
啖氏曰凡诸侯来而非朝者各书其事皆讥之也介葛卢白狄不行朝礼又无他事故但曰来
聘
啖氏曰聘者致君命也主人受之于庙以重礼也 赵氏曰礼以通好曰聘公羊云大夫来曰聘按大夫以他事来者多矣不可悉云聘
王臣来聘
隠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桓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五年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八年春天王使家父来聘
庄二十三年春祭叔来聘【啖氏曰不言使见其专往也书聘明其假王命以外交也】
僖三十年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宣十年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
啖氏曰周礼云天子时聘以结诸侯之好谷梁云聘诸侯非正也言天子不当聘诸侯殊误矣 按是时诸侯无王而王室下聘春秋所书皆伤之也【此其大义也余各见本经下】外大夫聘
隠七年夏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兄弟先公之子不称公子见其以弟之爱而见宠任也】
桓三年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庄二十三年夏荆人来聘【夷狄朝聘称人君臣同辞是时楚始通未成其礼故书法如此后曰楚子使椒则彼浸浸乎中国之物章矣故亦实録之非美其能自通中夏而渐进之之説】二十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陆氏曰诸侯大夫王赐之圻内邑以】
【为号使仍归国者皆书族书字郑祭仲单伯陈女叔是也】
僖三十三年春齐侯使归国父来聘
文四年秋衞侯使俞来聘九年冬楚子使椒来聘【不称氏义见名位例】 十二年秋秦伯使术来聘
赵氏曰春秋之辞简严凡言聘则知君使矣曷为称其君以别乎不当称使者也
诸书来不言君使者
隠元年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左氏云非王命】 二年九月纪履緰来逆女【下言伯姬归于纪足知为君逆不假言使】 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左氏云王未葬故不言使】
桓八年冬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庄二十三年春祭叔来聘【私行假言聘】
闵元年冬齐仲孙来 二年冬齐高子来盟
僖四年夏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
文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左氏云王未葬故不书使】 十五年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啖氏曰凡外臣来不言君使者皆有义
如
啖氏曰凡公及内卿往他国朝聘皆书曰如非卿则不书若防葬则但书彼葬而已【防葬非卿但书非葬】 赵氏曰凡内朝聘称如以异外也周之制朝聘也有数春秋毕书之见如京师之简也所以伤王室之微着诸侯之不臣也凡书防遇亦如之 王伯厚曰公如京师非礼也晋楚可以言如京师不可以言如于是朝觐之礼废矣 按京师亦言如夷之于列国矣列国书如者实朝也而不书者不与其朝也如京师者实以他事非朝也故直书如者以着其慢也
公如
隠观鱼于棠【五年】庄如齐观社【二十三年夏】 如齐纳币【二十二年冬】 如齐逆女【二十四年夏】 朝于王所者二 僖二十八年夏【践土】 冬壬申【河阳】 如京师者一 成十三年三月 如齐者十 僖十年正月 十五年正月 三十三年十月 宣四年秋 五年春 九年春正月 十年春 十年夏 昭二十七年春 二十七年冬 与夫人者一 桓十八年春 如晋者二十 文三年冬 十三年冬 成三年夏 四年夏四月 十年秋七月 十八年 襄三年春 四年冬 八年正月 十二年冬 二十一年春正月昭五年春 十五年冬 至河乃复者六 昭二
年冬 十二年三月 十三年冬 二十一年冬二十三年冬有疾 定三年正月 次于干侯者二昭二十八年春 二十九年春 如楚者二 襄
二十八年十一月 昭七年三月
啖氏曰凡公行书其事者皆非常也【若合常礼则但言如某】 今按但言如某而不书其事若如齐如晋之类即知是朝于大国是乃常事故不烦更言其事非以为合礼而録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