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侣 【子集中】【人字部】 侶 【唐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音旅。徒伴也。【陸璣草木疏】麟不侶行。

便 【子集中】【人字部】 便 【廣韻】婢面切【集韻】【韻會】【正韻】毗面切,□音卞。順也,利也,宜也。【荀子議兵篇】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前漢趙充國傳】留屯田十二便。 又習也。【禮表記】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謂便人。【註】亦言其謙也。辟仁聖之名,云自便習於此事之人耳。 又安也。【前漢武帝紀】便殿火。【註】凡言便殿,便宮,便坐者,所以就便安也。 又卽也,輒也。【莊子達生篇】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 又溲也。【前漢張安世傳】郞有醉便殿上者,安世曰:何知非反水漿耶。 又【集韻】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駢。【爾雅釋訓】便便,辨也。【論語】便便言。 又【韓詩】便便,閒雅貌。又肥滿貌。【後漢邊韶傳】邊孝先,腹便便。 又便辟,足恭也。【書囧命】便辟側媚。 又姓。漢有少府便樂成。 又通平。【書堯典】平章百姓。【史記五帝紀】作便。互詳平字註。 又叶毗賔切,音頻。【□琳車渠椀賦】玉爵不揮,欲厥珍兮。豈若陶梓,爲用便兮。 【說文】从更。从人,人有不便更之。

偣 【子集中】【人字部】 偣 【字彙】衣炎切,音淹。淨也。◎按女部:,女志不淨。偣、義同。偣訓淨,非。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韻會】□戸賄切,音瘣。貿物直。

侎 【子集中】【人字部】 侎 【廣韻】綿婢切,音弭。同敉。亦作□。撫也,愛也,安也。【周禮春官】小祝掌侎烖兵。

俘 【子集中】【人字部】 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孚。【說文】軍所獲也。【春秋莊六年】齊人來歸衞俘。三傳皆曰衞寶,杜預曰俘囚,疑經誤。一說俘,取也。與書俘厥寶玉同義。經以所取言之,傳以其物言之,非經誤也。又【左傳莊三十一年】諸侯不相遺俘。【爾雅疏】囚敵曰俘,伐執之曰取。

【子集下】【八字部】 【正字通】俗字。【揚雄幷州牧箴】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靡不悴荒。从眞眞。

修 【子集中】【人字部】 修 【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又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 又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 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又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 又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又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爲瓦簋,廟用修。【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 謹按冬官無廟用修之文。謹照周禮改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

停 【子集中】【人字部】 停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又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傐 【子集中】【人字部】 傐 【篇海】乎老切,音皓。北方地名。○按今直隸眞定府有鄗,卽高邑。陝中有鎬滈,□無傐。《篇海》不知何據。

偞 【子集中】【人字部】 偞 【廣韻】與涉切【集韻】弋涉切,□音葉。輕也。 又【集韻】一曰美容。 亦作□。

□ 【未集下】【肉字部】 □ 【五音類聚】思晉切,音信。腦會也。 又息恣切,音四。義同。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同惝。或作〈忄棠〉。

偙 【子集中】【人字部】 偙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也。 又困劣也。

俔 【子集中】【人字部】 俔 【集韻】【韻會】□輕甸切,音□。【說文】譬諭也。【詩大雅】俔天之妹。【傳】俔,磬也。【韓詩】作磬。磬,譬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典切,賢上聲。【爾雅釋言】閒俔也。【註】左傳謂之諜,卽今之細作也。 又船上□風羽,謂之綄。楚謂五兩。【王維詩】畏說南風五兩輕。亦謂之俔。【淮南子齊俗訓】譬俔之見風,無須臾之閒定矣。一曰相竿。 又與睍同。【韓愈文】伈伈俔俔。

俙 【子集中】【人字部】 俙 【廣韻】【集韻】【韻會】□香衣切,音希。【說文】訟面相是也。【長箋】當是漢語,人自以爲直也。 又依俙,猶言仿佛也。 又僾俙。不明也。【李登聲類】僾俙一作靉霼。僾俙不明,莫如雲也。 又【集韻】【韻會】□許豈切,音□。義同。 本作□。

偠 【子集中】【人字部】 偠 【廣韻】烏皎切【集韻】伊鳥切,□音杳。偠,細腰貌。【張衡南都賦】偠紹便娟。【註】男女春遊之盛,多容姿也。

例 【子集中】【人字部】 例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厲。比也,類也,槩也。又凡例。【左傳序】發凡以言例。後魏張吾貴集諸生講左傳,義例無窮,學者奇之。 又【集韻】力蘖切,音列。遮也。

侅 【子集中】【人字部】 侅 【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說文】奇侅,非常也。【揚子方言】非常曰侅事。【莊子盜跖篇】侅溺於馮氣。【楊愼曰】飮食之咽爲侅。馮當如馮河之馮,言富人積資如負重也。 又與胲賅賌□通,皆以兼該立義。 又【正韻】胡改切,音亥。義同。

