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芦 【申集上】【艸字部】 芦 【集韻】與芐同。或作□,非。(蘆)【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又【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又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又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又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又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又【集韻】淩如切,音閭。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缬 【未集中】【糸字部】 纈 【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擷。【說文】結也。【玉篇】綵纈也。【類篇】繫也,謂繫繒染爲文也。【李賀詩】醉纈拋紅網。【杜牧之詩】花塢團宮纈。
□ 【子集中】【人字部】 □ 【字彙】以周切,音由。姓也。
□ 【子集上】【二字部】 □ 【說文】亘本字。从二从囘。囘,古文回。象□回形。上下所求物也。【徐鍇曰】回風回轉,所以宣隂陽也。
辫 【未集中】【糸字部】 辮 【廣韻】薄泫切【集韻】婢典切【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音辨。【說文】交也。【增韻】繆也。與編通。詳編字註。【廣韻】簿泫切【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扁。【說文】交織也。【增韻】繆也。【張衡思□賦】辮貞亮以爲鞶兮,雜技藝以爲珩。 【集韻】从糸。【正韻】亦作編。
丝 【未集中】【糸字部】 絲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 【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习 【未集中】【羽字部】 習 【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音襲。【說文】數飛也。【禮月令】鷹乃學習。 又【易坤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論語】學而時習之。【何晏註】學者以時湧習之。 又【易坎卦】習坎。【註】習謂便習之。【釋文】習,重也。 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傳】習,因也。 又【詩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 又姓。【廣韻】出襄陽。晉有習鑿齒。◎按說文習自爲部。今從正字通併入。字从羽从白。俗作習,非。考證:〔【易乾卦】不習,无不利。〕 謹照原書乾卦改坤卦。
讶 【酉集上】【言字部】 訝 【唐韻】吾駕切【集韻】魚駕切【韻會】【正韻】五駕切,□音砑。【說文】相迎也。引周禮秋官,諸侯有卿訝。【徐曰】按《周禮》使將至,使卿訝。謂以言辭迎而勞之也。又【訝士註】士官之迎四方賔客者。【儀禮聘禮】厥明訝賔于館。【註】迎也。 又【廣韻】嗟訝也。【增韻】疑怪也。【呂覽必已篇】無訝無訾。【唐書李勣傳】使至,高祖訝無表。【韓愈縣齋有懷詩】睢盱互猜訝。 又【玉篇】與迓同。【書盤庚】余迓續乃命于天。【傳】迓,迎也。 又【集韻】或作御。【詩召南】百兩御之。【釋文】御,本亦作訝。 又【集韻】或作輅。【左傳宣二年】宋狂狡輅鄭人。【註】輅,迎也。 又【音學五書】通作梧。【儀禮聘禮】賔進訝受几于筵前。【註】今文訝爲梧,五故切。 又與牙通。【周禮冬官】輪人爲輪牙也者,以爲固抱也。【註】鄭司農云:牙讀如訝。【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說文】重文从辵作迓,隸省作迓。迓字从辵从牙。
锴 【戌集上】【金字部】 鍇 【唐韻】苦駭切【集韻】【韻會】【正韻】口駭切,□音楷。【說文】九江謂鐵曰鍇。【徐曰】鐵好也。一曰鐵精則白也。【左思吳都賦】銅鍇之垠。【註】鍇,金屬。 又【博雅】鍇□也。【音釋】鍇,音揩。又公諧反。 又人名。【左傳哀四年】文之鍇後至。【註】鍇,蔡大夫。【釋文】鍇,音揩,又音皆。又客駭反。【前漢功臣年表】稾侯□鍇。 又【廣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又【集韻】雄皆切,音諧。義□同。 又【集韻】古駭切,音解。【揚子方言】堅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鍇。
歼 【辰集下】【歹字部】 殲 〔古文〕□【唐韻】【廣韻】子廉切【集韻】【類篇】思廉切【韻會】將廉切,□音纖【爾雅釋詁】殲,盡也。【郉疏】舍人曰:殲,衆之盡也。【春秋莊十七年】齊人殲于遂。【穀梁傳】殲者,盡也。杜預曰:戍遂翫而無備,遂人討而盡殺之,故時史以自盡爲文。【書胤征】殲厥渠魁。【詩秦風】殲我良人。又【左傳襄二十八年】其將聚而殲旃。義□同。
锉 【戌集上】【金字部】 銼 【唐韻】昨禾切【集韻】徂禾切,□音矬。【說文】鍑也。【玉篇】銼□,鍑也。【博雅】鎢錥謂之銼□。 又【廣韻】【集韻】□昨木切,音族。義同。或作鏃。 又【集韻】寸臥切,音剉。義同。【廣韻】蜀呼鈷。【杜甫詩】土銼冷疎煙。【註】銼,音挫。蜀人呼釜爲銼。又與挫同。【史記楚世家】兵銼藍田。
囱 【丑集上】【囗字部】 囪 【廣韻】楚江切【集韻】初江切,□音牕。【說文】在牆曰牖,在屋曰囪。【集韻】俗作窓。 又【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聰。竈突也。【集韻】通孔也。鄭康成曰:窻助戸爲明。或作牕窗囱。
饺 【戌集下】【食字部】 餃 【集韻】居效切,音敎。飴也。 【正字通】今俗餃餌屑米麫和飴爲之,乾濕小大不一。水餃餌,卽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之粉角,北人讀角如矯,因呼餃餌,譌爲餃兒。餃非飴屬,敎非餃音。
镗 【戌集上】【金字部】 鏜 【唐韻】土郞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郞切,□音湯。【說文】鐘鼓之聲。【詩邶風】擊鼓其鏜。【傳】鏜然,擊鼓聲也。 又【韻會】亦作闣。【摯虞思遊賦】闣□兮識故居。 又【集韻】亦作閶。【司馬法】鼓聲不過閶。 又【廣韻】以鐵貫物也。
