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谷梁传
春秋谷梁传
(经六六)冬,叔孙豹如邾。
(经六七)季孙宿如晋。
(经六八)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襄公(经七一)七年
春,郯子来朝。
(经七二)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传)夏四月,不时也。三卜,礼也。乃者,亡乎人之辞也。
(经七三)小邾子来朝。
(经七四)城费。
(经七五)秋,季孙宿如卫。
(经七六)八月,螽。
(经七七)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
(经七八)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经七九)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操。
(传)未见诸侯,其曰如会,何也?致其志也。礼,诸侯不生名,此其生名,何也?卒之名也。卒之名,则何为加之如会之上?见以如会卒也。其见以如会卒,何也?郑伯将会中国,其臣欲从楚;不胜其臣,弒而死。其不言弒,何也?不使夷狄之民加乎中国之君也。其地,于外也;其日,未逾竟也。日卒时葬,正也。
(经七九)陈侯逃归。
(传)以其去诸侯,故逃之也。
襄公(经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公如晋。
(经八二)夏,葬郑僖公。
(经八三)郑人侵蔡,获蔡公子湿。
(传)人,微者也。侵,浅事也。而获公子,公子病矣!
(经八四)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传)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
(经八五)公至自晋。
(经八六)莒人伐我东鄙。
(经八七)秋,九月,大雩。
(经八八)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经八九)晋侯使士丐来聘。
襄公(经九一)九年
春,宋灾。
(传)外灾不志,此其志,何也?故宋也。
(经九二)夏,季孙宿如晋。
(经九三)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
(经九四)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经九五)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
(传)不异郑,善得郑也。不致,耻不能据郑也。
(经九六)楚子伐郑。
襄公(经十一)十年
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
(传)会又会,外之也。
(经十二)夏,五月甲午,遂灭傅阳。
(传)遂,直遂也;其曰遂何?不以中国从夷狄也。
(经十三)公至自会。
(传)会夷狄不致,恶事不致,此其致,何也?存中国也。中国有善事,则并焉;无善事,则异之存之也。汲郑伯,逃归陈侯。致柤之会,存中国也。
(经十四)楚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
(经十五)晋师伐秦。
(经十六)秋,莒人伐我东鄙。
(经十七)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经十八)冬,盗杀郑公子斐、公子发、公孙辄。
(传)称盗以杀大夫,弗以上下道,恶上也。
(经十八)戍郑虎牢。
(传)其曰郑虎牢,决郑乎虎牢也。
(经十九)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经十十)公至自伐郑。
襄公(经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作三军。
(传)作,为也。古者天子六师,诸侯一军。作三军,非正也。
(经十一二)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传)夏四月,不时也。四卜,非礼也。
(经十一三)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经十一四)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经十一五)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京城北。
(经十一六)公至自伐郑。
(传)不以后致,盟后复伐郑也。
(经十一七)楚子、郑伯伐宋。
(经十一八)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公至自会。
(传)伐而后会,不以伐郑致,得郑伯之辞也。
(经十一九)楚人执郑行人良霄。
(传)行人者,挈国之辞也。
(经十一十)冬,秦人伐晋。
襄公(经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邰。
(传)伐国不言围邑,举重也;取邑不书围,安足书也。
(经十二二)季孙宿帅师救邰,遂入郓。
(传)遂,继事也。受命而救邰,不受命而入郓,恶季孙宿也。
(经十二三)夏,晋侯使士鲂来聘。
(经十二四)秋,九月,吴子乘卒。
(经十二五)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经十二六)公如晋。
襄公(经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公至自晋。
(经十三二)夏,取邿。
(经十三三)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
(经十三四)冬,城防。
襄公(经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丐、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吴于向。
(经十四二)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经十四三)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秦。
(经十四四)己未,卫侯出奔齐。
(经十四五)莒人侵我东鄙。
(经十四六)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经十四七)冬,季孙宿会晋士丐、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
襄公(经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宋公使向戌来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刘。
(经十五二)刘夏逆王后于齐。
(传)过我,故志之也。
(经十五三)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
(经十五四)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经十五五)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经十五六)邾人伐我南鄙。
(经十五七)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襄公(经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葬晋悼公。
(经十六二)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
(传)湨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夫也。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
(经十六三)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
