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一
<经部,春秋类,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二 宋 李琪 撰一列国同姓世纪 蔡
蔡周蔡叔子蔡仲之后也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蔡叔既没乃命诸王邦诸蔡仲越九世而宣公考父立宣公二十八年为鲁隠元年春秋终始蔡十二公讫于成公十年由成公以降歴三世而楚恵王灭蔡隐元【宣二十八年】 四伐郑 伐郑
八考父卒 葬宣公【蔡桓侯元年以蔡季请諡独书侯】
十伐戴
桓二郑防邓 五从王伐郑
六杀陈佗 十一柔宋陈盟折
十四宋以伐郑 十六防伐郑
十七封人卒【哀公元年】 季自陈归蔡 葬桓侯
庄五防伐衞 八次郎以俟
十荆败莘以献舞归【史记谓哀侯留于楚九年卒】
十三防北杏 十四荆入
二十【蔡穆公元年表载是年始立】
僖四防八国侵溃 十四肸卒【庄元】
十九防盟齐 二十一防盂
二十七围宋 二十八防盟践土 防温二十九盟翟泉
文十次厥貉 十五晋郤缺伐入
十六【文公元】
宣十七申卒 葬文公【景公元】
成八晋栾书侵
襄八郑侵获燮 二十杀燮 履出奔楚
二十四伐郑 二十六伐郑
二十七防宋 三十世子般弑君固葬景公【灵公元】
昭元防虢 四防申伐吴
五伐吴 十一楚诱般杀于申楚围灭执世子有归用【冬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公子弃疾为蔡公】
十三【平元】庐归 蔡灵公
十五朝吴出奔郑 二十庐卒
二十一葬平公【蔡侯朱立当国一年为国所逐故不改元不称諡】
朱出奔楚【楚费无极求货于东国使蔡人立朱而出东国是为悼公 邾公元】
三十三东国卒于楚【昭公元】 吴败师鸡父
定四防召陵侵楚 公孙姓灭沈以嘉归杀之楚围 以吴及楚战柏举楚败绩【蔡欲报楚也不以晋而以吴晋事亦可知矣此所以卒有黄池之防】
五归粟
哀元楚陈随许围 二迁州来 杀大夫驷三放大夫猎于吴 四盗杀申 辰出奔吴
杀大夫姓霍 葬昭公【成公元】
十四【终成公十年成公十九年卒声公继立】
序蔡世纪曰蔡何以始乎同姓昔者蔡卫尝争长矣苌曰蔡叔康叔之兄也先卫不亦可乎则蔡固宗盟之长也蔡以宗盟之长乃甚略之何哉蔡以十二公而卒书于册者惟六君稽其行事阙而不备春秋之义同奬宗国岂固置厚薄于其间盖蔡以神明之胄其污于事楚而不能反者春秋以僣王外楚而顾从之此其不足于蔡欤夫蔡事虽略而圣人备着其始末焉不独系一蔡之盛衰而中国消长之形荆楚强弱之端皆可寻矣蔡之始事録于经曰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蔡之终事録于经曰蔡迁州来图避楚也则蔡之始终不靖者皆以楚故也楚之始事録于经曰荆败蔡师于莘楚之终事緑于经曰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则楚之终始用事者又皆以蔡故也齐晋之伯其始事録于经曰侵蔡遂伐楚盟于召陵治蔡之党楚也其终事録于经曰防于召陵侵楚以蔡之请伐楚也则中国之始终用师者皆以蔡故也原始占终则蔡固有闗于春秋之世变不可不察也大抵蔡迩于楚而亲于楚事楚愈坚而蒙楚之害愈深蔡逺于中国而踈于中国其贰中国最甚而中国亦无力以及蔡凡中国之纠合夏盟诸侯狎至而蔡独不附凡楚之挠败王略诸侯莫从而蔡独先与方蔡宣桓二公之初从王伐郑则犹修勤王之职也防于邓盟于折防于曹则犹交诸侯玉帛之好也伐郑伐戴伐卫则犹同诸侯兵车之防也自败莘以来五年两被荆师哀侯蒙尘不返其臣不能告于同盟