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四书
- 四书蒙引
四书蒙引
逸民伯夷叔齐
逸民古逸民也孔子下文论列不及朱张不知如何
不降其志【减八十七字】
新安以非其君不事为不降其志以不立恶人之朝为不辱其身此不可晓大扺一以志言一以身言而辱身又重于降志所谓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者也
柳下惠少连【芟三条减九十字】
注云柳下恵事见上只三黜不去便见降志辱身处亦不必依李氏分贴且柳下恵言中伦行中虑亦在上章见得三黜不去而其辞气雍容如彼而其确乎不能枉道之意亦自见于言外言中伦也三黜而犹仕仕而终不枉道行中虑也言当乎事理行合乎人心虑者心之所思也人有心则有虑以虑言见其合人意耳 旣曰降志辱身而又日中伦中虑者见其和而不流也然则其异乎他人之降志辱身矣其斯而已矣指中伦中虑言谓其所可取者在此耳不可谓其无他善也 以言乎虞仲夷逸虽隠居放言而中清中权也夫隠居独善则其身合乎道之清放言自废则其身合乎道之权放言自废自示其不可用也隠居放言比之中伦中虑者又不同矣 夫此七人不降志不辱身而隠居放言则所可在隠所不可在不隠矣降志辱身而言中伦行中虑者则所可在不隠而所不可在隠矣惟我则异于是我初无可亦无不可顾时义何如耳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无可无不可也或曰逸民则皆隠矣如何如此分可不可曰如柳
下恵终无必隠之心任意较多而夫子防以逸民称之者以其终不遇于世而显行其道耳此亦是大疑难 无可无不可者以心言也不以事言也心则无有可不可若事则当自有可不可在安得无可无不可鲁旣受女乐决然是当去又可以不去耶若鲁能却女乐而反夫子则夫子便当还矣此正是无可无不可处若于事无可否何以为孔子孔子曰无适也无莫也此无可无不可之説也曰义之与比则自有可与不可在矣 谢氏立心造行不分贴本文此本以制行言然行由中出有此立心则有此制行矣下圣人一等者谓夷齐无少屈也若下恵以下则皆有少屈从权处矣
太师摰适齐【芟一条第四条减一百十五字凑合】前只云太师鲁乐官而此云鲁乐官之长对下文其属而言 亚饭谓掌亚饭之乐官名干不言初饭者或太师少师掌之或当时无其人了或其人不去必有掌初饭者然朱子又曰白虎通曰王者四饭诸侯三饭则初饭无了然据事情以初为亚以三为四似亦难必 以乐侑食侑劝也脾好音乐故以此劝之今人歌曲以至戏塲其原盖出于此 圣人俄顷之助者乐官识乐之正而不为三桓僭妄者用也所以识乐之正者以夫子正乐之功也看此章者当得此意
周公谓鲁公曰
不必以亲亲敬故任贤用人立説总要见得忠厚之意若衰世安得有此气象伤今则思古矣
周有八士【第二条旧与上条合】
一母四乳乳育子也谓一产也非指其奶言盖一母四乳而生八子也此朱子疑出以本文伯仲叔季四字俱双想是如此似不宜就安在本文説总见周之盛时人才之盛如此今则不可得矣 按朱子于师挚八士鲁公章或自云未必夫子之言或又引胡説其或夫子尝与门弟子言之然终则曰孔子于三仁逸民师挚八士旣皆以称賛而品列之而于柳下恵章下亦曰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还主孔子説意多其曰未必夫子之言亦未必耳然是意居多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芟二条减三十一字旧合为一】世间惟利害至重今见害不苟去见利不苟就世间惟丧祭最重今祭能思敬丧能思哀则大节无亏其亦可矣 其可已矣子张意谓尽可了朱子训曰则庶乎其可似少抑之盖士者分内事固不止此今曰其可已矣则失之太快而不类圣人之言注又曰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俱是隂补子张言意太急处恐后之学者遂以此为极至也
执德不【减四字】
执徳以行言信道以知言一理也方其闻是理而未为我有也则谓之道及其行是道而得诸已也则谓之徳是徳也执之可矣然必执之然后众善益集而徳不孤是道也信之是矣然必信之笃然后此志益坚而道不废徳不孤道不废然后能卓然有所建立于天地之间而足为世轻重若或以少有得自足而执徳之不于其道虽信而不能无不信者存而信道之不笃则徳孤而道废道徳旣非我有吾见世虽有是人也焉能为有世虽无是人也亦焉能为亡执徳之不者量之不广也信道之不笃者知之
不真也此与毅自不同盖信道笃非毅也 此有无不可以道徳有无言然其所以不能为有无者则以其道德之孤废也故濂溪周子曰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徳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徳有于身而已可引以解此章之意 子路之终身诵子贡之以无谄无骄为至执徳不也宰我之忧为仁之陷害冉求之自画而谓力不足信道不笃也执徳不信道不笃总是无以异于人故不能为有无
