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歌




卷四 人事门下(事类)


  十三经

  《周易》《毛诗》《尚书》)始,《周礼》《仪礼》与《礼记》。春秋三传《公》《谷》《左》,《孝经》《尔雅》《论》《孟子》。
 
  廿四史

  《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宋书》《魏书》继。《南齐》《北齐》共后《周》,《梁》《陈》《南史》(宋、南齐、梁、陈)与《北史》(魏、北齐、周、隋)。《隋书》、《新唐》《新五代》,十七史书可共识。《宋》《辽》《金》《元》廿一成,《明史》续出为廿二。再加《旧唐》《旧五代》,廿四史书可观止。
 
  四子(本《玉海绀珠》)

  《道德经》传老子门,《南华真经》庄子文。《通元经》是文中子,《冲虚真经》列子存。
 
  三坟五典八索九邱(本《尚书 序》)

  三皇之书为《三坟》,五帝之书《五典》留。八卦之说乃《八索》,九州之志即《九邱》。
 
  八卦

  乾卦三连坤六断,震如仰盂艮覆碗。上缺为兑下缺巽,离中虚兮坎中满。
 
  易上下经卦名次序(成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与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遯卦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上下经卦变(成歌)

  讼自遯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晋从观更睽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十翼

  上彖下彖上、下象,系辞上下与文言。说卦序卦并杂卦,孔子《十翼》至今传。
 
  四始六义(本《诗序》)

  风与小雅大雅颂,四始之文可共证。六义风雅颂居先,次则为赋与比兴。
 
  七观(《尚书大传》)

  《帝典》可观美,《禹贡》可观事,《皋陶谟》观治,《洪范》可观度。六《誓》可观义,五《诰》可观仁。《甫刑》可观戒,七观《书》义存。
 
  九能(《毛诗》传)

  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师旅能誓,升高能赋,山川能说,祭祝能语,丧纪能诔,九能可数。(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
 
  乡三物

  六德六行共六艺,智仁圣义忠和是(六德);孝友睦姻与任恤(六行),礼乐射御暨书数(六艺)。
 
  九礼六礼五礼

  冠昏朝聘与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九礼既明六礼显,冠昏丧祭乡相见。六礼既显五礼出,吉凶军宾嘉为五。
 
  昏六礼

  纳采与问名,纳吉复纳征。请期暨亲迎,士昏六礼成。
 
  六宗(《书 孔传》)

  泰昭首祭时,坎坛祭寒暑。王宫乃祭日,夜明祭月是。幽宗为祭星,雩宗水旱祭。
 
  五祀(二首)

  春来祭户《礼》详明,夏日家家祭灶诚。季夏中霤神并祭,秋时祭门冬祭行。重为木正乃句芒,修熙水正是元冥。该(上三人,皆少昊氏子)乃金正为蓐收,黎(颛顼氏子)作火正即祝融。句龙(共工氏子)土正为后土,《周礼 春官 五祀》明。
 
  八蜡(孔颖达说)

  先啬司啬最居先,农邮表畷祭法兼。次及猫虎更及坊,水庸昆虫八蜡全。(王肃说,分猫虎为二,无昆虫。徐师曾说,据经文有百种,无昆虫,横渠先生亦主是说,甚是。以今多尊孔说,姑仍之。)
 
  五瑞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躬圭执自伯爵人,子执谷璧男蒲璧,五瑞颁来古圣君。
 
  三帛

  三帛记详分,诸侯世子(执)纁。公之孤执元,执黄附庸君。
 
  六挚

  皮帛孤执羔卿执,大夫执雁(上,即二生)士执雉(即一死)。庶人执鹜工商(执)鸡,是谓以禽作六挚。
 
  十二章

  日月与星辰,山龙华虫是。宗彝复藻火,粉米黼与黻。
 
  五服

  服首十二章(天子),九章(公侯,自山而下)七章(伯,自华虫而下。)详。五章(子男自藻而下)更三章(卿大夫,自粉米而下),五服制有常。
 
  九锡

  首锡车马(鸾路乘马,龙旂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与乐器,衣服(绿韨、衮冕、玚琫、玚珌,句履)朱户更纳陛。虎贲百人暨斧钺(左建朱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弓矢(彤弓矢,卢弓矢)秬鬯(秬鬯二卣,圭瓒二,九命青玉珪二)乃九锡。
 
  六乐(六代乐)

  《周官》言六乐:《云门》(黄帝)与《大咸》(尧),《大韶》(舜)复《大夏》,《大濩》(汤)《大武》(武王)兼。
 
  十代乐歌

  《网窖》(伏羲)与《丰年》(神农),《云门》(轩辕)共《九渊》(少昊)。《五茎》(颛顼)复《六英》(高辛),《咸池》(陶唐)《大韶》(有虞)兼。《大夏》(夏)暨《大濩》(商),十代乐歌全。
 