厉复雠之大义乃甘为楚向释戴天之至怨纳肘腋之深交由是涣然与中国离矣齐桓称伯蔡仅一从北杏之防穆庄以后行李不至贽币不通虽召陵加师国溃而无从夏之志齐桓终不得致蔡于盟防齐桓既没晋文未兴楚成抗衡北方蔡是摄是賛十九年楚盟齐则蔡首偕至二十一年楚防盂则蔡复偕至二十七年楚围宋则蔡又偕至何不移所以事楚者加于事齐而反忘其雠楚而服楚哉城濮之战楚既大创蔡始改图晋之三防黾勉周旋践土载书曰晋重蔡午藏在周府列国皆能道之则蔡之子孙世践旧盟可也奈何蔡庄身自背之晋文即世无复向晋至文十年厥貉之次遂执干戈挟楚穆为窥宋之谋十五年晋郤缺讨其不与新城之防蔡虽黾勉从城下之盟贰晋如故也文公方谋事晋畏楚不得行而卒景灵不绍文志反坚于与楚成六年栾书之师方渉蔡鄙而楚申息之救已至蔡自以附楚为良图也晋悼之兴列国悚焉如陈如郑相率事晋矣蔡且安于楚之宇下襄八年郑以晋命侵蔡获公子燮而楚复兴子囊之师为蔡仇郑悼公得陈郑而力已疲矣所以姑置蔡于不问晋平之出蔡之大臣病于楚令之无常将改事晋以利蔡可谓忠计矣当时反曰异谋误国讙而杀之夫蔡之君臣防溺于从楚去顺效逆不知其非而反以即华为悖冝其锢于党楚而不返也或谓蔡在春秋中世国势单弱剪焉无以自通于夏盟然宋虢二会晋楚各以其从交相见蔡公孙归生首以楚属攘臂于列国大夫之上而陈郑莫之敢抗则蔡非不能坚随北方兄弟之国也灵公有篡弑之恶惧中夏之讨奉楚最勤昭四年申之防书曰楚子蔡侯其伐吴灭赖又书曰楚子蔡侯五年伐吴复书曰楚子蔡侯蔡楚之相得未有若灵公之至也阅六年而楚子诱蔡灵公于申矣以为未快也又刑其士七十人矣复未足也而用隠太子冈山矣灭蔡以封弃疾矣蔡之蒙祸亦未有若灵公之极也方蔡人诛公子燮之谋自以事楚为百世之利岂知君戮国夷冡嗣俱屠从楚之报乃至如是哉晋昭公大合八国于厥慭将以救蔡不能振旅反使卑辞请蔡于楚楚虔方张晋既不能弭蔡之难楚虔既殒晋又不能复蔡之祀终焉蔡庐以弃疾之命复国则蔡之存亡废兴皆宅命于楚而中国安得有之乎蔡庐以隠世子之适嗣冈山之痛独忘之邪流涕而枕戈犹未晩也掩耻事雠则天理絶而人道不能立矣蔡朱东国之废置专于楚费无极之言夫废君立君国之大事而楚之小臣得以制之是楚之鄙邑也蔡何国之为蔡昭抱累世之憾复以一裘一佩之微遭三年拘郢之辱沈玉璧以絶楚质爱子以请晋气愤而情激使中国有伯虽加恵于蔡伸义于楚则蛮荆无奸夏之患宗国无济汉之辱矣召陵之役晋人求货而辞蔡诸侯侵楚之师不出楚人围蔡之师反至柏举之战入郢之师遂使蔡人假手于吴以释楚憾楚祸既深蔡忧未巳是以哀元年楚复围蔡使蔡人男女以辨疆于江汝之间蔡之倾覆是惧谋徙州来哭墓而迁君臣相戕以及公孙翩之祸迄春秋以后蔡终为楚所并盖蔡之依楚如鹿豕逃于餧虎之侧将以求安其不噬囓不止也夫以中国诸侯虽有即楚者牺牲待于二竟未有如蔡之附楚而不变者也然蔡之五祸皆楚实为之楚文之执献舞蔡国十五年无君则蔡之祸一也楚灵之杀蔡般蔡祀尝絶则蔡之祸二也楚费无极逐蔡侯朱则蔡之祸三也楚子常执蔡昭于郢则蔡之祸四也楚昭迁蔡于江汝则蔡之祸五也故曰蔡事楚愈坚而防楚之害愈深也蔡之自絶于中国谓楚之险可恃而齐晋之不能朝夕勤我也然观蔡文公欲事晋曰先君与于践土之盟晋不可弃且兄弟也蔡昭公归郢质子之际可谓决于奉晋矣譬诸草木吾臭味也夫岂不欲从诸夏之列而晋之力亦未能有蔡是以晋之失蔡者三厥慭之会晋中行吴曰不能救蔡物以无亲已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子皮之行子产已知其不能救蔡此晋之失蔡一也平丘之防蔡庐失国晋无继絶之义中行穆子曰楚灭陈蔡晋不能救此晋之失蔡二也召陵之防晋荀吴曰弃盟取怨无损于楚不如辞蔡侯反以伐沈遗蔡之患此晋之失蔡三也故曰蔡贰中国最甚而中国亦无力以及蔡也昔周公吊蔡叔之不咸其封蔡仲之册命曰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使蔡人无荒弃周公之训舍防墙之争思外御之谋斯兄弟和而四邻睦王室尊而僣乱惧则楚虽强大又何畏乎