子夏之门人【芟一条减六十七字】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夏已尝告以交友之道而门人复问于子张是必有不足于子夏之言 可者与之谓可友者则与之友其不可友者则拒而勿与之友如直谅多闻者可便辟善柔便佞者不可子曰母友不如己者亦非是不可者拒之此其言所以为迫狭 子张破子夏云君子之交于贤者尊之其众之未贤者亦容之于善者嘉之于其不能乎善者亦矜之而何以拒人为且我之大贤与则自不肯拒人我之不贤与则亦不得而拒人矣此皆以破其不可者拒之之説 贤如仁义实有得于己者善则方为仁为义者众只是无以异于人者不能则有不善之意此二句子张述所闻言也我之大贤以下四句则方是把子张话来破了上二句虚説 贤胜于善众又胜不能畧有等第下文只言贤不贤又该善不能在里不可以嘉善矜不能为释上句之义盖尊与嘉不同容与矜亦不同 子夏之病病在有所拒子张之病病在无所拒者子夏説出所以当拒者子张説出所以不可与者亦必拒之则皆无碍了
虽小道
虽是农圃医卜之属恁様小道然其初固皆圣人之制作而各有一事一物之理存焉故必有可观者然局于一偏滞于一隅若以推之天下国家则恐不通就行不去了是以君子于大道尽心焉而于小道不屑为也可观以其理未尝不在而各有济于用也
日知其所亡
人之为学诚能孜孜汲汲日惟知其所无所无者旣有诸己了积至于月又无忘其所能而终不失如此便是无一时而不学而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月有一月之功可谓好学已矣 知字对无忘字説非知行之知日知所无谓汲汲以求其所未有也兼知行所能亦然 凡所谓好学者皆是有进进不自已之意日知其所亡皆以心言功则不外是矣
博学而笃志【芟一条减四十六字】
子夏云人皆知力行之所以为仁而不知致知之所以得仁诚能博而学之闻见不隘而又笃志心一于是问不泛问切己者问之思不高思即其近者思之凢此皆致知之事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此心常存而理之存于我者亦由是而固是虽非所以为仁而仁亦自在其中矣 笃志何以为致知之事朱子曰笃志只是至诚恳切以求之不是理会不得又懈了 笃志坚心也切问切于已也近思近于已也自博学到近思渐説近里着已来所以仁在其中 朱子解三仁之仁就理説及心仁在中五者为仁则就心説及理切孟子説仁则解曰心之徳爱之理有子説仁则解曰爱之理心之徳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芟一条】
工不居肆而在家则干他事理他物是为迁于异物君子不学则心用在外物上不在道理上用故无以致道此则子夏本意 毕竟居肆与学分数较重然不特居肆而已而曰以成其事不曰学而已而曰以致其道则知居肆者特地是欲成其事非闲居也学者特地是欲致其道非空学也所以二説相须其义始备 学者求知其理而行其事也致其道者造乎道之极致也亦是做到家之意成字致字重看
小人之过也必文
必文以重其过以重其过四字朱子警人尤切文则重其过矣何也始焉不知慎思而行与理悖是过了而又饰之以为欺是増益其过也重字去声读
君子有三变
君子一身有三变如何自逺而望之则见其正衣冠尊瞻视俨然其貌之庄也望之俨然若不可得而亲矣及其近而就之则其色温蔼然和气之可掬也即之也温虽可得而亲矣及听其言也则又非法不道是是非非确乎其不可易则虽可亲而不可狎是则君子一身自逺望之是一样近而就之是一样及听其言又一样此所谓三变然君子岂有意于变哉盖其隂阳合徳所养者周是以见于外者自然如此不待有所矫而然也 君子有三变言盛徳君子如此莫指孔子然孔子必如此望之俨然举一身言即之也温指见于面者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芟一条减五十字】
必其诚意恻怛而民信之矣然后可以劳其民若未信则劳者非人所便彼必以为厉已也亦必诚意恻怛而君信之矣然后可以谏于君若未信则谏者逆耳之事彼必以为谤己也可见君子之事上使下皆必以信为之本有其本然后可以有为也 信谓上下交孚故曰诚意恻怛而人信之兼人我説固有己之心虽出于诚而人未必信者故本文信字做人信之説而其本则在诚意恻怛上 信而后谏固是然亦有虽不信而不容不諌者箕子比干是也信而后劳亦有如此者如子产为政初间民或有欲杀之者子产亦不恤也但君子立心切要他信然其所以致信非有所强也诚意恻怛而人自信之也君子指士大夫言上有君下有民
大德不逾闲
言人于君臣父子等之大伦皆一一尽道而无越于准绳之外了则虽于一动静一语黙及应对进退之间有未尽合理亦可也 饶氏谓此章用以观人则可用以律己则不可至言也子夏本意却未分观人律己此所以有弊
子夏之门人小子【减二十二字第九条凑合】
