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本例
春秋本例
襄十年冬戍郑虎牢
右二着例
袭
襄二十三年冬十月齐侯袭莒【承臧孙奔月】
右一着例
殱
庄十七年夏齐人殱于遂
右一着例
弃师
闵二年冬郑弃其师
右一着例
取师
隐十年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哀九年春王二月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承葬杞僖公月】
哀十三年春郑罕逹帅师取宋师于嵒
右三着例
迁邑
庄元年冬十月齐师迁纪郱鄑郚【承陈侯卒月】
右一着例
入郛
文十五年十有二月齐侯遂伐曹入其郛【承齐人归叔姫月】
右一着例
城
僖元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曹师城邢【觧见城楚丘】僖二年春王二月城楚丘【楚丘卫邑齐人城之以封卫也不言孰城如桓意也狄灭卫桓公以为耻故春秋为之讳不书灭而书入城楚丘以封卫桓公不以为功故春秋不书其人始终讳之也定之方中木之诗存则灭卫城楚丘不患不见扵后世又城邢与楚丘独以月志见桓公之急于存亡曽不逾月而遂能城卫邢之都云尔盖变例以见之也详具经觧】
僖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
右三着例一其变例二
葬
桓十年夏五月葬曹桓公【故加月】
荘二十四年春王三月葬曹荘公【故加月】
僖四年八月葬许穆公【承公至月】
僖七年冬葬曹昭公
文六年春葬许僖公
文九年冬葬曹共公
宣十四年九月葬曹文公【故加月】
宣十七年夏葬许昭公
成十三年冬葬曹宣公
襄六年秋葬杞桓公
襄十九年春葬曹成公
襄二十三年夏葬杞孝公
襄二十六年冬葬许灵公
昭元年秋葬邾悼公
昭三年五月葬滕成公【故加月】
昭六年夏葬杞文公
昭十四年秋葬曹武公
昭十八年秋葬曹平公
昭十九年冬葬许悼公
昭二十四年冬葬杞平公
昭二十八年三月葬曹悼公【故加月】
是年冬葬滕悼公
昭三十一年秋葬薛献公
定三年秋葬邾荘公
定四年秋七月葬杞悼公【承公至月】
定八年秋七月葬曹靖公【承陈侯卒月】
是年九月葬陈怀公
定十二年夏葬薛襄公
哀四年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哀四年十有二月葬滕顷公【承葬蔡】
哀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故加月】
哀十年秋葬薛惠公
哀十一年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故加月】
哀十三年秋葬许元公
右三十四着例二十五其变例九【盖僭礼而葬者加月以见讥也此变例者九而四在曹盖曹虽小国其出防叙盟常居郑卫之后邾滕之前以为次国则不足以为小国则其尤也故曹之为例与小国差异冝其僭礼者独多也不然曹固得从次国例耶】
春秋本例巻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例卷十九
宋 崔子方 撰
【楚始见于春秋称荆其后乃称楚盖荆以州号而楚以国号其后日以强大来慕礼义其君臣爵号名氏自同乎中国故春秋亦从而书之自屈完来盟之后楚于是例中国矣呉亦外域之强也然其君臣爵号名氏不自同乎中国惟其行礼于中国与其有援中国之功则春秋从而进之其他因其故俗而已故呉终春秋之世贬也】
例月【凡南蛮与内接而与中国同例者各见本门】
公与盟
隐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凡外盟例月与戎盟例时公盟例日与戎盟例月春秋尊中国而败吴楚详畧之例然也桓二年公及戎盟不日是其例此变例而加日盖以讥公之始与戎好也】
桓二年九月公及戎盟于唐
右二着例一其变例一
灭中国
僖十年春王正月狄灭温温子奔卫
襄十年春公防诸侯防呉于柤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言防吴主吴也于防主呉则遂灭偪阳者呉事也不正诸侯从于呉而灭中夏故
加日以见讥】
昭三十年冬十有二月呉灭徐徐子章羽奔楚【先儒以徐为夷非也春秋以中国例书徐而曰夷者何也】
右三着例二其变例一
入中国
荘十四年秋七月荆入蔡
闵二年十有二月狄入卫
定四年冬十有一月庚辰呉入郢【入国甚矣春秋之时未有大国见入者春秋略吴楚而曰呉之入郢所以重大国之祸云尔故变例以见之详具经觧】右三着例二其变例一
败中国
荘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
昭二十三年秋七月戊辰呉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为胡沈子灭日】
右二着例
为中国灭
僖十七年夏灭项
文十六年秋八月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宣八年夏六月楚人灭舒蓼
宣十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成十七年十有二月楚人灭舒庸
襄二十五年秋八月楚屈建帅师灭舒鸠
昭十七年八月晋荀呉帅师灭陆浑戎
右七着例
国灭以君归
宣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春秋略未有以日志者盖以为有国之祸莫重于见灭人君之辱莫甚于以归故特变例而加日所以深警乎后世不肖之君知以是为耻耳况于有国之诸侯乎】
右一着例
弑君
襄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呉子余祭
昭二十七年夏四月呉弑其君僚
右二着例
卒
襄十二年秋九月呉子乗卒
襄二十五年冬十有二月呉子遏伐楚门于巢卒昭十五年春王正月呉子夷末卒
定十四年夏五月呉子光卒
右四着例
例时
中国与盟
僖二十年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僖三十二年秋卫人及狄盟
文八年冬十月乙酉公子遂防雒戎盟于暴【觧具内大夫盟下】
右三着例二其变例一
中国与战
昭十七年冬楚人及呉战于长岸
哀十一年夏五月公防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及吴战于艾陵【凡夷狄战不日此加日见公与之战也且上言公防呉伐齐而下言国书及呉战则公之与战亦明矣凡春秋之战不以公亲之尊亲之道也】
右二着例一其变例一
为中国败
僖三十三年秋晋人败狄于箕
文十一年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曰长狄也屡肆侵暴叔孙得臣射而杀之夫不兴师徒以一人之力一朝之间而能除此大患春秋善焉故详録而加日不言帅师而特加日知之犹信也】
成十有二年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昭元年六月晋荀呉败狄于太原【承邾子卒月】
右四着例三其变例一【春秋以战败为有国之重事而皆以日志今于狄之战败犹不及月何也兵革固所以御外侮也则夫今日之与之战而败之者乃其常耳故畧也】
为中国侵
僖三十二年夏四月卫人侵狄【承郑伯卒月】
右一着例
为中国伐
荘三十年冬齐人伐山戎
僖十年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僖十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宣三年春王正月楚子伐陆浑戎【承郊牛月】
襄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呉
襄十四年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呉
襄二十四年夏楚子伐呉
昭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呉【为灭頼月】
昭五年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呉
昭六年秋九月楚防罢帅师伐吴【承雩月】
昭十二年冬十月晋伐鲜虞【承公子憗奔月】
昭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定四年秋七月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承刘卷卒月】哀六年春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右十四着例
