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明义

  【孝武太元十三四年日屡有黒子安帝隆安元年十二月壬辰日晕有背璚】
  【元兴元年二三月白虹屡贯日应桓义熙元年五月日冇采珥六年五月有璚】
  【义熙七年七月五虹射东方恭帝元熙二年日两直珥贯白虹应革命】
  【宋文帝元嘉四年昼晦十日自是天下无王元嘉三十年正月朔青黒气覆宫殿】
  【梁武帝太清二年五月有两月相承如钩太清三年正月庚申白虹贯日三重应侯景】
  【元帝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见两日应革命陈文帝天嘉七年二月庚午日无光乌见】
  【宣帝太建五年六月西北黒云属地散如豕太建十二年壬寅白虹见西方】
  【周武帝天和二年十月黑杯食日六日乃灭隋文帝仁夀四年七月乙未日青八日乃复】
  【炀帝大业十三年十一月辛酉日光散如流血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七月朔黄气竟天贞观十七年四月青气绕东宫殿贞观十八年六月壬成青黒气亘天】
  【高宗咸亨元年永淳元年春日皆如赭中宗景龙二年七月癸巳夜赤光照地三日】
  【宗开元二十九年三月丙午昼昬天宝三年正月庚戌日晕五重】
  【代宗宝应元年七月赤光贯紫微大光明年幸陜吐畨入长安】
  【大厯二年七月日旁屡建旗白气亘天大厯二年十月黒尘弥北方】
  【大厯三年正月日屡有青赤冠珥徳宗贞元二年闰五月壬戌日有黒晕】
  【贞元二年十一月壬午赤气五出亘天宪宗元和二年十月壬午日傍献馘应李锜】
  【元和十三年十二月丙辰白虹东西亘天敬宗宝厯元年六月甲戌赤虹贯日】
  【宝厯元年十二月乙酉夜赤雾弥天文宗太和元年庚戌赤白气间出北方】
  【太和三年八月西方冇日气如柱太和六年三月有黒祲与日触】
  【太和八年十月白虹贯日上有背玦应李训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白虹贯日应在仇鱼】
  【开成五年正月己丑虹环贯珥应在内庭武宗防昌元年十一月庚戌墨食日】
  【宣宗大中四年正月壬寅黒气东西际天大中十三年四月甲午昼晦】
  【懿宗咸通元年七月白虹亘西方咸通六七年日屡有白黒贯气重晕】
  【咸通十四年七月黑气盘属殿乃应僖宗僖宗干符元二年日中者鷰应田令孜】
  【干符六年十一月丙辰朔两日出鬭应盗巢中和二年七月丙午绛气竟天】
  【中和三年三四月日屡有青黄晕昭宗景福元年五月日色散如黄金】
  【光化二年日中白气直坤艮光化三年冬日有虹蜺背璚弥旬应刘季述】
  【天复元年十月日色散如金应韩全诲天复二年二月日贯赤气亘东南北】
  【天祐元年二月丙寅日中见北斗天祐二三年正二月屡有黄白环青赤背气】
  【晋高祖天福二年正月赤气如火见紫宫天福九年正月雾中二白虹相偶】
  【宋大祖开宝七年正月丙戌日中着二黒子太平兴国四年四月乙未白气压北斗】
  【真宗咸平三年十月黒气贯北斗景徳元年十二月甲辰出如日者三】
  【仁宗景祐元年八月壬戌黄白气出张翼积三十三日应在元昊】
  【神宗熙宁二年十一月赤气着西北哲宗元祐三年七月丁夘夜东北明如昼】
  【徽宗建中元年正月朔夕赤气间白直坤艮自熙宁至宣和间日屡有黒子应诸邪佞】
  【自元符至靖康间日屡有背防缨履格晕靖康二年正月丁未昼晦二月壬午戊子白气贯斗髙宗建炎三年春白虹屡贯日建炎三年二月甲寅日傍两格如人】