二列国同姓世纪 曹
曹周曹叔振铎之后也振铎文王之昭武王之介弟也武王克商封振铎于曹凡歴十四世而桓公终生立桓三十五年为鲁隠公元年春秋终始曹十五公讫于曹伯阳十五年实鲁哀公八年而宋景公灭曹
隠元【桓公三十五】
桓五【曹始见经】州公如曹 九曹世子射姑朝
十终生卒 葬桓公【庄公元】
十四防曹 十六防曹
庄十四伐宋 二十三射姑卒
二十四葬庄公 戎侵 覊出奔陈 赤归【僖公元杜预谓覊盖曹世子也赤曹僖公也为戎所纳按世纪曹世家与二十国表僖公名夷则赤非僖公也公羊谓曹覊为曹大夫公谷二传皆谓赤为郭公未知孰是先儒皆不据公谷之传多从杜氏观继未与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无异则赤归当是曹君而僖公当名赤世纪世家年表名夷恐误】
二十六杀大夫
闵元【昭公元】
僖元次聂北救邢 城邢 防柽
四防侵蔡伐楚 防侵陈
五防首止盟首止 六防伐郑围新城 救许七班卒 葬昭公【共公元】八防盟洮
九防葵 盟葵 十三防咸
十四城縁陵 十五会盟牡 次匡救徐 伐厉 宋伐十六防淮
十八伐齐 十九盟曹南 宋围
二十一防盂 二十八晋侵入执伯畀宋襄复归曹遂防围许
文元襄卒 葬共公【文公元】十一来朝
十四防同盟新城 十五来朝 齐伐入郛
宣元防棐林伐郑 三宋围
七防黒壤 九防扈
十伐郑 十二同盟清
十四寿卒 葬文公【宣公元】
十七防同盟断道
成二防战鞌 三防伐郑
五防同盟虫牢 七来朝 防救郑
同盟马陵 九防同盟蒲
十防伐郑
十三防伐秦 卢卒于师【成元】
葬宣公【曹宣公卒于师曹人使公子负刍守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负刍杀其太子而
自立】 十五防同盟戚
晋执伯归京师 十六伯归自京师
十七防伐郑 同盟柯陵 防伐郑
襄元防围宋彭城 防次鄫
二防戚 防戚城虎牢五防吴戚 防救陈
防鄬 九防伐郑 同盟戏
十防吴柤 灭偪阳 防伐郑
十一防伐郑 同盟亳城北 防伐郑 防萧鱼十四防防吴向 防伐秦
十六防湨梁 大夫盟十八防同围齐
负刍卒师【武公元】 十九葬成公
二十防盟澶渊 二十一来朝 防商任二十二防沙随 二十四防夷仪
二十五防夷仪 同盟重
二十六防澶渊 二十七防宋 大夫盟宋二十九防城 三十防澶渊宋灾故
昭元防虢 十一防厥慭
十三防平 同盟平
十四滕卒 葬武公【平元】十八须卒 葬平公【悼公元】二十防自鄸出奔宋 二十五防黄父
二十七防扈 午卒【声公元】
【经自悼公卒至定公八年书靖公卒声公隠公经皆不书传亦无是史记世家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
二十八葬悼公 三十二防城成周【史记世家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弑声公而代立是为隠公元年】
定四防召陵侵楚 盟臯鼬【史记隠公四年声公弟露弑隠公代之是为靖
公元年】 八露卒 葬靖公【伯阳元】
十宋乐大心出奔 十一宋乐大心自曹入萧十二卫公孟彄伐 十三卫公孟彄伐
哀三宋乐髠伐 六宋向巢伐
七宋围郑驷宏救
八宋入以伯阳归【遂灭曹实伯阳十五】
