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明义

  【延熹四年夏客星在营室发芒入心延熹七年二月癸亥陨石右扶风一鄠二】
  【灵帝光和元年彗出亢北入天苑光和三年秋彗出三台下入太微】
  【光和五年春彗出奎入紫宫献帝初平三年秋尤旗出角亢南】
  【初平四年冬孛见两角入天市建安五年冬有星孛于大梁】
  【建安九年冬有星孛于东井建安十一年春有星孛于斗中】
  【建安十二年冬有星孛于鹑尾建安十七年冬有星孛于五诸侯】
  【建安二十三年春孛厯五车轩辕太微建兴三年冬有星孛于少微收南中四郡】
  【建兴九年冬有星孛于翼破杀张郃建兴十四年冬孛见大辰入天纪】
  【延熈元年秋彗见张明年春魏主叡殂延熈三年冬彗出尾拂牵牛】
  【延熈八年秋彗见七星蒋琬董允卒延熈九年春孛于昴入于轸】
  【延熈十四年冬有星孛于营室延熙十五年春彗出于胄夏吴主权殂】
  【延熙十六年冬彗大出轸明年魏废其君延熙十八年春彗出于箕尾】
  【景耀五年冬彗出亢魏咸熙二年夏彗出东壁秋晋受魏禅】
  【晋武帝泰始四年春彗出轸五年秋孛于紫宫泰始四年七月星陨如雨皆西流泰始十年冬有星孛于轸咸宁二年冬有星孛于大角及太微】
  【咸宁三年春孛于胃秋孛于紫宫咸宁四年夏蚩尤旗见五年孛三见于太微】
  【太康二年秋有星孛于张太康四年春孛于鹑尾八年秋彗着于南斗】
  【太康九年八月壬子星陨如雨太熙元年夏孛于紫宫帝乃崩】
  【惠帝元康五年夏彗见于西方至三台大陵永康元年冬彗出牵牛指天市】
  【太安元年夏彗星昼见诸王相屠太安二年春彗见东方指三台】
  【永兴二年秋孛于昴毕东孛于北斗璇玑成帝咸和四年秋孛犯斗东石勒虏刘曜】
  【咸康二年春彗出奎六年春孛于太微康帝建元元年冬彗见于亢明年上崩】
  【穆帝永和五年冬彗见于亢石氏乃灭穆帝永和六年春彗再见于亢河北乃争】
  【升平二年夏彗出胃哀帝兴宁元年秋孛见于角亢假桓温黄】
  【孝武宁康元年彗星三见太元十五年秋彗孛于北河入紫微】
  【安帝隆安四年春孛着于奎经太微端门隆安四年冬有星孛于贯索孙刘乃叛】
  【义熙十一年夏彗星二出天市扫帝座义熙十四年夏有星孛于斗魁中应在东堂】
  【恭帝元熙元年星孛于太微西蕃是乃革命宋武帝永初三年孛再见于北方】
  【少帝景平元年孛再见于东北文帝元嘉十九年冬孛在北斗扫五车】
  【元嘉二十六年二十八年彗再见太微应在凶劭齐东昏永元三年彗长竟天萧梁革命梁武帝普通元年彗见尔朱荣破魏中大通四年七月甲辰星陨如雨】
  【大同五年冬彗出南斗东魏丧师陈文帝天嘉六年夏彗见上台齐主内禅】
  【陈宣帝太建七年夏星孛于大角周灭齐太建十二年冬彗见西南明年周禅于隋】
  【隋开皇三年彗星着于房心是陈后主元年开皇五年八月戊申有星陨如雨】
  【开皇八年冬星孛于牵牛开皇十四年冬彗见于奎娄】
  【炀帝大业三年春彗见西方竟天秋再见大业四年彗出五车扫文昌】
  【大业十一年夏有星孛于文昌大业十三年夏彗见于太微是乃革命】
  【唐高祖武徳九年春有星孛于昴胃是革政太宗贞观八年秋有星孛于元枵】
  【贞观十三年春有星孛于大梁贞观十五年夏有星孛于太微】
  【高宗龙朔三年秋彗见于左摄提干封二年夏彗见于五车】
  【上元二年冬彗见于角亢南三年秋见东井开耀元年彗见天市】
