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音胡。黏也。同粘。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攻乎切,音孤。□縷,草名。

薯 【申集上】【艸字部】 薯 【唐韻】常恕切。薯蕷。俗藷字。詳藷字註。

薰 【申集上】【艸字部】 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勲。【說文】香草也。【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又灼也。【易艮卦】厲薰心。【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註】皆旱熱薰炙人。 又與獯通。【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 又與勳通。【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又【韻補】音萱。【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又許運切,音訓。義同。考證:〔【漢夏承碑】帶薰著于王室。〕 謹照原文帶改策。

薱 【申集上】【艸字部】 薱 【唐韻】【韻會】□徒對切,音隊。【博雅】薱薱,茂也。【張衡東京賦】鬱蓊薆薱。【註】草木盛貌。

薲 【申集上】【艸字部】 薲 【唐韻】同蘋。 又【山海經】崑崙之丘,有草名曰□草,食之巳勞。【酉陽雜俎】瓜州飼馬以□草。

薳 【申集上】【艸字部】 薳 【唐韻】韋委切,音蔿。【說文】草也。 又姓。【左傳】楚大夫薳子馮。 又【集韻】雨阮切,音遠。薳志,藥草。或作蒬。又□。

蛗 【申集中】【虫字部】 蛗 【正字通】房久切,音阜。【爾雅釋蟲】蛗螽,蠜。詳螽字註。 【唐韻】作□。【集韻】作□。

藅 【申集上】【艸字部】 藅 【唐韻】房月切,音伐。【爾雅釋草】藆藅。

薴 【申集上】【艸字部】 薴 【唐韻】女耕切,音儜。【說文】□薴,草亂貌也。 又薺薴,藥名。又石薺薴,生山石閒。

薵 【申集上】【艸字部】 薵 【唐韻】直由切【集韻】□留切,□音儔。【類篇】草名。【博雅】薵藸,蔥也。【枚乗七發】漃漻薵蓼。又【揚子方言】薵、蒙,覆也。

薶 【申集上】【艸字部】 薶 【唐韻】與埋同。【博雅】藏也。【爾雅釋天】祭地曰瘞薶。【註】旣祭薶藏之。【淮南子時則訓】掩骼薶骴。 又【類篇】暮拜切,音韎。義同。 又【集韻】陵之切,音釐。【爾雅釋言】窒薶,塞也。 又【直音】音懷。草名。 又【字彙補】烏魁切,音威。汚也。【淮南子俶眞訓】鑒明者,塵垢弗能薶。

薷 【申集上】【艸字部】 薷 【集韻】汝朱切,音儒。木耳。 又【類篇】而由切,音柔。同葇。【本草】香薷。詳葇字註。

薸 【申集上】【艸字部】 薸 【唐韻】符消切【韻會】毗霄切,□音瓢。【揚子方言】江東謂浮萍爲薸。 又【集韻】紕招切,音漂。彌遙切,音描。義□同。

蛀 【申集中】【虫字部】 蛀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本草】木蠹蟲,亦名蛀蟲。

蛁 【申集中】【虫字部】 蛁 【唐韻】都僚切【集韻】丁僚切,□音凋。【玉篇】蟪蛄,卽蛁蟧蟲也。互見蟧蟟二字註。 【集韻】或作虭。

蛂 【申集中】【虫字部】 蛂 【唐韻】【集韻】□蒲結切,音蹩。【玉篇】蟥蛢也。【爾雅釋蟲】蛂,蟥蛢。【註】甲蟲也。大如虎,豆綠色。今江東呼黃蛢。 又【類篇】敷勿切,音拂。方未切,音沸。駢迷切,音鼙。義□同。

蛃 【申集中】【虫字部】 蛃 【唐韻】兵永切【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一名蛃魚。【本草】丙其尾形也。 又【集韻】白猛切,音蚌。義同。

蛄 【申集中】【虫字部】 蛄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又【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揚子方言】蛄謂之强。

蛅 【申集中】【虫字部】 蛅 【唐韻】汝鹽切【集韻】如占切,□音髥。【爾雅釋蟲】蟔,蛅蟖。【註】蛓屬也,今靑州人呼蛓爲蛅蟖。孫叔然云八角螫蟲,失之。【本草】雀瓮,一名蛅蟖房,一名□舍,一名紅姑娘。陶弘景曰:蛅蟖,蚝蟲也,在石榴樹上,其背毛螫人。 又【集韻】之廉切,音占。義同。

