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煚 【巳集中】【火字部】 煚 〔古文〕煛【廣韻】【集韻】□俱永切,音憬。【廣韻】火也。 又【集韻】一曰日光。 又【正字通】唐母煚開元含象亭十八學士之一。又孟蜀母煚母昭裔之子,藏書甚富。

煛 【午集中】【目字部】 煛 【廣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音熲。大目也。 又【六書統】目光也。 又人名。師煛。見【宋史宗室表】。 又與囧通。【書囧命序傳】伯囧,臣名。亦作煛。 又【集韻】目驚貌。 又【集韻】煚古作煛。註詳火部九畫。

煜 【巳集中】【火字部】 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余六切,音育。【說文】燿也。【前漢班固敘傳】其餘焱飛景附,煜霅其閒者,蓋不可勝載。【註】師古曰:煜霅,光貌。 又【玉篇】火焰也。【廣韻】火光。 又【玉篇】盛貌。【班固東都賦】管絃曄煜。【註】曄煜,盛貌。 又【廣韻】爲立切【集韻】域及切【韻會】弋入切,□音熠。【廣韻】火貌。 【廣韻】同焴。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丁感切,音膽。竹名。○按卽□字之譌。

煝 【巳集中】【火字部】 煝 【廣韻】【集韻】□明祕切,音媚。【玉篇】焃也。【廣韻】炶熱。【集韻】旱熱。 又【集韻】蜜二切,音寐。旱气。

煞 【巳集中】【火字部】 煞 【廣韻】所八切【集韻】【正韻】山戛切,□音鎩。【廣韻】俗殺字。【白虎通】五祀春木主煞上,故以所勝祭之也。【又】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又【集韻】所介切,音□。本亦作殺。【正韻】所賣切,音曬。□詳殳部殺字註。

煠 【巳集中】【火字部】 煠 【廣韻】與涉切。【集韻】弋涉切,□音葉。【玉篇】爚也。 又【廣韻】丑輒切【集韻】敕涉切,□音鍤。義同。 又【廣韻】士洽切【集韻】實洽切,□音□。【廣韻】湯煠。【博雅】爚也。或作。 【篇海】作□。

煡 【巳集中】【火字部】 煡 【篇海】許刃切,音釁。焰餘也。

煢 【巳集中】【火字部】 煢 〔古文〕【唐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音瓊。【說文】回疾也。从卂,營省聲。 又【玉篇】單也,無兄弟也,無所依也。或作惸嬛。【廣韻】獨也同焭。 又【玉篇】憂思也。【左傳哀十六年】煢煢余在疚。 亦作。【孟子】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獨。◎按詩小雅今本作惸。

煣 【巳集中】【火字部】 煣 【唐韻】人久切【集韻】忍九切,□音蹂。【說文】屈申木也。【玉篇】以火屈木曲。【廣韻】本作楺。【集韻】或作揉。 又【廣韻】人又切【集韻】如又切,□音輮。【廣韻】蒸木使曲也。【集韻】火揉木也。

□ 【午集下】【禾字部】 □ 【玉篇】烏祿切【集韻】烏谷切,□音屋。禾芒。

□ 【午集下】【禾字部】 □ 【集韻】乃了切,音嫋。衡不舉也。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韻】苦對切,音塊。【釋名】深也,靜也。 又【廣韻】奴協切,音捻。義同。

【未集中】【羊字部】 同牂。【史記李斯傳】泰山之高百仞,而疲牧其上。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篲,古作□。註詳本畫。 又【廣韻】似入切【集韻】席入切,□音習。簷□,修船具。

煤 【巳集中】【火字部】 煤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枚。【玉篇】炱煤。【廣韻】炱煤,灰集屋也。【呂氏春秋】嚮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 又【正韻】煙墨。 又石炭曰煤。詳炭字註。

熎 【巳集中】【火字部】 熎 【集韻】一笑切,音要。燼也。

炋 【巳集中】【火字部】 炋 【篇海】音丕。火也。

【午集下】【立字部】 【廣韻】相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爾雅釋詁】,待也。【詩邶風】卬我友。今文作須。 又人名。張。見【元史儒林傳】。

煥 【巳集中】【火字部】 煥 〔古文〕烉【唐韻】呼貫切【廣韻】火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說文】火光也。 又【玉篇】明也。【論語】煥乎其有文章。 又叶許縣切,音絢。【徐幹齊都賦】雕琢有章,灼爛明煥。生民以來,非所視見。【玉篇】亦作奐。

