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牠 【巳集下】【牛字部】 牠 【字彙】徒禾切,音拕。同。見篇海。
□ 【子集上】【二字部】 □ 【玉篇】音圍。義無考。
牡 【巳集下】【牛字部】 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后切,音母。【說文】畜父也。从牛土聲。【詩邶風】雉鳴求其牡。【傳】飛曰雌雄,走曰牝牡。【箋】喩人所求非所求。【疏】雌雉鳴也。乃鳴求其走獸之牡,非其道。 又【禮檀弓】牡麻絰。【儀禮喪服傳】牡麻者,枲麻也。 又【前漢郊祀志】以牡荆畫幡,日月北斗登龍。【註】李奇曰:以牡荆作幡柄也。如淳曰:牡荆,荆之無子者。晉灼曰:牡,節閒不相當也。月暈刻之爲券,以畏病者。 又【前漢天文志】長安章城門,門牡自亡。【註】師古曰:牡,所以下閉者也。以鐵爲之。 又牡丘,地名。【春秋僖十五年】盟于牡丘。 又山名。【山海經】牡山,多文石。 又【集韻】滿補切,音姥。禽雄曰牡。 【集韻】或作□。
【申集下】【衣字部】 【篇海】都騰切,音登。毛帶也。【酉陽雜俎】晉時有徐景,于宣陽門外得一錦麝。
牢 【巳集下】【牛字部】 牢 〔古文〕□【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說文】閑養牛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玉篇】牲備也。【詩大雅】執豕于牢。【周禮地官】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註】牢,閑也。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管子輕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馬。 又牛曰太牢,羊曰少牢。【禮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又【周禮天官小宰】牢禮之灋。【註】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齊語】環山於有牢。【註】牢,牛羊豕也。言雖山險,皆有牢牧。 又【玉篇】廩食也。【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註】如淳曰:牢,廩食也。古人名廩爲牢也。盆者,煑鹽盆蘇。林云:牢,價直也。今世人言雇手牢盆。樂彥云:牢乃盆名。【後漢西羌傳】諸將多盜牢稟。【註】牢,價直也。【應劭傳】多其牢賞。 又【唐韻】堅也,固也。【史記外戚世家】欲連固根本牢甚。 又【前漢揚雄傳】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註】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又【馬融廣成頌】臯牢陵山。【註】臯牢,猶牢籠也。孫卿子曰:臯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也。諸本有作牢柵者,非也。 又【晉書姚萇載紀】陛下將牢太過耳。【註】將牢,猶俗言把穩。 又【韻會】狴犴曰牢。【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爲之空。 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自虎牢以東。【註】虎牢,河南成臯縣。又【成五年】同盟于蟲牢。【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蟲牢。又【史記秦本紀】伐趙皮牢,拔之。 又山名。【後漢南蠻哀牢夷傳】其先有婦人,名沙臺,居於牢山。 又姓。【廣韻】孔子弟子,琴牢之後。【後漢佞幸傳】僕射牢梁。 又【廣韻】蒲牢,海獸名。 又【廣韻】同窂。詳穴部窂字註。 又【廣韻】【類篇】□郞侯切,音樓。【儀禮士喪禮】握手用□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註】牢,讀爲樓。樓爲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疏】讀從樓者,義取縷斂狹少之意。云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又【易林】失志懷憂,如坐狴牢。 又音潦。【後漢董卓傳】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註】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從去聲。今俗有此言。 又【淮南子本經訓】牢籠天地。【註】牢讀屋霤之霤。楚人謂牢曰霤。考證:〔【左傳】【成五年】同盟于蠱牢。〕 謹照原文蠱牢改蟲牢。
牣 【巳集下】【牛字部】 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說文】滿也。【小爾雅】杜實充牣,塞也。實牣,滿也。【詩大雅】於牣魚躍。 又【玉篇】益也。 又【呂氏春秋】白所以爲堅也,黃所以爲牣也。黃白雜,則堅且牣,良劒也。 【集韻】或書作。
牦 【巳集下】【牛字部】 牦 【集韻】謨袍切,音毛。牛名。今所謂犏牛者。師古說。【正字通】牦牛,出甘肅臨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之,狀如水牛,□膝尾背胡下黑毛長尺許,尾長大如斗,嘗自愛護。古取爲旌旄,今人以爲纓帽。毛雜白色者,以茜染紅色用之。山海經,潘侯之山有牛,四足節生毛,卽此。或作髦,亦作□,又作旄。或省作毛。師古言卽犏牛,非。
牧 【巳集下】【牛字部】 牧 【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目。【說文】本作□,養牛人也。从攴牛。【玉篇】畜養也。【廣韻】放也,食也。【揚子方言】牧,飤也。【註】謂放飤牛馬也。【書禹貢】萊夷作牧。【傳】萊夷,地名,可以放牧。【詩小雅】爾牧來思。【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註】始養馬者。又牧師掌牧地。【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註】牛曰牧,馬曰圉。又【哀元年】少康爲仍牧正。 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疏】言可放牧也。書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書傳】紂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又【易謙卦】謙謙君子,□以自牧也。【註】牧,養也。 又【小爾雅】牧,臨也。【揚子方言】牧,司也,察也。【韻會】治也。【書舜典】旣月,乃日覲四岳羣牧。【傳】九州牧監。又【呂□】非爾惟作天牧。【禮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以地得民。【註】牧,州長也。【前漢成帝紀】罷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詩邶風】自牧歸荑。【傳】牧,田官也。又【禮月令】舟牼覆舟。【註】主舟之官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註】隰臯之地,九夫爲牧,二牧而當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 又【周禮地官遂師】經牧其田野。【註】經牧,制田界與井也。 又【廣韻】使也。 又【爾雅釋畜】黑腹,牧。【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註】牧,衞邑。 又廣牧,縣名。屬朔方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人名。【史記黃帝紀】舉風后力牧。