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近指

  卫公子荆章
  古今通病只是个不知足知足则箪食瓢饮而亦乐不知足则万锺千驷而不免于忧子荆以卫之公族独能廉静寡营谦冲自处其过人也逺矣家语季札适卫见公子荆而悦之与蘧瑗史鳅并称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齐豹之乱荆为灵公骖乘豹射中荆之背公遂得免荆之善亦不止居室一节
  富之教之章
  由庶而富而教是帝王圣贤厚生正德之功作君作师之事三代而后鲜有举此职者夫子素切于懐虽未见诸行事而偶触于卫聊以露其端倪此便是期月三年的实际通章精神须在庶矣哉上想象发慨光景 汉荀悦云人不畏死不可惧以罪人不乐生不可劝以善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是谓养生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扑以加小人化其形也若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是谓章化按悦此语与孔子富教之说相发明而悦推言其弊尤见不可不富不可不教之意
  茍有用我章
  夫子黜富强而专尚德化当时诸侯王莫不以为取效太迟不知大圣人布局虽寛而提纲甚捷可也有成自审素矣 张南轩曰期月而大纲立三年而治功成然三年之所成者即其期月所立之规模也充之而已矣
  善人为邦章
  杀运之兴善教之衰也人以为杀是目前万不容已之事夫子以为去杀是古人最有体验之言言下有低徊慨慕之意 集注汉髙惠文景黎民醇厚几致刑措愚谓文帝身恭俭务德行正可谓善人惠帝懦弱景帝刻薄髙帝有英雄之畧非善人之质姑取以为百年相继之证故曰庶乎其近之矣
  如有王者章
  教化浃洽无一人不贯彻蒸变此何世界乎求之诗书惟文武成康足当之春秋时几见此光景 胡云峯曰胜残去杀者如能去人之疾而使之不至于死者也仁则如人元气浑全而自无疾者也天下无一人非天理之融彻无一处非天理之流通故曰仁
  茍正其身章
  从政所以正人自正身始下二句足上意 或曰对康子政者正也一节为正卿执政者言故曰帅大臣表帅也其身正不令而行一节为君上主政者言故曰令君令臣共也此节为家宰而同升诸公及士初试为大夫者言故曰从政从柄政之大夫而后也责有重轻其不可不正身以正人一也
  冉子退朝章
  冉子仕季氏而亦曰朝僣甚矣公朝之事曰政私家之事曰事冉求尚未闻此乎何怪乎为之附益也 鲁政逮于大夫四世矣康子与冉子谋者固政也曰有政实对也而不知其失辞也夫子尝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故一闻其言而正其失曰其事也
  一言兴邦章
  知为君难者自不肯乐莫予违乐莫予违者为不知君难故也总之一心亦是一事定公之问亦可谓有意于治矣使其能用夫子之言以媚已之人为可畏三子之徒庶乎少悛而鲁其或兴也与惜乎女乐之事公既欲之既不知为君之难桓子又助成之是正所谓言不善而莫之违也鲁之衰也独三子之过耶
  叶公问政章
  政治之得失观民情之向背而可知未有近不悦逺不来而可称治理者既悦且来虽说后一层而前一层工夫自在所谓以本诸身者征诸民耳岂与驩虞招徕之术同日语哉
  为莒父宰章
  为政有许多条件许多节候数日之程必非一日可到岂容欲速事闗全局力有独注逺大之图必不茍且自安岂容见小彼欲速见小者祗驩虞杂霸之术以速得滞以小害大此其所必然者耳数语括尽古今治体不止砭子夏近小之病 饶双峯曰见小与欲速相因裁要速成便见得目前小小利便处所以急要收效若是胸中有远大规模自然是急不得
  有直躬者章
  以证父为直天理人情安在夫子易一隐字而曰父为子子为父则天性至情合当如是直心循理直躬循迹全在知学 或曰相隐内寓义方之训几谏之道在须想见积诚感悟父子一体闗切不能自已的意思此便是原来直遂底本性故曰直在其中非端指容隐为直也
  樊迟问仁章
  只在平居应事接人之间操存此心所谓随时随处体认天理是也至于讲到不可弃只是无须臾间断程子谓是彻上彻下语若曰小则樊迟可用大则尧舜不过
  子贡问士章
  说个无耻人实难堪说个有耻谁实无愧不辱己不辱君尚矣次之称孝称弟又次之必信必果皆可为士独不肯轻假于从政之斗筲其品士亦严矣哉子贡起初意在从政到底讨得一噫总之不敢谓其有耻有耻在学者内省不疚非论说可尽 张氏曰小人对大人说硁硁是拘泥见不到大处言行内却自有孝弟在其人亦必非无耻须说得有分寸
