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尔雅注疏
尔雅注疏
将,齐也。(谓分齐也。《诗》曰:“或肆或将。”○齐,才细切。)
[疏]“将,齐也”。○释曰:郭云:“谓分齐也。”“《诗》曰:或肆或将”者,《小雅·楚茨》文。毛传云:“肆,陈。将,齐也。或陈于牙,或齐其肉。”王肃云:“分齐其肉所当用也。”
饣胡,饣也。(糜也。)
[疏]“饣胡,饣也”。○释曰:郭云:“糜也。”下云:“鬻,糜。”郭云:“淖糜。”然则饣胡、饣、鬻、糜相类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饣胡、饣是其别名。昭七年《左传》云:“饣於是,鬻於是,以饣胡余口。”
启,跪也。(小跪。)
[疏]“启,跪也”。○释曰:谓跪拜也。《小雅·四牡》云:“不遑启处。”郭云:“小跽。”《说文》曰:“跽,长跪也。”《庄子》云:“擎跽曲拳,臣之礼也。”
[A203],密也。(谓纟致密。○[A203],武延切。)
[疏]“[A203],密也”。○释曰:郭云:“谓纟致密。”
开,辟也。(《书》曰:“辟四门。”)
[疏]“开,辟也”。○释曰:“《书》曰:“辟四门”,《虞书·舜典》文。
袍,衤茧也。(《左传》曰:“重衤茧衣裘。”○衤茧,吉典切。)
[疏]“袍,衤茧也”。○释曰:玉藻云:“纟广为茧,为袍。”郑玄云:“衣有著之异名也。”纟广谓今之新绵,谓今之纟广及旧絮也。然则衤茧是袍之别名,谓新丝著袍者也。注“《左传》曰:重衤茧衣裘”者,襄二十一年传云:楚子使子冯为令尹,“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是也。
障,畛也。(谓壅障。)
[疏]“障,畛也”。○释曰:郭云:“谓壅障。”一名畛。《左传》曰:“封畛土略。”
,舌也。(面舌然。○舌音滑。)
[疏]“,舌也”。○释曰:郭云:“面舌然。”孙炎曰:“,人面舌然。”《说文》曰:“,面见人。”“舌,面也。”然则与舌皆面见人之貌。《诗》云:“有面目。”
鬻,糜也。(淖糜。○鬻,之六切。)舒,缓也。(谓缓。)
[疏]“鬻,糜也。舒,缓也”。○释曰:郭云:“谓缓。”《诗》云:“舒而脱脱兮。”
<周羽>,纛也。(今之羽葆幢。)纛,翳也。(舞者所以自蔽翳。○<周羽>,徒刀切。纛,徒到切。)
[疏]“<周羽>,纛也。纛,翳也”。○释曰:李巡曰:“<周羽>,舞者所持纛也。”孙炎曰:“纛,舞者所持羽也。”郭云:“今之羽葆幢。”郑司农注《乡师》云:“<周羽>,羽葆幢也。”蔡邕《独断》云:“以旄牛尾为之,大如斗,在左马头上。所谓黄屋左纛。”纛又谓之翳。郭云:“舞者所以自蔽翳。”然则<周羽>一名纛,纛所以为翳。故《王风》云:“左执。”毛传云:“,纛也。翳也。”
隍,壑也。(城池空者为壑。)
[疏]“隍,壑也”。○释曰:隍,城池无水者。郭云:“城池空者为壑。”《易·泰卦·上六》:“城复於隍。”
Ρ,搴也。(谓拔取菜。)
[疏]“Ρ,搴也”。○释曰:孙炎曰:“皆释菜也。”某氏曰:“搴犹拔也。”郭云:“谓拔取菜”,以搴是拔之义。《史记》曰:“斩将搴旗。”谓拔取敌人之旗也。《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Ρ之。”故云“谓拔取菜”。毛传云“Ρ,择”,亦谓拔菜而择之也。
典,经也。威,则也。(威仪可法则。)
[疏]“典,经也。威,则也”。○释曰:《周礼》:“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郑注云:“典,常也,经也,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也。邦国官府谓之礼法,常所以守为法式也。常者其上下通名。”郭云:“威仪可法则。”诗曰:“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苛,介也。(烦苛者多嫉介。○介,胡计切。)
[疏]“苛,介也”。○释曰:说文云:“介,妒也。”郭云“烦苛者多嫉介”,言烦苛之人多嫉妒。
芾,小也。(芾者,小貌。○芾音贝。)
[疏]“芾,小也”。○释曰:芾是木干及叶之小者也。《召南》云:“蔽芾甘棠。”此比於大木为小也。《我行其野》云:“蔽芾其樗。”郑笺云:“樗之蔽芾始生。”谓樗叶之始生形亦小也。郭云:“芾者,小貌。”