【註】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 又姓。【風俗通】漢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韻】莫候切,音茂。地名。【尚書大傳】牧之野。劉昌宗讀。 又一曰畜牧。【書禹貢】爲萊夷及牧。《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叶莫狄切。【詩小雅】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僕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來叶六直切,載叶節力切。考證:〔【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謹照原文六畜改六牲。〔【集韻】莫侯切,音茂。地名。〕 謹照原文莫侯切改莫候切。〔【書禹貢】萊夷及牧誓。【釋文】徐云,一音茂。〕 謹按所引禹貢文未全,謹照原文改爲萊夷及牧。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物 【巳集下】【牛字部】 物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又【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又【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又【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註】謂毛色也。又【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疏】物卽是色。【楚語】毛以示物。 又【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謂同日。 又【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又【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又【廣韻】旗名。【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又叶去聲。【唐韻正】符沸反。【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又叶微律切。【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又叶微月切。【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考證:〔【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辦其物。〕 謹照原文 辦改辨。〔【班固東都賦】義不極盤,殺不盡物。〕 謹照原文義改樂。
牭 【巳集下】【牛字部】 牭 【唐韻】【集韻】□息利切,音四。【說文】四歲牛。从牛从四,四亦聲。 又【廣雅】牭,很也。 【說文】籀作。
牮 【巳集下】【牛字部】 牮 【字彙】作甸切,音薦。屋斜用牮。 又以土石遮水亦曰牮。
牯 【巳集下】【牛字部】 牯 【廣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音古。【玉篇】牝牛。【集韻】牛名。
牰 【巳集下】【牛字部】 牰 【廣韻】【集韻】□余救切,音狖。【玉篇】牛眼黑。【廣韻】牛黑眥。 又【廣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袖。【爾雅釋畜】黑眥,牰。【註】眼眥黑。【釋文】牰,音袖。 又【集韻】疾僦切,音就。出字林。義同。
鄁 【酉集下】【邑字部】 鄁 同邶。詳前邶字註。
牲 【巳集下】【牛字部】 牲 【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說文】牛全完。从牛,生聲。【易萃卦】用大牲吉。【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傳】色純白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實曰用。【疏】經傳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周禮天官膳夫】膳用六牲。【註】馬牛羊豕犬雞也。又【庖人註】六畜,六牲也。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春秋僖三十一年】四卜郊,不從,乃免牲。【左傳】牛卜日曰牲。【註】旣得吉日,則牛改名曰牲。 又叶倉經切。【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禮神祇,懷百靈。◎按周禮秋官典客云:上公牲三十有六。註云:牲當爲腥,聲之誤也。釋文依註音星,蓋周禮本當作腥,誤作牲。鄭註明言其誤。正韻引此,另音星,非是。考證:〔【班固東都賦】薦三犧,效五牲。體神祇,懷百靈。〕 謹照原文體改禮。
【備考】【卯集】【戈字部】 【龍龕】音我。
牷 【巳集下】【牛字部】 牷 【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說文】牛純色。从牛,全聲。【書微子傳】體完曰牷。【疏】以牷爲言,必是體全具也。【禮表記】牲牷禮樂齊盛。【釋文】牷,本亦作全。【周禮地官牧人】凡時祀之牲,必用牷物。【左傳桓六年】吾牲牷肥腯。【註】牷,純色,完全也。
牸 【巳集下】【牛字部】 牸 【廣韻】【集韻】【韻會】□疾置切,音字。【廣韻】牝牛。【孔叢子陳士義】子欲速富,當畜五牸。【說苑】愚公畜牸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 又牝馬亦曰牸。【廣雅】牸,雌也。【史記封禪書】天下亭亭,有畜牸馬,歲課息。【前漢食貨志】乗牸牝者,□而不得會聚。【韻會】通作字。 又【玉篇】疾利切【正韻】疾二切,□音自。義同。
特 【巳集下】【牛字部】 特 【唐韻】徒得切【集韻】【韻會】【正韻】敵得切,□音棏。【說文】朴特,牛父也。【玉篇】牡牛也。【書舜典】格于藝祖,用特。【傳】特,一牛也。【禮郊特牲註】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又【禮內則】庶人特豚,士特豕。 又【詩魏風】胡瞻爾庭有懸特兮。【傳】獸三歲曰特。 又【爾雅釋獸】豕生,三豵,二師,一特。 又牡馬亦曰特。【廣韻】特,雄也。【周禮夏官校人】凡馬,特居四之一。【註】三牝一牡。【又】頒馬攻特。【註】攻特,謂騬之。 又【詩鄘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傳】特,匹也。又【小雅】不思舊姻,求爾新特。【傳】新特,外昏也。 又【韻會】挺立曰特。【詩秦風】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箋】百夫之中最雄俊也。又【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箋】菀然茂特之苗。【禮聘儀】珪璋特達。又【儒行】特立獨行。 又【禮服問】輕者包,重者特。【註】特其葛不變之也。 又【周禮夏官司士】孤卿特揖。【註】特揖,一一揖之。 又【爾雅釋水】士特舟。【註】單船。 又【韻會】但也。【史記秦始皇紀】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 又【廣韻】亦姓。左傳,晉大夫特宮。 【玉篇】或作犆。【集韻】或作□。◎按廣韻。□與特音同義別,與集韻異。詳後□字註。考證:〔【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箋】菀然茂特之田。〕 謹照原文茂特之田,田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