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梁传

  (经一十)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传)其不言姜,以其杀二子,贬之也。或曰为齐桓讳杀同姓也。
  僖公(经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城楚丘。
  (传)楚丘者何?卫邑也。国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封卫也。则其不言城卫,何也?卫未迁也。其不言卫之迁焉,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其言城之者,专辞也。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
  (经二二)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经二三)虞师、晋师灭夏阳。
  (传)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经二四)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传)贯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黄人也。江人、黄人者,远国之辞也。中国称齐、宋,远国称江、黄,以为诸侯皆来至也。
  (经二五)冬,十月,不雨。
  (传)不雨者,勤雨也。
  (经二六)楚人侵郑。
  僖公(经三一)三年
  春,王正月,不雨。
  (传)不雨者,勤雨也。
  (经三二)夏,四月,不雨。
  (传)一时言不雨者,闵雨也。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经三三)徐人取舒。
  (经三四)六月,雨。
  (传)雨云者,喜雨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经三五)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
  (传)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诸侯皆谕乎桓公之志。
  (经三六)冬,公子季友如齐莅盟。
  (传)莅者位也。其不日,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也。不言其人,亦以国与之也。
  (经三七)楚人伐郑。
  僖公(经四一)四年
  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
  (传)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侵,浅事也。侵蔡而蔡溃,以桓公为知所侵也。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
  (经四一)遂伐楚,次于陉。
  (传)遂,继事也。次,止也。
  (经四二)夏,许男新臣卒。
  (传)诸侯死于国,不地;死于外,地。死于师,何为不地?内桓师也。
  (经四三)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
  (传)楚无大夫,其曰屈完,何也?以其来会桓,成之为大夫也。其不言使,权在屈完也,则是正乎?曰:非正也。以其来会诸侯,重之也。来者何?内桓师也。于师,前定也。于召陵,得志乎桓公也。得志者,不得志也,以桓公得志为仅矣。屈完曰:「大国之以兵向楚,何也?」桓公曰:「昭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屈完曰:「菁茅之贡不至,则诺,昭王南征不反,我将问诸江。」
  (经四四)齐人执陈袁涛涂。
  (传)齐人者,齐侯也,其人之,何也?于是哆然外齐侯也。不正其逾国而执也。
  (经四五)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传)不言其人及之者何?内师也。
  (经四六)八月,公至自伐楚。
  (传)有二事偶,则以后事致。后事小,则以先事致。其以伐楚致,大伐楚也。
  (经四七)葬许穆公。
  (经四八)冬,十有二月,公孙兹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
  僖公(经五一)五年
  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
  (传)目晋侯斥杀,恶晋侯也。
  (经五二)杞伯姬来朝其子。
  (传)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诸侯相见曰朝,伯姬为志乎朝其子也。伯姬为志乎朝其子,则是杞伯失夫之道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非正也。故曰「杞伯姬来朝其子」,参讥也。
  (经五三)夏,公孙兹如牟。
  (经五四)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戴。
  (传)及以会,尊之也。何尊焉?王世子云者,唯王之贰也。云可以重之存焉,尊之也。何重焉?天子世子世天下也。
  (经五四)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
  (传)无中事而复举诸侯,何也?尊王世子,而不敢与盟也。尊则其不敢与盟,何也?盟者,不相信也,故谨信也。不敢以所不信而加之尊者,桓诸侯也。不能朝天子,是不臣也。王世子,子也,块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桓不臣,王世子不子,则其所善焉何也?是则变之正也。天子微,诸侯不享觐。桓控大国,扶小国;统诸侯不能以朝天子,亦不敢致天王。尊王世子于首戴,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含王命会齐桓,亦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受之可乎?是亦变之正也。天子微,诸侯不享觐。世子受诸侯之尊己,而天王尊矣,世子受之可也。
  (经五四)郑伯逃归不盟。
  (传)以其去诸侯,故逃之也。
  (经五五)楚人灭弦,弦子奔黄。
  (传)弦,国也;其不日,微国也。
  (经五六)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经五七)冬,晋人执虞公。
  (传)执不言所于地,缊于晋也。其曰公,何也?犹曰其下执之之辞也。其犹下执之之辞,何也?晋命行乎虞民矣。虞、虢之相救,非相为赐也。今日亡虢,而明日亡虞矣!
