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胈 【未集下】【肉字部】 胈 【廣韻】【集韻】【正韻】□蒲撥切,音跋。【廣韻】股上小毛也。【韻會】膚毳皮。【前漢司馬相如傳】躬傶骿胝無胈。【註】胈,毳膚皮也。言禹勤,骿胝無有毳毛也。【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文韋昭註】身中小毛。【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 又【集韻】蒲蓋切,音旆。義同。 又白肉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躬胝無胈。【註】胈,白肉也。

胊 【未集下】【肉字部】 胊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劬。【說文】脯脡也。【玉篇】脯也。【韻會】申曰脡,屈曰胊。【禮曲禮】左胊右末。【註】屈中曰胊。【儀禮士虞禮】胊在南。【註】胊,脯及乾肉之屈也。 又遠也。【管子侈靡篇】觀之風氣,古之祭者,有時而胊。【註】胊,遠也。或遠爲來歲祈福而祭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搴柜胊。 又【廣韻】亦山名。 又國名。【山海經】北胊國,在鬰水南。 又邑名。【前漢五行志】取須胊城郚。【註】須胊,邾邑。又【地理志】臨胊。【註】屬齊郡。 又海上地名。【史記秦始皇紀】於是立石東海上胊界中。 又姓。漢胊邴。見【鹽鐵論】。 又人名。【前漢宣元六王傳】姬胊臑故親幸,後疏遠。 又【集韻】匈于切,音訏。胊衍,戎名,在北地。 又吁玉切,音旭。又詡拱切,音洶。義□同。 又【廣韻】尺尹切,音蠢。漢胊,縣名。 又【五音集韻】北角切,音剝。同□。 【集韻】或作□。【正韻】脯屈中曰胊,从肉从句,與朐不同。朐从日月之月,音吁。朐,車軛。

背 【未集下】【肉字部】 背 【唐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昧切,□音輩。【說文】□也。从肉北聲。【韻會】身北曰背。【玉篇】背脊。【正字通】身之隂也。【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易艮卦】艮其背。【註】背者,無見之物也。 又手背。【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 又壽也。【爾雅釋詁】背,壽也。【詩大雅】黃耉台背。又【魯頌】黃髮台背。【傳】台背,皆壽徵也。 又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背形如背字也。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玉篇】堂北曰背。【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背,北堂也,又人名。【穀梁傳成十年】衞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又【廣韻】【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旆。【廣韻】弃背。【集韻】違也。【正韻】棄也,孤負也,反面也。【詩小雅】噂沓背憎。【書太甲】旣往背師保之訓。【前漢高帝紀】君爲秦吏,今欲背之。 又【五音集韻】奴對切,音內。義同。 又【韻補】叶音必。【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叶下克力。 【正韻】亦作偝倍。

胍 【未集下】【肉字部】 胍 【廣韻】古胡切【集韻】攻乎切,□音孤。胍肫,大腹。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義同。 又胡故切,音護。□胍,大貌。

胎 【未集下】【肉字部】 胎 【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來切,□音台。【說文】婦孕三月也。从肉,台,意兼聲。【廣韻】始也。【增韻】凡孕而未生,皆曰胎。【爾雅釋詁】胎,始也。【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博雅】人三月而胎。【史記律書】營室者,主營胎。 又獸亦謂之胎。【禮王制】不殺胎。【史記樂書】胎生者不殰。【註】胎生,獸也。 又珠亦謂之胎。【前漢揚雄傳】剖明月之珠胎。【註】珠在蛤中,若懷姙然,故謂之胎也。 又逃也。【揚子方言】胎,逃也。【註】謂逃叛也。 又【韻補】叶音怡。【漢樂章】衆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受春之祺。【徐幹七喻】大宛之犧,三江之鮭。雲鶬水鵠,熊蹯豹胎。 又叶音駝。【道藏謌】乞免五難中,制召諸天魔。靈嶽不崩陷,福地更鍊胎。 【集韻】或作孡。

胏 【未集下】【肉字部】 胏 【集韻】【韻會】壯仕切【正韻】祖似切,□音滓。【說文】食所遺也。【玉篇】脯有骨也。【易噬嗑】噬乾胏。【疏】乾胏,是臠肉之乾者。【博雅】胏,脯也。【郭璞江賦】赬蟞胏躍而吐璣。【註】赬蟞之魚,其狀如胏。 又【五音集韻】側氏切,音。義同。 【集韻】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海篇】同。