  【中宗文明元年秋天欃见于西方景龙元年冬二年春有星孛于昴胃】
  【宗开元二年五月乙卯晦冇星大小无数皆西北流开元十八年夏彗出五车孛见昴毕开元二十六年孛见于紫微肃宗乾元三年夏彗着于娄胃】
  【代宗广徳二年十二月丙寅彻夜星流如雨大厯五年夏彗着于五车又着于北方】
  【徳宗兴元元年六月戊午星什伍皆陨宪宗元和十年彗犯轩辕】
  【元和十一年春彗见于毕是诛元济穆宗长庆元年春孛见太微夏彗见于昴】
  【文宗太和四年六月辛未乙夜星流无数太和七年六月戊子夜星流无数】
  【太和八年秋彗着于太微开成二年春彗星守危至于轩辕秋彗见元枵开成三年冬彗出箕尾亘天开成四年春彗出卷舌二月乙亥星俱西流】
  【开成五年春冬彗再见鱼仇废太子武宗防昌元年秋冬孛见营室】
  【宣宗大中六年春彗出觜参懿宗咸通六年大流星偕诸小星自南徂北】
  【咸通九年春彗见娄胃明年秋见大陵僖宗中和元年八月己丑大小星陨如雨】
  【光启二年五月有星孛于尾箕明年如鳯翔昭宗大顺二年夏彗出三台扫天市】
  【景福二年彗着于太微李茂贞犯京师天祐二年夏彗着于轩辕是乃革命】
  【梁干化二年夏彗出张是应友珪后唐明宗元年六月乙未众小星交流】
  【天成三年彗出牵牛长兴元年九月辛酉夜众小星交流而陨】
  【末帝清泰三年秋彗出天哭自焚于懐州晋天福六年冬彗扫天市垣明年晋主殂】
  【周世宗显徳三年正月有星孛于参宋太祖开宝八年彗着于柳至东壁】
  【太宗端拱二年夏彗出东井淳化二三年每有流星分一为三相从而没】
  【真宗咸平元年春彗出营室六年冬见井鬼景徳三年五月乙卯客星出天津分为四没】
  【天禧二年彗着于斗魁厯轩辕七星仁宗干兴十年八月星出胃并为六七西流】
  【景祐二年秋孛见于张翼冬废后郭卒景祐四年七月戊申星数百西南流】
  【皇祐元年春彗出虚入于娄嘉祐元年秋彗出紫微】
  【英宗治平三年春彗着于营室明年上崩神宗熙宁八年冬彗出轸中是罢手实法】
  【哲宗绍圣四年秋彗出氐中入天市徽宗崇宁五年春彗出奎入于浊】
  【靖康元年夏彗出紫微垣高宗绍兴十五年夏彗出参】
  【绍兴二十二年秋彗出井金迁都于燕孝宗淳熙二年秋星孛于紫微垣】
  【寜宗嘉定十五年秋孛出右摄提元世祖至元元年秋彗出舆鬼】
  【至元三十年彗入太微垣明年特穆尔立成宗大徳八年彗守营室】
  【仁宗皇庆二年彗出东井顺帝至正三年夏彗着于东北】
  【顺帝二十六年孛见于紫微至正二十八年春彗出于昴毕没于昴】
  【凡史家占騐着于五星而春秋所书止及陨孛盖陨孛之象着而五星之纬微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亦取其明著者而已战国以来所言星辰皆不应经义即如五运六气太过不及之说以气生运为顺化若甲子甲午甲寅甲申火下生土壬辰壬戌水下生木乙丑乙未土下生金辛卯辛酉金下生水癸己癸亥木下生火之类以气克运曰天刑若庚子庚午庚寅庚申火下克金戊辰戊戌水下克火辛丑辛未土下克水丁卯丁酉金下克木巳巳己亥木下克土之类运生气曰小逆相得则微壬子壬午壬寅壬申木上生火庚辰庚戌金上生水癸丑癸未火上生土己卯己酉土上生金辛巳辛亥水上生木之类运克气曰不和不相得则甚如丙子丙午丙寅丙申水上克火甲辰甲戌土上克水丁丑丁未木上克土癸夘癸酉火上克金乙巳乙亥金上克木之类若此则专倚干支亦春秋之所不训且圣人以五纪反易其所关系独在俊民必非泛泛如年谷不登水旱疾疫之说易曰天地闭贤人隠诚使春行秋令夏陨冬霜贤人君子必有不获康宁者至如南宋之季月或一年四食日多频月无光则亦所厯所遗中隷首之算外也嵗饥与食彗殊伦似不足纪然圣人首重氏命百谷着于功歌以春秋洪范之所并録故亦属缀于后焉】嵗时失纪