  僖公(经六一)六年
  春,王正月。
  (经六二)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传)伐国不言围邑,此其言围,何也?病郑也。着郑伯之罪也。
  (经六三)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传)善救许也。
  (经六四)冬,公至自伐郑。
  (传)其不以救许致,何也?大伐郑也。
  僖公(经七一)七年
  春,齐人伐郑。
  (经七二)夏,小邾子来朝。
  (经七三)郑,杀其大夫申侯。
  (传)称国以杀大夫,杀无罪也。
  (经七四)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母。
  (传)衣裳之会也。
  (经七五)曹伯班卒。
  (经七六)公子友如齐。
  (经七七)冬,葬曹昭公。
  僖公(经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
  (传)王人之先诸侯,何也?贵王命也。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兵车之会也。
  (经八二)郑伯乞盟。
  (传)以向之逃归乞之也。乞者,重辞也,重是盟也。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盖汋之也。
  (经八三)夏,狄伐晋。
  (经八四)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
  (传)用者,不宜用者也。致者,不宜致者也。言夫人必以其氏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辞也,非正也。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夫人卒葬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一则以宗庙临之而后贬焉,一则以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
  (经八五)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僖公(经九一)九年
  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
  (经九二)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
  (传)天子之宰,通于四海,宋其称子,何也?未葬之辞也。礼:柩在堂上,孤无外事。今背殡而出会,以宋子为无哀矣!
  (经九三)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传)内女也,未适人不卒,此何以卒也?许嫁笄而字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
  (经九四)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传)桓盟不日,此何以日?美之也。为见天子之禁,故备之也。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
  (经九五)甲子,晋侯诡诸卒。
  (经九六)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
  (传)其君之子云者,国人不子也。国人不子,何也?不正其杀世子申生而立之也。
  僖公(经十一)十年
  春,王正月,公如齐。
  (经十二)狄灭温,温子奔卫。
  (经十三)晋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传)以尊及卑也,荀息闲也。
  (经十四)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经十五)晋杀其大夫里克。
  (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里克弒二君与一大夫,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其杀之不以其罪也。其杀之不以其罪,奈何?里克所为弒者,为重耳也。夷吾曰:「是又将杀我乎?」故杀之,不以其罪也。其为重耳弒,奈何?晋献公伐虢,得丽姬,献公私之。有二子,长曰奚齐,稚曰卓子。丽姬欲为乱,故谓君曰:「吾夜者梦夫人趋而来,曰:『吾苦畏。』胡不使大夫将卫士而卫冢乎?」公曰:「孰可使?」曰:「臣莫尊于世子,则世子可。」故君谓世子曰:「丽姬梦夫人趋而来曰『吾苦畏』,女其将卫士而往卫冢乎?」世子曰:「敬诺。」筑宫。宫成,丽姬又曰:「吾夜者梦夫人趋而来,曰:『吾苦饥。』世子之宫已成,则何为不使祠也?」故献公谓世子曰:「其祠。」世子祠。已祠,致福于君。君田而不在,丽姬以酖为酒,药脯以毒。献公田来,丽姬曰:「世子已祠。故致福于君。」君将食,丽姬跪曰:「食自外来者,不可不试也。」覆酒于地而地贲,以脯与犬,犬死。丽姬下堂而啼呼曰:「天乎!天乎!国子之国也,子何迟于为君?」君喟然叹曰:「吾与女未有过切,是何与我之深也!」使人谓世子曰:「尔其图之。」世子之傅里克谓世子曰:「入自明。入自明,则可以生;不入自明,则不可以生。」世子曰:「吾君已老矣,已昏矣。吾若此而入自明,则丽姬必死。丽姬死,则吾君不安。所以使吾君不安者,吾不若自死。吾宁自杀以安吾君。」以重耳为寄矣,刎脰而死。故里克所为弒者,为重耳也。夷吾曰:「是又将杀我也。」
  (经十六)秋,七月。
  (经十七)冬,大雨雪。
  僖公(经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晋杀其大夫丕郑父。
  (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
  (经十一二)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
  (经十一三)秋,八月,大雩。
  (传)雩,月正也。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
  (经十一四)冬,楚人伐黄。
  僖公(经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庚午,日有食之。
  (经十二二)夏,楚人灭黄。
  (传)贯之盟,管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楚为利之国也。若伐而不能救,则无以宗诸侯矣!」桓公不听,遂与之盟。管仲死,楚伐江、灭黄,桓公不能救。故君子闵之也。
  (经十二三)秋,七月。
  (经十二四)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僖公(经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狄侵卫。
  (经十三二)夏,四月,葬陈宣公。
  (经十三三)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
  (传)兵车之会也。
  (经十三四)秋,九月,大雩。
  (经十三五)冬,公子友如齐。
  僖公(经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诸侯城缘陵。
  (传)其曰诸侯,散辞也。聚而曰散,何也?诸侯城,有散辞也。桓德衰矣。
  (经十四二)夏,六月,季姬及缯子遇于防,使缯子来朝。
  (传)遇者,同谋也。来朝者,来请己也。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以病缯子也。
  (经十四三)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传)林属于山为鹿。沙,山名也。无崩道而崩,故志之也。其日,重其变也。
  (经十四四)狄侵郑。
  (经十四五)冬,蔡侯肹卒。
  (传)诸侯时卒,恶之也。
  僖公(经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王正月,公如齐。
  (经十五二)楚人伐徐。
  (经十五三)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
  (传)兵车之会也。
  (经十五三)遂次于匡。
  (传)遂,继事也。次,止也,有畏也。
  (经十五四)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