  不得中行章
  进取之人与不为之人皆与俗不谐不为世所喜然以孔子道眼观之絶尽世间假冒之习接中行之统者必是此人 荆川唐氏曰谨厚与狷相似而非狷狷者必乎已谨厚者役于物今人多以谨厚为狷亦学问不明之过也
  南人有言章
  恒德一丧无事不为静言思之其羞实甚善夫一言依然思见有恒之意
  和而不同章
  和主循理自无党同同主昵情自乏和衷然非道眼莫辨 勉斋黄氏曰和之与同公私而已公则视人犹己何不和之有惟理是视何同之有私则喜狎昵所以常同乐忌刻所以不和
  乡人皆好章
  真正人品原无皆好皆恶之理善者好而不善者恶既足取重于君子又不茍同于小人此夫子观人之法 麻城梅氏曰到底是要子贡自已着眼勿徇人见不然善不善先凭谁分别出来
  易事难说章
  君子从天下起见故所重在事小人从一己起见故所重在悦重在事而悦自难天下人相率而为事此何如世道乎重在悦而事自难天下人相率而为悦此又何如世道乎 庆源辅氏曰君子持己之道甚严而待人之心甚恕小人治己之心甚寛而责人之意甚刻君子说人之顺理小人说人之顺已君子贵重人才随材器而使之而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小人轻视人才故求全责备而卒无可用之人
  泰而不骄章
  泰者内省不疚自然心广而体胖骄则志盈气胜与泰正相反然亦有不骄而未之泰者能制其私而涵养未到未免有局蹐之意
  刚毅木讷章
  四者俱是天性用事不内屈不外驰故近仁正须实下求仁功夫方与仁合盖欲学者不可负此近仁之质
  切切偲偲章
  切切就情意恳到言偲偲就教告详勉言怡怡就颜色和气可掬处言士之涵养在平日随朋友兄弟而征其笃挚中和之意正是铸由之行行处 或曰三者固不要混施亦不可拘泥朋友岂无怡怡之时兄弟岂无切偲之事大凡义属者切偲之意多恩属者怡怡之意多斯可谓之士矣
  善人教民章
  周礼教士七年谓之小成此云七年者亦教民有成之时也即戎谓养元气者即可以壮神气
  以不教民章
  战固子之所慎而战必克有勇知方圣门师弟窃以自许独恃有此教不敢轻弃民耳弃之二字可为痛哭 此篇论士论仁学之首事而中行狂狷善人有恒与我共事此学者也共事此学故严君子小人之辨至期月三年百年必世加富加教好礼好义用世之懐殷矣天德王道一以贯之
  宪问第十四
  邦有道谷章
  此夫子一字之诛也不论有道无道贪禄不休是必有茍且之术故君子羞其用心耻之于人大矣哉
  克伐怨欲章
  世皆行克伐怨欲者也故不行为难然特乘流为堤耳制之也而非化之也四者不行于外矣而仁岂遂行于心乎 或问四者以为不知其仁及颜子问仁却告之克己何也顾泾阳曰己是克伐怨欲之根克伐怨欲是己之枝叶从枝叶上检点方且西灭东起何时是了从根上斩断一切沾染不得矣两下相去正是天渊
  士而懐居章
  士须有一段超然无累之意而曰懐居辱士实甚朱子云自古无闭门独坐的圣贤
  危言危行章
  行以持身终无可变之理言以应世自有当孙之时言孙者正所以善用其危行者也宋新法之行程明道谓吾党激成之过正病在不能言孙耳狄仁杰谏武氏立三思裴度諌敬宗幸东都皆从容不迫事其有济
  德必有言章
  天地间全者足以包其偏而偏者必不能举其全故德与言仁与勇所以必有不必有此专恐世人假德冒仁者说 或问仁与德何别曰随所得浅深皆可以为德而仁则德之全也
  禹稷躬稼章
  福善祸淫固属天道然其所不应者亦多矣适偶借古人之淑慝以着己心之赏罚真可以发潜德之光维失德之运得意之言不烦多辞
  君子不仁章
  中心安焉之谓仁故君子有不仁之时小人无能仁之理总见仁之难尽也
  爱能勿劳章
  爱则不能不劳劳处正是爱忠则不能不诲诲处正是忠此是慈父荩臣之最笃挚处
  禆谌草创章
  四子各尽所长共济国事然实子产能用三子叔向云子产有辞诸侯赖之此之谓也歴定献襄公凡五十年得免兵祸
  或问子产章
  彼哉不足言人子产管仲亦无容置优劣三子在当时气焰赫然各有可称夫子都以一字概其生平这纔是大手眼
  贫而无怨章
  非孔颜难言不怨千古人都着一贫字考倒难易云者以德性学问之浅深论非谓人情事势之苦乐也
  为赵魏老章
  公绰之不欲夫子意中有此人故史记世家云孔子之所严事鲁则公绰周则老子斯言非议公绰意在用公绰者
  子路问成章