煦 【巳集中】【火字部】 煦 【唐韻】香句切【集韻】吁句切,□音姁。【說文】烝也。【玉篇】熱也。【禮樂記】天地訢合,隂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註】氣曰煦,體曰嫗。【疏】天以氣煦之,地以氣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 又【說文】一曰赤貌。【玉篇】赤色也。 又【說文】一曰溫潤也。 又【玉篇】恩也。【韓愈原道】煦煦之謂仁。 又【玉篇】亦作昫。【廣韻】日光也。 又【廣韻】况羽切【集韻】火羽切,□音詡。【禮樂記煦嫗釋文】煦徐音况甫反。 又【集韻】詡拱切,音洶。亦與昫同。日出溫也。詳日部昫字註。 又【集韻】匈于切,音訏。【揚子方言】煦,熱也。【李嵩述志賦】稟玄光而陶衍,承景靈之冥符,蔭朝雲之奄靄,仰郞日之照煦。 又【集韻】虛尤切,音休。本作咻。痛念聲。詳口部咻字註。

照 【巳集中】【火字部】 照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又【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煬 【巳集中】【火字部】 煬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說文】炙燥也。【揚子方言】煬,炙也。【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又【玉篇】對火也。【廣韻】向也。【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又【揚子方言】煬,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煬宮。【註】煬公伯禽子也。其廟已毀。季氏禱之。而立其宮。 又【玉篇】熱也。【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燥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廣韻】釋金也。【集韻】爍金也。或作烊。 又【集韻】尸羊切,音商。魯煬公。徐邈說。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奴店切,音念。竹索。【增韻】挽舟索也,一名百丈。【白居易詩】苒弱竹篾□。 又諾叶切,音捻。義同。 亦作□。

煯 【補遺】【巳集】【火字部】 煯 【字彙補】古齋切,音皆。煏也。

煰 【補遺】【巳集】【火字部】 煰 【五音篇海】果到切。乾燥也。

煱 【備考】【巳集】【火字部】 煱 【字彙補】古誇切,音瓜。

犂 【巳集下】【牛字部】 犂 【廣韻】郎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音黎。【玉篇】耕具也。【廣韻】墾田器。山海經曰:後稷之孫叔均所作。魏略曰:皇甫隆爲燉煌太守,敎民作樓犂。【管子乗馬篇】丈夫二犂,童五尺一犂。【正字通】宋淳化五年,武允成獻踏犂一具,不用牛,以人力運。 又【廣韻】耕也。【前漢匈奴傳】犂其庭。【註】師古曰:犂,耕也。 又【史記呂后紀】犂明。【註】徐廣曰:犂猶比也,將明之時。又【南越傳】犂旦,城中皆降伏波。【註】徐廣曰:呂靜云:犂,結也。結猶連及逮至也。又【史記犂旦註】索隱曰:犂,黑也。天未明而尚黑也。 又【史記歷書】祝犂協洽。【註】祝犂,巳也。 又【前漢匈奴傳】其國稱之曰撐犂孤塗單于。匈奴謂天爲撐犂,謂子爲孤塗。又【汲冢周書】孅犂。【註】北狄之別名。【史記秦本紀】丹犂臣蜀。【註】丹犂,二戎號也。臣伏於蜀。又【匈奴傳】薪犂之國。【前漢西域傳】蒲犂國王治蒲犂國。 又地名。【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註】犂,一名隰濟,南有隰隂縣。又【史記西南夷傳】以筰都爲沈犂郡。【前漢地理志】犂縣,屬東郡。又育犂縣,屬東萊郡。【後漢安帝紀】攻夫犂營。【註】夫犂,縣名,屬遼東屬國。 又人名。【左傳昭二十九年】顓頊氏有子曰犂,爲祝融。【註】犂爲火正。 【廣韻】同□。【集韻】本作□,或省作□。類篇或作□。【正韻】亦作犁。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韻會】良脂切,□音棃。【廣韻】牛駁。【論語】犂牛之子。【註】犂雜文。 又【集韻】一曰耕也。 又【書泰誓】播棄犂老。【傳】駘背之耉稱犂老。【疏】孫炎曰:耉,面凍犂色,似浮垢也。【釋文】犂力私反,又力兮反。 又【春秋定六年】晉人執宋行人樂祈犂。又【左傳哀十年】取犂。【釋文】□力兮反,又力之反,二音皆可讀。 【集韻】或作□斄。【韻會】俗作犁。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犂然,栗然也。【莊子山木篇】犂然有當於人之心。音義不當留。考證:〔【後漢安帝紀】攻夫犂營。【註】夫犂,縣名,屬遼東樂國。〕 謹照原文樂國改屬國。〔【書泰誓】播棄犂老。【傳】駘背之耉稱老。〕 謹照原文稱下增犂字。〔【莊子山木篇】犂然有當於人心。【音義】犁,力牛反。〕 謹按莊子音義無力牛反之文。謹改爲按莊子山木篇犂然有當於人之心。音義不當留。

犄 【巳集下】【牛字部】 犄 【廣韻】於離切【集韻】於宜切,□音漪。【廣韻】犗也。【集韻】牛名。 又同猗。【廣韻】長也,倚也,施也。又犗犬也。出字林。或作犄。 又【集韻】丘奇切,音□。牛名。