迷,惑也。狃,复也。(狃忄大复为。○狃,女九切。复,扶又切。)
[疏]“迷,惑也。狃,复也”。○释曰:《小雅·节南山》云:“俾民不迷。”谓不惑也。狃,复习也。郭云:“狃忄大复为。”孙炎云:“狃忄大,前事复为也。”《说文》云:“狃,狎也。”“忄大,习也。”《郑风》云:“将叔无狃。”毛传云:“狃,习也。”桓十三年《左传》云:“莫敖狃於蒲骚之役。”杜注云:“狃,忄大也。”然则狃、忄大皆贯习之义,复亦贯习之意也。
逼,迫也。般,还也。(《左传》曰:“般马之声。”○般音班。还音旋。)
[疏]“逼,迫也。般,还也”。○释曰:逼,相急迫也。般,还,反也。注“《左传》曰:般马之声”者,襄十八年晋大夫邢伯告中行伯之辞也。
班,赋也。(谓布与。)
[疏]“班,赋也”。○释曰:郭云:“谓布与。”桓六年《左传》云:“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聘礼记》云:“分肉及Φ车。”班、分音义同。《左传》曰:“属役赋丈。”
济,渡也。济,成也。济,益也。(所以广异训,各随事为义。)
[疏]“济渡”至“益也”。○释曰:郭云:“所以广异训,各随事为义。”《方言》云:“过渡谓之涉济。”彼注云:“犹今云济渡。”《左传》曰:“济河焚舟。”济又为成。《左传》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济又为增益。《左传》曰:“盍请济师於王。”
缗,纶也。(《诗》曰:“维丝伊缗。”缗,绳也,江东谓之纶。○缗音民。)
[疏]“缗,纶也”。○释曰:孙炎云:“皆绳名也。”郭云:“缗,绳也。江东谓之纶。”注“《诗》曰:维丝伊缗”者,《召南·何彼矣》文。
辟,历也。(未详。),也。(漉漉出涎氵未。○辟,婢亦切。,仕其切。)
[疏]“辟,历也。,也”。○释曰:李巡云:“吐沫,也。”郭云:“漉漉出涎沫。”《郑语》云:《训语》有之日:“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而藏之,吉。”韦昭云:“,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
宽,绰也。(谓宽裕也。)
[疏]“宽,绰也”。○释曰:孙炎云:“牲之裕者。”郭云:“谓宽裕也。”《皋·陶谟》云:“宽而栗。”
衮,黻也。(衮衣有黻文。)
[疏]“衮,黻也”。○释曰:郭云:“衮衣有黻文。”《小雅·采菽》云:“玄衮及黼。”衮,必兼有黼黻,《诗》但言“及黼”,嫌於无黻,故此释之。毛传云:“玄衮,卷龙也。白与黑谓之黼。”郑笺云:“玄衮,玄衣而画以卷龙也。黼,黼黻,谓衣也,诸公之服,自衮冕而下。”
华,皇也。(《释草》曰:“{艹皇},华荣。○华,胡瓜切。)
[疏]“华,皇也”。○释曰:草木之华,一名皇。樊光引《诗》云:“皇皇者华。”孙炎云:“皇皇犹煌煌。”郭云“《释草》曰:皇,华荣”,引之以证皇亦华荣之名。
昆,後也。(谓先後。方俗语。)
[疏]“昆,後也”。○释曰:郭云:“谓先後。方俗语。”《大禹谟》云:“官占惟先蔽志,昆命元龟。”
弥,终也。(终竟也。)
[疏]“弥,终也”。○释曰:郭云:“终竟也。”《大雅·生民》云:“诞弥厥月。”言大矣后稷之在其母终人道十月而生也。
●卷四·释训第三
[疏]释曰:案《释诂》云:“训,道也。”《周礼·地官》有土训、诵训。郑司农注云:“谓以远方土地所生异物以告道王也。”後郑云:“玄谓能训说土地善恶之势,诵训能训说四方所诵习,及人所作为,及时事。”然则此篇以物之事、义、形、貌告道人也,故曰“释训”。案此所释,多释《诗》文,故郭氏即以《诗》义解之。
明明、斤斤,察也。(皆聪明鉴察。○斤,居觐反。)
[疏]“明明、斤斤,察也”。○释曰:舍人曰:“明明言其明甚。”孙炎曰:“明明,性理之察也。”《大雅·常武》云:“赫赫明明。”舍人:“斤斤,物精详之察也。”孙炎曰:“斤斤,重慎之察也。”《周颂·执竞》云:“斤斤其明。”明鉴察也。
条条、秩秩,智也。(皆智思深长。○条,由。)
[疏]“条条、秩秩,智也”。○释曰:皆智思深长也。《小雅·宾之初筵》云:“左右秩秩。”言其威仪审智不失礼也。
穆穆、肃肃,敬也。(皆容仪谨敬。)