【備考】【午集】【玉字部】 【川篇】與寶同。

【亥集中】【魚字部】 【戰國策】俯噣鱔鯉。【註】鱔,故書作。字書無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卽淺切【集韻】子淺切,□音剪。竹名。

胐 【未集下】【肉字部】 胐 【廣韻】苦骨切,音窟。胐臀。【正字通】按俗謂髀之近竅者爲髀窟。【博雅】胐,腳也。【釋文】篤骨反。 又【集韻】張滑切,音窡。厀疾。

胑 【未集下】【肉字部】 胑 【唐韻】【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體四胑也。【玉篇】體四胑,手足也。【淮南子修務訓】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贍者,未之聞也。 又枝也。【釋名】胑,枝也,似木之枝格也。 【集韻】通作支。【正韻】同肢。

胔 【未集下】【肉字部】 胔 【集韻】疾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漬。【說文】鳥獸殘骨曰骴,可惡也。【禮月令】掩骼埋胔。【註】肉腐曰胔。【前漢陳湯傳】埋胔。【註】有肉曰胔。 又【廣韻】疾移切【集韻】才支切,□音疵。【廣韻】人子腸名。 又水族之名。【左思吳都賦】摸蝳蝐,捫胔蠵。 又【集韻】牆之切,音慈。水腸謂之胔。【淮南子說山訓】海水雖大,不受胔芥。【釋文】胔,音慈。 又【五音集韻】秦昔切,音籍。病也,瘦也。 又【五音集韻】疾二切,音自。骨有肉也。 【集韻】本作骴。亦作髊殐。或書作□。

胕 【未集下】【肉字部】 胕 【廣韻】【集韻】【韻會】符遇切【正韻】防父切,□音附。【揚子太□經】肺胕之行。【廣韻】肺胕,心膂。【集韻】人之六腑也。【正韻】晉書作肺腑,誤。 又【集韻】風無切,音膚。足也。或作趺□。【戰國策】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釋文】胕,音膚。 又【五音集韻】防無切,音扶,腫也。【山海經】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黃雚。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註】治胕腫也,音符。 又【韻會】通作附。【前漢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註】肝肺相附著也。

胖 【未集下】【肉字部】 胖 【唐韻】【集韻】【韻會】□普半切,音判。【說文】半體肉。【玉篇】牲之半體。【韻會】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胖,如脯而腥者。【禮內則脯羹兔醢糜膚註】膚或爲胖。【釋文】胖,音判。 又【增韻】脅側薄肉。【禮內則】鵠鴞胖。【註】鵠鴞胖,謂脅側薄肉也。 又【集韻】一曰廣肉。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大也。【禮大學】心廣體胖。【註】胖,猶大也。【釋文】胖,步丹反。【朱註】安舒也。 又【集韻】補綰切,音版。夾脊肉。

攼 【卯集下】【攴字部】 攼 【集韻】居寒切,音干。求也,又得也。【玉篇】進也。 又侯旰切,音翰。與同。詳字註。

旵 【辰集上】【日字部】 旵 【玉篇】丑減切。日光照也。

胗 【未集下】【肉字部】 胗 【唐韻】之忍切【集韻】止忍切,□音軫。【說文】脣瘍也。【廣韻】癮胗,皮外小起。【博雅】胗,創也。【宋玉風賦】中脣爲胗。【註】胗,音軫,脣瘍也。 又【廣韻】居忍切【集韻】頸忍切,□音緊。義同。 或作□□疹。

胟 【未集下】【肉字部】 胟 【廣韻】莫厚切【集韻】莫後切,□音母。【說文】將指也。【廣韻】同拇。【五音集韻】大拇指也。

胘 【未集下】【肉字部】 胘 【廣韻】胡田切,音賢。【玉篇】牛百葉也。【廣韻】肚胘。【類篇】服虔說,有角曰胘,無角曰肚。一曰胃之厚肉爲胘。 又【博雅】□謂之胘。【釋文】胘,音弦。 又地名。【史記匈奴傳】至胘靁爲塞。【漢書音義】胘靁,地名,在烏孫北。 又【集韻】胡涓切,音懸。義同。