蛆 【申集中】【虫字部】 蛆 【唐韻】子魚切【韻會】【正韻】子余切,□音苴。【類篇】蝍蛆。【爾雅釋蟲】蒺藜,蝍蛆。【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廣韻】蝍蛆,食蛇蜈蚣也。【關尹子三極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 又【集韻】千余切,音疽。【說文】蠅乳,肉中蟲也。【本草】蛆,蠅之子也。凡物敗臭則生之。【北史甄琛傳】曾拜官,諸賔悉集,郉巒晚至。琛謂巒:何處放蛆來,今晚始顧。 又水蛆。【正字通】生南方溪,長寸餘,黑色。 又雪蛆,隂山、峨眉二山,積雪不消,生蛆大如瓠,俗呼雪蛆。 【集韻】或作□。

蛇 【申集中】【虫字部】 蛇 【唐韻】食遮切,音茶。【集韻】【韻會】□時遮切,音闍。毒蟲也。【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疏】蛇,北方水物。【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註】委蛇,泥鰌。 又星名。【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註】蛇,□武之宿,虛、危之星。【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註】卽銜珠之蛇。 又姓。【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又徒河切,音駝。【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又委蛇之蛇,亦叶音駝。【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 【韻會】本作它,湯河切。【說文】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佩觿】蛇字從也,誤。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韻】語綺切,音嵦。與同。岌,山高貌。亦作嶬。

蛈 【申集中】【虫字部】 蛈 【唐韻】【集韻】□他結切,音鐵。【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本草》:螲蟷,一名蛈母。詳螲字註。 又【集韻】徒結切,音迭。他計切,音替。義□同。

蛥 【申集中】【虫字部】 蛥 【唐韻】【集韻】□食列切,音舌。【玉篇】蛥蚗。【類篇】蟬類。【揚子方言】蛥蚗,齊謂之螇螰,楚謂之蟪蛄,或謂之蛉蛄,秦謂之蛥蚗。 又之列切,音浙。義同。 又虭蛥。詳虭字註。 【集韻】或作蛞。

蛉 【申集中】【虫字部】 蛉 【唐韻】【韻會】□郞丁切,音靈。【玉篇】蜻蛉。詳蜻字註。 又螟蛉。【詩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傳】螟蛉,桑蟲也。【疏】俗謂之桑蟃,亦呼爲戎女。陸璣云:似步屈,其色靑而細小,或在草萊上。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直祐切,音胄。古今無極謂之□,通作宙。

蛊 【申集中】【虫字部】 蛊 【篇海】同蠱。(蠱)【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說文】腹中蟲也。【通志六書略】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爲蠱。【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爲蠱。【註】皿,器也,器受蟲害者爲蠱。【周禮秋官庶氏】掌除毒蠱。【史記秦本紀】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 又【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述異記】晉末,荆州久雨,粟化爲蠱蟲。 又【說文】臬桀死之鬼亦爲蠱。 又蠱雕,獸名。【山海經】鹿吳之山有獸名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 又【爾雅釋詁】蠱,疑也。【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亂之疾也。 又卦名。【易】巽下艮上,蠱。【序卦傳】蠱者,事也。 又【集韻】古慕切,音顧。義同。 又【正韻】以者切,音冶。媚也。 又【集韻】音義□與冶同。【後漢馬融傳廣成頌】田開古蠱。【註】蠱與冶通。(蠱)考證:〔【爾雅釋詁】蠱,疑也。【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禮之疾也。〕 謹照原文禮改亂。

蛋 【申集中】【虫字部】 蛋 【字彙補】徒歎切,音但。古作蜑。【柳宗元饗軍亭記】胡夷蛋蠻。 又【字彙補】俗呼鳥卵爲蛋。 又鴨蛋洲,江上地名。

蛏 【申集中】【虫字部】 蟶 【唐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音頳。蚌屬。【正字通】閩粵人以田種之,謂之蟶田。

蛐 【申集中】【虫字部】 蛐 【集韻】區玉切,音曲。【玉篇】蛐蟮也。

蛑 【申集中】【虫字部】 蛑 【唐韻】莫浮切【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侔。【唐韻】蝤蛑,似蟹而大。【續博物志】蝤蛑,大有力,能與虎鬭,螯能剪殺人。互見蝤字註。 又【爾雅釋蟲】莫貈,蟷蜋,蛑。疏:莫貈,一名蟷蜋,一名蛑。 【集韻】作。考證:〔【爾雅釋蟲】莫貈,蟷螂,蛑。〕 謹照原文螂改爲蜋。〔【揚子方言】蟷螂,或謂之虰蛑。〕 謹按方言虰下無蛑字,謹改爲疏莫貈,一名蟷蜋,一名蛑。