  【建炎四年五月夜赤光亘东北如火建炎四年五月壬子夜白气杂出北方】
  【建炎二十七年赤气出紫宫建炎三十年西北赤气如火屡见】
  【绍兴元年正月壬戌日有背气绍兴六年至八年日屡有黒子】
  【绍兴七八年春秋屡有赤气直坤艮绍兴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屡冇赤气随日】
  【孝宗乾道元年正三四月屡冇白气贯三垣乾道八年八月壬午赤气亘中天】
  【乾道二年二月庚辰日有直气六月傍倚防乾道三年三四五月日屡有赤黄晕】
  【乾道四年三月己丑大霾乾道五年正月甲申昼晦】
  【淳熈十三年五月己夘日晕中有黒子淳熙十五年丙申日有背气】
  【光宗绍熙四年秋日戴且背夜有赤白云气宁宗庆元元年正月丙辰白虹贯日】
  【庆元六年十月赤气夜发亘天嘉泰四年二月庚申夜有赤云间白亘天】
  【开禧元年四月辛丑日中墨食嘉定六年四月日晕匝黄赤】
  【自汉至元末日晕珥璚背抱之至多者莫过于宋真仁英神哲五朝之间而奏者皆以为瑞或以为主明臣蔽主贤臣不贤之占可谓防谄极矣凡天地之氛祲见于天上皆谓之反易虽兆魄不同体色各异而人主因之可以自审犹太阳之盛衰视羣祲之伏现也火之灼一告之后不复用日之灼地神物着天一告再告则精爽几穷矣六朝自齐梁而后亦氛祲至多而史官皆不尽録犹之孔圣之夫不信筮则七卜五占可以尽废故亦略存其概以识稽疑云】












  洪范明义卷下之中
<经部,书类,洪范明义>
  钦定四库全书
  洪范明义卷下之下
  明 黄道周 撰
  庶徴章第十
  八庶徴
  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
  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徴曰肃时雨若曰又时旸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曰咎徴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百谷用成此俊民之徴也庶草蕃庑此庶民之徴也俊民调时者也庶民趋时者也民无好恶以时为好恶时当则与之时过则去之极备过时者也极无不及时者也过时则不及时不及时则亦过时矣易曰恒其徳贞妇人吉夫子凶天能为雨旸寒燠而不能使雨旸寒燠之皆时故时者天所以应圣人亦圣人所以用天地也五行之吏各司其官使五行常自为政则五行必交胜于天地五行交胜于天地则雨旸寒燠必有不得其平者矣故貌言视聴让权以与思雨旸寒燠让权以与风五者交让也而奉权以与圣故圣人者天地之心师也使天地不用其心师则五行与五官藐不相涉即圣人之耳目四肢亦各自为治耳目四肢各自为治则犹之庶民耳然且庶民知时者也庶物庶草则不知时者也时能为恒恒不能为时】
  【臣按洪范五行传皆为此章而设虽其配属不同而源本一也故复以歴代庶徴附焉厯代庶徴不言所属而其大要五行与五事同次】
  庶徴纪异
  恒雨徴异
  【鲁隠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汉昭帝始元元年七月大雨至十月成帝建始三年秋大雨四月秋大雨应宫掖世祖建武六年秋大雨十七年暴雨坏民居】
  【和帝永元十年至十五年皆雨伤稼安帝永初元年四年秋郡国雨伤稼】
  【永宁元年郡国三十余雨伤稼应及耿宝建光元年京师及郡国雨多伤稼应京闰】