  古乐名(本《玉海绀珠》)

  伏羲乐《立基》,神农名《扶持》。祝融是《属续》(以上三皇乐,《白虎通》以祝融列三皇内),黄帝曰《咸池》。《九渊》是少昊,《五茎》颛顼乐。帝喾乃《六英》,尧《大章》舜《韶》(以上五帝乐。五帝之说与前异,此说似参用《史记》、《帝王世纪》两说)。禹《夏》暨汤《濩》,武《武》(以上三王乐)周公《勺》。
 
  十二操

  《龟山》《将归》更《猗兰》(孔子),《拘幽》(文王)《越裳》与《岐山》(周公)。次则《履霜》(尹吉甫子伯奇)《雉朝飞》(牧犊子),《别鹄》(商陵穆子)《残形》(曾子)十操全。《水仙》《怀陵》伯牙作,文公琴操十首删(韩文公取十操,削伯牙二操)。
 
  五声八音

  五声惟宫浊而长,商角徵羽渐清短。八音金石与丝竹,匏土革木音相间。
 
  八音

  磬为石音生于乾,鼓鼙革音生于坎。笙为匏音生于艮,箫管竹音生于震。琴瑟丝音生于离,柷岂攵木音生于巽。埙为土音生于坤,镈钟金音生于兑。
 
  六律

  阳律黄钟十一月,太簇正月姑洗三。蕤宾五月七夷则,九月无射阳律全。阴律十二月大吕,夹钟二月中吕四。林钟六月南吕八;应钟十月阴律止。
 
  五射

  《周官》详五射,白矢与参连,剡注暨襄尺,井仪五射全。
 
  五驭

  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为过君表,四为舞交衢。五则逐禽左,五驭可共知。
 
  六书

  象形(日、月之类)与指(一作处)事(上、下之类),会意(武、信之类)更谐声(江、河之类)。转注(老、考之类)共假借(令、长之类),六书《周礼》明。
 
  六体书

  古文与奇字,篆书隶书是。缪篆暨虫书,六体可取识。
 
  八体书(秦)

  大篆小篆暨刻符,虫书摹印复署书。殳书并与隶书重,八体之名可细摹。
 
  十体书(唐元度)

  古文大篆暨八分,小篆飞白更悬针。倒薤散隶复垂露,鸟书十体自自昔闻。
 
  书五变(《隋书》)

  古文出苍颉,大篆史籀造。李斯造小篆,隶书始程邈。草书自汉初,五变可详考。
 
  字五体

  古文已久废,大篆石经存。小篆印玺用(印玺幡碣所用),碑碣尚八分(石经、碑碣所用)。隶书今正书,五体字详分。
 
  九数

  方田粟米与差分,少广商功均输存。次则方程赢不足,再加旁要共九门。
 
  古学各体

  命令符命共谕告,敕制批答册与诏。国书玺书更策问,御札盟誓复诰教。(上皆王言类)文序传记论说疏,策辨解释志表书。笺启原难评议述,对问题跋判连珠。笏记露布檄公移,移书行状诔与辞。札子引义颂赞约,诗赋骚七铭箴规。
 
  诗学各体

  口号歌行曲,篇词引乐府。谣思吟咏叹,乐别愁哀怨。
 
  历代诗体

  建安黄初与正始,太康元嘉永明体。齐梁体兮南北朝,唐初盛唐暨大历。元和晚唐更本朝(通唐前后言),元祐江西宗派止。此外选体与柏梁,玉台西昆香奁是。更有宫体与近体,历代诗体可取记。
 
  诗体递变

  风雅颂变离骚体,再变西汉五言始。三变歌行杂体出,四变沈宋律诗是。
 
  诗体缘起

  李陵苏武五言始,汉武柏梁七言起。四言始于汉韦孟,六言谷永创此体。三言起自夏侯湛(晋人),高贵乡公九言是。
 
  丹书十七铭

  作铭首书席四端(四端四铭),机鉴盥盘楹杖间。带履觞豆与户牖,剑弓暨矛皆铭焉。
 
  丹扆六箴

  卫公上六箴:正服与宵衣;罢献暨纳诲,辨邪复防微。
 
  三教九流

  三教儒家与释道,九流儒道共阴阳,法家名家纵横家,墨家农家杂家详。(并小说家为十家)
 
  三老五更

  三公老者为三老,乡大夫老乃五更。年老更事而致事,取象三辰与五星(郑康成说)。
 
  四事三类(《唐六典》)