胙 【未集下】【肉字部】 胙 【唐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說文】祭福肉也。【爾雅釋天】夏曰復胙。【疏】胙,祭肉也。以祭之旦日,復陳其祭肉,以賔尸也。【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註】胙,祭肉。【晉語】命公胙侑。【註】胙,賜祭肉也。【史記周本紀】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註】胙,膰肉也。 又【韻會】建置社稷曰胙。 又報也。有德之人,必有美報。【左傳隱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疏】胙,報也。【左傳襄十四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曰世胙大師,以表東海。【註】胙,報也。 又福也。【周語】天地所胙。【註】福也。【揚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隕明忒。 又位也。【齊語】反胙於絳。【註】反,復也。胙,位也。 又胙俎。【周禮天官膳夫】凡王祭祀,賔客食,則徹王之胙俎。【註】王與賔客禮食,主人飮食之俎,皆爲胙俎。 又地名。【史記秦始皇紀註】括地志云:古燕國,滑州胙城縣是也。 又亭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註】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又國名。【前漢古今人表】胙侯。【註】周公子。 又【集韻】疾各切,音昨。又【五音集韻】則落切,音作。義□同。 又【集韻】作,古作胙。註詳人部五畫。

翘 【未集中】【羽字部】 翹 【廣韻】渠遙切【集韻】【韻會】【正韻】祁堯切,□音。【說文】尾長毛也。 又【廣雅】舉也。又翹翹,衆也。【類篇】翹翹,高貌。【詩周南】翹翹錯薪。 又【詩豳風】予室翹翹。【註】危也。 又【禮儒行】粗而翹之。【註】微翹發其意。【疏】翹,起發也。 又【左傳莊二十二年】翹翹車乗。【註】遠貌。 又【后漢輿服志】鸞旗者,編羽旄列繫幢旁,民或謂之雞翹。 又【爾雅釋草】連,異翹。【疏】連,一名異翹。 又【廣韻】懸也。【類篇】企也。 又【廣韻】巨要切【集韻】祁要切。尾起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蹯古作□。註見足部十二畫。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羊笑切,音耀。屋上□也。

翛 【未集中】【羽字部】 翛 【廣韻】蘇雕切【正韻】先雕切,□音蕭。【集韻】【韻會】□相邀切,音宵。翛翛,羽敝也。【詩豳風】予尾翛翛。【傳】敝也。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疾貌。【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 又【廣韻】【集韻】□式竹切,音叔。飛疾之貌。【玉篇】或作倏。 又【集韻】余六切,音毓。義同。

翜 【未集中】【羽字部】 翜 【廣韻】色立切,音澀。【說文】捷也。飛之疾也。【爾雅釋詁】翜,捷也。 又【說文】一曰俠也。 又【廣韻】所甲切,音啑。【類篇】飾羽棺也。【六書正譌】翣,別作翜。 又【集韻】【韻會】□色洽切,音歃。【類篇】一曰使也。

【子集下】【冫字部】 【集韻】巨勇切,共上聲。凝也。

翝 【未集中】【羽字部】 翝 【字彙補】何轟切,音宏飛也。◎按翃字之譌。

翞 【未集中】【羽字部】 翞 【集韻】居良切,音薑。翞翞,鵲行貌。 通作疆。

翟 【未集中】【羽字部】 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說文】山雉尾長者。【書禹貢】羽畎夏翟。 又【詩鄘風】其之翟也。【傳】翟,羽飾衣。 又【詩衞風】翟茀以朝。【傳】翟,翟車也。夫人以翟羽飾車。【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註】重翟,厭翟,謂蔽也。 又【詩邶風】右手秉翟。【傳】翟,羽也。【疏】謂雉之羽也。 【禮祭義】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註】翟謂敎羽舞者也。【疏】四者皆是踐官。 又國名。【周語】將以翟伐鄭。【註】翟,隗姓之國也。 又戎翟。【周語】自竄于戎翟之閒。【註】翟,或作狄。 又姓。【急就篇註】翟氏,本齊翟僂新之後也。魏有翟璜,翟翦,漢有翟公,翟方進。 又【廣韻】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陽翟,縣名。【史記項羽紀】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註】陽翟,河陽翟縣也。 又【廣韻】亦姓。唐有陝州刺史翟璋。【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又【集韻】直角切,音濁。鸐或作翟。考證:〔【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總。〕 謹照原文錫改鍚。

翠 【未集中】【羽字部】 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 又【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 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 又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考證:〔又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晨之後也。〕 謹照原文楚晨改楚景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