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春秋
- 春秋名号归一图
春秋名号归一图
公子鲂【下云鲂也自称】司马子鱼【同昭十七年下云子鱼者皆同】
太子建【昭十九即阳封人之女生】楚太子建【哀十六】王子建【昭二十六】子木【哀六】
胜【哀十六子木之子】白公【同上年下云王孙亦谓白公也】
囊瓦【定二年子囊之孙以王父字为氏】令尹子常【昭二十六下子常同】楚瓦【定四】子常【同上年】
却宛【昭二十七】子恶 左尹【并同上年】
沈尹氏【叶公子髙之父也昭三十一下云戌也自称】左司马戌【昭三十一注定四下云司马皆同】
叶公【定五年食采于叶楚僭称王故宰邑皆僭称公】诸梁【定五诸梁即名也下叶公诸梁同】沈诸梁【哀十九父为沈尹戌子髙以父之邑为氏改封业故互言之】子髙【哀十六】
伯州犁【晋大夫伯宗之子下云太宰州犁同昭元】太宰【同上年呼其官】
王孙由于【定四下由于同】寝尹【哀十八】呉由于【同上年】
季【楚姓也平王之女昭王之妹定五】季畀我【服防云畀我即季字也定四】太子壬【昭二十六平王太子】楚子轸【立后改名哀六年】楚昭王【同上年】越女之子章【哀六年越女昭王妾章惠王】楚惠王【同上年哀十六】
公子结【定四年昭王兄】子期【定四哀十六】
公孙寛【哀十九子期之子】司马【哀十六】
公子申【昭王兄定四哀六年十三年与成六年公子申同名相去八十年非一人也】子西【哀十六与穆王之世鬬宜申同字子西】
公孙宁【哀十八子西之子下云寜同】令尹【哀十六十七】子国【十七下十八年右司马子国同】
公孙朝【哀十七】武成尹【同上年】令尹之子【同上年】
公子啓【哀六昭王兄也王救陈在外将卒欲立子西子期子闾皆辞之】子闾【同上年与公子申公子结皆平王之子也】
郑【姬姓伯爵西周厉王之子宣王之母弟桓公友所封之国也】
庄公寤生【隐元】郑伯寤生【桓十一经】郑庄公【隐十一桓十一】
公子吕【隐元郑大夫】子封【同上年】
共叔段【隐元】共叔【庄十六】京城太叔【隐元下云太叔同】太叔段【隐元】祭仲【隐元祭氏仲名初为祭封人掌封疆者后以为氏】祭足【字也桓五】祭仲足【桓五】祭封人仲足【桓十一年】
公孙阏【隐十一郑大夫】子都【同上年】公子阏【庄十六与隐十一年相去三十四年不合别有公子同名世族未逺盖一人也子当为孙】
曼伯【桓五昭十一】檀伯【守栎大夫也栎郑邑名桓十五年】
郑太子忽【桓元】世子忽【桓十五经】公子忽【隐三桓十】郑忽【桓六】郑昭公
昭公【桓十一】
公子突【隐九】突【桓十一】郑伯突【桓十五经】郑伯【桓十二十五】厉公【桓十一十五庄四】
泄伯【隐七年字亦作泄】泄驾【隐五宣三】
泄堵俞弥【僖二十四注云堵俞弥】子俞弥【文公娶于苏所生宣三年传下云俞弥】髙渠弥【郑卿桓十七十八】髙伯【桓十七】
郑子【昭公弟子仪桓十八庄十四在位十四年遭弑传复云郑子盖其微弱臣子不以君礼赴于诸侯】子仪【庄十四】郑伯【庄三传庄四经】
郑伯捷【文公也僖三十二年】郑文公【僖二十三】郑捷【定四】郑伯【僖二十四三十三十三】
公子兰【文公子燕姞生僖三十宣三】郑伯兰【宣三】郑穆公【三年冬】
子良【穆公庶子宣四成三】去疾【宣四】公子去疾【成二】
公孙辄【襄九伯有之父】子耳【襄八襄九注襄十】
行人良霄【襄十一公孙辄之子】伯有【襄十五】伯有氏【襄二十九】良氏【襄三十】公子宋【宣四】子公【同上年】
公子归生【宣四】子家【同上年执政大夫仁而不武惧谮从逆春秋书为首恶防弑君之名】公子坚【宣四】襄公坚【同上年】郑伯坚【成四经】郑襄公【同上年】太子夷【文十七】君之嫡夷【同上年】郑灵公【宣四】其君夷【宣四经】子蛮【成二】子貉【昭二十八】
世子华【僖七经】太子华【僖七传】子华【同上年】
公子鱼臣【宣十二】仆叔【同上年】
石制【宣十二】子服【同上年】
公孙申【成四九】叔申【成十十四】
公子班【成十】子如【同上年】
郑伯费【成六】郑悼公【同上年】
郑伯睔【襄二】郑成公【同上年】