为中国围
文十二年夏楚人围巢
右一着例
侵中国
庄二十四年冬戎侵曹
僖十三年春狄侵卫
僖十四年八月狄侵郑【承沙鹿崩月】
僖二十一年狄侵卫
僖三十年夏狄侵齐
文四年夏狄侵齐
文九年夏狄侵齐
文十年冬狄侵宋
文十一年秋狄侵齐
文十三年冬狄侵卫
宣三年秋赤狄侵齐
宣四年夏六月赤狄侵齐【承郑弑君月】
右十二着例
伐中国【以归附】
隐七年冬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荘十六年秋荆伐郑
荘二十八年秋荆伐郑
荘三十一年冬十月狄伐邢【承子般卒月】
僖八年夏狄伐晋
僖二十四年夏狄伐郑
成七年春王正月吴伐郯【承鼷防食郊牛月】
哀六年春吴伐陈
右八着例
围中国
僖三十一年冬狄围卫
右一着例
救中国
僖十八年五月狄救齐【承战月】
哀十年冬吴救陈
右二着例
执归
哀四年夏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右一着例
诱杀
昭十六年春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右一着例
相灭
昭十三年冬十月呉灭州来【承葬蔡灵公月】
昭二十四年冬吴灭巢
右二着例
相入
成七年八月吴入州来【承盟马陵月】
定五年夏于越入吴
哀十三年夏于越入吴
右三着例
相败
定十四年五月于越败吴于檇李【为吴子卒月】
右一着例
相伐
昭三十二年夏吴伐越
右一着例
春秋本例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例二十
宋 崔子方 撰
内灾异门
例日
日食
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荘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荘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荘二十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荘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僖十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僖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
文元年二月癸日有食之
文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宣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宣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宣十七年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成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成十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日有食之
襄十四年二月乙未日有食之
襄十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襄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日有食之
襄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是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三年春王正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是年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朔日有食之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昭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二年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昭三十一年十有二月辛朔日有食之
定五年春王三月辛朔日有食之
定十二年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定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右三十六着例三十三其阙日者三
地震
文九年九月癸酉地震
襄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
昭十九年夏五月己卯地震
昭二十三年八月乙未地震
哀三年夏四月甲午地震
右五着例
震电【震庙附】
隐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僖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
右二着例
山崩
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右一着例
星不见星陨
荘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右一着例
灾
桓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廪灾
僖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
成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定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哀三年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
哀四年六月辛丑亳社灾
右六着例
例月
雨雪
隐九年三月庚辰大雨雪【为抉卒月】
桓八年冬十月雨雪
右二着例
陨霜
僖三十三年十有二月陨霜不杀草
定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
右二着例
右雨雪陨霜志时候之差故自当月也
例时
有年【大】
桓三年冬有年
宣十六年冬大有年
右二着例
无麦禾
荘七年秋无麦苖
荘二十八年冬大无麦禾
右二着例
李梅实
僖三十三年十有二月李梅实【承陨霜月】
右一着例
大水
桓元年秋大水
桓十三年夏大水
荘七年秋大水
荘二十四年八月大水【承夫人入月】
荘二十五年秋大水
宣十年秋大水
成五年秋大水
襄二十四年秋七月大水【承日食月】
右八着例
旱
僖二十一年夏大旱
宣七年秋大旱
右二着例
饥【大】
宣十年冬饥
宣十五年冬饥
襄二十四年冬大饥
右三着例
有蜚
荘二十九年秋有蜚
右一着例
有蜮
荘十八年秋有蜮
右一着例
多麇
荘十七年冬多麇
右一着例
有鸜鹆
昭二十五年夏有鸜鹆来巢
右一着例
蝝生
宣十五年冬蝝生
右一着例
获麟
哀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右一着例
不着例
星孛
文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
哀十三年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
右三
雨雹
僖十年冬大雨雹
僖二十九年秋大雨雹
昭三年冬大雨雹
昭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
右四
无冰
桓十四年春正月无冰
成元年二月无冰
襄二十八年春无冰
右三
雨木冰
成十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右一
螟
隐五年九月螟
隐八年九月螟
荘六年秋螟
右三
螽
桓五年秋螽
僖十五年八月螽
文八年冬十月螽
宣六年秋八月螽
宣十三年秋螽
宣十五年秋螽
襄七年八月螽
哀十二年冬十有二月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