贰 【酉集中】【貝字部】 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說文】副益也。【書周官】貳公弘化。【傳】副貳三公。【周禮天官小宰】掌邦之六典、八灋、八則之貳。【註】貳,副也。【禮少儀】乗貳車則式。【註】貳車,副車。 又與二同。【易坎卦】樽酒簋貳。【註】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禮曲禮】雖貳不辭。【註】貳,謂重殽膳也。又【坊記】惟卜之日稱二君。【註】二,當爲貳 又【爾雅釋詁】貳,疑也。【疏】貳者,心疑不一也。【書大禹謨】任賢勿貳。【詩大雅】無貳爾心。【左傳閔元年】閒攜貳。【註】離而相疑者,則當因而閒之。 又【左傳隱元年】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註】鄙,鄭邊邑。貳,兩屬也。 又【左傳隱二年】王貳于虢。【註】王欲分政於虢。 又【玉篇】代也,敵也,□也。 又姓。【廣韻】《後秦錄》有後魏平陽太守貳塵。
铂 【戌集上】【金字部】 鉑 【集韻】白各切,音泊。金薄也。【正字通】金鉑,薄金也。藥紙隔金屑錘之,金已薄,紙不損。紙初褐色,久則色似烏金。本借薄,俗加金作鉑。
蒌 【申集上】【艸字部】 蔞 【唐韻】落侯切【類篇】【韻會】郎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玉篇】蒿屬。【爾雅釋草】購,蔏蔞。【詩周南】言刈其蔞。【疏】葉似艾,正月根芽生,莖正白,生食之脃美。【楚辭大招】吳酸蒿蔞,不沾薄只。【註】言爚蔞蒿以爲齏也。 又【賈子新書】古者胎敎之道,七月而就蔞室。 又地名。【後漢王常傳】收散車入蔞谿。 又【唐韻古音】力朱切,音慺。義同。 又【廣韻】力主切,音縷。草可烹魚。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註】等爲萭蔞,以運輪上,輪中萭蔞,則不匡刺也。 又【集韻】力九切,音柳。喪車飾也。【禮檀弓】設蔞翣。【註】棺之牆飾。考證:〔【爾雅釋草】蔞,蒿也。〕 謹照原文改購蔏蔞。
□ 【子集上】【乙字部】 □ 【字彙補】古文荒字。註詳艸部六畫。
□ 【子集上】【乙字部】 □ 【玉篇】古文馗字。註詳首部二畫。
□ 【子集上】【一字部】 □ 【玉篇】古文天字。註詳大部一畫。
坞 【丑集中】【土字部】 塢 【廣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音鄔。同隖。小障也。一曰庳城。【服虔通俗文】營居爲塢。【戴延西征記】蠡城以南有金門塢。【後漢安帝紀】元初元年,遣兵屯河內衝要,皆作塢壁。【後漢董卓傳】築塢于郿,號萬歲塢。 又山阿,唐王維別墅,在輞川,有辛夷塢。又村落。【杜甫詩】前有毒蛇後猛虎,谿行盡日無村塢。 又【集韻】烏故切,音污。野聚也。 本作隖。別作埡。
冲 【子集下】【冫字部】 冲 【正韻】昌中切,音充。同沖。【韻會】沖或省作冲。和也,深也。又稚也。【書金滕】昔公勤勞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註】冲,幼也。又諡法,幼小在位曰冲。又鑿冰聲。【詩豳風】鑿冰冲冲。又垂貌。【詩小雅】鞗革冲冲。又【韻補】叶仲良切,音長。【道藏歌】鬱鬱對啓明,圓華煥三沖。飆粲麗九天,天綠繞丹房。(沖)【唐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持中切,□音蟲。【說文】涌搖也。 又【玉篇】虛也。【老子道德經】大盈若沖。 又【廣韻】和也,深也。【蕭慤詩】重明豈凝滯,無累在淵沖。 又飛也。【史記滑稽傳】一飛沖天。 又幼小也。【書盤庚】肆予沖人。【傳】沖,童也。 又垂飾貌。【詩小雅】革沖沖。 又聲也。【詩豳風】鑿冰沖沖。 又姓。明洪武中香山縣丞沖敬。 又【集韻】杜孔切,音動。涌也。 又【韻補】叶仲良切,音長。【道藏歌】鬱鬱對啓明,圓華煥三沖。飇粲麗九天,天綠繞丹房。
致 【未集下】【至字部】 致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 又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又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又傳致也。【詩小雅】工祝致告。【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 又極也。【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傳】致我誠,告汝衆。【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極也。 又【禮樂記】致樂以治心。【註】致,猶審也。 又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事君能致其身。【朱註】致,猶委也。 又誠也。【老子道德經】其致之。【註】致,誠也。 又挑戰曰致師。【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又態也。【水經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遠風致整峻。【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又至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又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又【易繫辭】一致而百慮。【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又就也。【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又【詩大雅】是致是附。【傳】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運轉之詞。 又密也。【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齊。 又與緻通。【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证 【酉集上】【言字部】 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諸應切,蒸去聲。【說文】告也。【玉篇】驗也。【增韻】□也,質也。【論語】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令其辭證皆引王。【後漢張衡傳】采前世成事,以爲證驗。【宋書沈約自序】探摘是非,各標證據。 又與徵通。【禮中庸】雖善無徵,無徵不信。【註】善無明徵,則其善不信也。徵或爲證。 【集韻】唐武后作□。
还 【備考】【酉集】【辵字部】 还 【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