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春秋说

  隠公【隠公三年周平王之五十一年】
  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杜预曰周平王也襄二十九年传曰郑上卿有事使印段如周防今不书葬鲁不防】
  左传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公羊传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左传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使公子冯出居于郑【冯穆公子庄公】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
  谷梁传诸侯日卒正也
  冬十有二月癸未宋缪公【缪左传作穆古通用】
  公羊传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渴犹急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慢不以礼】过时而日隠之也【隠犹痛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此当时何危尔宣公死缪公立【缪公者宣公之弟舍其子而立弟】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曰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宣公之子】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谷梁传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元年左传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
  四年春王二月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五年夏四月卫桓公
  左传夏葬卫桓公卫乱是以缓【卫人杀州吁而立晋乱定乃桓公】谷梁传月葬故也
  七年春王三月滕侯卒【晋献公恵公未尝同盟而卒名赴于周也宿男同盟滕侯子来朝而卒不名国小而微不能上达于天子故不名君前臣名臣死赴于君必称名古今之通义也或云臣子赴君父以名夏殷之礼周人讳名其赴必不以名不以名者谓赴于同盟之国也安有赴于天子而不以名者乎其説不通】
  左传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公羊传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谷梁传滕侯无名少曰世子长曰君狄道也其不正者名也
  八年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谷梁传诸侯日卒正也
  辛亥宿男卒
  谷梁传宿微国也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八年葬蔡宣公
  公羊传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从正【卒当赴告天子君前臣名】而葬从主人【不赴告天子故从臣子辞】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赴天子】而葬不告【不告天子】
  谷梁传月葬故也【十有一年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不书传见前】
  桓公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左传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佗桓公弟五父也免桓公太子】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陈乱先伏于隠之七年十二月作于桓之五年正月六年秋经书蔡人杀陈佗而立厉公甲戌己丑前后相距十六日日异月同杜预以为日异月亦异长厯焉足信乎】
  公羊传曷为以二日卒之怴也【怴者狂齐人语】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而得【死即尸见汉书谓甲戌亡不知所在己丑乃得其尸】君子疑之故以二日卒之也
  谷梁传鲍卒何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陈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
  夏葬陈桓公【明陈佗葬之而鲁防葬】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谷梁传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终生之卒也
  十有一年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桓王十九年】秋七月葬郑庄公
  十有二年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厉公也何休以为佗子】冬十有一月丙戌卫侯晋卒【上有丙戌此重书】
  谷梁传再称日决日义也
  十有三年三月葬卫宣公
  十有四年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十有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桓王崩庄王立桓王在位二十三年崩鲁桓十六年庄王元年在位十有五年鲁庄之十有二年庄王崩鲁庄之十有三年厘王元年在位五年崩春秋崩葬皆阙杜预以为王室微弱不能下达诸侯非也或谓庄厘崩葬孔子削之其説尤悖为此説者以齐桓尊王为虚文春秋辨名实无实而有名故削之以齐桓尊王为虚文可也乃并其虚文而去之可乎如其説吾恐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必将无所不至矣且不贬齐桓反削天王之崩葬不亦悖乎】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十有七年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癸巳葬蔡桓侯【春秋外诸侯卒称名临天下之辞及其葬也称公临一国之辞学者好异説以蔡桓称侯为得礼郢书燕説我无取焉经文之误其理易知故不复辨】
  十有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庄公【庄公元年庄王四年】
  元年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冬十有二月乙酉宋公冯卒
  三年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庄王六年】
  左传缓也【七年乃葬故曰缓】
  公羊传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葢改葬也【案宣三年书改卜此何不书改葬】
  谷梁传曰改葬也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或曰却尸以求诸侯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时也何必焉举天下而葬一人其义不疑也志葬故也危不得葬也曰近不失崩不志崩失天下也
  八年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凡诸侯葬皆曰葬某国某公赵匡曰志我大夫之往防也庄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先是夏公伐齐后是八月复及齐师战我大夫不往防可知然则春秋亦有不往防而书葬者矣赵匡又曰防葬礼也凡卒不书葬者皆讥内之不防葬齐襄与我不共戴天之讐我大夫往防其葬可谓礼乎然则齐襄何以书葬齐人讨贼而葬其君我虽不往亦书葬春秋天子之事也赵匡以为鲁史故有我不往防不书葬之説岂其然】
  十有六年冬十有二月邾子克卒【厘王四年也眀年王崩鲁庄十七年惠王立鲁庄十八年惠王元年】
  谷梁传其曰子进之也
  二十有一年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恵王四年】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二十有三年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葬曹庄公
  二十有五年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三十有一年夏四月薛伯卒
  三十有二年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闵公【闵公元年恵王十有六年】
  元年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二年秋八月公薨不地不书葬与隠公同】
  僖公
  四年夏许男新臣卒八月葬许穆公
  左传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凡诸侯薨于朝防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敛谷梁传诸侯死于国不地死于外地死于师何为不地内桓师也
  七年秋七月曹伯班卒冬葬曹昭公
  八年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惠王在位二十五年崩】
  左传七年闰月惠王崩襄王恶太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防而告难于齐八年春盟于洮谋王室也襄王定位而后发防冬王人来告防难故也是以缓