(经十六四)齐侯伐我北鄙。
(经十六五)夏,公至自会。
(经十六五)五月甲子,地震。
(经十六六)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
(经十六七)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经十六八)大雩。
(经十六九)冬,叔孙豹如晋。
襄公(经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瞷卒。
(经十七二)宋人伐陈。
(经十七三)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经十七四)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经十七五)九月,大雩。
(经十七六)宋华臣出奔陈。
(经十七七)冬,邾人伐我南鄙。
襄公(经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白狄来。
(经十八二)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传)称行人,怨接于上也。
(经十八三)秋,齐侯伐我北鄙。
(经十八四)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
(传)非围而曰围,齐有大焉,亦有病焉。非大而足同与,诸侯同罪之也,亦病矣。
(经十八四)曹伯负刍卒于师。
(传)闵之也。
(经十八五)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襄公(经十九一)十有九年
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
(经十九二)晋人执邾子。
(经十九三)公至自伐齐。
(传)《春秋》之义,已伐而盟,复伐者,则以伐致;盟不复伐者,则以会致。祝柯之盟,盟复伐齐与?曰:非也。然则何为以伐致也?曰:与人同事,或执其君,或取其地。
(经十九四)取邾田自漷水。
(传)轧辞也。其不日,恶盟也。
(经十九五)季孙宿如晋。
(经十九六)葬曹成公。
(经十九七)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经十九八)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
(经十九九)晋士丐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
(传)还者,事未毕之辞也。受命而诛,生死无所加其怒,不伐丧,善之也。善之,则何为未毕也?君不尸小事,臣不专大名。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让矣!士丐外专君命,故非之也。然则为士丐者宜奈何?宜墠帷而归命乎介。
(经十九十)八月丙辰,仲孙蔑卒。
(经十九十一)齐杀其大夫高厚。
(经十九十二)郑杀其大夫公子嘉。
(经十九十三)冬,葬齐灵公。
(经十九十四)城西郛。
(经十九十五)叔孙豹会晋士丐于柯。
(经十九十六)城武城。
襄公(经二十一)二十年
春,王正月辛亥,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
(经二十二)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秋,公至自会。
(经二十三)仲孙速帅师伐邾。
(经二十四)蔡杀其大夫公子湿,蔡公子履出奔楚。
(经二十五)陈侯之弟光出奔楚。
(传)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亲之也。亲而奔之,恶也。
(经二十六)叔老如齐。
(经二十七)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经二十八)季孙宿如宋。
襄公(经二一一)二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公如晋。
(经二一二)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
(传)以者,不以者也。来奔者,不言出,举其接我者也。漆闾丘不言及,小大敌也。
(经二一三)夏,公至自晋。
(经二一四)秋,晋栾盈出奔楚。
(经二一五)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经二一六)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经二一七)曹伯来朝。
(经二一八)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
(传)庚子,孔子生。
襄公(经二二一)二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公至自会。
(经二二二)夏,四月。
(经二二三)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经二二四)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公至自会。
(经二二五)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襄公(经二三一)二十有三年
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经二三二)三月己巳,杞伯丐卒。
(经二三三)夏,邾畀我来奔。
(经二三四)葬杞孝公。
(经二三五)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
(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及庆寅,庆寅累也。
(经二三五)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
(经二三六)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
(经二三七)秋,齐侯伐卫,遂伐晋。
(经二三八)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渝。
(传)言救后次,非救也。
(经二三九)己卯,仲孙速卒。
(经二三十)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
(传)其日,正臧孙纥之出也。蘧伯玉曰:「不以道事其君者,其出乎!」
(经二三十一)晋人杀栾盈。
(传)恶之,弗有也。
(经二三十二)齐侯袭莒。
襄公(经二四一)二十有四年
春,叔孙豹如晋。
(经二四二)仲孙羯帅师侵齐。
(经二四三)夏,楚子伐吴。
(经二四四)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经二四五)齐崔杼帅师伐莒。
(经二四六)大水。
(经二四七)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经二四八)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经二四九)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经二四十)公至自会。
(经二四十一)陈针宜咎出奔楚。
(经二四十二)叔孙豹如京师。
(经二四十三)大饥。
(传)五谷不升为大饥。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涂,弛侯,廷道不除,百官布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祀。此大侵之礼也。
襄公(经二五一)二十有五年
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
(经二五二)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弒其君光。
(传)庄公失言,淫于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