  圣人陶铸人羣其融液处全在文之以礼乐盖春秋犹有周之余教皆以礼乐相先故若冉求臧武四人知廉勇艺各有偏倚驳杂处到得文以礼乐的时候亦可以为成人若字贯下数句亦字紧承若字非拘拘取其长而兼之合之也思义授命久要不忘亦因今之士习全然少此一段风骨故曰亦可以为成人不暇论涵养而亟取人之根基盖为有基方可言受采耳 冯少墟曰见利思义必平日讲一介不茍之学见危授命必平日讲朝闻夕死之学不然利至然后斟酌道义危至然后商量生死则不及矣
  公叔文子章
  不言不笑不取怪癖不情难令人信时言乐笑义取从容中道更令人疑信乎岂其然乎辞意婉曲就中可想见文子之人 饶双峯曰廉静是气质好时乐义是义理自学问中发出底贾所称非仁熟义精者不能
  以防求后章
  以防二字是书法作春秋手段尹和靖曰据邑以请立非要君而何不知义者将以武仲之存先祀为贤故夫子正之
  晋文公谲章
  权以济事曰谲晋文取威定霸多用此术桓公初定霸业縁人心尚思王者故多以仁义二字感动他桓非文之列也因文而有桓之思 存疑云谲正俱就行事言若心术皆不得为正
  杀公子纠章
  子路责仲不死夫子不论其死但举九合之功以称其仁明不死之无害程子云桓公兄而子纠弟襄公死则桓公当立此以春秋知之 金仁山云桓公自莒先入靖国人葬襄公正位君齐矣纠何为者耶而管召方辅之用师伐国是以亡公子而抗齐君耳前无正君讨贼之义后有抗君争国之非则是仲之辅纠为不义罪己可杀桓公不杀而用之则安得而雠桓乎此夫子所以不责其死也
  管仲非仁章
  子贡责仲又相夫子亦不论其相之是与否但举一匡之功以仁其赐见仲为天下所不可少之人不可徒死也看到闗系处真觉匹夫匹妇之谅为小 张南轩曰只为子路疑其未仁子贡疑其非仁故举其功以告之若二子问管仲仁乎则所以告之者异矣
  公叔文子章
  春秋之时卿大夫各私其才以藩其身文子能出其事我者与之共事君絶无嫌忌心事何等光明真无愧于文之谥耳
  子言卫灵章
  三子者皆是短中取长用当其才即无道而不丧才之闗于用也亦重矣哉
  其言不怍章
  不怍之心便是不为之心到为时始知其难后矣
  陈恒弑君章
  夫子初告时冀鲁君愤发以成讨贼之事此天地之大义也诚为义亦必用力而后能济则力皆义耳后世儒者但言义便不要力但言力便说非义岂知圣人以义用其力以力成其义乎告夫三子只此一言圣人亦无如之何矣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一自言一对三子言无限感愤 或曰只陈恒弑其君五字大义凛然春秋之不及书者书矣虽不及书之春秋二百四十年获麟之后特笔于论语二十篇所谓以天子之事惧天下万世之臣子者自此毕矣甚矣沐浴而朝之义大也
  勿欺而犯章
  事君之道虽曰有犯无隠然不能取上之信未免以为谤已故须勿欺而后可犯勿欺者学问经济兼至非区区朴忠谓之能勿欺也
  君子上达章
  上下无尽境君子小人皆非一日而至君子日长进一日初亦为难而试勉之乆之而所勉者安以为常小人日沉沦一日初亦疑而尝试之乆而所尝者恬不为怪两人各有乐处故各不能自已要之只从一念上起分别头路只在戒惧慎独
  古之学者章
  为己者求慊于己即有时为人总是为己为人者求知于人即有时为己总是为人程注成物丧己宜味
  伯玉使人章
  欲寡其过而未能何其言之婉而尽也夫子尝思学易寡过其言正合使乎宁直传主人之心也 按伯玉居卫治乱殊遭邪正杂进求寡过原不易使者实见得他心中负疚不敢即安之意非故为卑约之辞也 鄱阳朱氏曰此章称美下僚能知君子之心则此使亦非仆隶之谓观子华为夫子使齐可见
  思不出位章
  位外之思明知无益姑行意其中以寄乐究遂不能自主而放荡无所归摄有位以止之庶不以侵成旷而天下之理得不出是用力处
  耻言过行章
  说着耻只是有余说着过只是不足此可想见君子之心
  君子道者章
  君子是合仁知勇为一身者也盖三者非可涂饰假借以欺人必实试之忧惧惑的境界却能不忧不惧不惑方露出仁知勇本体方见三者之难自道言夫子道君子适以自道耳子贡智足以知圣人
  子贡方人章
  真实学者自治不暇奚暇及人多一分及人之意便疎一分自治之功子于赐也自不肯轻假
  不患不知章
  我不能而人何知用患者殊不可解故屡言以醒之
  不亿不信章
  逆诈亿不信只是个不诚诚矣而未有不明者不逆亿而先觉斯为诚明之君子 冯氏曰逆亿如人在室外而料室中之虚实先觉如明镜照物而物无遁形此非格物致知洞然明知者不能也
  微生亩谓章
  避世之人与用世之人自是冰炭不同故亩以子为佞子以亩为固亦各言其志也矣然佞则非敢而固则疾之仍欲转无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