  【鲁庄公六年螟七年无麦苗十七年多麋庄公二十年齐大灾二十八年大无麦禾】
  【文公三年雨螽于宋宣公十年饥十三年螽十五年蝝生饥】
  【襄公二十四年大饥哀公十三年螽秦皇十六十九年大饥】
  【汉高祖二年关中大饥民就食蜀汉武帝建元三年元鼎三年平原关东氏相食】
  【元帝初元元年秋二年夏饥关东民相食光武二年关中大饥】
  【安帝永初三年京师人相食桓帝延熹九年豫州民饥死什四五】
  【灵帝光和五年京师大疫献帝兴平二年关中民相啖白骨委积】
  【晋愍帝建兴四年大饥元帝大兴二年吴郡无麦禾】
  【成帝咸和五年无麦禾穆帝永和十二年饥孝武太元六年无麦禾安帝元兴元年大饥】
  【北齐武平四年山东大饥隋炀帝大业五年燕代齐鲁皆饥】
  【唐贞观元年关内饥高宗总章二年郡国大饥】
  【仪鳯四年春东都饥调露元年秋关中饥永隆元年东都饥永淳元年京师人相食】
  【垂拱三年大足元年景龙二三年郡国饥先天二年京师岐陇饥】
  【开元十六年河北饥时立长征酬勲格乾元三年春京师饥广徳二年秋关辅饥】
  【贞元元年二年大饥时作大盈库初税茶贞元十四年十九年饥时裴延龄用事】
  【元和七年至十一年皆饥长庆二年江淮饥太和四六九年郡国大饥】
  【大中五年六年九年湖南淮南饥咸通九年东都大饥厐勋陷淮南五州】
  【干符三年京师饥时天平军乱光启二年荆襄人相食时朱珉王行瑜乱】
  【大顺二年春淮南大饥时王师溃于赵城天祐元年京师大饥时有椒殿之祸】
  【宋明道二年江南饷种皆絶时刘后见太庙建炎元年汴京大饥人相啖道殣无胔】
  【建炎三年金陷东郡饥盗载尸为粮绍兴元年至五年十年十一年郡国皆饥】
  【绍兴十八年绍兴府大饥时窜胡铨于岭南绍兴廿八九年大饥】
  【隆兴元年江南大饥时王师溃于符离淳熙元二三年至九十年皆大饥无麦禾】
  【淳熙十一二年岭东西大饥时禁伪学绍熙二四五年江淮食草木时李氏杀贵妃】
  【嘉泰元年至四年江上下皆饥时金人乞和嘉定元年至十六七年皆饥犹受宝大庆殿】
  【嘉熙四年临安市贸人肉时史嵩之为政元至元二十一年至廿八九年郡县多大饥】
  【成宗元贞二年至大徳十一年郡县多饥武宗至大元年江南大饥东郡父子相食】
  【仁宗延祐二年至七年郡国大饥顺帝至正元年至五年畿辅人皆相食】
  【至正十四年江岭间饥父子相食自春秋至元终二千九十年惟汉文景昭宣四朝不饥百谷用成及前宋百六十年间少饥耳饥之最甚至父子相食惟三代之季若汉安帝永初而下唐徳宗贞元而下南宋建炎绍兴而下无嵗无地不饥百姓雕攰国祚随之书云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故水火疾疫嵗皆不成而嵗事不成兼有旱蝗兵革之变洪范说省专指百谷固应以农事为本而五行庶征别自分系亦各从其类也】
  皇极章第七
  五皇极
  皇建其有极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防其有极归其有极