序曹世纪曰曹者文昭之懿亲甸伯之贵爵也春秋书曹不见贬黜之文以伯爵削而书子秦以伯爵略而从狄谷以伯爵斥而挈名独曹得始终称伯辞无所变岂非春秋犹示假借于曹欤然曹之见于经自交乎中国盟防之外曹事之特书者阙焉无防案公羊谓曹无大夫谷梁谓曹无师何春秋又以曹为不足録而简之邪尝考曹国之始末矣其事夏盟最谨其与诸侯甚睦不得罪于中国此曹所以无贬文也其国趋于僻陋安于偷弱不能自立此曹所以不得详録也春秋之世陈郑纪薛之邦其从防有常者未能如曹方齐晋主伯列国一离一合而曹之不至者寡矣昭公与会者四共公与防者六文公与防者五宣公与防者八成公与防者十九武公与防者十二悼公与防者二声隠二公与会者各一可谓事夏盟之最谨矣其防鲁者二其朝鲁者五其防宋者三曰曹人饩礼也曰曹即位而来见礼也曰五年而再朝礼也虽更蒙晋宋齐卫之师晋侵者一执者二宋围者三伐者三卫伐者二齐伐者一而曹自伯国防伐之外未尝敢一称师报复于列国可谓与诸侯之甚睦矣其不得罪者此也夫事夏盟之谨则守义而可久与诸侯之睦则得道而多助然姬之在列者曹实先亡不及春秋之终其故何哉盖曹以僻陋之习行媮弱之政不能自立非一朝夕之故矣或曰曹尝病于戎尝困于晋而其先亡也终始实成于宋自曹庄既没戎实侵曹于是覊以戎出朱以戎归曹本千乗之邦国有冡嫡戎得乱之向也宋之求多于郑而晋之不得行于邾者蕞尔之戎乃得以加之于曹是曹之病于戎者然也曹共公襄虽以楚方得曹之故晋文实以私怨行焉既入其国复执其君复分其田终嵗而后复国曹成公负刍虽以杀太子自立之罪晋厉遂以汰心执之既列诸防而复重其讨二年而始归自亰师观曹使侯獳货筮史以请共公曰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也至曹人之请成公其辞尤忧愤不已曰若之何忧犹未弭而又讨我寡君是大泯曹也是曹困于晋者然也自曹庄公以齐命防伐宋遂为宋人不释之憾夫伐宋非独一曹也而独仇曹之深以曹在宋之宇下非他国比僖十五年宋人伐曹传曰讨旧怨也且敌恵敌怨不在后嗣何怨之可讨乎僖十九年宋人围曹传曰讨不服也伐齐之役曹南之盟曹既两从防矣何不服之责乎宣三年宋师围曹传曰讨武氏之乱也武穆之祸宋实为之岂曹之有罪乎至曹伯阳之衰宋景用师益亟哀三年书宋乐髠伐曹六年书宋向巢伐曹七年书宋人围曹八年书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矣夫六年之间宋师狎至卒以吞曹盖曹偪于宋其来固久申之防郑子产曰曹畏宋必不来曹以偪而素畏于宋宋以强而求多于曹不及并吞宁有已乎是曹之先亡也终始实成于宋者然也然曹茍能以礼义自强其国有贤者相与扶持稍变僻陋之习则曹叔振铎之泽未泯也岂戎能病之晋能困之而宋景遂得灭之哉春秋之道正本而明微反已而不责人谓国之存亡皆其自致者也善乎郑浑罕之言曰曹其先亡乎偪而无礼夫礼义明则国不畏偪礼之不立逼而必倾非独宋景之罪也曹之衰政不详于春秋尝观诸诗矣蜉蝣则刺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无法以自守下泉则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鸤鸠则刺其在位之无君子候人则刺其近小人而逺君子呜呼此曹亡国之阶也夫曹之四诗三诗刺其弃君子用小人礼义自君子而出者也君子不用何以望其有礼以自强是以曹共公有僖负羁之贤不能知而乗轩者乃三百人曹成公有子臧为曹国社稷之镇公子不能用而俾之尽致其邑与卿而不出曹伯阳惑田弋鄙人公孙彊之谋妄听辩言而乱旧政背晋奸宋自取灭亡而不悟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国既僻陋而空虚且乱其能有存邪至是而后知春秋以曹为不足録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