本末二字子防以大学小学言差了盖大学小学可以分先后而不可以言本末子夏以始卒二字替他便见子夏见识髙于子游此笃实之效也集注依旧用本末还是亦据子游意耳子游之意盖以大小分本末似谓洒扫应对是末节正心诚意是大本云此大学未説到齐治平就学者分上説故只作正心诚意 言游过矣只是言语上指他过不必曰言过也过字活套 孰先传孰后倦此先后是活字言何者则先而传之何者则后而倦焉盖以学者所至自有浅深有可告以大者有只可告以小者譬之草木区以别矣若夫有始有卒本末兼举者其惟圣人乎而今之小子未必皆圣人也安得不且敎以小学耶本注一以贯之本末都在所贯内此与前章万殊一本意思小异此只是一时并举之意 区犹类也厚斋之説不必用彼以区域言若区域分类却不如就草木分类为是 浅深生熟要分辨造到深者又欲等熟然后可进以他説子夏此説便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之意 程子五条首一条是发子夏本意后四条是破子游小视了洒扫应对以矫其偏然此意子夏当时亦説不及此恐亦未必晓得也晓得则亦闻性与天道矣 程子曰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此句亦如云盖凢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语势似忒紧些只为人认本末为二致故立言如此 程子所谓理无大小者大小以事言所以为理无大小事有大小故其敎有等而不躐理无精粗故惟其所在而皆不可不用其极此朱子之言极妙极妙故君子只在谨独不忽于小也 洒扫应对所以直与精义入神同者洒扫应对其源头便是天命所在也虽圣人之下学上达亦是此理 观此章者要知小学大学理一而分殊
仕而优则学【芟一条减五十七字】
二句平説盖各有所指上句为己仕者言下句为未仕者言集注然仕而学然字説出本文外意或以二説相须例观者非也此与然人当勉其难而不可忽其易也然必近者悦而后逺者来也俱是言外意仕与学理同而事异盖学所以求此理仕则只是行此理非有二理也故曰理同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减四十八字】
子游曰以吾观之丧只极乎哀而止何以文饰为盖亦激于当时之节文习熟而哀戚之不足者亦棘子成之意也故不能无弊 合问孝章观之可见子游之事亲也养有余而敬不足子游之丧亲也哀有余而礼不足皆足以见其任情自遂而脱畧细微
吾友张也
子游曰吾友张也才髙意广人所不能者彼独能之是难能也然而殊少诚实恻怛之意其于仁则未也盖师也辟再下便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可不谨哉子张之难能处大扺亦务外所为以子游视子夏则子游为过以子张观子游则子张尤为过观其言可知
堂堂乎张也【减三十字】
堂堂乎张也其务外自髙如此欲辅之而为仁与则彼之务外自髙无舎己下问之意欲以辅人之仁与则彼之务外自髙无恻怛恻隠之心是难与之共为仁矣鲁子此言盖就为朋友分上説盖此惟务内而平实者能之而亦可以为人所资 于己无体认宻察之功于人无切偲观感之助难与并为仁也合两章而观之皆可以见子张之不足于仁处
人未有自致者也【减七十三字更定次序中有剪裁】曾子述所闻于夫子者如此其曰人未有自致者也亦指常人言夫常人他不能尽而惟丧亲为能尽盖足以见仁亲之心达之天下无不同也 乎字有感动人意圣人言人无有不能如此者而不能如此者是诚何心此夫子所以黙寓微意也不然只管説人尽能如此似乎无味饶氏之説极妙 朱子解云人之真情所不能已者是以自然説尹氏注于此不用其诚是以当然説故在圈外
吾闻诸夫子【芟一条】
其他可能也谓生而能事死而能哀皆可能也盖其父之臣与父之政固可遵而不可改人之适己自便而以死待其亲者虽不可改而亦改之矣而庄子则不然于其臣也父用之吾亦承而用之于其政也父行之吾亦承而行之都不改其臣与其政此实人所难也盖以其所关系尤大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减十一字二钦字旧误作矜序】上失其道使之无道敎之无素也是以情义乖离而民散矣惟其散也故或迫于不得已而犯法或陷于不知而犯法夫如是则犯法者民也所以致民犯法者上也是以汝出而为士师于辨讼折狱之间如得其罪恶之情则须哀矜之而勿以为喜盖得情而喜则大刻之意或溢于法之外得情而矜则不忍之意常行乎法之中舜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同此一防生生之心也 注曰故其犯法也非迫于不得已则陷于不知也此三句在民散久矣之下故得其情则当哀矜勿喜 使之无道而乖离则迫于不得已敎之无素而乖离则陷于不知失道故民散民散故犯法孟子曰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至切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