  【延光元二年郡国三十余雨伤稼顺帝永建四年荆豫兖冀滛雨伤稼】
  【桓帝延熹二年夏淫雨弥两月灵帝建宁元年夏淫雨逾两月应在曹王】
  【熹平元年夏淫雨七十余日侯览自杀中平元年夏淫雨八十余日张让刼车驾】
  【魏明帝太和元年数暴雨杀鸟雀吴孙亮太平二年二月大雨震电大雨雪】
  【晋武帝泰始六年六月大淫雨漂民居太康五年利郡国暴雨雪伤稼】
  【元帝大兴三年春二月雨至于四月应王氏永昌元年春昼夜震电雨五十余日】
  【成帝咸康元年秋荆楚大雨伤稼梁武帝天监七年七月雨至十月】
  【陈宣帝太建十二年秋大淫雨应始兴王东魏武帝五年秋大雨七十余日应元瑾】
  【齐后主武平七年七月大淫雨应骆提婆唐永徽六年秋京师大雨应王后及萧淑妃】
  【显庆元年秋霖雨九旬废太子忠天宝十三载秋大淫雨逾六旬】
  【肃宗上元元二年秋淫雨连月代宗大厯四年四月雨至于九月】
  【徳宗贞元二年正月大雨雪七日宪宗元和十二年秋雨四十日东郡漂民居】
  【敬宗宝厯元年六月雨至八月漂民居宣宗大中十年四月雨至于九月】
  【僖宗干符五年秋大淫雨害稼应田令孜后唐同光三年淫雨六月至九月】
  【周广顺二年七月暴风雨京师水数尺宋太祖干徳六年郡国二十三淫雨坏民居】
  【太宗雍熙四年七月京师大雨逾旬真宗咸平四年六月京师大雨漂民舍】
  【天禧四年七月连雨泛民舍及冬乃止仁宗天圣七年自春涉夏雨不止】
  【嘉祐元年五月丁未雨坏太社太稷英宗治平元年雨坏诸陵台】
  【治平二年八月庚寅大雨没殿班杀人畜元祐八年自四月恒雨至八月】
  【绍圣三年七月久雨升舆防泥中崇宁元年秋久雨坏京师庐舍】
  【崇宁四年五月京师久雨至十月靖康元年四月京师雨骤寒至六月伤稼】
  【绍兴元年行都雨壊城郭绍兴三年行都雨自元旦至二月】
  【绍兴五年九月雨至于明年正月绍兴二十三年大雨坏军垒民田】
  【乾道二年正月淫雨至于四月淳熙十二年五月霖雨至六月】
  【绍熙四年四月淫雨至五月坏圩田害稼庆元二年行都霖雨五十余日】
  【庆元五年行都大雨坏城六月浙东雨至于八月开禧元年行都淫雨自十月至明年三月嘉定四年十一月雨雪积隂至明年二月元英宗至治元年安陆大雨七日害人民】
  【顺帝至元三年六月京师大淫雨没人畜至正三年益都淫雨饥民相食】
  【凡大雨与水灾通其甚坏庐舍杀人民者备见水灾申不肃之罚在汉元成唐髙中间最着余如雨血雨毛雨金雨木雨土之类不可胜书亦不可尽求事应也】
  恒旸徴异
  【鲁庄公三十一年冬不雨僖公三年春夏不雨至于六月】
  【僖公二十年冬十月不雨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
  【文公二年自十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秋七月】
  【宣公七年秋大旱襄公五年秋大雩八年秋廿八年秋大雩】
  【昭公三年八月六年九月十六年九月大雩昭公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年七月大雩】
  【定公十年九月大雩秦始皇十二年自六月不雨至八月】
  【汉惠帝五年大旱江河谿谷皆絶文帝三年秋大旱后六年九年天下大旱】
  【景帝十三年秋大旱后二年秋大旱武帝建元四年夏大旱元光六年夏大旱】
  【元朔五年春大旱元狩三年夏大旱发谪吏天汉元年夏三年夏大旱时顿师于余吾】
