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注疏

  漠、察,清也。(皆清明。)
  [疏]“漠、察,清也”。○释曰:樊光云:“漠然,清貌。察,明也。”是皆清明也。
  庇、庥,荫也。(今俗语呼树荫为庥。)
  [疏]“庇、庥,荫也”。○释曰:舍人曰:“庇,蔽也。庥,依止也。”郭云:“今俗语呼树荫为庥。”又七年《左传》云:“葛ぱ犹能庇其本根。”
  、履,禄也。(《书》曰:“既富方。”《诗》曰:“福履将之。”)
  [疏]“、履,禄也”。○释曰:皆福禄也。《孝经援神契》云:“禄者,录也。取上所以敬录接下,下所以敬录事上。”注“《书》云:既富方”者,《洪范》文。云“《诗》曰:福履将之”者,《周南·つ木》文也。
  履,礼也。(礼可以履行,见《易》。)
  [疏]“履,礼也”。○释曰:履又为礼也。注“礼可以履行,见《易》”者,《叙卦》云:“物畜然後有礼,故受之以履。”韩康伯云:“履者,礼也。”
  隐,占也。(隐度。)
  [疏]“隐,占也”。○释曰:占者,视兆以知吉凶也。必先隐度,故曰“隐,占也”。
  逆,迎也。
  [疏]“逆,迎也”。○释曰:谓迎迓。《周书·顾命》云:“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よ,曾也。(发语辞。见《诗》。○よ音惨。)
  [疏]“よ,曾也”。○释曰:よ犹言曾也。曾,则也。皆发语辞。郭云“见《诗》”者,《小雅·节南山》云“よ莫惩嗟”、《卫风·河广》云“曾不崇朝”之类是也。
  增,益也。(今江东通言增。)
  [疏]“增,益也”。○释曰:谓饶益也。郭云:“今江东通言增。”
  窭,贫也。(谓贫陋。○窭求矩切)
  [疏]“窭,贫也”。○释曰:窭者,无礼也。贫者,无财也。由其无财以为礼。郭云:“谓贫陋。”《邶风·北门》云:“终窭且贫。”
  ,隐也。(谓隐蔽。○音爱。)
  [疏]“,隐也”。○释曰:鄣即隐蔽也。
  ㄊ,邑也。(呜邑短气,皆见《诗》。○ㄊ音爱。邑,乌合切。)
  [疏]“ㄊ,邑也”。○释曰:孙炎曰:“心邑也。”郭云:“呜邑短气,皆见《诗》。”《大雅·桑柔》云:“亦孔之ㄊ。”是也。
  基,经也。(基业所以自经营。)基,设也。(亦为造设。)
  [疏]“基,经也。基,设也。”○释曰:基,墙下土也。又诂为始作事,谋始必经纶也。郭云:“基业所以自经营。”又为造设。
  祺,祥也。(谓徵祥。)祺,吉也。(祥吉之先见。)
  [疏]“祺,祥也。祺,吉也。”○释曰:舍人曰:“祺福之祥,谓徵祥也。”祥即吉之先见者也,故又为吉。《大雅·行韦》云:“寿考维祺。”
  兆,域也。(谓茔界。)
  [疏]“兆,域也”。○释曰:谓茔墓界域也。《孝经》曰:“卜其宅兆。”《广雅》云:“兆,葬地也。”《士丧礼》云:“筮宅,冢人营之。”郑注云:“宅,葬居也。”然则筮得吉兆,经营之以为界域也。
  肇,敏也。(《书》曰:“肇牵车牛。”)
  [疏]“肇,敏也”。○释曰:谓敏疾也。“《书》曰:肇牵车牛”者,《周书·酒诰》文也。
  挟,藏也。(今江东通言挟。○挟音叶。)
  [疏]“挟,藏也”。○释曰:谓隐藏物也。郭云:“今江东通言挟。”《史记》:“秦有挟书之律。”
  浃,彻也。(谓г彻。○浃音接。)
  [疏]“浃,彻也”。○释曰:言润泽浃洽,相г彻也。
  替,废也。替,灭也。(亦为灭绝。)
  [疏]“替,废也。替,灭也”。○释曰:替谓废已也。《小雅·楚茨》云:“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是也。替又为绝灭。
  速,徵也。徵,召也。(《易》曰:“不速之客。”)
  [疏]“速,徵也。徵,召也”。○释曰:转相解也,皆谓呼召。注“《易》曰:不速之客”者,《需卦·上六》爻辞也。
  琛,宝也。(《诗》曰:“来献其琛。”○琛,敷金切。)
  [疏]“琛,宝也”。○释曰:谓珍宝也。舍人曰:“美宝曰琛。”注“《诗》曰:来献其琛”者,《鲁颂·泮水》文也。
  探,试也。(刺探尝试。)
  [疏]“探,试也”。○释曰:试谓尝之也。《论语》云:“见不善如探汤。”郭云:“刺探尝试。”
  髦,选也。(俊士之选。)髦,俊也。(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
  [疏]“髦,选也。髦,俊也”。○释曰:广异言也。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借譬为名焉。故郭云:“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
