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启蒙蒙学
- 幼学歌
幼学歌
五学
大学曰辟雍,东学东序称。南学是成均,西学乃瞽宗。北学曰上庠,五学以类名。
潇湘八景
潇湘夜雨,洞庭秋月。渔村落照,江天暮雪。平沙落雁,远浦归帆。烟寺晚钟,山市晴岚。
四时山色(郭熙论画)
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
续幼学歌 人事门上(人类)
历代毓圣符瑞
赤虹绕神母,遂生伏羲氏。神龙感安登,炎帝于以育。电绕北斗星(枢星),附宝生黄帝。大星如虹下华渚,感生少昊女节(一曰嫘祖)是。摇光贯月感女枢(即昌仆),生于若水有颛顼。庆都感赤龙,帝尧于以生。帝舜初生日,握登感大虹。神珠薏苡修己吞,胸坼生禹符瑞存。白气贯月扶都见,乙日生汤(故一名天乙)感最神。
三皇(《书序》暨《帝王世纪》)
太昊伏羲先,炎帝神农兼。黄帝轩辕氏,三皇纪以全。
五帝(同上)
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立。帝喾高辛出,唐尧虞舜继。(《史记》、《大戴礼》、《家语》,皆有黄帝,无少昊。《月令》作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皇王大纪》谓包牺、神农、黄帝、尧、舜。按三皇五帝,前编已见,以诸说不同,故特录之。)
商六臣(《君奭》注)
六臣伊尹先,伊陟臣扈兼。巫咸(俱太戊臣)巫贤(祖乙臣)继,次则有甘盘(武丁臣)。
周十五王(《周语》: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
后稷不窋鞠陶出,公刘庆节与皇仆。差弗毁隃复公非,高圉亚圉祖绀随。太王王季共文王,(上十五王)十八王为武成康。
太姒十子(《毛诗》注)
十子首数伯邑考,武王发后是管叔(名鲜)。周公旦暨蔡叔度,曹叔振铎成(一作郕)叔武(一作七叔圉)。霍叔处与康叔封,聃(一作冉)季载兮以次数。
三恪
黄帝之后蓟国存,尧后祝兮舜后陈。周封舜后二王后(夏后杞,殷后宋),周之三恪以类寻。
春秋百二十四国爵姓
(五首。春秋各国,前编已见,因爵姓未尽分明,谨遵《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分录之。)
爵姓具者五十国
虞虢(俱公爵)鲁蔡滕,卫晋荀息邢。随贾(俱侯爵)曹郑凡燕祭,芮滑原国(俱伯爵)吴巴郕(俱子爵。上姬姓)。州(公爵)齐纪(俱侯爵)莱(子爵)许(男爵。上姜姓),秦梁(俱伯爵)徐郯莒(俱子爵。上嬴姓)。楚夔(俱子爵。上羋姓)陈(侯爵)胡(子爵。上妫姓)宋(公爵。子姓),杞,(伯爵)越鄫(俱子爵。上姒姓)薛(侯爵。任姓)邓(侯爵。曼姓)。南燕(伯爵。姞姓)宿(男爵。风姓)鄅逼阳(俱子爵。上妘姓)是,邾与小邾(俱子爵。上曹姓)舒鸠(子爵。偃姓)止。
有爵无姓者十五国
唐(侯爵)谷(伯爵。或嬴姓)顿宗弦(或隗姓),云阝赖肥沈(或嬴姓)谭(或子姓)。白狄戎蛮是,穈(或祈姓)鼓(或祁姓)舒国(俱子爵)全。
有姓无爵者十七国
魏耿霍郜杨,焦淮韩(或侯爵)密(俱姬姓)黄(嬴姓)。罗(熊姓或偃姓)申向(俱姜姓)夷(妘姓)戴(子姓),鄋瞒(漆姓)舒庸(偃姓)详。
爵姓皆亡者三十二国
江(或嬴姓)郧道权(或偃姓)柏贰崇,轸绞六(或偃姓)遂项(或姞姓)冀庸。温巢厉蓼(或偃姓)房介姒,蓐收根牟暨无终。鲜虞英氏於余邱,陆浑邽鄀狄与桐(或偃姓)。
附庸九国
附庸九国,任(风姓)葛(嬴姓)颛臾(风姓)。尃阝鄣牟极,萧国(或子姓)须句(风姓)。
圣门六侍
颜渊冉伯牛,宰我共仲由。子贡公西华,圣门六侍留。
晋六卿(亦曰六族)
赵无恤襄子,昭子范吉射。魏曼多襄子,襄子知瑶继。韩不信简子,荀寅文子是。
汉七制
高祖与文帝,武帝宣帝纪。东汉有光武,明帝章帝是。
汉三杰
郕侯乃萧何,留侯是张良(字子房)。淮阴侯韩信,汉时三杰详。
十八侯(《汉书 功臣表》注)
萧何(郕侯)张敖(宣平侯)暨曹参(平阳侯),周勃(绛侯)樊哙(舞阳侯)更奚涓(鲁侯)。郦商(曲周侯)灌婴(颍阴侯)夏侯婴(汝阴侯),靳歙(信武侯)王陵(安国侯)并博宽(阳陵侯)