蛒 【申集中】【虫字部】 蛒 【唐韻】古伯切【集韻】各頟切,□音格。【揚子方言】蠀螬,梁、益之閒謂之蛒,或謂之蛭蛒。【博雅】蛭蛒,蚰蜒也。 又蛄諸謂之杜蛒。 又【集韻】轄格切,音胳。義同。

蛓 【申集中】【虫字部】 蛓 【唐韻】【集韻】□七賜切,音刺。【說文】毛蟲也。【爾雅釋蟲】蛁,毛蟲。【疏】蛁,一名毛蠹,卽蛓也。今俗呼爲毛蛓,有毒螫人。【王逸九思】蛓緣兮我裳。 又【唐韻】七吏切。義同。 【玉篇】或作螆□□蚝。【類篇】別作□。【集韻】又作□。又□。考證:〔【爾雅釋蟲】蜭,毛蟲。【疏】蜭一名毛蠹。〕 謹照原文兩蜭字□改蛁。毛蟲改毛蠹。

藗 【申集上】【艸字部】 藗 【唐韻】桑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說文】牡茅。【爾雅釋草】藗,牡茅。【註】白茅屬。 通作蔌。

藘 【申集上】【艸字部】 藘 【唐韻】力居切【集韻】凌如切,□音閭。【詩鄭風】茹藘在阪。【爾雅釋草】茹藘。【註】今之蒨也,可以染絳。【疏】一名地血,齊人謂之茜,徐州人謂之牛蔓。

藙 【申集上】【艸字部】 藙 【集韻】魚旣切【韻會】疑旣切,□音毅。【禮內則】三牲用藙。【註】藙,煎茱萸也。 【說文】作□。【玉篇】作□。

【寅集下】【广字部】 【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懸通貌。【集韻】屋宇通貌。

【寅集下】【广字部】 【玉篇】音曳。倉也。 又【廣韻】【集韻】□羊至切,音肄。【集韻】廡也。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吉屑切,音結。艾,淸也。與潔通。

藚 【申集上】【艸字部】 藚 【唐韻】似足切,音續。【說文】水舄也。【爾雅釋草】藚,牛脣。【詩魏風】彼汾一曲,言菜其藚。【疏】今澤瀉也。 又【本草】藚斷,藥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耿。井索。【正字通】字之譌。綆或省作,改作□,非。

【未集上】【竹字部】 【玉篇】尺之切【集韻】充之切,□音蚩。竹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求位切,音匱。【玉篇】織餘也。【集韻】□,或从貴作繢。

藛 【申集上】【艸字部】 藛 【集韻】洗野切,音寫。澤藛,藥草。【爾雅釋草】蕍藛。【註】今澤藛也。

藜 【申集上】【艸字部】 藜 【唐韻】郞奚切,音犂。蒿類。【禮月令】藜莠蓬蒿□興。【前漢司馬遷傳】墨者,糲粱之食,藜藿之羹。【註】藜草似蓬。【爾雅翼】藜,莖葉似王芻,兗州蒸爲茹,又可爲杖。【晉書山濤傳】文帝以濤母老,贈藜杖一枝。 又【揚雄甘泉賦】配藜四施。【註】配藜,披離也。 又懸藜,玉名。【史記范睢傳】梁有懸藜。

藝 【申集上】【艸字部】 藝 〔古文〕秇【唐韻】魚祭切【韻會】倪祭切,□音蓺。才能也。【禮禮運】月以爲量,故功有藝也。【註】藝猶才也。 又【周禮天官宮正】會其什伍,而敎之道藝。【註】藝謂禮、樂、射、御、書、數。 又【書舜典】歸,格于藝祖。【傳】告至文祖之廟。藝,文也。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觀藝於魯。【註】六經也。 又【左傳文六年】陳之藝極。【註】藝,準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藝殪仆。【註】所射準的爲藝。 又【家語】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註】藝,分別貢獻之事也。 又【晉語】貪欲無藝。【註】藝,極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有藝氏。 又與蓺通。【韻會】種也。【書禹貢】蒙羽其藝。【傳】兩山巳可種藝。【孟子】樹藝五穀。 又【韻補】五結切,叶音臬。【丘遲思賢賦】備百行之高致,談九流之洪藝。諒可雜而非染,跡每同而常別。考證:〔【書舜典】歸格于藝祖。【傳】告止文祖之廟。〕 謹照原文告止改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