[疏]“穆穆、肃肃,敬也”。○释曰《周颂·》篇云:“有来,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此皆祭之时容仪谨敬也。
诸诸、便便,辩也。(皆言辞辩给。○便,婢绵反。)
[疏]“诸诸、便便,辩也”。○释曰:皆言辞辩给也。《论语》云:“便便言。”《小雅·采菽》云:“平平左右。”毛传云:“平平,辩治也。”便、平,古今字。
肃肃、翼翼,恭也。(皆恭敬。)
[疏]“肃肃、翼翼,恭也”。○释曰:皆恭敬也。《大雅·思齐》云:“肃肃在庙。”《大明》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言文王及群臣恭敬貌也。
ńń、优优,和也。(皆和乐。○<广>,於容反。)
[疏]“ńń、优优,和也”。○释曰:《大雅·思齐》云:“在宫。”《商颂·长发》云:“敷政优优。”此皆人君德政和乐也。
兢兢、忄黾々,戒也。(皆戒慎。)
[疏]“兢兢、忄黾々,戒也”。○释曰:《小雅·小》云:“战战兢兢。”《大雅·抑》篇云:“子孙绳绳。”此皆小心戒慎也。绳、绳音义同。
战战、跄跄,动也。(皆恐动趋步。)
[疏]“战战、跄跄,动也”。○释曰:《小》云:“战战兢兢。”《楚茨》云:“济济跄跄。”此皆恐动趋走、威仪谨敬也。
晏晏、温温,柔也。(皆和柔。)
[疏]“晏晏、温温,柔也”。○释曰:《卫风·氓》篇云:“言笑晏晏。”《大雅·抑》篇云:“温温恭人。”此皆宽缓和柔也。
业业、翘翘,危也。(皆县危。)
[疏]“业业、翘翘,危也”。○释曰:《大雅·召》云:“兢兢业业。”《豳风·鸱》云:“予室翘翘。”此皆县危恐惧也。
惴惴、忄尧々,惧也。(皆危惧。○惴,之瑞反。忄尧,许尧反。)
[疏]“惴惴、忄尧々,惧也”。○释曰:《秦风·黄鸟》云:“惴惴其栗。”《豳风·鸱》云:“予维音哓哓。”此皆危恐惧战也。
番番、矫矫,勇也。(皆壮勇之貌。○番,波。矫,居兆反。)
[疏]“番番、矫矫,勇也”。○释曰:《大雅·崧高》云:“申伯番番。”《鲁颂·泮水》云:“矫矫虎臣。”此皆武夫壮勇之貌。
桓桓、烈烈,威也。(皆严猛之貌。)
[疏]“桓桓、烈烈,威也”。○释曰:皆威武严猛之貌。《周颂·桓》篇云:“桓桓武王。”《小雅·黍苗》云:“烈烈征师。”
、赳赳,武也。(皆果毅之貌。)
[疏]“、赳赳,武也”。○释曰:《大雅·江汉》云:“武夫。”《周南·兔》云:“赳赳武夫。”此皆武夫果毅之貌。《左传》:“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蔼蔼、济济,止也。(皆贤士盛多之容止。○蔼,乌害反。济,子礼反。)
[疏]“蔼蔼、济济,止也”。○释曰:《大雅·卷阿》云:“蔼蔼王多吉士。”《小雅·楚茨》云:“济济跄跄。”此皆王朝贤士盛多之容止也。
悠悠、洋洋,思也。(皆忧思。○思,赐。)
[疏]“悠悠、洋洋,思也”。○释曰:《郑风·子矜》云:“悠悠我思。”《邶风·二子乘舟》云:“中心养养。”此皆想念忧思也。洋、养音义同。又《中庸》云:“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郑玄云:“洋洋,人想思其傍ㄊ之貌。”
蹶蹶、,敏也。(皆便速敏捷。○,夕。)
[疏]“蹶蹶、,敏也”。○释曰:《唐风·蟋蟀》云:“良士蹶蹶。”《小雅·楚茨》云:“执爨。”此皆便速敏捷於事也。
薨薨、增增,众也。(皆众夥之貌。)
[疏]“薨薨、增增,众也”。○释曰:《周南·螽斯》云:“螽斯羽,薨薨兮。”《鲁颂·宫》云:“徒增增。”此皆人物众夥之貌。楚人谓多为夥。
、遂遂,作也。(皆物盛兴作之貌。)
[疏]“、遂遂,作也”。○释曰:皆物盛兴作之貌也。《鲁颂·泮水》云:“皇皇。”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佗,陀。)
[疏]“委委、佗佗,美也”。○释曰:李巡曰:“皆宽容之美也。”孙炎曰:“委委,行之美。佗佗,长之美。”《诗·风·君子偕老》云:“委委佗佗。”毛传云:“委委者,行可委曲从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是皆佳丽美艳之貌也。
忄氏忄氏、惕惕,爱也。(《诗》云:“心焉惕惕。”《韩诗》以为悦人,故言爱也。忄氏忄氏未详。○忄氏,徒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