髠顽【成十成公太子】太子髠顽【成十七】郑伯髠顽【襄七】郑僖公【同上年】郑子罕【成十六穆公之子执政上卿襄二】公子喜【成十六释例諡成子经传不见】子展【襄八子罕之子上卿也】舎之【名也同上八年】公孙之【襄九】罕氏【襄二十九释例諡桓子】
子皮【襄二十九子展之子代父为上卿】罕虎【襄三十子皮子罕之孙以王父字为罕氏昭三同】婴齐【昭十六子皮之子】子齹 孺子【同上年】
罕逹【哀二哀十二十三子齹之子】子姚【哀二哀九】武子賸【哀九】郑子賸【哀十三】罕朔【昭七】马师氏【同上年马师职也】
公子偃【成三穆公子也】子游【成六】
公孙虿【襄九襄十四襄十九公子偃之子】子蟜【襄八】
防眅【襄二十二公孙虿之子太叔之兄】子明【同上年】
子太叔【襄二十四正卿】太叔【襄二十二昭元】防吉【襄二十八公子偃之孙以王父字为氏昭子】
公子【襄五经穆公之子子产父】子国【成五襄二襄三释例諡惠子】
子产【襄十五公子之子执政上卿昭二十】子美【襄二十五】公孙侨【襄二十二昭元穆公之孙】郑侨【襄二十四】少正【襄二十二郑卿官也】
国参【哀五子产之子】子思 桓子思【哀七桓諡也】
公子騑【襄九穆公之子执政上云騑也同】子驷【成十襄八】
公孙黒【襄十五】子晳【襄三十昭元】驷氏【同上年】
公孙夏【襄十子驷之子次卿也】子西【同上年】
驷带【襄三十子西之子】子上【同上年昭十八】
驷偃【昭十九驷带之子】子防【同上年与公子偃同名同字】
驷乞【昭十九子防叔父】子瑕【同上年】
驷歂【定八驷乞之子】子然【襄元定八注】
驷宏【哀二十七驷歂之子】子般【哀二】
公子嘉【襄九穆公之子】子孔【襄八】司徒孔【襄十九传以襄十年尝为司徒之官故云】公孙楚【昭元穆公孙太叔之叔父嬖大夫】防楚 防氏 子南子 南氏【同上年】
子张【宣十四穆公孙】公孙黒肱【襄二十二】伯张【同上年】
子革【襄十九穆公之孙子然之子】然丹【子革名昭九昭十六】郑丹【昭十二注仕楚为右尹楚人谓之郑丹】
然明【襄二十四郑大夫】鬷蔑【蔑名也】鬷明【并昭二十八】
印段【襄二十七】印氏【同上年】子石【襄三十】
印癸【昭十六印段之子】子柳【同上年】
公孙段【襄二十七】子石【同上年】伯石【亦字伯石襄三十】公孙段氏【昭元】丰施【昭七公孙段之子也】丰氏【同上年昭元】子旗【昭十六】
丰卷【襄三十】子张【同上年】
公孙挥【襄二十四】子羽【同上年二十九行人子羽同】行人挥【昭元】
马师颉【襄三十子羽孙马师官也】羽颉【同上年以王父字为氏】
浑罕【昭四年郑大夫】子寛【同上年】
宛射犬【襄二十四】郑公孙【同上年下云公孙同】
郑伯嘉【昭十二经】郑简公【同上年下云简公同】
郑伯宁【昭二十八经】郑定公【同上年】
郑伯虿【定九经】郑献公【同上年】
郑胜【哀二】郑声公【同上年】
衞【姬姓侯爵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康叔所封之国也】
其君完【隐四年衞州吁弑其君完】桓公【同上年】衞桓公【隐五年】
公子晋【隐五】卫侯晋【桓十二】衞宣公【桓十三】
石碏【隐四衞大夫】石子【同隐四呼其氏也】
石稷【成二年下云石子同石碏四世孙】石成子【同上年】石子【同上年】
石买【襄十七】石共子【襄十九】
悼子【襄十九】石恶【襄二十七二十八】
石盂【襄二十二】石【同上年】
从子圃【襄二十八年】石圃【哀十七年】
寿子【桓十六】寿【同上年】
公子朔【桓十六】衞侯朔【同上年】惠公【同上年】
昭伯【闵二諡也惠公庶兄宣公子也】公子顽【同上年】
戴公【闵二宣姜生立其年卒】申【同上年注名也】
速【闵二注】庄子【同上年】
俞【僖二十八注下子同】武子【同上年】
殖【襄无经二十传】惠子【襄二十或云子见成十四】
喜【襄二十六惠子下云子氏】悼子【襄二十】
子路【杜序孔子弟子孔悝邑宰也定十二定十四同】仲由【同上年下由也同】季路【哀十四】季子【哀十五】
衞侯燬【僖二十五】燬【僖十八传】衞文公【闵二】
衞子【僖二十五经】衞侯郑【宣九】衞成公【僖三十一】
叔武【僖二十八成公弟】衞子【僖二十八经】夷叔【同上夷諡也】衞武【定四】公子瑕【僖二十八】子适【僖三十】
衞侯速【成二】衞穆公【同上年】