供 【子集中】【人字部】 供 【廣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正韻】居中切,□音恭。【說文】設也。一曰供給。【書無逸】文王不敢盤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禮檀弓】杜蕢曰:蕢,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左傳僖四年】敢不供給。 又姓。明供仲序,廣東人。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用切,音貢。義同。【華嚴經】諸供養中,法供最重。 又通作共。互詳八部共字註。考證:〔【左傳僖元年】敢不供給。〕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圚 【丑集上】【囗字部】 圚 【玉篇】胡對。切,音闠。門闠也。

佔 【子集中】【人字部】 佔 【廣韻】【集韻】□丁兼切,音□。字書云:佔侸,輕薄也。 又【集韻】【正韻】□與覘同。【禮學記】今之敎者,呻其佔畢。【註】佔,視也。畢,□也。但吟諷所佔視之□牘,不能通其蘊奧也。呻,吟諷之聲也。與覘音義同。 又佔佔同沾沾。【前漢匈奴傳】令喋喋而佔佔。【索隱曰】佔囁,耳語。考證:〔【禮樂記】今之敎者,呻其佔畢。〕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刏 【子集下】【刀字部】 刏 〔古文〕□【唐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正韻】堅溪切,□音機。【廣韻】斷切也,刺也,刲傷也。【周禮秋官士師】凡刏珥。【註】釁禮之事用牲,毛者曰刏,羽者曰衈。又【唐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義同。又【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義同。又【唐韻】【集韻】【韻會】□古對切,音憒。刲也。一曰礪刀。又【集韻】古外切,音儈。【說文】劃傷也。一曰斷也。一曰刀不利,於瓦石上刏之。

【補遺】【寅集】【廾字部】 【字彙補】何仍切,音□。酒器。

佩 【子集中】【人字部】 佩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悖。【釋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貳也。一德佩,一事佩。【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左傳閔二年】晉狐突曰:佩衷之旗也。【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又【論語】去喪無所不佩。又【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 又水縈紆謂之佩。【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又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渭。 又叶蒲眉切,音裴。【詩秦風】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叶上思。 又叶蒲邁切,音敗。【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能音柰。 【說文】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徐鉉曰】俗別作珮,非。考證:〔【釋名】佩,倍也。言非一物者,有陪貳也。〕 謹照原文言非一物者改言其非一物。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同聄。

偏 【子集中】【人字部】 偏 【唐韻】芳連切【集韻】【韻會】【正韻】紕延切,□音篇。頗也,側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又中之兩旁曰偏。【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 又屬也。【左傳襄三年】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舉其偏不爲黨。 又【周禮夏官】疏:五十人爲偏。 又【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詳前伍字註。 又偏枯。【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體枯。 又姓。漢偏呂。見【史游急就章】。 又偏翩篇古通用。【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陸德明作篇篇。古文作偏偏。考證:〔【周禮地官】五十人爲偏。〕 謹按此夏官敍官疏文,非地官經文也。地官謹改爲夏官疏。〔【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枯。〕 謹照原書半改半體。

候 【子集中】【人字部】 候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後。訪也。又伺望也。【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又【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 又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又斥候。【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 又氣候,證候。 又叶後五切,音祐。【楊泉蠶賦】爰求柔桑,切若細縷。起止得時,燥溼是候。 【說文】有□無候。互見前侯字註。

余 【子集中】【人字部】 余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又四月爲余月。 又接余,荇菜也。 又【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又姓。由余之後。 又【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又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又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又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考證:〔【集韻】羊茹切,【韻會】羊諸切,〕 謹按集韻余字音羊諸切,不音羊茹切。羊茹切三字謹省。

侊 【子集中】【人字部】 侊 【廣韻】古黃切【集韻】姑黃切,□音光。大也。【越語】侊飯不及壺飱。【註】侊飯,謂盛饌也。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韻】窻兪切,音芻。叱聲。 又【廣韻】女洽切【集韻】昵洽切,□音。【廣韻】喢,小人言薄相。【篇海】或作□,非。

作 【子集中】【人字部】 作 〔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 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 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 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 又汨作,逸書篇名。 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 又【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音佐。【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又【韻補】叶總古切,音阻。【韓愈處州孔子廟□】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又叶子悉切,音卽。【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考證:〔【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睹。〕 謹照原文睹改覩。 〔【詩邶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謹照原文邶風改鄘風。

俊 【子集中】【人字部】 俊 【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音儁。【說文】材千人也。【馬氏曰】智過千人曰俊。【北史蘇綽傳】萬人之秀曰俊。【禮王制】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又【月令】孟夏命大尉贊桀俊,遂賢良。 又與儁峻□通。【書堯典】克明俊德。【註】俊同峻。 又同畯。【史記宋世家】引書洪範,俊民用章,作畯民。 又通作駿。【史記屈原傳】誹駿疑傑。 又與□同。【戰國策】世無東郭俊盧氏之狗。【註】又作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