淮南八公
苏飞与李尚,左吴田由详。雷被更毛被,伍被暨晋昌。
汉三将军(文帝时)
条侯周亚夫,细柳有兵屯。刘礼次灞上,徐厉屯棘门。
王氏五侯
王谭暨王商,王立封红阳。王根王逢时,王氏五侯详。
东汉八使
周举杜乔先,周栩栾巴兼。冯羡暨张纲,郭遵更刘班。
颍川四长(东汉)
荀淑当涂长,嬴长乃韩韶。陈实太邱长,林虑长钟皓。
东汉五侯
单超暨徐璜,唐衡封汝阳。具(《汉纪》作贝)瑗与左悺,宦者五侯详。
马氏五常(蜀汉)
马氏有五常,季常乃马良。伯常复仲堂,次常幼常(马谡)详。
晋八王
汝南王亮楚王玮,长沙王乂齐王冏。河间王颙赵王伦,东海王越成都(王)颖。
王氏五之
凝之字叔平,涣之徽之(字子猷)从。操之(子重)更献之(子敬),王氏五之明。
唐五王
首封张柬之,次则桓彦范。敬晖袁恕已,崔元晖并见。
程门四子(宋)
显道谢良佐,与叔吕大临。游酢暨杨时,四子皆程门。
宋七王
鄜王刘光世(字叔平),鄂王岳飞(鹏举)是。蕲王韩世忠(良臣),循王张浚(德远)纪。(上四人,亦曰中兴四将)涪王乃吴玠(晋卿),信王吴璘(唐卿、玠弟)继。和王杨存中(正甫),南宋七王备。
明四先生(太祖时)
青田刘基先,浦江有宋濂。丽水显叶琛,章溢起龙泉。
明三杨
西杨杨士奇,东杨杨荣齐。南杨乃杨溥,三杨宣宗时。
明六君子
杨涟(字文孺)之次左光斗(遗直),魏大中(孔时)与袁化中(民谐)。顾大章(伯钦)兮周朝瑞(思永),六人同负君子名。
唐宋八家(十家附)
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兼。苏轼苏辙暨曾巩,次王安石八家全。李翱孙樵是,唐宋十家文并传。
同居十二家
樊重(汉,三世)郎方贵(晋,三世),博陵李几(七世)详。河中有姚氏(十三世),杨播(魏,百口共爨)刘君良(隋,四世)。唐有张公艺(九世),九世乃郑倚。会稽裘承询(十九世),陆九渊(累世义居)并闻。(三人皆宋人)次则张润(元,八世不异爨)是,浦江郑氏门(明人)。
二人齐名
汉两夏侯同时见,夏侯胜暨从子建。献王博士有毛公,大小毛公传《诗经》。汉大小戴同传《礼》,戴德(字延君)戴圣(次君)名并纪。二疏疏广疏受是,二班班彪子固继。魏世双丁仪(正礼)与廙(敬礼,仪弟。),二王羲之(逸少)献之记。二陆陆机与弟云,二阮阮籍阮咸(籍兄子)闻。二谢谢安共弟万(俱晋人),两到到溉到洽见。二宋宋庠复宋祁,二米米芾友仁齐。二陆九龄九渊是,二人齐名可详记。
三人齐名
三姜首姜肱,仲海季江从。三国三诸葛,瑾(子瑜,仕吴)亮(仕蜀)诞(公休,仕魏)同名。三张张载(孟阳)先,张协更张元。三谢灵运始,惠连谢眺是。(南北朝)三吕蒙正出,夷简暨公著。三范范纯仁,纯礼纯粹闻。三苏苏洵起,子轼暨辙继。三曾曾巩先,曾布曾肇兼。三王王安石,安国更安礼。(上皆宋人。上二首,择显著者类记之,余不悉载。)
续幼学歌 人事门下(事类)
群经名目
《易》《书》《礼》(《礼记》)《诗》《春秋》始,再加《乐》兮六经是。七经《易》《书》《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继。九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九经具。十经《易》《书》《诗》《三礼》,《春秋左传》《公》《穀》纪。《论语孝经》(为一经)乃十经(《宋书 百官志》),十一经加《尔雅》是。(有《孝经》,无《论语》。近人有《十一经读本》、《十一经音训》等书,其名目自元何异孙《十一经问对》始,然与此小异。《十三经》已见前编。)
经三等(《唐书 选举志》)
大经首《礼记》,《春秋》《左传》是。中经《毛诗》始,《周礼》与《仪礼》。小经《易》《尚书》,《公羊》《谷梁》纪。
六纬(《汉书》注)
《易纬》《书纬》始,《诗纬》《礼纬》继。《乐纬》《春秋纬》,《孝经纬》为七。
四诗(《汉书》)
齐诗辕固始,鲁诗申公(名培)是。韩诗始韩婴,毛诗毛公(苌)纪。
五春秋(同上)
五传左氏先,公羊谷梁兼。邹氏更夹氏,《春秋》五传全。
五雅
五雅《尔雅》先,《小尔雅》亦兼。《逸雅》暨《广雅》,《埤雅》五雅全。
群经字数补