孙良夫【宣七经林父之父成十四】孙桓子【同上年传成三年孙子同】
孙林父【襄七传下云孙子孙氏同】孙文子【成十四】
孙襄【襄二十六林父之子】伯国【同上年】
衞侯臧【成十四经】衞定公【成十四传】定公【同上年】
衞侯弟黒背【成十经】子叔黒背【同上年传】
衞献公【襄十四】衞侯衎【襄二十六】
公孙剽【襄元子叔黒背子襄十四】衞侯剽【襄二十六注】弑其君剽【同上年】子叔【同上年】
北宫括【成十七】北宫懿子【襄十四下云懿子同】
北宫佗【襄三十】北宫文子【襄三十一】
北宫喜【昭十下云北宫子北宫氏皆同】贞子【昭二十与析成子皆生赐諡】
蘧伯玉【襄十四】蘧瑗【襄二十九】
庾公差【襄十四】子鱼【同上年】
母弟鱄【襄十四】衞侯之弟鱄【襄二十七】子鲜【同上年】
太叔文子【襄二十五下云文子】太叔仪【襄二十七】世叔仪【昭三十二经注】世叔齐【哀十一经太叔懿子之子】太叔疾【上年传云即世叔齐也下云疾同】太叔悼子【并同上年】
太叔遗【哀十六太叔疾之弟】太叔僖子【同上年】
史狗【襄二十九史朝之子】衞文子【同上年】
史防【襄二十九年】史鱼【同上年】
公叔文子【定六下云文子同】公叔【襄二十九】
孔成子【昭七衞卿孔逹之孙】孔烝鉏【同上年】
孔文子【哀十一执政上卿悝之父】羁之孙圉【昭七】孔圉【哀十五】烝鉏之曽孙圉【同昭七年烝鉏覊之父也】
孔姬【哀十五蒯瞆之姊孔圉之妻悝之母也伯姬姬氏同】孔伯姬 伯姬【同上年】孔悝【哀十五孔文子圉之子】孔叔【同上年】
王孙牟【昭十三康叔之子】康伯【同上年】
衞侯兄絷【昭二十灵公兄】孟絷【昭七】公孟【昭二十】公孟絷【同上年】析朱鉏【昭二十】成子【同上年与北宫贞子皆生赐諡】析成子【同上】
齐豹【昭二十年云齐氏同】齐氏子【同上谓其家也】衞司宼【昭三十一年】
公子荆【襄二十九】南楚【昭十二】公子楚【同上年】
祝佗【定四祝史名佗】太祝子鱼【同上年下云子鱼同】
衞侯元【哀三】衞灵公【同上年】
蒯聩【定十四】世子蒯聩【定十四经】太子蒯聩【定十四传】曽孙蒯聩【哀二】庄公【哀十五】
亡人之子辄【哀二】衞侯辄【哀十五】出公辄【哀十二】衞出公【哀二十六】公子郢【哀二公孙弥牟之父】子南【同上年】
公孙弥牟【哀二十五弥牟子南之子】南氏【以父字为族】文子子之【并同上年】髙柴【哀十七衞大夫孔子弟子也】柴【哀十五】子羔【同上年】季羔【哀十七】禇师比【哀十六哀二十五】禇师【哀二十五】禇师声子【同上年】
司徒瞒成【哀十五】瞒成【哀十六】子还成【哀十六经】
襄公之孙般师【哀十七】公孙般师 般师【并同上年】
公子起【哀十七灵公子】其君起【哀十八】
公文要【哀二十五】公文懿子【同上年】
弥子瑕【定六嬖大夫】彭封弥子【哀二十五下云弥子】
夫人之弟期【哀二十五】司徒期【同上年下云期】
王孙齐【哀二十六衞大夫王孙贾之子】昭子【同上年】
衞大夫肸【哀十六注】下臣肸【哀十六】鄢武子【同上年】
子伯【哀十六注】子伯季子【同上年】
许公为【哀十六】许为【同上年】
公子黚【哀二十六蒯聩庶弟】悼公【同上年】
秦【嬴姓伯爵自伯益佐尧舜有功舜乃赐姓封邑至周穆之世造父与秦仲有功遂为列国穆公始见春秋】
秦穆公 秦穆 秦伯任好【穆公名文六年卒】
公孙枝【僖九秦大夫僖十五】子桑【文三】
孟明【僖二十二下云孟子】孟明视【文二】百里孟明视【僖三十三】
西乞【僖三十二】西乞术【同上年】
白乙【僖三十二】白乙丙【僖三十三】
太子防【僖十五】秦伯防【文十八】秦康公【僖十五文七】
秦伯之弟鍼【昭元经下云鍼同】后子【同上年自秦奔晋】景公母弟鍼【注】秦鍼【传注】秦公子【昭元】秦伯车弟鍼 公子鍼【并释例】
秦穆姬【僖十五下穆姬同】秦穆夫人【穆公夫人】伯姬【僖十五姬姓之女嫁于秦也在晋曰伯姬伯谓长女也在秦曰穆姬从夫之諡也嫁于小国则不从夫之諡纪伯姬郯伯姬潞伯姬是也次国亦不从夫之諡自有諡者文姜声姜出姜齐姜齐归是也其有叔姬者各据本国长幼次序】宋【子姓公爵其先契之后也武王伐纣封微子啓为宋公以继殷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