  俾,职也。(使供职。)
  [疏]“俾,职也”。○释曰:俾诂为使言,任使供职也。
  纰,饰也。(谓缘饰,见《诗》。○纰音备。)
  [疏]“纰,饰也”。○释曰:“谓缘饰,见《诗》”者,《风·干旄》云:“素丝纰之。”是也。
  凌,栗也。(凌忄战栗。○凌音凌。)栗,也。(战栗者忧。)
  [疏]“凌,栗也。栗,也”。○释曰:转相解也。《埤苍》云:凌,栗也。郭云:“凌忄战栗”,则凌、忄音义同。栗又为。郭云:“战栗者忧。”《秦风·黄鸟》云:“惴惴其栗。”
  蠲,明也。(蠲,清明貌)茅,明也。(《左传》曰:“前茅虑无。”)明,朗也。
  [疏]“蠲明”至“朗也”。○释曰:郭云:“蠲,清明貌。”樊光云:“蠲除垢秽,使令清明。”茅亦明也。舍人曰:“茅昧之明也。”“《左传》云:前茅虑无”者,宣十二年传文也。杜注:“虑无,如今军行前有斥候伏,皆持以绛及白为幡,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幡,备虑有无也。茅,明也。”或曰:时楚以茅为旌识,明即融朗也。
  猷,图也。(《周官》曰“以猷鬼神祗”,谓图画。)猷,若也。(《诗》曰:“实命不猷。”)
  [疏]“猷,图也。猷,若也”。○释曰:猷谓图画,又为若,若,如也。《周礼》曰“以猷鬼神祗”者,《春宫》“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猷鬼神示之居,辩其名物”是也。“《诗》曰:实命不猷”者,《召南·小星》文也。
  ,举也。(《书》曰:“尔戈。”)
  [疏]“,举也”。○释曰:谓兴举也。注“尔戈”者,《周书·牧誓》文也。
  ,好也。(物人意亦为好。)
  [疏]“,好也”。○释曰:谓好物。郭云:“物人意亦为好。”
  坎、律,铨也。(《易·坎卦》主法。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
  [疏]“坎、律,铨也”。○释曰:谓铨量也。樊光曰:“坎,水也。”水性平,律亦平,铨亦平。郭云“《易·坎卦》主法”者,《说卦》云:“坎为水,水平,故主法。”云“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者,《白虎通》云:“水之为言准也。”《律历志》云:“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又曰:“权衡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钧物平轻重也,本起於黄锺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两者,两黄锺律之重。”是“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也。
  矢,誓也。(相约誓。)
  [疏]“矢,誓也”。○释曰:相约誓也。《·柏舟》云:“之死矢靡它。”
  舫,舟也。(并两船。)
  [疏]“舫,舟也”。○释曰:谓并两船。《释水》曰:“大夫方舟。”
  泳,游也。(潜行游水。)
  [疏]“泳,游也”。○释曰:谓潜行游水也。《邶·谷风》云:“泳之游之。”
  迨,及也。(东齐曰迨。)
  [疏]“迨,及也”。○释曰:谓相及也。注“东齐曰迨”者,《方言》文也。
  冥,幼也。(幼稚者冥昧。)
  [疏]“冥,幼也”。○释曰:谓幼少也。郭云:“幼稚者冥昧。”《小雅·斯干》云:“哕哕其冥。”
  降,下也。
  [疏]“降,下也”。○释曰:《召南·草虫》云:“我心则降。”
  佣,均也。(齐等。○佣,敕容切。)
  [疏]“佣,均也”。○释曰:谓齐等也。《小雅·节南山》云:“昊天不佣。”
  强,暴也。(︹梁凌暴。)
  [疏]“强,暴也”。○释曰:︹梁者,好凌暴於物。《诗》叙云:“︹暴之男。”
  {宀兆},肆也。(轻{宀兆}者,好放肆。)肆,力也。(肆,极力。)
  [疏]“{宀兆},肆也。肆,力也”。○释曰:{宀兆},轻也。肆,放也。轻{宀兆}者,好放肆。肆又为极力。
  俅,戴也。(《诗》曰:“载弁俅俅。”)
  [疏]“俅,戴也”。○释曰:谓头戴也。注“《诗》曰:载弁俅俅”者,《周颂·丝衣》文也。
  瘗,幽也。(幽亦也。)
  [疏]“瘗,幽也”。○释曰:皆谓藏。
  ,也。(毛所以为。○音离。音计。)
  [疏]“,也”。○释曰:毛所以为。舍人曰:“谓毛也。胡人续羊毛而作衣。”然则者,织毛为之,若今之毛氍毹,以衣马之带鞅也。