  择人首四事:身言与书判。德行更材用,劳效三类见。
 
  六韬三略

  兵法《六韬》文武龙,虎韬豹韬犬韬同;上略中略与下略,《三略》说本黄石公。
 
  八阵

  天覆与地载,风扬云垂兼。龙飞复虎翼,鸟翔暨蛇蟠。
 
  制造纪始

  始画八卦作书契,教民佃渔暨畜牧,作甲历兮制嫁娶,制造琴瑟伏羲氏。初艺五谷制医药,立市廛自神农始。六书陈法作甲子,盖天算数造律吕,冕旒衣裳教民蚕,宫室器用与货币,经土设井制步亩,画野分州始黄帝。始制九州颛顼氏,闰法五刑唐尧立。
 
  历代年建

  历代年建,夏正建寅,商丑周子,建亥惟秦,自汉以后,夏时常遵。
 
  群经字数(见《冬夜笺记》)

  《孝经》字数数从端,一千九百字零三。读过《孝经》读《论语》,万千七百字零五。《孟子》三万有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全。《孟子》熟后读《周易》,二万四千百七字。《书经》全部数具在,二万五千有七百。《毛诗》三万有九千,二百三十四字完。读毕《毛诗》读《礼记》,九万九千零一十。《周礼》四万有五千,八百六字读全编。《春秋左传》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算。中人日读三百字,读毕不过四年半。(此欧阳公语)
 
  天潢封爵十二等

  和硕亲王郡王始,多罗贝勒暨贝子。次则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亦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更辅国,奉国将军奉恩终。
 
  文官品级封阶

  正一品光禄,荣禄乃从一。正二是资政,通奉为从二。正三封通议,从三中议是。中宪正四品,从四乃朝议。正五品奉政,从五即奉直。以上皆大夫,下皆封郎职。正六承德郎,从六儒林是(吏员出身者,为宣德郎)。正七乃文林(吏员出身者为宣议郎),从七为征仕。修职郎正八,从八佐修职(修职佐郎)。登仕即正九,从九佐登仕(登仕佐郎)。
 
  武官品级封阶

  建威将军正一品,从一则受振威封。正二武显将军是,从二品封乃武功。正三武义都尉是,从三武翼昭武(正)四,宣武都尉从四品,以上四阶皆都尉。五品骑尉封武德,从五即为武德佐。武略骑尉正六是,从六武略佐骑尉。正七武信从七佐,骑尉封阶至此辍。奋武校尉八品正,从八为佐封随定。正九修武校尉是,修武之佐从九职。
 
  命妇封号

  一品二品夫人封,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安人,七品孺人八九同。
 
  文官品级服色(成歌)

  一品仙鹤二锦鸡,三四孔雀云雁飞。五品白鹇惟一样,六七鹭鸶鸂鶒宜。八九品官并杂职,鹌鹑练雀共黄鹂。风宪衙门专执法,特加獬豸迈伦彝。
 
  武官品级服色(从《皇朝通志》)

  一品麒麟二绣狮,三豹四虎五熊宜。六、七为彪八犀牛,九品海马服色知。
 
  世爵九位(二十七等)

  公(其等三,四爪正蟒补服)侯伯(其等皆四,服与公同)子(其等四,位视一品,麒麟补服)男(其等四,位视二品,绣狮补服),轻车都尉先(其等四,正三品)。次则骑都尉(其等二,正四品),云骑尉亦兼(其等一,正五品)。再次恩骑尉(其等一,正七品),世爵九位全。
 
  九卿

  六部首居先,通政司亦兼。次则都察院,大理寺与焉。
 
  各衙门官职称名(十首) 六部衙门

  吏部天官为铨部,户部地官民部称。礼部春官为祠部,夏宫驾部皆为兵。刑部秋官为比部,工部冬官水部名。
 
  各衙门官职称名 六部堂官

  吏部冢宰户司农,宗伯礼部司马兵。刑部两堂称司寇,工部大少皆司空。
 
  各衙门官职称名 五寺衙门

  大理寺棘署(亦曰北寺),曲台太常寺(亦曰礼院)。太仆乃冏台,光禄宣徽(院)是。鸿胪寺仪堂(亦曰仪台),五寺可详识。
 
  各衙门官职称名 五寺堂官

  大理两卿称司允,太常寺卿乃礼宗。太仆寺卿称冏伯,光禄两卿鼎相称。鸿胪卿乃称司宾,五寺堂官称谓明。
 
  各衙门官职称名 京官各衙门

  宗人府称玉牒所,内阁薇省更黄阁。翰林院称乃芸署,端司宫詹詹事府。柏台乌府都察院(一曰兰台),通政司称银台见。国子监称是成均,称为凤司钦天监。京府之称乃京部,京署称名可略辨。