  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説卒【襄王元年】
  左传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防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公羊传何以不书葬为襄公讳也【襄公背殡为无哀是则然矣书卒不书葬是愈彰其辠也又焉能讳之】
  九月甲戌晋侯诡诸卒【案是年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甲戌晋侯诡诸卒此公羊经文也左谷二家甲戌误为甲子杜预妄为之説孔氏亦附防而妄为之疏不满一笑】
  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十有三年夏四月葬陈宣公
  十有四年冬蔡侯肸卒
  谷梁传诸侯时卒恶之也【麋信云肸父哀侯为楚所执肸不附中国常事父讐故恶之】
  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谷梁传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其不正前见矣其不正之前见何也以不正入虚国故称嫌焉尔
  十有八年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二十有三年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左传夏五月宋襄公卒伤于故也
  公羊传何以不书葬盈乎讳也
  谷梁传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以为君哉
  冬十有一月子卒【庄二十七年称伯今称子葢为时王所黜】
  左传成公卒书曰子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谓未同盟】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二十有四年冬晋侯夷吾卒【文公定位而后告防】
  二十有五年夏四月癸酉卫侯燬卒秋葬卫文公二十有七年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二十有八年六月陈侯款卒
  三十有二年夏四月己丑郑伯接卒【接左谷二传皆作捷】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三十有三年夏四月癸巳葬晋文公
  谷梁传日葬危不得葬也
  冬十有二月乙巳公薨于小寝
  谷梁传小寝非正也
  文公【文公元年襄王二十有六年】
  元年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左传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凡君薨卒哭而祔袝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或云缓作主谓文二年作主故曰缓此説是也杜预乃云僖公薨在前年十一月经书十二月为误僖公十月如齐十二月至自齐于是月乙巳日薨何误之有杜预本不知厯乃依春秋所书日月作长厯及求之不合乃云是月失闰求之又不合乃云是年两失闰鲁人觉之一年顿置两闰其妄如此故改经以就其説妄之妄者也】
  五年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六年春葬许僖公八月乙亥晋侯驩卒冬十月葬晋襄公
  七年夏四月宋公王臣卒【何注不书葬坐杀大夫不日者内娶略】左传宋成公卒昭公即位而葬【观传似宋乱故不书葬】
  八年秋八月戊申天王崩【襄王在位三十有三年崩顷王立文九年顷王元年】九年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八年冬公孙敖如京师吊周防也不至而复奔莒故九年春毛伯来求金】
  左传庄叔如周葬襄王
  公羊传王者不书葬此何以书不及时书过时书我有往者则书【何注谓使大夫往也恶文公不自往故书葬以起大夫防之】谷梁传天子志崩不志葬举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也志葬危不得葬也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辞也【杨士勋曰春秋之世有十二王志崩者九书葬者五王室不赴诸侯不防故也志崩九者平王桓王惠王襄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书葬五者桓王襄王匡王简王景王其庄王僖王顷王三者不志崩明王室不赴】
  秋八月曹伯襄卒冬葬曹桓公
  十有三年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邾子籧篨卒【邾文公之卒也公使吊焉不敬邾人来讨伐我南鄙则鲁不防葬可知】
  十有四年【是年顷王崩在位六年左传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故不赴不赴则不书惩不敬也】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不书葬者潘立储嗣不明至使临葬更相簒弑或云商人乃桓公子而何休云乍欲立舍乍欲立商人似以商人为昭公子何氏不信左传故也】十有八年【匡王四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秦伯防卒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宣公
  二年冬十月乙亥天王崩【匡王在位六年崩定王立】
  三年春王正月葬匡王【四月而葬速】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郑缪公
  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稻卒【世本秦共公】
  九年九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何氏休谓不书葬者故簒也】公羊传扈者何晋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卒于防【九月防于扈】故地也未出其地故不言防也
  谷梁传其地于外也其日未逾竟也
  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
  十年夏四月己巳齐侯元卒六月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十年五月癸巳陈夏征舒弑其君平国】
  公羊传讨此贼者非臣子也何以书葬君子辞也楚已讨之矣臣子虽欲讨之而无所讨也
  十有四年夏五月壬申曹伯夀卒秋九月葬曹文公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丁未蔡侯申卒夏葬许昭公葬蔡文公
  十有八年秋七月甲戌楚子旅卒【旅谷梁作吕】
  公羊传何以不书葬呉楚之君不书葬辟其号也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
  成公【成公元年定王十有七年】
  元年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二年八月壬午宋公鲍卒庚寅卫侯遬卒【遬左谷二传作速】左传八月宋文公卒九月卫穆公卒
  三年春王正月辛亥葬卫穆公二月乙亥葬宋文公四年三月壬申郑伯坚卒夏四月葬郑襄公
  五年冬十一月己酉天王崩【定王在位二十一年崩简王立】
  左传十一月己酉定王崩【经虫牢盟在后传在前必有一误】
  六年夏六月壬申郑伯费卒【左传郑悼公卒】
  九年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
  十年五月丙午晋侯獳卒【何氏云不葬者杀大夫赵同赵括】
  十有三年夏五月曹伯庐卒于师【是月公防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而不言其地故曰卒于师】
  左传五月丁亥晋侯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
  谷梁传闵之也公大夫在师曰师在防曰防
  冬葬曹宣公【谷梁传葬时正也】
  左传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秋负刍杀其太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晋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将亡国人皆将从之成公乃惧告辠且请焉乃反而致其邑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莒子书卒者二弑者二皆不书葬】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桓公】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夏六月宋公固卒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谷梁传月卒日葬非葬者也此其言葬何也以其葬共姬不可不葬共公也葬共姬则其不可不葬共公何也夫人之义不逾君也为贤者崇也
  十有六年夏四月辛未滕子卒【左传滕文公卒何氏休曰滕始卒于宣公日于成公不名邾娄始卒于文公日于襄公名俱葬于昭公是以知滕小】
  十有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朔邾子貜且卒
  十有八年【简王十有三年 竹书简王十三年楚共王防宋平公于湖阳案左传是年楚子伐宋取朝郏侵城郜取幽丘伐彭城而纳鱼石焉未闻与宋平公防于湖阳也】八月己丑公薨于路寝十有二月丁未葬我君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