  烘,燎也。(烧燎。)甚,圭也。(今之三隅灶。见《诗》。○燎音料。甚,市针切。圭,顷。)
  [疏]“烘,燎也。甚,圭也”。○释曰:舍人曰:“烘,以火燎也。甚,圭灶也。”郭云:烘谓烧燎;甚,今之三隅灶也。然则圭者,无釜之灶,其上燃火谓之烘,本为此灶上以然火照物,若今之火炉也。注云“见《诗》”者,《小雅·白华》云:“樵彼桑薪,烘于甚。”是也。
  陪,朝也。(陪位为朝。)
  [疏]“陪,朝也”。○释曰:臣见君曰朝,朝之列位必陪重。是“陪位为朝”也。
  康,苛也。(谓苛刻。○苛音何。)
  [疏]“康,苛也”。○释曰:注“谓苛刻”,案苛者毒草名,为政刻急者取譬焉。《礼记》孔子曰:“苛政猛於虎。”苛名康者,以康安也。苛刻者心安之。《左传》曰:“州吁阻兵而安忍”,其类也。
  樊,藩也。(谓藩篱。)
  [疏]“樊,藩也”。○释曰:孙炎曰:“樊圃之藩也。”郭曰:“谓藩篱。”藩以细木为之。《齐风·东方未明》云:“折柳樊圃。”《小雅·青蝇》云:“营营青蝇,止于榛。”毛传云:“棘榛所以为藩。”是也。
  赋,量也。(赋税所以评量。)
  [疏]“赋,量也”。○释曰:谓赋税也。郭云:“赋税所以评量。”《方言》云:“平均,赋也。燕之北鄙,东齐北郊,凡相赋敛谓之平均。”是评量也。
  长,粮也。(今江东通言长。)
  [疏]“长,粮也”。○释曰:谓长食也。郭云:“今江东通言长。”《王制》云:“五十异长。”
  庶,侈也。(庶者众多为奢侈。)庶,幸也。(庶几侥亻幸。)
  [疏]“庶,侈也。庶,幸也”。○释曰:富庶者多奢侈。郭云:“庶者众多为奢侈。”《书》曰:“禄不期侈。”庶又为幸望。郭云:“庶几侥亻幸。”侥者,求见亲御也。幸与亻幸通用之。
  筑,拾也。(谓拾掇。○筑音竹。)
  [疏]“筑,拾也”。○释曰:拾谓拾掇。《金》云:“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马融云:“起其木,拾其禾。”
  奘,驵也。(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奘,徂朗切。驵音租。)
  [疏]“奘,驵也”。○释曰:皆谓大也。秦晋谓大为奘。郭云:“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集,会也。
  [疏]“集,会也”。○释曰:《说文》云:集若“群鸟在林木之上”,故曰集,指事也。故经典通谓聚会为集。
  舫,氵付也。(水中[B18C]筏。○氵付音孚。)
  [疏]“舫,氵付也”。○释曰:孙炎曰:“舫,水中为氵付筏也。”郭云:“水中[B18C]筏。”《方言》云:“氵付谓之[B18C]。[B18C]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周南·汉广》云:“不可方思。”《论语》云:“乘桴浮於海。”注云:“桴,编竹木,大曰伐,小曰桴。”是也。舫、方、氵付、桴音义同。
  洵,均也。(谓调均。)洵,龛也。(未详。)
  [疏]“洵,均也。洵,龛也”。○释曰:李巡曰:“洵,遍之均也。”郭云:“谓调均。”《大雅·桑柔》云:“苑彼桑柔,其下侯旬。”毛传云:“旬言阴均也。”然则洵、旬音义同。洵又为龛,未详。
  逮,也。(今荆楚人皆云Ш。○音沓。)
  [疏]“逮,Ш也”。○释曰:亦谓相及,方俗语异耳。郭云:“今荆楚人皆云。”
  是,则也。(是事可法则。)
  [疏]“是,则也”。○释曰:是不非,则法效也。郭云“是事可法则”,言不非之事,乃可为人法则。
  画,形也。(画者为形象。○画音[B118]。)
  [疏]“画,形也”。○释曰:郭云:“画者为形象。”《考工记》云:“画缋之事,......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是画者为形象也。
  赈,富也。(谓隐赈富有。○赈,之忍反。)
  [疏]“赈,富也”。○释曰:皆丰财也。郭云:“谓隐赈富有。”
  局,分也。(谓分部。○分,部问切。)
  [疏]“局,分也”。○释曰:成十六年《左传》云:“离局,奸也。”杜注云:“远其部曲为离局。”
  忄齐,怒也。(《诗》曰:“天之方忄齐。”音荠。)
  [疏]“忄齐,怒也”。○释曰:舍人曰:“忄齐,怒声也。”郭云“《诗》曰:天之方忄齐”者,《大雅·版》篇文也。
  亻悉,声也。(谓声音。○亻悉音屑。)
  [疏]“亻悉,声也”。○释曰:郭云:“谓声音。”言声音亻悉亻悉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