煽 【巳集中】【火字部】 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戰切,音扇。【爾雅釋言】煽,熾也。【說文】熾,盛也。【詩小雅】豔妻煽方處。 又【廣韻】火盛貌。【新論防慾篇】煽熛章臺。 又【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正韻】尸連切,□音羶。【廣韻】火盛也。 【集韻】本作傓。

【未集中】【糸字部】 【玉篇】同緧。【揚子方言】車紂,自關而東,周洛韓鄭汝潁而東謂之。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匹寐切,音譬。氣下泄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類編】先鳥切【海篇】音小。細竹也。【字彙補】韻鑰,音義與篠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浮。吹聲也。

熀 【巳集中】【火字部】 熀 【篇海】爲輒切,音聶。煒熀,火光盛貌。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鴻爌熀以爣閬。【註】寬明也。

熁 【巳集中】【火字部】 熁 【廣韻】虛業切【集韻】迄業切,□音脅。【廣韻】火氣熁上。【集韻】火迫也。

熄 【巳集中】【火字部】 熄 【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悉卽切,□音息。【說文】畜火也。 又【說文】一曰滅火。【孟子】安居而天下熄。

熅 【巳集中】【火字部】 熅 【唐韻】【集韻】【韻會】□於云切,音氳。【說文】鬱煙也。【前漢蘇武傳】置熅火。【註】師古曰:熅聚火無焱者也。 又【玉篇】煙熅也,氣也,煗也。【班固東都賦】降烟熅調元氣。 又【新書道術篇】欣□可安謂之熅。反熅爲鷙。 又通作蘊。【詩大雅】蘊隆蟲蟲。【釋文】蘊行粉反。本又作熅。紆文反。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熅火微。或作熄。 又鄔本切,音穩。熅熱也。 又紆問切,音醞。以火伸物。 又烏沒切,音搵。煙鬱貌。 又一曰熱貌。【新書禮篇】天淸澈,地富熅。

熇 【巳集中】【火字部】 熇 【廣韻】火酷切【集韻】【韻會】呼酷切,□音臛。【說文】火熱也。【玉篇】熾也,燒也。【廣韻】熱貌。【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傳】熇熇然,熾盛也。【疏】熇熇,是氣熱之盛,故爲熾盛也。 又【唐韻】火屋切【集韻】【韻會】【正韻】呼木切,□音□。義同。【韻會】或作歊。 又【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郝。與謞同。【爾雅釋訓】謞謞,崇讒慝也。【疏】引《詩》多將熇熇,多行慘毒之惡。謞熇音義同。【釋文】謞虛各切。 又【集韻】虛嬌切,音囂。炎氣也。或作喬。 又虛交切,音虓。本作灱。暴也。詳灱字註。 又【集韻】【類篇】□苦浩切,音考。【集韻】本作燺。燥也。詳燺字註。 又口到切,音犒。煏也。或作焅。詳焅字註。

熈 【巳集中】【火字部】 熈 俗熙字。詳熙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類篇】□而琰切,音冉。竹弱貌。 又【集韻】乃玷切,音淰。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洪孤切,音胡。竹名也。 又【篇海】同箶。□簏,箭室。

熉 【巳集中】【火字部】 熉 【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集韻】黃貌。【前漢郊祀歌】照紫幄珠熉黃。【註】師古曰: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黃也。 又【集韻】羽粉切,音抎。義同。

熊 【巳集中】【火字部】 熊 〔古文〕□【集韻】【韻會】□胡弓切,音雄。【說文】熊獸似豕,山居冬蟄,从能炎省。【爾雅釋獸】熊,虎醜。【疏】醜類也。【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詩小雅】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又赤熊。【爾雅釋獸】魋如小熊。【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俗呼爲赤熊。 又【史記天官書】熊熊靑色有光。【山海經】槐江之山,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 又山名。【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史記黃帝紀】南至于江登熊湘。【註】二山名。熊卽熊耳山。又【封禪書】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 又【山海經】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恆出神人,夏啓而冬閉。 又西熊,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人名。【書舜典】益拜稽首讓于朱虎熊羆。 又【史記五帝紀】黃帝爲有熊。【韻會】有熊,國名。黃帝所都。 又【廣韻】亦姓。【左傳】賢者熊宜僚。又複姓。【左傳】楚大夫熊率且比。 又【集韻】矣切。義同。【唐韻正】熊音羽陵反。春秋宣八年,葬我小君敬嬴。公羊穀梁傳□作頃熊。頃音近敬,熊音近嬴。正義不得其解,乃云:一人有兩號。非矣。左傳昭七年,正義曰:張叔皮論云:賔爵下革,田鼠上騰,牛哀虎變,鯀化爲熊,久血爲燐,積灰生蠅王劭曰:古人讀熊于陵反。張叔用舊音也。熊當改入蒸韻。 又【集韻】囊來切。同能。【左傳昭七年】晉侯夢黃能入于寢門。【釋文】熊亦作能。如字,一音奴來反。三足鼈也。詳肉部能字註。 【集韻】或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