  曰皇极之敷言是彞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皇极一章未有敷言其敛时五福至以为天下王一百四十字皆疑在向威之末葢敬晨协乂明念向威此八用者皆建极之义舍是八用则极无由建故以建极之意寓八用之中恐其意义未明乃于篇终敷言发挥锡极保极作极协极防极归极诸义以畅前意自古学久湮篇章淆乱伏生以下未能句读徒裒辑成文以就缝绽而已今欲更定无憾必须移敛时五福百四十字尽归篇未而厯代诸贤未抽其绪姑依金履祥之説以无偏无陂一百字系为敷言其实皇极不须敷言即皇建其有极五字已该无限精义下章百四十字皆为威福用人而发恐天子行其好恶以伤害俊民闻天下偏党之祸非专为民训也看敷言章另説庶民意义灿然不过恐庶民之近天子者假偏党以行其淫比耳庶民不学以天子之好恶为好恶俊民好徳以上帝之好恶为应违天子不念俊民而徒云与民同其好恶又不念庶民而实欲自行其好恶则平康正直之谊裒而向福威殛之权皆倒矣上章言日月之行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犹言风雨生于日月不生于星辰寒暑生于冬夏不生于风雨明天子当与俊民共治庶民不当与近臣共为好恶也下章言平康正直明是无有偏党无作好恶而刚柔四克其权出于皇极天子所为道义与庶民所为道路一也三代而下天子已尊俊民已防语皇极则云天子所以正庶民之偏党语三徳则云天子所以克臣下之偏私终日求之臣民而天子无事焉所以五纪失序而咎徴日见也今以皇极不用敷词八用总归一建复举五作九用分属图书以发明皇极系于左焉】
  作圣建用图






  【思睿作圣即皇极也而又不指为皇极者盖作圣为天子之体而建极为天子之用语体则肃又哲谋皆作圣之体语用则敬晨协乂明念向威皆建极之用也】






  【五行初不言用盖以五行为本向之则福背之则威离有向极之福坎有背极之威然体天为用者初无威福以威福托于天而敬建归于己则皇极之建亦可不言五行不言威福也人主不以威福为用而以睿圣为体晨八政而明稽疑乂三徳而协五纪敬五事而念庶徴虽不作威福威福已着于天下矣上章言庶民惟星星冇好风星有好雨必使庶民皆无好恶王者不能必使王者皆从民之好恶天地亦不能也天地日月无私好恶王者法之以建天地而行日月使八政稽疑五事庶徴三徳五纪相为参赞不挠向威之明不汨五行之序而已诗曰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一敬而后喜怒哀乐各中其节中节而后位育致也然则所称遵王者何也曰王一天也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不为民父母则无以作天子天子亦天也惟王称天天子之法天犹后王之法前王孟子曰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以中和法天以道义法先王然后可称建极矣又作中和图如左】







  【喜怒哀乐是生好恶荡平正直即为中和荡平可以称道正直可以称义道义立而中和致中和致而皇极可建也皇极无倚一敬本独故曰慎独再作慎独图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