  【征和元年夏大旱时大摉上林昭帝元始六年大旱明年诛桑羊上官桀】
  【元凤五年夏大旱乃发恶少屯辽东宣帝本始元年大旱是起平陵】
  【元帝建昭二年大旱杀京房成帝永始三年夏大旱鐡官徒叛】
  【世祖建武二年秋五年夏旱时祢庙受玺章帝建初二年四月夏旱乃理楚狱】
  【和帝永元六年秋旱应女谒安帝永初六年七月夏旱元初二三年夏旱】
  【顺帝永建三年五年夏旱阳嘉二年夏旱桓帝元嘉元年延熹元年夏大旱应外戚】
  【灵帝熹平五六年光和五六年夏旱应常侍献帝兴平元年秋旱应盗贼】
  【魏明帝太和五年自去冬十月至三月不雨晋武帝太始九年自正月不雨至六月】
  【泰始十年夏旱时大采女太康五年夏旱应在荀冯杨贾】
  【太康六年至十年皆旱十年夏新庙梁拆恵帝永宁元年自夏及秋旱五王兵起】
  【怀帝永嘉三年夏大旱河洛江汉皆可涉元帝大兴元年四年夏旱】
  【永昌元年夏大旱山谷皆竭是应王躬明帝太宁三年自春不雨至于六月】
  【成帝咸和元年夏秋皆旱庚亮杀司马宗咸和五六年夏秋皆大旱】
  【咸和九年自四月不雨至于八月咸康元二三年夏皆旱】
  【穆帝永和五年七月不雨至十月升平三年四年冬大旱】
  【简文咸安二年夏大旱应王躬孝武太元四八十年夏秋皆旱】
  【太元十三十五十七年并旱应在丘尼姆婢安帝隆安二年冬旱又甚寒应王庾殷杨】
  【隆安五年夏秋大旱应司马元显元兴元年秋饥冬大旱二年夏冬又旱】
  【宋孝武大明八年东郡大旱饥梁武帝天监元年大旱饥】
  【简文大宝元年夏大旱都下人相食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春正月不雨至四月】
  【隋大业八年十三年天下大旱时征髙丽筑长城唐髙祖武徳三年夏旱至八月乃两武徳四年自春不雨至于七月太宗贞观元年至四年春夏皆旱】
  【贞观十二年吴楚巴蜀皆大旱永徽二年九月不雨至明年二月】
  【仪鳯二三年夏旱永淳元二年夏旱中宗神龙二年冬不雨至于明年五月】
  【宗开元十四十五十六年诸郡皆旱代宗永泰二年自三月不雨至六月】
  【大厯六年春旱至八月徳宗建中三年自五月不雨至七月】
  【贞元元年春旱无麦苗至八月浐防垂竭贞元十九年正月不雨至七月】
  【顺宗永贞元年秋江淮湖鄂皆旱文宗太和九年京兆诸州皆旱】
  【武宗防昌六年春旱冬不雨至明年二月懿宗咸通六年秋河淮间不雨至明年六月】
  【昭宗光化三年冬京师旱至于明年二月宋太祖建隆三年京师春夏皆旱】
  【建隆四年京师夏秋旱干徳四年至八年京师皆旱】
  【太宗兴国二年至四年京师皆旱雍熙二三四年京师皆旱】
  【端拱二年夏京师旱秋七月至十一月不雨淳化元年正月至四月不雨】
  【至道元二年春夏旱冬无雪真宗咸平元年春夏京畿皆旱】
  【景徳元年京师夏旱人多暍死大中祥符二年春夏京师及河南皆旱】
  【天禧元年京师春秋皆旱仁宗明道二年江淮间大旱饷种皆絶】
  【庆厯三年京师自春至夏不雨神宗熙宁七年京东西两淮春夏皆旱】
  【哲宗绍圣三年江东大旱溪河涸竭徽宗大观三年江淮东西诸路夏秋皆旱】
  【政和元三年淮南江东旱人多疫髙宗绍兴三年夏旱至七月七年春旱至六月绍兴二十九年二月不雨至五月首种不入孝宗乾道七年江湖淮浙嵗大旱冬无雪】
  【淳熙七八年行都自七月不雨至九月十一月淳熙九年至十一年夏秋江南皆大旱光宗绍熙元二三四五年呉越楚蜀皆旱宁宗嘉泰二年春旱至于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