《仪礼》五万有六千,六百二十四字全。《公羊传》字有四万,四千七十五字算。《谷梁》四万有一千,五百一十二字完。《尔雅》字数数从始,一万二百二十一。
史六家(《史通》)
首尚书家(记言家也)春秋(记事家也)是,次左传家(编年家也)暨国语(国别家也)。史记家(通古纪传家也)更汉书家(断代纪传家也),史有六家《史通》纪。
史二体(《史通》)
史有二体,一曰编年(始左氏),次则纪传(始司马迁),二体以全。
三通
杜佑著《通典》,《通志》郑樵撰。《文献通考》出,元马端临著。《钦定续三通》,《皇朝三通》成。
九命(《周礼》)命凡有九:一命受职(治职事),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受位于王使临民),四命受器(始有祭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自置官以治家邑),七命赐国(出就侯伯之国),八命作牧(一州之牧),九命作伯(长诸侯为方伯)。
○三赐(《礼记》)
一命则赐爵,再命赐衣服,三命赐车马,三赐可详数。
九合
会鄄二兮会幽二,次则会柽会贯是。会首戴(左氏作首止)暨会宁母,会于葵邱可取识。
八座(汉制)
八座首推尚书令,仆射三公曹(考课州郡)亦兼。吏曹(选举祠祀)民曹(缮修工作)共客曹(护驾朝省),二千石曹(词讼)中都官(水火盗贼)。
五声(加变征变宫为七音)
欲知宫,舌居中(喉音,一曰唇音。季,夏,土)。欲知商,开口张(齿头正齿。秋,金)。欲知角,舌缩却(牙音。春,木)。欲知徵,舌柱齿(舌音。夏,火)。欲知羽,撮口聚(喉音,唇重唇轻。冬,水)。
三苍(《隋志》)
首《苍颉篇》(李斯作),《训纂篇》兼(扬雄作)。次《滂喜篇》(贾鲂作),三苍名全。
墨薮五十六种书
龙书(太昊因景龙作)穗书(神农因嘉禾作)鸟迹篆(黄帝因苍颉鸟迹作),古文(苍颉作)云书(黄帝因庆云作)鸾凤书(少昊作)。科斗书(高阳氏作)暨仙人形(书。高辛氏作),龟书(尧因龟负图作)钟鼎(书。夏后氏刻钟鼎作)薤叶(篆。汤时务光作)俱。虎书回鸾(篆。并史佚作)鸟书(文王因赤鸟衔书作)是,鱼书(武王因白鱼入舟作)填书(周媒氏以判合男女作)大篆(宣王史籕变古文作)继。复书(史籀重复篆文作)玉箸(篆。周时有之,篆相似也)更殳书(文记笏,武记殳),麒麟(鲁西狩获麟,孔门弟子作)转宿(宋司星子韦作)二书纪。雕虫(书。秋胡妻观蚕作)蛇书(鲁人唐终妻蛇绕身作)暨细篆(秦丞相李斯作),小篆(李斯增大篆,复作小篆)摹印(篆。鸟头云脚,李斯赵高善之)古隶(秦军正程邈作,又有秦隶。)见。刻符(书。秦始皇作)尚方、缪篆出,署书稾书气候书。芝英(书。汉陈遵作)鹄头(书)偃波存,蚊脚(书。上章用)垂露(篆)更悬针。章草飞白(书。蔡邕作)缨络篆(刘德升作),一笔书兮共八分。剪刀金错行书(钟繇作)明,柳叶散隶龙爪(书)从。行隶八体并虎爪,鬼书花书书数终。
隶五体(陆子渊《书辑》)
隶分秦汉,亦判今古。次则散隶,五体可数。
八分书
割程(程邈隶)八分取二分,割李(李斯篆)二分取八分(以上一说)。存隶八分就篆二,吾衍之说亦并存。
永字八法
书有八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以永为例。
数十等(徐岳《术数记遗》:黄帝为法,数有十等。)数有十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以该。
人十等(《左传》)
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始,次则大夫(臣士)士(臣皂)。次皂(臣舆)次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台并识。
人七名(《白虎通》)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英。倍英曰贤万人杰,万杰曰圣乃七名。
九族(二说)
高祖暨曾祖,祖父并己身。次则子孙是,曾孙复玄孙(《古尚书》说)。父族有四,母族则三,兼妻族二,九族以全(夏侯欧阳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